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憶念三寶

(釋厚觀) 
又過了一年了,從好的方面來說,經驗隨著歲月增長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則是「命亦隨減,如少水魚」。印順導師在〈新年應有新觀念〉一文中說:「凡沒有到達究竟地步,什麼人也是一樣,都在前因後果,造業受報的過程中。」1 如是因,如是果。若放逸、懈怠的話,一失人身,是否還能見佛聞法?如想要生生世世生逢佛世,聽聞正法,必須與三寶結的緣要夠深才行!

一、從「佛」來說
你希望下輩子生在無佛的世界嗎?如果想要生逢佛世的話,請趕快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經常憶念諸佛吧!如果我們不隨佛學,反而欺騙諸佛的話,想要見佛聞法也難。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中說:「欺誑眾生是名欺佛。」2 這句話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佛無所不知,即使想欺騙也欺騙不了的。而其他的眾生則是佛度化的對象,也是未來佛,若我們欺騙了眾生,佛會歡喜嗎?一旦與眾生結了惡緣,將來我們要度化他恐怕就不容易了。

二、從「法」來說
《十住毘婆沙論》中說有四法退失智慧:「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大正26,65c29-66a2)如果不想退失智慧的話,「對法恭敬」是大前提!我們可以反省一下,我們「敬法」了嗎?好好「聞法」、「學法」、依教奉行了嗎?我們的起心動念是與清淨解脫法相應呢?還是與生死雜染法相應?如果想要避免「法難、法滅」的話,大家積極來「護法」、「弘揚正法」吧!

三、從「僧」來說
「僧」是「和合眾」的意思。你希望在學佛道路上孤獨而行嗎?你希望周圍的人是勾心鬥角的人嗎?如果希望有善知識提攜且同願同行的話,好好廣結善緣吧!

《大智度論》說:「我們應視師如佛;如果無法遇到好的善知識,那只怪自己先世福德因緣不具足,不能怪別人!」3 我們不是為了尋求善知識的過失,而是想學習師長的長處。能這樣,才能到處有師長可親近,隨處都能得益。願大家「敬僧」、「護僧」、「讚僧」,彼此結個善的法緣吧!

總之,「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4 我們與三寶結的善緣越深,見佛、聞法、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就越大,這不但有助於自己道業的增上,也能幫助正法久住於世間。

希望大家相互勉勵,展轉增上,願以此與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見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新年應有新觀念〉p.250。
2 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2〈4 淨地品〉(大正26,30a
3 參見《大智度論》卷96〈87涅槃如化品〉(大正25,733b-c)。
4 參見《大智度論》卷22〈1 序品〉(大正25,224a22)。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通往寂靜樂的道路

了解內觀修行的基本原則

班迪達大師(Sayadaw U Paṇḍita)著
蘇濟瓦(Sujiva)編
內在的道路出版社(Inward Path) 
一九九七年 出版

溫宗堃 中譯

--------------------------------------------------------------------
目錄

目錄 ---------------------------------------------------1
分享功德 ---------------------------------------------3
英編者序 ---------------------------------------------4
第一章 佛陀的教導 -------------------------------6
第二章 通往寂靜樂的道路 ---------------------10
根本道 -----------------------------------------------10
前分道與聖道 --------------------------------------10
第三章 內觀修行的基本原則 ------------------16
佛隨念 -----------------------------------------------16
慈心觀 -----------------------------------------------16
不淨觀 -----------------------------------------------17
死隨念 -----------------------------------------------17
身隨觀 -----------------------------------------------18
心隨觀 -----------------------------------------------23
受隨觀 -----------------------------------------------27
苦受 --------------------------------------------------27
樂受 --------------------------------------------------30
捨受 --------------------------------------------------32
法隨觀 -----------------------------------------------33
眼見物的過程 --------------------------------------33
耳聞聲的過程 --------------------------------------35
身觸的過程 -----------------------------------------37
意門的認識過程 -----------------------------------39
生理方面的利益 -----------------------------------42
個案一 ----------------------------------------------43
個案二 ----------------------------------------------44
第四章 喚起善法 --------------------------------47
第五章 魔王十軍 --------------------------------51
第六章 涅槃 --------------------------------------59

-----------------------------------------------------------------------------
分享功德
願此小冊子能幫助許多行者更加了解佛法和禪修的實踐。
得人身難,活命亦難;聞正法難,佛出世難。
~《法句經.第182偈》
此小冊子的贊助者,與一切眾生──無論是已走在解脫道上,或尚未這麼做的──分享布施的功德。願一切眾生證得寂靜樂──涅槃。

---------------------------------------------------------------------------------
英編者序
《通往寂靜樂的道路》,幾年前曾以《念處內觀的原則》的書名出版過。內容是我在緬甸時聽到的班迪達大師的法談開示。現在菩提沙臘(Bodhisāra)和蘇曼格羅(Sumaṅgala)將它重新編輯以便出版。

這些法談是與佛法實踐相關,簡明而扼要的教導。班迪達大師那時候說的內容,至今仍然與我們息息相關。剛接觸這個禪修方法的人,必須學習老參們學習過的事物,老參們也必須經常提醒自己班迪達大師以往曾說過的話。

願得聞佛法的人們都能將佛法付諸實踐,並盡最大的努力以獲得法的利益。

蘇齊瓦
寂樂林(Santisukharama)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
有些事,禪修者應該知道。重要的是禪修者的態度。他應該盡全力,嘗試保持正念,應該對自己正在嘗試的事實感到高興。因為,他不能期待完美,至少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必然如此。只有阿羅漢能夠於一切時保持正念。

~摘自 班迪達大師
《念與禪修者》(第1頁)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欣喜學插花供養佛菩薩



機緣巧熟,有機會來到印順導師創辦的福嚴佛學院附設“推廣教育班”,學習花藝,我原本對插花藝術是一條門外漢,經過張鳳妹老師(智廣學佛會會長)細心指導調教將近一年,心領神會,成竹在胸,她還帶領我們幾個臭皮匠在精舍佛菩薩面前插花供養,莊嚴道場,至誠惟在此,心神甚喜樂。張老師研究花藝約16年,每天拈花弄草,將那壯枝綠葉巧手組合,讓花姿參差高低,前後錯落,疏密有致,虛實相間,配以各色時花,妝點得峻拔堅挺或溫柔婉約,展現花材本身的自然美,特見其優雅,講究線條造型、意境,崇尚自然,像見案頭山水怡情悅性,增添生活色彩,美不勝收,花間集序云:「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豔以爭鮮」此之謂也。自學花藝後,大家皆歡喜。

劉秀春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五) 慈悲的長養

慈悲心,是人類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擴充,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由於自私,狹隘,與雜染混淆,所以被稱為情愛。古人詠虎詞說:「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慈愛實為有情所共有的,殘忍的老虎,也還是如此。所以慈悲的修習,重在怎樣的擴充他,淨化他,不為狹隘自我情見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習,稱為長養,如培養根孽,使他成長一樣。

據古代聖者的傳授,長養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門。

一、自他互易觀:淺顯些說:這是設身處地,假使自己是對方,而對方是自己,那應該怎樣?對於這一件事,應怎樣的處理?誰都知道,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沒有不為自己盡心的。我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把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慈悲的心情,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法句》說:「眾生皆畏死,無不懼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殺勿行杖」。這與儒家的恕道一致,但還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雖能長養慈悲,而不能淨化完成。

二、親怨平等觀:除自愛而外,最親愛的,最關切的,沒有比自己的父母、夫妻、兒女了。最難以生起慈悲心的,再沒有比怨恨、仇敵了。為了長養慈悲心的容易修習,不妨從親而疏而怨,次第的擴充。一切人──眾生,可分為三類:親、中、怨。這三者,或還可以分成幾級。先對自己所親愛的家屬,知遇的朋友,觀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見他的沒有福樂而想給予他。修習到:親人的苦樂,如自己的苦樂一樣,深刻的印入自心,而時刻想使他離苦得樂。再推廣到中人,即與我無恩無怨的。仔細觀察,這實在都是於我有恩的;特別是無始以來,誰不是我的父母,師長?對於中人的苦樂,關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習到如對自己的恩人親愛的家人一樣。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擴大到怨敵。怨敵,雖一度為我的怨敵,或者現在還處於怨敵的地位,但過去不也曾對我有恩嗎?為什麼專門記著怨恨而忘記恩愛呢!而且,他的所以為怨為敵,不是眾生的生性非如此不可,而只是受了邪見的鼓弄,受了物欲的誘惑,為煩惱所驅迫而不得自在。眼見他為非作惡,愚昧無知,應該憐憫他,容恕他,救濟他,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瞋他恨他?而且,親與怨,也並無一定。如對於親人,不以正法,不以慈愛相感召,就會變成怨敵。對於怨敵,如能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能化為親愛。那為什麼不對怨敵而起慈悲心,不為他設想而使離苦得樂呢!以種種的觀察,次第推廣,達到能於怨敵起慈悲心,即是怨親平等觀的成就,慈心普遍到一切,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慈悲,應長養他,擴充他;上面所說的法門,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3~135頁)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2

由於佛性是人性的淨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到達「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結論。

《佛法概論》﹝頁15﹞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插花供佛



"福嚴佛學院"12月6日適逢初一,也是花藝班學員期待已久,能用所學的花藝插花供佛,莫過於最歡喜的一件事情。大殿中的花藝,是師生攜手完成的作品。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智廣學佛會活動記事



本(12)月13日,由張鳳妹會長帶領10位大寮志工,為福嚴佛學院之訪客(約有40位)準備午齋與大眾結緣,連同福嚴佛學院師生,計有百餘位人員用齋。幸賴有月廷、仙月兩位師姊主導之下,與張會長及清標師兄、若芸、珍敏、鳳蓮、美珍、木香、慧玲、翠英等師姊,大家滿心歡喜同心協力,珍惜此殊勝因緣共同完成大寮工作。張會長亦同時非常感謝各位師兄、師姊的發心來擔任志工,以達本會護持福嚴佛學院之初衷。

記錄人:翠英 合十 於 99.12.16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四) 慈悲心與慈悲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薩的心髓。菩薩的一舉手,一動足,無非慈悲的流露。一切的作為,都以慈悲為動力。所以說:菩薩以大悲而不得自在。為什麼不得自由自在?因為菩薩不以自己的願欲為行動的方針,而只是受著內在的慈悲心的驅使,以眾生的需要為方針。眾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薩即不得不行;為眾生著想而需要停止,菩薩即不能不止。菩薩的捨己利他,都由於此,決非精於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為他。

菩薩的慈悲心,分別為慈,悲,喜,捨──四心。慈,是以利益安樂、世出世間的利益,給予眾生。悲,是拔濟眾生的苦難,解除眾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見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歡喜,眾生的歡悅,如自己的一樣。捨,是怨親平等,不憶念眾生對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惡。「與樂」,「拔苦」,為慈悲的主要內容。然如嫉妒成性,見他人的福樂而心裡難過;或者仇恨在心,或者私情過重,不是愛這個,便是惡那個,這決不能引發無私的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薩不但要有慈悲心,而且要有喜捨心。慈悲喜捨的總和,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心。

不過,但有悲心是不夠的,非有悲行不可。換言之,菩薩要從實際的事行中,去充實慈悲的內容,而不只是想想而已。充實慈悲心的事行,名利他行,大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布施,或是經濟的施與,或是勞力,甚至生命的犧牲,稱為財施。從思想去啟導,以正法來開示,就是一言一句,能使眾生從心地中離惡向善,都稱為法施。如眾生心有憂惱,或處於惡劣的環境,失望苦痛萬分,菩薩以正法來開導他,以方便力來護助他,使眾生從憂怖苦惱中出來,這是無畏施。布施有此三大類,可以統攝一切利他行,如離了布施,即沒有慈悲的意義了!然而實現利他行,還要有愛語,利行,同事。愛語,是親愛的語言。或是和顏的善語,或是苦切的呵責語,都從慈悲心流出,使對方感覺到善意,能甘心悅意的接受。否則,如對貧窮或急難者,以輕蔑,傲慢,調笑的語調去布施他,有自尊心的,都會拒絕接受施與。或者勉強接受,而內心引起反感。又如對人對事的評論,如為善意的,有建設性的,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不然,即使說得千真萬確,在對方的反感下,也會引起誤會與糾紛的。利行,以現代語來說,即是福利事業。從公共的、大眾的福利著想,去施設慈濟的事業。同事,是與大眾同甘苦。在工作方面,享受方面,都應一般化,與大家一樣,這是最能感動人的。菩薩要慈悲利他,不能不講求方法。愛語,利行,同事,就是使布施成為有效的,能達到真能利益眾生的方法。這四者,是慈濟眾生、和合眾生的基本,為領導者(攝)應有的德行。菩薩「為尊為導」,但不是為了領導的權威,是為了慈濟眾生,知道非如此不能攝受眾生,不能完成利益人類的目的。從慈悲心發為布施等行,為菩薩所必備的。菩薩的領導,並不限於政治,在任何階層,不同職業中,有慈悲心行的菩薩,總是起著領導作用。如維摩詰居士,他在一切人中,「一切中尊」。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0~133頁〉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1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不但合乎道德的常道,而且就是「古仙人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脫的德行的常道。

《佛法概論》﹝頁8﹞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夢蝶飛舞

山伯英台化夢蝶,
密歐麗葉舞飛揚,
這些都是家傳戶曉,既動人卻又傷感的故事……

在傳媒誇大的報導,悲劇鴛鴦變成了大眾討論的話題,相片、日記等都被大肆公開,可說對死者最大的不尊重,對仍生存的親友極沉重的打擊,大概傳媒的道德操守,早被銷量所掩蓋。我不是傳媒中人,只好從些微剩餘的空間,去檢視一番。

超度,是以唸誦者的心力,引發往生者的善心,令其生於善處的機會提高,不過有兩個重點:一、最好由家人親友一同唸誦經文,因為往生者與他們最悉熟;二、往生者是否對佛教有好感,對所唸的經文是否相應(相應,即啱Key與否),假如均不是,唸誦的效用就不大了。

冥婚,佛教沒有這回事!第一、人死不一定做鬼,可以是人呢!第二、鴛鴦生前各有不同際遇,業報自然不同,無法保證下生即可相見。第三、自殺雖然是殺生,但屬一時之衝動,而且生前還有許多善善惡惡的經歷,未來還有希望。

雖說有唸誦,又有生前的其他善行,但都只屬「安慰級」的彌補行為。試想一下,生前唸誦都不一定聽得入耳,何況死後?明日會怎樣都不知道,何況死後的天空?能生之為人,真是難能可貴中之可貴。成績、權勢、愛情等,都令少年人趨之若鶩,不過太沉醉的話,結局往往是淚留人間。

只醉不醒,只能愛在理想煙夢裡,猶如曇花一現,迅速枯萎;有醉有醒,才能愛在現實天命夢蝶飛舞地間,猶如月缺月圓,歷久常新。

海全法師提供/ 寒月夜 今日園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三)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菩薩是超過凡夫的,也是超過二乘的。戀著世間的凡夫心行,是世間常事,如水的自然向下,不學就會。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厭離,一面倒,也還不太難。唯有不著世間,不離世間的菩薩行,才是難中之難!事實確乎如此:凡夫心行,幾乎一切都是。釋迦佛的會上,有的是小乘賢聖,不容易,也還不太難。菩薩,只有釋迦與彌勒;這是人間的歷史事實。可見菩薩心行是極不容易的,如火中的青蓮華一樣。大乘經中說:十方有無量無邊的菩薩,那是十方如此,而此土並不多見。至於大地菩薩的化現,可能到處都是,但這不是人間所認識的。從此土的縛地凡夫來論菩薩行,如不流於想像,神秘,尊重事實,那是並不太多的。經上說:「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所以說:「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這不是權教,是事實。出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薩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發心得成就不退,對於眾生的利益,實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顆摩尼寶珠的價值,勝過了閻浮提的一切寶物一樣。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偉大的,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弘揚大乘法,景仰佛陀的圓滿,菩薩大行的偉業,雖要經歷久劫修行,或者暫時中止進行,但一歷耳根,萬劫不失,因緣到來,終究要從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薩,雖說不會太多,然有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實發菩提心。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縛,被誤會,被歪曲,這非從根救起不可!這非從菩薩道的抉擇中,把他發揮出來不可!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懷,下報眾生的恩德。也唯有這樣,才能答復世間的疑難!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 152~154頁)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智廣學佛會召開第一年度會員大會及20期推廣班期末聯誼會

日期: 100年元月9日(星期日) 

進行流程如下:
9:30 – 9:35         大會開始 會長致詞
9:35 – 9:55         厚觀院長 開示
9:55 – 10:20       會務運作報告
                                 網站簡介
                                 財務報告
10:20 – 10:35  休息時間
10:35 – 11:15  學員學習心得分享
11:20 – 11:30  休息時間
11:30 – 12:30  備齋供養僧眾及與會大眾
12:30         皈依三寶儀式(恭請 厚觀院長 主持)

欲皈依者,請提前於上課出席報到時,向陳珍、燕玲、玉蘭、秀卿...等師姊登記姓名、電話。或e-mail智廣學佛會及聯絡電話 03-5775054

備注:
(1)徵求大寮志工10名(元月9日當日服務)
(2)歡迎會員來賓隨喜打齋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0


釋尊的正覺,是從己及人而推及世間,徹悟自他、心物的中道。深徹的慧照中,充滿了同情的慈悲。

《佛法概論》﹝頁13﹞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二)慈悲的根源(2)

再從緣起性的平等性來說:緣起法是重重關係,無限的差別。這些差別的現象,都不是獨立的、實體的存在。所以從緣起法而深入到底裡,即通達一切法的無自性,而體現平等一如的法性。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屬此屬彼,是一一緣起法的本性。從這法性一如去了達緣起法時,不再單是相依相成的關切,而是進一步的無二無別的平等。大乘法說: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都從這法性平等的現觀中得來。在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同體大悲」。有眾生在苦迫中,有眾生迷妄而還沒有成佛,這等於自己的苦迫,自身的功德不圓滿。大乘法中,慈悲利濟眾生的心行,盡未來際而不已,即由於此。一切眾生,特別是人類,不但由於緣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發共同意識的仁慈,而且每每是無意識地,直覺得對於眾生,對於人類的苦樂共同感。無論對自,無論對他,都有傾向於平等,傾向於和同,有著同一根源的直感與渴仰。這不是神在呼召我們,而是緣起法性的敞露於我們之前。我們雖不能體現他,但並不遠離他。由於種種顛倒,種種拘蔽,種種局限,而完全莫名其妙,但一種歪曲過的,透過自己意識妄想而再現的直覺,依舊透露出來。這是(歪曲了的)神教的根源,道德意識,慈悲精神的根源。慈悲,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當於事理真相的自然的流露。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 120~123頁)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9

佛陀指出了兩種的中道,即緣起中道與八正道中道。緣起法,指出了一般人生活動的規律;八正道,指示一種更好的向上的實踐法則。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47﹞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從【無痛失戀】到改變命運

有一部電影【無痛失戀】,當時略為翻閱了故事,覺得頗有趣,近日終於有機會觀看,沒想到其中的意涵,比我想像中的更多,很值得與人分享,以下就帶著大家步入這個【無痛失戀】的故事。

故事描述一對情侶,阿祖與嘉雯,二人感情發生問題,嘉雯接受不了,竟然找了一家洗腦公司,洗掉了過去與阿祖相處的記憶。阿祖發現後,心有不甘,有意洗掉與嘉雯過去的記憶。洗腦過程,是從最後期到最早期的記憶,逐一刪除。因為後期的記憶,不是吵架,就是相對無言,所以洗腦程序,進行得很順利,但到了早期的記憶,甜蜜往事一幕一幕的重現,阿祖開始感到捨不得,可是程序進行時,被洗者是睡著,無法甦醒,所以阿祖只得在自己的記憶中,帶著嘉雯不斷逃走,可惜……最後還是難逃洗掉記憶的命運。不過,二人逃跑時的對白,感人又有意思,加上電影效果,令人蕩氣迴腸。

故事還未結束,阿祖洗腦後,又遇上嘉雯,二人重新結識,對白表情都幾乎與過去的一模一樣。正當二人彷彿又再墮入愛河之際,嘉雯收到洗腦公司寄來的錄音帶,內容是她洗腦前與醫生的對話,大部份都是洗腦的原因,即是對阿祖有何不滿。阿祖聽後,覺得嘉雯在戲弄他,把她趕走。阿祖回到家裡,同樣收到錄音帶,是他自己與與醫生的對話,內容當然是對嘉雯的不滿,這時候,追上來的嘉雯,也是第一次聽到阿祖對自己有何不滿,結果……

這套影片要傳達的信息,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第一、不要將失去之時,才感到捨不得,因為人與人之間,很多是可遇不可求,因緣難得,來時不珍惜,去時已太晚。

第二、人與人的相處,溝通是最重要,只有溝通,才能真正認識對方,感情才會增長、深化。所以,討論問題,正好是珍惜對方的具體表現,大家的未來,才有美麗的彩虹。

第三點,是接近尾聲的一段:兩人洗腦後,又再結識,對白、反應等,與往昔都差不多。與之類同,是洗腦公司的秘書暗戀已婚的醫生,兩人越軌後心生懊惱,醫生於是洗掉秘書的記憶,可是不久以後,秘書仍是暗戀這位洗腦醫生,又一次越軌。這兩幕,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也令我覺得導演很有善根與正見──記憶可以技術性刪除,但性格卻無法用儀器改變,所以阿祖與嘉雯、秘書與醫生,才會重蹈覆轍,再一次受苦。

性格,是綜合了先天條件,與後天無數的經驗,形成一種對人事物的取向,粗略而言,即是佛法所說的個人業力,是一種習慣性,無形的推動著我們待人處事。這份力量,不時令我們無法自控,例如:不想發脾氣,與人吵架,但偏偏見到某些人,不到三句,便忍不住,吵成一團;不想悲觀,但稍有不順意,便自然地跑到痛苦的牛角尖。業力,正是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未來的路,別人算命,亦是從你的業力,推算出你大約要走的路。

性格,業力,命運,可以改變嗎?從何入手?
佛法說,心是由不同元素所組成,如:貪、勤、慢、害、痴、慧等。這些元素,每個人都有,但比重卻不同,假如有人是貪心又勤勞,代表他的『貪』與『勤』較強,假如有人喜歡理性分析,但是很驕傲,看不起別人,代表他的『慢』與『慧』的作用很強。於是,不同的元素比重,形成各人不同的性格。

這些比重的差異,是由過去與今生業力積集的結果,如:過去世,有無數傷害別人的經驗,『害』自然最活躍,力量最強。到了現世,面對人事物,很容易以傷害、破壞的角度去想去做,於是又再強化了『害』,人生的路向,便傾向『害』的一邊。即使我們刪除了某段記憶,但過去所累積下來,『害』的習慣性,仍是會隱約卻有力地,令我們故態復萌,簡言之,刪除記憶只是治標,沒有治本。

如何治本?

第一、謹慎地選擇資訊,減少相關『害』的經驗,令原本活躍的元素,力量無法增強。如:減少接收一些互相殘殺、奸詐謀略的訊息。有人會說:「我看一下,不要緊,我知道是假的。」影像當然是假的,但仍然會儲存在記憶裡,仍是會強化了『害』的元素。當你情緒不穩定時,『害』的力量,附帶這些影像,便會催促你作出行動。記得幾年前的報導,一名大學生非禮一名住在鄰近的中學生,逮捕後,他說:「近來常翻看黃色雜誌,一下子忍不住,便做錯事了。」內心元素的比重,一直都受著自己與外間互動所影響,因此,減少接收「害己」的資訊,『害』亦會漸漸變弱,這是對自己的心,最好的愛護。

第二、強化與之相對的資訊,『害』的相反,當然是『不害』,甚至是幫助別人,『愛』別人,當這些經驗不斷增加,『害』的力量會相對地減弱。這一點,與戒律的真意是相通的。一般人談戒律,只想到「不」──那些不該,那些不可,那些不能。很多人都嚇怕了!事實上,戒律的真意是要你去愛人,去幫助人,當你滿腦子都是想著如何愛人、如何幫人,還會想怎樣傷害人嗎?所以,隨著『愛』的思想、語言與行為增多,『愛』的力量凌駕於『害』,面對日後的人事物,你就會改變了『害』的命運、業力、性格,而步向新的人生,踏上『愛』的旅程。

改變命運,原來不是去算命,而是從此刻開始,精明地抉擇資訊。最後,希望大家在這個資訊逼迫的時代,『抉擇』英明,走出光輝幸福的未來。

海全法師提供/ 今日園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智廣學佛會 九十九年度理、監事第三次會議記錄

一、會議時間:99年11月13日 AM 11:30~12:30
二、會議地點:福嚴推廣教育班
三、出席人員:會長 張鳳妹
理事:鄭珮瑩 劉鳳蓮 杜清標 黃文育(請假) 李清垣(請假)
監事:許俊男 王建鎮 陳慧玲 楊秀梅(請假)
幹部:蘇秀卿 葉翠英 羅月廷

四、討論內容:

(1)明年度召開第一年度會員大會及20期推廣班期末聯誼流程等事宜。
(2)舉行皈依三寶儀式

五、討論結果:

(1)智廣學佛會於去年元月3日成立至今,即將屆滿一年,第20期推廣班課程將於明年元月8日結束,本會擬於元月9日(星期日)召開第一年度會員聯誼大會及20期推廣班期末聯誼。會畢,將備有午餐供養大眾,並鼓勵與會人員自帶環保碗筷。餐飲約備50人份,以輕食為主,由香積組羅月廷組長帶領10位志工負責。另場地花藝佈置由會長 張鳳妹老師帶領花藝班學員完成。

(2)聯誼會進行流程如下:
9:30 – 9:35
大會開始 會長致詞
9:35 – 9:55
厚觀院長 開示
9:55 –10:20
會務運作報告
網站簡介
財務報告
10:20-10:35
休息時間
10:35 – 11:15 學員學習心得分享
11:15 – 11:30 休息時間(香積組準備午齋)
11:30 – 12:30 午齋
12:30
皈依三寶儀式(恭請 厚觀院長主持)

六、臨時動議:

(1)徵求大寮志工10名(元月9日當日服務)
(2)歡迎會員來賓隨喜打齋

翠英 合十 記錄於99.11.14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二) 慈悲的根源(1)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說與中國文化的仁愛,基督文化的博愛相同的。不過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裡,不再受創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狹隘所拘蔽,而完滿地、深徹地體現出來。依佛法說,慈悲是契當事理所流露的,從共同意識而泛起的同情。這可從兩方面說:

從緣起相的相關性說:世間的一切──物質、心識、生命,都不是獨立的,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在依託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為現實的存在中,表現為個體的、獨立的活動,這猶如結成的網結一樣,實在是關係的存在。關係的存在,看來雖營為個體與獨立的活動,其實受著關係的決定,離了關係是不能存在的。世間的一切,本來如此;眾生,人類,也同樣的如此。所以從這樣的緣起事實,而成為人生觀,即是無我的人生觀,互助的人生觀,知恩報恩的人生觀,也就是慈悲為本的人生觀。單依現生來說,人是不能離社會而生存的。除了家庭的共同關係不說,衣食住藥,都由農工的生產原料,加工製造,由商賈的轉運供給;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問與事業的成功,都靠著師友的助成。社會秩序的維持,公共事業的推行,安內攘外,一切都靠著政府的政治與軍事。如沒有這些因緣的和合,我們一天、一刻也難以安樂的生存。擴大來看,另一國家,另一民族,到這個時代,更證明了思想與經濟的息息相關。甚至非人類的眾生,對於我們的生存利樂,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人與人間,眾生間,是這樣的密切相關,自然會生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於共同意識,即覺得彼此間有一種關係,有一種共同;由此而有親愛的關切,生起與樂或拔苦的慈悲心行。這是現實人間所易於了解的。如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夫婦兒女。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恩」,「三寶恩」。所以從菩薩的心境看來,一切眾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和樂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視眾生如羅睺羅」(佛之子)。這種共同意識,不是狹隘的家庭,國族,人類;更不是同一職業,同一階層,同一區域,同一學校,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敵人。而是從自他的展轉關係,而達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因而發生利樂一切眾生(慈),救濟一切眾生(悲)的報恩心行。慈悲(仁、愛),為道德的根源,為道德的最高準繩,似乎神秘,而實是人心的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關切的同情。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8

依緣起的因果觀,佛法確認人生的身心活動,或喜或惡,不但影響於外,更直接的影響自己,形成潛在的習性。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279﹞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功利何價

我在【香港人的特性】一文內說道:「人不是電腦,千萬別要發明電腦後,自己也要求自己又快又多,變成了一台電腦,失去了理智,失去了感情。」近來再觀察世情,才知道資訊科技只是手段,真正的「黑手」是另有其人。

現代是功利社會,每以人的功能及利益去決定他存在的價值。功能就是他有甚麼本領,利益則是以金錢來衡量。為了加強功能而獲得金錢,「增值」與「經濟」,分別在人的身上與社會大行其道,亦成為生存的必要。這種風氣預期的正面影響,是每人都十分積極,努力為未來的生活而奮鬥,社會的整體,應是欣欣向榮。但事實上,在僅有資源下的互相競爭,很難有雙贏或多贏的局面,而且輸的人往往比贏的人多,因此坐平治的人,永遠只是少數民族!何況,人是無窮盡的多面體,量化的功利程式,怎能衡量一個人呢?因此,我們付上極沉重的代價──人性急速向下滑。

第一、理智失控
我們的心是常處在不平衡的狀況,白天的工作,理智不停地接受無限的要求,指標、數字、報告等不停圍繞著身心,下了班,反過來要求別人,動不動就投訴。這種過度的互相要求,已變成互相壓迫,甚至攻擊的風氣,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在現代社會爆發,我和你都不自覺地踏上戰場,用的是精神武器,被轟炸的是各人的心,由心再引發對自身或他人的傷害。

第二、感情失控
我們心裡都明白『金錢代替不了感情』,因此工作崗位以外,仍寄盼著溫暖幸福的感情生活。可是長期在數字、評估的空間下成長,身教者奇少,對情緒的認識,就只能靠媒體的片段描述,結果自是一知半解。於是,「貪」失控者包二奶,單親家庭屢見不鮮;「瞋」失控者暴力發洩,更甚的殺伴侶、親人。

第三、道德失控
道德,是以人為中心,談及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的相互共存的準則。現時,我們是不斷瘋狂地過量生產,使用片刻便迅速遺棄,這種過度的取用,又超量的製造垃圾,已大大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近年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過去是『上對下關懷,下對上尊敬』,現時『上對下是服務,下對上是要求與投訴』,所以有人不但欺凌,還打父母、師長等。這種畸型的道德觀念,不知會帶領我們人類走向那裡。

人性,不外乎理智與情感,社會是靠道德去維繫,現時三者都失控,我們何來安定?社會何來繁榮?

誰也會問:功利的代價何在?

海全法師提供 / 夏有涼風 今日園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花語--寶蓋莊嚴



用大陶盤插出心象寫景花藝作品,其中有豐富的內涵。花材使用輪傘草如寶蓋,另外搭配花材加上黃色乒乓菊、紅色香蘭的色澤。令人感覺愉悅歡喜。

寶蓋
係傘之美稱,即指七寶嚴飾之天蓋。懸於佛菩薩或戒師等之高座上,作為莊嚴具。據《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所載,毘耶離城有長者之子寶精,與五百長者子,持七寶蓋往詣佛所。(《佛光大辭典》p.6759)

又稱華蓋、懸蓋。印度由於日射強烈,故使用傘蓋以遮陽,後成為佛像之莊嚴具。其上飾以寶珠、寶網、瓔珞、幡等。形狀有方形、六角、八角、圓形等。僧侶行道時,亦使用長柄之天蓋,例如我國求法僧玄奘,於西行時,即曾用之。(《佛光大辭典》p.1366)

印順導師《佛教史地考論》p.237:法顯《歷遊天竺記》說:「佛從忉利天上來下時,化作三道寶階。佛在中道七寶階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銀階,在右邊執白拂而侍;天帝釋化作紫金階,在左邊執七寶蓋而侍」。此事,《增一阿含經》(卷36),《有部毘奈耶雜事》(卷29)等,都有記載。

花器:大陶盤
花材:輪傘草、葉蘭、紅小菊、香蘭、黃揚、黃乒乓菊、變色葉、枯木、黃金葛。
輪傘草,別稱:破雨傘。
紅小菊,代表野逸。
黃揚,別稱:如意木、吉祥杵,象徵;禁慾、克己、吉祥。
黃乒乓菊,象徵:長壽、高貴、堅貞、晚榮。
黃金葛,象徵:長青,永無休止的愛。
葉蘭,別稱:馬蘭、飛天蜈蚣。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三、 身苦與心苦~07-11

不知佛法,不依佛法而行的愚人,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會引起身苦,小苦會演變成大苦。如小病而恐怖憂鬱,或思親單戀而臥食不安,久之身體是更壞更苦了!這在我國的現社會中,到處都是,用不著舉例。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會引起心苦,決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會變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無苦。

這主要關鍵在:(一)通達因果事理,深信業報,不為苦痛所擾亂,不顛顛倒倒的自作瘡疣。(二) 懺悔罪業,求佛菩薩加被,多集善根來減輕苦惱。 (三) 修習禪觀,這是由心轉身的有力方法。從前南嶽思大師,起初風疾發作,四肢緩慢,身不由心。後來因禪觀的力量,完全康復。還有一個事實,出於清人的筆記中,也與佛法相合,可作諸位的參考:

出生富貴的某女郎,美麗而聰慧,嫁的一位門當戶對的才郎。夫婦的感情很不錯,翁姑也合得來。不幸得很,她忽然染上癘疾──痲瘋。發現以後,無論她的丈夫與翁姑,怎樣的愛她,也不能不實行隔離。不久,病勢越發厲害,這才為她造一所小屋,整天住在裡面,與閉關差不多。她在小屋裡,整天想她的病相,對自己一幅醜惡不淨的身相,越看越醜惡,越看越可厭!醜惡不淨的身相,時刻的不離心念,連飲食便利時也如此。

後來,她見不淨醜惡的病體脫落,僅剩一付雪白的骨骸,不在有穢濁。忽而從白骨中放射光明,照滿小室,她的惡病,也就從此完全好了!她厭離這世間的色身不淨,就一直住在這小屋中,過她的自由生活。──這一傳說的故事,吻合佛法中從修不淨觀而到淨觀的過程。由於心得定慧力而引起色身的轉變,是可能的。諸位!現在何妨以此樂生院作關房,切實的修習一下!

我想:大家平常大概是念佛的。念佛,是求得身心清淨而往生淨土的法門。這必須厭離此世間,徹底的看為醜惡不淨,這才有可能。古人說:娑婆的厭心不切,難於捨娑婆而生淨土。娑婆是五濁惡世,色身是五蘊毒聚,如徹底的觀為不淨,自有從不淨而轉為清淨的可能。方才說的女郎,可以作為大家的榜樣。

諸位!佛是人間導師,是大醫王!信佛,學佛,可說已踏上正道,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太看重現在,還有無限的未來,不要太執著色身,還有自在的精神!在三寶的恩德與威德中,為諸位祝願:從身苦而心不苦,走向心淨而身淨的前途!

(在樂生療養院講,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頁二六七─二七一)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

「佛法以慈悲為本」,這句話是圓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容。作為大乘佛教的信徒們,對此應給予嚴密的思惟,切實的把握!從菩薩的修行來說,經上一再說到:「大悲為上首」;「大慈悲為根本」。從修學完成的佛果來說,經中說:「諸佛世尊,以大悲而為體故」。論上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經論一致的開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也可說:如沒有慈悲,就沒有佛法,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

 這樣的大乘宗旨,專為「己利」著想的聲聞行者,也許不能同意。其實聲聞行者共同承認的三藏,釋迦佛也確實是這樣的。以釋尊的現生行迹來說:他最初發生修道的動機,是由於他的觀耕而引起。釋尊生長王宮,難得出去觀察農夫的耕種。他見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農夫,饑渴疲乏而還得不到休息;見到耕牛的被役使,被鞭策,被軛壓傷皮肉而流下血來;見到田土翻過來時,種種的小蟲,被鳥雀所啄食;見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蟲,而成為鳥類的食品。眾生的自相殘害,農工的艱苦,刻劃出世間的殘酷面目。釋尊內心的深切悲痛,引發了求道與解脫世間的思慮。這那裡是專為自己著想!其後,釋尊又出去遊觀,見到老病死亡。從一人而了解得這是人類同有的痛苦經歷,自己也不能不如此。從他人而理解到自己,從自己而推論到他人。這種人類──一切眾生生命歷程中的悲痛過程,如專從自己著想,即成為聲聞的厭離(苦)心。如不但為自己,更為一切眾生著想,即成為菩薩的悲愍心。釋尊是並不專為自己著想的,所以一旦在菩提樹下,徹悟了人生的真實,即踏徧恆河兩岸,到處去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以微妙的法音,來呼召覺悟在痛苦中的眾生。從傳記去看,釋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無非表現了慈悲為本的佛心。如進一步而推求釋尊的往昔修行,在傳說的本生談中,菩薩是怎樣的捨己為人!是怎樣的慈愍眾生!聲聞學者,也不能不說:菩薩以慈心而修波羅密多,圓滿時成就佛果。所以大乘的行果──菩薩與佛,是徹始徹終的慈悲心行。如離去了慈悲,那裡還配稱為大乘呢!

 大乘經中說:菩薩與聲聞,雖同樣的稱為佛子,而菩薩如長者的大夫人子,聲聞如婢子。這是說:菩薩是佛的嫡子,繼承了佛陀的高貴而純正的血統。聲聞呢?他雖也依佛口生,從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賤的血統。這種卑賤的傳統,不是別的,是釋尊適應印度當時的──隱遁與苦行的獨善心行。聲聞是佛法,有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圓正的佛法,因為他含著違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沒有大慈悲,所以《華嚴經》中比喻二乘為從佛背而生。因此,偏從聲聞法說,專以聲聞的心行為佛法,那是不能說佛法以慈悲為本的。然依代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來說,慈悲為本,是最恰當的抉發了佛教的本質,佛陀的心髓。 

(本文錄自 《妙雲集‧學佛三要》117~119頁)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6-47

學佛,應從高處看,大處想,從佛法的信解中,將這「徒自憂苦」的無意義事,徹底放下。

戀世:一般人對於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家庭──財產、眷屬,自己的民族、國家,自己面對的世界,總是以自我愛染為中心而營為一切活動:佔有、控制、支配,一切從屬於自己。主宰意欲(權力意志)所籠罩到的,就是世間,就是生死。

《無諍之辯》﹝頁180﹞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菩提心與慈悲行(2)

大悲心又該怎樣修呢?在印度的菩薩道中,通常以兩種方法,教人從大悲而起菩提心。其一,近乎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理論,使慈悲心次第擴大而成就發心。首先,把眾生分成三類,(一)為親,(二)為中,(三)為怨。何者為親?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關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親的範圍內。其次為中,彼此間關係平常,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為冤家,看到就覺得討厭,而感到會妨礙自己,引起厭惡心的,都可以稱之為怨。

一般眾生或多或少總是有一點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對於子女,無不希望他們能有好的發展,若有什麼病痛總希望能為他們解除。所以這把慈悲心次第擴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強這父母與兒女間的關係,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以對方的痛苦為痛苦;然後為父母者必然是慈愛的父母,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順的子女。但不能永遠就止於這個地步,不只是一個美滿的家庭,而是要對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夠希望他好,關心他的痛苦並設法為其解除。除了家庭裏父母子女的愛,還要把心量擴大到一般人。必須一步一步地,先由親,然後中,等到有一天把心量擴大到一個相當的程度了,就會對冤家也發起慈悲心。若一個人能夠對冤,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騙我者,也都能像對親人一般地關切,如此的慈悲心則已經是非常的廣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發起。這是學習發菩提心的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叫自他互換法:把自己與別人的地位互相調換一下,即是當看到別人有苦痛時想到:如果是我面臨他的處境,該怎麼辦?當然一定是會想辦法來解決的。這也可以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正由於我們常把人與我的界線劃分得太清楚,以致於有許多事情互相障礙,菩提心發不起來。好像是道德的原則有兩套,一是用來對別人,一是對自己。若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觀念倒過來,把希望自己離苦得樂的心來希望別人離苦得樂,希望增長自己快樂的心來希望別人增長快樂‧‧‧‧‧‧,這樣子下去,則發起慈悲心就不會變成僅止於一個空泛的觀念而已。

中國佛教界,本來有許多非常好的特點,但往往由於只看到表面事實,而忽略其後所包含的真正意義,雖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卻沒有發起來。比如說吃素,主要是為了不殺生以長養慈悲心。儒家也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說法,而佛法實行得更徹底,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義,只會說吃素的功德多麼大,卻不曉得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我們若是吃牠的話,慈悲心就不能擴展開來,不能普及一切眾生。慈悲心,是要我們對人,對其他的眾生,有好事固然要為他們歡喜,當然是不可增加他們的苦痛,他們有苦痛時還要設法為其解決。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發起堅固了。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應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義。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二二~二八頁)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三、 身苦與心苦~03-06

說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如無衣,無食,風吹,日曬,冰凍,鞭打,火灼,刀瘡,蜂螫,蛇傷,這種種身苦,是一切人所同感的。這可從增加生產,勞資合作,醫藥進步等去補救。雖不能徹底,卻可以相對的救濟。

心苦可就不同,如失望,怨恨,憂愁,恐怖,憤結,悲哀,熱惱等等,是人人不同的。如同樣的觀月,引起的心情,各各不同:有的欣悅,有的悲傷,有的怖畏,有的感到孤獨淒涼 ,有的覺得清涼優美。

又如病苦,有的小病而心裡悲傷恐怖到極點 ,有的雖是重病,也能不引起心苦。所以,從過去業報,或現生違緣所招來的身苦,我們固然要謀求相對的救治;而從現緣或宿習而來的心苦,我們在佛法的修持中,更應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無有恐怖」,「憂悲苦惱滅」。

如諸位既經染上重病,無論是過去生的業報,或是這一生的橫緣,在現代的醫藥上,還不能作徹底的根治,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癡而增重心苦。

反之,心苦的解除,卻是自己作得主的,我告訴大家:有些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還免不了身體的病苦,但卻能沒有心苦。佛曾經說:你們要「身苦心不苦」。我覺得,「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在座諸位,應特別的頂戴奉行!

身與心──精神與物質,本是互相影響的。所以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也會引發身苦。然而身體苦痛的減少,不一定是精神上苦痛的減少。如近代的物質文明,非常進步,論理應該精神更愉快,而事實卻不然,患神經衰弱,精神失常的人,反而多起來。

鬥爭恐怖的政策,使人更陷於驚惶失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海中。比諸位身體的苦痛,實在還要難受。可是心苦的消失,雖不一定沒有身體的苦痛;而修持有力的,確能做到身苦的解除。從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這才是佛陀最徹底的救濟!可作為我們的理想而努力去實現。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5

佛法是信智合一,信是充滿理性的,智是著重人生的,自力的;信離顛倒,而智有確信。能夠這樣的去了解,體驗,實行,則人生前途才充滿了無限光明。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61﹞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菩提心與慈悲行(1)

無上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發起呢?我們知道,無上佛果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菩提。想要希望成佛的決心,即是無上菩提心,這要如何去引發生起?發起之後,又如何才能終不忘此心,乃至覺菩提呢?也就是說能夠始終不忘失,直到成佛。不忘失菩提心的菩薩,功德已相當高了,甚至在夢裡也不會忘記;直到圓滿覺悟成佛,能徹始徹終的保持著菩提心。

有以為只要起個想成佛的念頭,就可以說是發心了,但實際不然。菩提心雖有深有淺,但最初的菩提心,也是一種大志願,就是立大志、發大願;以「為度眾生而成佛」為最高的目標。發心的發,好像將酵母放入麵粉之中讓它發酵一樣。所以發「菩提願」必須是時時不離此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貫徹這一個志願,堅定不拔,這樣才算是成就發起。不過,初發心時,總難免──或是事務繁忙,或是修行不易,而暫時忘失。只要堅持理想,久而久之,即使遇到忘失的因緣,菩提心還能夠保持不退,終於達到不退轉地,菩提心也就再也不會退失了。說到不忘菩提心,不要以為什麼事不做,每一念都去想它,才算不忘。如我們讀書,或是對事務的印象,並非要時刻想到,而是我們再接觸到書本,或重複經驗過的事物時,那過去所認識而留下的印象,馬上清楚的浮現出來。學菩薩行者,要立大志大願,發大菩提心,也就是先要修學到這個地步。以後每當境界現前,再也不會忘掉,不會有違反的念頭,菩提心能明白的顯現在內心。這就不會再想修學小乘自了生死,也不會專為人天果報,這就可說是菩提心的成就了。

一切都從修學得來,發菩提心也要慢慢地修習才能成功。修,是要不斷地熏習,漸漸地達到習慣成自然。那末,菩提心要怎麼樣才能發起,修習而不退呢?這就要看第二頌的回答了。

專志心成就,是說發菩提心,不是只動一動這個念頭,而是要以專志心也就是以成佛得菩提為專一的志願,專心一意去修習。修習什麼?修習那為諸眾生故,起大悲莊嚴的法門。菩提由大悲生,似乎有些人忘了這件事,只想到我要成佛,我要度眾生。言語與心念之間,免不了以我為中心,成佛只是為了自己。事實上,應該是這樣:菩薩見到眾生的種種苦惱,於是就想到該如何才能解除眾生的苦惱?所謂悲,正就是拔苦的意義。菩薩經過了仔細觀察,發現惟有佛的慈悲智慧,才能徹底救助濟度眾生,所以以佛為模範,就發起成佛度眾生的心。菩提心不是別的,是為諸眾生故而發起大悲莊嚴的大心。此處用了莊嚴二字,如在刷得粉白的牆上,畫上一些圖案;或是在佛前,供上香花燈菓幢幡,都可以說是莊嚴。我們的心,與眾生心一樣,無始來生死顛倒,都是不清淨的。從大悲心而有救濟眾生苦惱的菩提心,使自己有了崇高、偉大、清淨的志願,使一向的生死眾生心中,有了清淨的因素,莊嚴了自己的心。這樣的一天比一天淨化,終能達到完全的清淨。

由此可見,若發菩提心而不去學習大悲心,一心一意為自己,這菩提心根本就是假的;因為離開了大悲心,那裡還有菩提心可說。近代的佛法不昌明,有些都不免誤會了。口口聲聲說我要成佛,卻不知成佛是什麼。在他們的觀念裏,很可能成佛與到天上去享福差不多。有些人也說要成佛,目的卻僅僅為了自己的了生死得解脫,這豈不是和小乘一模一樣嗎?充其量,也不過名詞的不同而已。所以真正發心想要成佛的,必須修大悲心,以大悲來莊嚴菩提心。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二二~二八頁)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花語──大無畏



缸器口大腹大,能容納許多花材,用缸插花,氣勢磅礡,如同菩薩的大無畏精神。菩薩無畏,也以「無畏」施眾生。菩薩如何做「無畏施」?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p.40:
無畏施:令眾生離諸怖畏,這就是「持戒」與「忍辱」二波羅蜜。
持戒,能處眾不礙大眾,不使人受到威脅不安。……但人類個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卻以非禮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設法避免,不能忍受而衝突起來,仍不免相殺相奪,造成人間的恐怖。必須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寬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無畏施。

花器:大缸
花材:水蜜桃、棕梠竹、倒柏、電信葉、椪柑小菊、白小菊、佛塔、牡丹菊、羅漢松、楠柏、枯木。
水蜜桃,象徵:多情、善良、輕佻。
棕梠竹,象徵:勝利歡呼。
倒柏、楠柏、羅漢松,象徵:松柏長青。
電信葉,象徵:呵護。
椪柑小菊、白小菊,代表野逸。
牡丹菊,象徵:高貴、堅貞、帝王之尊、長壽、晚榮、吉祥。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二、佛說人生是苦~02-03

佛說「人生是苦」,這是大家所能深切體會的。佛說「人身如病,如癰,如癘」,這在大家是更能深切經驗的。佛說何等徹底!不但大家現在陷在病苦中,一切人類,一切眾生,都從來不曾離得了病痛,離得了苦迫,不過小苦大苦,小病大病而已。

所以大家現在的病苦,極為深重,如能減輕一分,這當然是好的。然而切勿對照別人,渴想那無苦的快樂,無病的健康,因而增加無謂的痛苦。要知道,一切生死眾生,是從來不曾離得了病苦的。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現在的病苦更深。這唯有徹底放下,向解脫生死的大道邁進,向不病不死的境地邁進!

◎印順導師 著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4

釋尊是一位國際主義者,對軍閥的爭霸戰,根本不表同情。「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這是佛陀對侵略者著名的教訓。

《佛在人間》﹝頁7﹞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磨等說而安立的修學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發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已發菩提心,不知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以殺、盜、淫等為重罪,但這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攝為體,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而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功夫,多一分成就,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一分的明淨,一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4-115頁)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一切生死眾生,是從來不曾離得了病苦的。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現在的病苦更深。這唯有徹底放下,向解脫生死的大道邁進,向不病不死的境地邁進!

一、前言~01

我來樂生院,與諸位說法,真可說感想萬端。諸位的病苦,當然首先的引起了我的痛切。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還能來共同修學佛法,這不能不說太難得!佛菩薩的慈悲,並不遺棄你們。佛菩薩從來不曾遺棄任何人,我們都常在佛菩薩護念的恩光中;只可惜我們的心行,不完全能與佛菩薩的心行相應。在這無邊苦迫的世界,唯有佛法是我們的安慰,是我們的光明,是我們的依怙!除了佛法,我們還指望什麼?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八)

神戶
神戶這個城市帶點西洋風的觀光氣息,乾淨、雅致。印象不錯。

神戶市中心三宮驛前的百貨公司,產品價格標籤讀起來不會懷疑自己眼鏡度數需要調整(清水寺附近賣「清水燒」的,標價就讓人很「跌破眼鏡」)。我們在百貨公司九樓用中餐,用餐畢,在幾個樓層(書店、日用品…)逛逛,院長看了看,說此處應可當作一個景點,學僧敬表:「頗有同感」。

在去程的飛機上讀到一篇新書簡介:有美國人以一年時間實驗,在她家的日常生活中刻意不買Made in China的產品…。所以在此次旅行購物時,我也特別留意產品的標籤,是Made in Japan的才買,藉以表示對「地方產業」的微薄鼓勵。說實在的,這樣的產品還不太容易挑。這次到日本,所買的都是小東西如自動鉛筆、筆記本、小燭臺、小蠟燭。

應該可以把「百貨公司」當作觀光點之一,看看人家高度文明的日常生活,像這次導遊就特別安排了「京都火車站百貨公司」。我跟善成師在那百貨公司中,對於所展售的各種精美食器、盃盤,讚嘆連連,欣賞不已…只是兩人在「大驚小怪」了一個小時之後,卻都兩手空空地回來(沒買東西,還看那麼久,對店員們實在是失禮)。不好意思,現在需要的東西比較少,美美的東西看看就好,不必擁有。前陣子《法句經》上課時,齎因老師說:「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覺得我們此次去京都站百貨公司的經驗,或許可以「片葉不沾身」比擬。

結語
問福昌同學:「為什麼要旅行?」
答:為了「增廣見聞」啊!
但又接著說:「…嗯,好像也沒有很必要…每次旅行回來,心都會波動,追想旅行時的種種,還會計畫下次要去哪裏…其實也不是很必要的。」〔很老實的答案〕。此次在有馬利的(黃檗宗)溫泉寺見到庭中石碑上刻著「安禪何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站在碑前思維了一下,頗有會心,大概這句話也為這次旅行下了個註腳。

我覺得,旅行也可以讓我們反思自己的國家、安於自己的家鄉。看過了那些所謂的先進國家,覺得「各有因緣莫羨人」。例如:日本檸檬是「一個、一個」賣的,超市中,一個小小綠綠硬硬的檸檬,標價竟然是一百卅元日幣(約四十元台幣)!!回來後,到「大潤發」買了一「袋」檸檬(九顆),才新台幣十二元(當然,這是賣相稍「次」的促銷品),啜飲著酸甜的檸檬水,心裡想著:這是「台灣人的幸福!」日本人或許在某些情況下也要羨慕台灣人呢。(但,反向思考:低物價真的就比較幸福嗎?低物價是否讓我們對物質不尊重、珍惜,甚至習慣浪費?……還是「中道」最允當。)

同學中很多人讚嘆「日本什麼都好」,甚至有說想來日本住。我說好是好,不要忘記日本的自殺率高踞全世界排行前幾名,如果這裡真是「天堂」,怎麼有這麼多人活得不耐煩?還有,像日本這樣全世界佛學最發達的地方,還會有這麼多人活不下去,不禁令人沉思:到底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佛教?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3

佛法是崇高的德行宗教,所以在人類關涉的自然、社會、自我中,著重於人類的思想與行為: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引起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行為,必然遭遇到什麼樣的結果。佛陀就在人生的現實活動中,去把握人類活動的法則。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47﹞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成就

從悲心而進入增上意樂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這一階段,修學者的心境,見到眾生受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旁觀者。真可說,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以眾生的安樂為安樂。經過深切的覺察,世間一切學問,一切宗教,一切辦法,都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唯有佛與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藥。所以唯有修菩薩行,證菩提果,才能使眾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如此,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3頁)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七)

奈良的幾間寺院
東大寺不錯,只因為鑒真大師曾在此寺傳戒。可惜的是那些「上、下班」的鹿群在地上佈下許多「天然地雷」,實在是小小的干擾。

藥師寺也很好,這裡是法相宗的大本山,此寺大殿中燃香供佛,所點的是沉香,這跟此行所見諸寺不同,頗具富貴氣。還有,見到有中學生團體來此朝拜(「戶外參學」),寺中有年輕僧人在講堂中為這些學生做講解,好像沒見到有人打瞌睡,應該是講得很成功。藥師寺跟台灣人頗有淵源,有興趣者請參考:聖嚴法師,《春夏秋冬》p.105。

唐昭提寺大殿正在維修中。我們只有到鑒真大師塔前禮拜,或許是年代太過久遠,好像看不到其他與大師有關聯的重點。寺中較特別的是古磚所疊成的戒壇,壇後的青青翠竹展現一片生機,襯托出古戒壇的歲月滄桑。

日後如果再去奈良,會想重遊的景點之一是:法隆寺。因為佔地廣大,博物館中佛教寶物頗多,可以細看(其陳列佛像的方法,有用間接光;鏡面、金箔折射投光,增添莊嚴肅穆感,頗具匠心巧思)。入門券每人一千元,但僧眾不必買票 ,好佳哉!此刻回想起來,本寺建築、土牆、砂地…有乾燥曠漠感,似乎有點敦煌、絲路的氣氛。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2

人的言語、動作、感情、意志、生活的方式,一切的一切,都納於正軌,使他得當合理化;一切都求其持中不偏,正當合理,所以叫做「中道」。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34﹞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正修 ──慈.悲.增上意樂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發菩提心,最有密切的關係。經裡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一)、慈心:慈是與樂,即以出世出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缽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殺,那曉得這頭充滿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任佛撫摩。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仁者無敵」,也即此義。(二)、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報眾生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達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量」,「大悲」等。如但緣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同時包含著殘酷的種子了。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在進一步,強化悲心,要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人間來。佛菩薩具備了這強有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成其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也有慈悲心腸,只因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利」而已。經裡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子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裡盡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誰也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多麼臭,只管救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仍舊是不夠的。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0~113頁)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附錄: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1) 有些人,只信現業現報,不信後世。可是行善作惡,現報的只是少數,那就不能不錯覺為『天道無知』了。
(2) 有些人,只信善惡業的報在子孫,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談陰騭的,大致不出此二者。不知世間儘多是父賢而子不肖,父不肖而子賢的。而且,如沒有子孫,那他的善惡業,豈不是就落空了。
(3) 有些人,只信今生到來生,不信前生,如耶穌教等。這雖能依此使人離惡向善,但不明過去世,對於現生果報的萬別千差,就無法說明,也就無法使人生起合理的正信。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業報,還要進一步的對於前生後世,有堅定的信解,發生正見。
(4) 眾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聽由業力擺布。現在的生命,經過了死亡階段,就轉而開始一新的生命。這樣的死而又生,前生與後世之間,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延續,確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見的。由業感報,死生相續,在聖者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外道也有多少信解業報的前生後世),對這是看得明白不過。

可是一般凡夫,沒有清淨智,對於生前死後,不免黑漆一團,什麼也不知道。雖有極少數的不眛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論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學,得清淨智,發天眼通,去親自證實這一問題。此外,唯有仰信如來的教說,及從推理去信解了。

教理的説明,初學還是不容易,現在姑且舉一「薪盡火相傳」的比喻來說明。如前薪燃燒發光,等到薪盡火息時,又延燒到另一薪,火又旺盛起來。前薪不是後薪,後火也不是前火,而後火不能不說由於前薪的火而來。

這等於說,前生的生命活動停止時,又展開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後世,而後世確是依前生的業力而來。然而從死到生,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距離的,所以死後生前的如何延續,還是需要解說的。

依佛法的深義說,身心活動,顯現為生命的形態。當死亡時,身心剎那滅去,顯著的身心活動〈現在的〉停頓了,然而過去了的身心活動不是沒有,這就是『業滅過去,功能不失』〈這不妨說是生命的潛在〉。等到因緣成熟時,過去的業力,就引發一新的身心活動,開始一新的生命。

現在再以薪火相傳來比喻:火燒物時,發為熊熊的火光,這如生命的顯現活動。等到燒完了,發光的火燄沒有了,這等於一期生命的結束,死亡。火息了,熱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風的吹拂,又會『死灰復然』起來,又重新發出熊熊的火光。

這等於是因緣和合時,過去的業力,又會引發一新的生命。死灰

復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與前火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這如後生
不是前生,而後生與前生的行業有關。從前火到後火,時間上可以
有一間隔,這如後生與前生間,時間與空間,都不妨有距離的。

不過,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約佛法來說,過去了的業力,在如幻的
法性空中,本不可說有時空的間隔,只要因緣和合〈如人生,要有父
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時間,另一空間,忽然的引發一新生命
──身心活動的又一新開始。

〈《成佛之道(增注本)》頁七四─八○〉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六)

龍安寺
雖然一年多前來過此處,這次重遊,對那聯合國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石庭」,還是覺得真棒!

石庭內,時光好像都緩慢了下來,可能是身旁的遊客都是帶著安靜的心境來此吧(印象中,外國人好像比日本人多),大家多是安靜地走著、坐著,午後陽光斜照,空氣中好像也多了三分禪味。來此處最好一個人走,在沒有義務跟別人交談的情況下,可以靜靜地領略其中的奧妙。英國女王在卅年前(1975年)訪問日本時指定要來此寺參觀石庭,據說女王參觀後「讚不絕口」。沒想到這個老外的品味這麼高,真不可小覷。

石庭內有十五塊大大小小的石頭,以5、2、3、2、3共五組的方式安置,書上說:「從任何角度都無法一次數齊這十五塊石頭」。我猜,設計者的用意可能是要讓人體會:如果我們堅持己見,固守自己的立場,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如果我們願意以轉換立場,嘗試以別人的的眼光來看待事情,就有機會能全面了解真相。也有人開玩笑說:「從空中俯瞰,可以一目瞭然!」--其實這也不一定全是玩笑話,如果真能修鍊到去除我執、證得「無我」,或許就是在「空」中「俯瞰全景」了!

讀水野弘元教授的書 [9],有這樣的描述:
佛教的「無我性」(空)是說心調和的無諍或和平〔的狀態〕…心與調和外在風景、事物的相對應…在日本有禪宗石庭的產生,這也可以被包括在無我性(空)中吧!

如果說:觀看日本石庭要能看到其中所蘊含的「無我」、「空」,這對一般觀光客而言,要求未免過高,但如能少分的體會揣摩,旅行或許也不致流於走馬看花。不知道女王陛下當年是否也「觀」到了此石庭的「空」、「無我」,才會「讚不絕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上又說,如果站在一處能數到十五顆石頭的人「不但不應該高興,而且最好建議他去看精神科醫生」[10] 。為此,會常師發揮「法行人」的特質,真的就很認真地數啊數,啊~很幸運地﹙或很不幸地﹚發現:面對石庭,站在建物前緣右邊角落處,竟然可以數到全部的十五顆……。在互相確認之後,我們並不打算去看精神科醫生。有興趣的人,去龍安寺時,不妨參一參此公案。(不過我們都是「號稱180」的身高,不知道這是否會影響到「觀測值」。)

個人推薦:到京都的must see是龍安寺!重點是寺中「石庭」跟那個大大的、有豐富生態的「鏡容池」。

長叡法師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p.10。
[10]秦就,《禪味京都》p.100。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1

每一個大乘學者,都應該先從三學中去確立三原則,正信三寶,才能廣行菩薩道。從淨定中做到不離見佛,確樹菩提大願像我所說的,是第一課。此外,還要從明慧中去多聞正法,深入般若;從淨戒中去入眾無礙,養成入世的悲心。

《青年的佛教》﹝頁29﹞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清淨道禪修營招生(一)


龍泉寺有辦禪修課,有興趣的會員可以報名參加,這是難得的因緣。
大乘法師有在福嚴佛學院教禪修課。
報名表下載處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四、 圓滿而正確的三世論

三世論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為究竟。人類與一切眾生,是無限生命的延續;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這如流水一樣,激起層層波浪;生與死,只是某一階段、某一活動的現起與消散。依據這種三世論的信念,便擺脫了神權的賞罰,而成為自作自受的人生觀,肯定了人生的真意義。我們在前生,思想與行為,如向於自利利人的、善
良而非邪惡的,今生才能感到福樂的善果。這樣,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會陷入黑暗的悲慘境遇。

有了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從前,能夠安命,決不怨天尤人;為了未來,能夠奮發向上,決不懶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創命的人生觀,是三世因果論的唯一優點。

還有,從無限延續去看,受苦與受樂,都是行善與作惡的結果。善行與惡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與受樂,並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階段。任何悲慘的境遇,就是地獄,也不要失望,因為惡業力盡,地獄眾生是要脫苦的。反之,任何福樂的境遇,那怕是天國那樣,也不能自滿。因為善業力消盡,還有墮落的一天。

所以真正的三世論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滿了希望,而又不斷的向上精進著。從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國家,在歷史的延續中,也從來就符合這因果升沈的規律。

二世論的缺點,在三世論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來接受三世論的因果信念,成為堅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從庸俗的、唯物論的、一世論的禍害中解脫出來!

(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二二一~二二五)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五)

金閣寺
原先我對大名鼎鼎的金閣寺沒有太大興趣。只能遠遠地看,人又多,大家簇擁、排隊,只為了以那棟美美的金色建築為背景,拍一張照片作「到此一遊」的證據,這種事情作過一次就夠了,此次覺得沒有這個需求,不想多待,所以快步繞過。還好,導遊安排在寺中茶庭喝抹茶、吃茶點,盤坐在褟褟米上,面對滿園盎然綠意,庭中有大紅油紙傘,傘下有坐席,服務人員穿著深藍色和服,此情此景,頗有濃厚日本風味,對金閣寺的負面印象霎時消失(應了那一句:「吃人家的,嘴軟。」)不過,這大概也是旅行的方法吧--欣賞景點不一定只用眼睛看,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都可以全方位體驗。話說回來,嘴巴裡有吃到東西,心裡比較踏實,大概就不會咕噥一些不好聽的話,古人歲末送灶神要拜甜糖,真聰明!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0

慚愧,是從人類應有的關係中,傾向於善的(人或法),拒遠於惡的(人或法),慚愧為道德的意向,傾向於善良;多多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制伏煩惱,都從慚愧而來。要有向善遠惡的自覺──慚愧,這才算具足了人的資格。

《佛在人間》﹝頁92﹞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3)

父母撫愛兒女,兒女應當盡孝──念恩而求報恩,這是世間倫理觀念的要素。佛教從時空的無限中,體認得一切眾生平等義,以一切眾生為己母,卽是此一倫理觀念的擴大、圓滿。故孝父母和悲愛一切眾生,實質並無差別。 不過以一般凡夫心境,對那無量數的父母(也卽一切眾生),所加諸我們的慈恩,已無從記憶,卽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實踐的唯一辦法,無論是念恩,及求報恩,可從當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生恩,求報一切眾生恩的觀念。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這不是說,道德的本身有此固定範圍,或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這是觀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實踐上,總是隨機緣而引發,所以佛法平等普濟的德行,不能視為不近人情,而非要從狹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從知母到念恩,求報恩,乃是勢所必然的。卽透過無限的時空,覺察到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的母親,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麼有恩就該報,尤其當他們苦痛的時候。雖然平等普濟的慈悲,對一切人都一樣,但教縛地凡夫去修,從母愛去推知引發,最為有力。因為母親是最愛兒女的,她一生為兒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幾多!她給兒女吃奶,照顧兒女的冷暖,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把他(她)們當作小孩看待。遇到兒女不聽話,雖受氣惱,而愛護之心,仍然無微不至。現生母親這樣愛兒女,當知過去無量生中的母親,也曾這樣的愛過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該不忘其恩,並且盡心報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發菩提心,是從最明顯的孝道出發,以思念母恩作出發點,與儒家的倫理觀念,最為吻合!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04~110頁)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三、神教的二世論

說到二世論,那是多神教、一神教的一般看法。他們認為:死了以後,還有未來。照中國舊有的思想說:人死為鬼。有德有功的,升入神界。如作惡多端,或者子孫絕嗣,那就成為「游魂」了。但從宋、明以來,非宗教的精神昂揚,知識界已十九變成庸俗的一世論。這種二世論,無論是不是迷信,在過去甚至現在,著實堅定了鼓舞了人類的心,使人類充滿遠景的光明,忍受當前的困難,而終於克服他。對於人格的、道德的進展,更有過非常的貢獻!

不過,神教的二世論,現在是一天天的沒落了!因為,二世論者,大抵相信有一獨立的個靈,從生前到死後,像從甲室而進入乙室那樣。這種離開肉體的,離開身心的個靈或自我,是不能為近代思想所接受的。如西方的一神教,只說從現在到未來──落地獄或生天國,而現有生命的來源,始終不能有完滿的說明。如說這是神的創造,依著神的意旨而來人間,這顯然與神的慈愛,完全矛盾。

因為千千萬萬的人類,時刻不斷的出生,而真能上天國的,究有多少?神如果是全知的,對於這種大量的走向地獄,不應該不知道!假使說:神給人以自由意志,神歡喜人類,依自由意志來服從神。然而人類充滿了愚癡,真是小孩一樣。使無知的小孩們,處在非常危險中,而歡喜能有一個兩個,衝出險境,這是怎樣的殘酷!
神是歡喜這樣的嗎?好戰者驅使千千萬萬的青年,使他們以人海來對付火海。透過火海而回來的,被獎勵而誇耀為英雄,這也是慈愛嗎?如果有神,神明知千千萬萬人的落入苦境,而依舊不斷的創造出來;如不是神的癡狂,便是殘酷!

神教徒的二使世論,越來越不能為人類所信仰,內心陷於空虛,精神沒有寄託,這才落入唯物主義一世論的魔王境界。這便是近百年來世界文明沒落的重要因素!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四)

比叡山延曆寺
延曆寺的「根本中堂」是「寺中寺」--在原有的古建築之外再加建一外建築包圍保護。去時,殿中有僧侶在做護摩(火供),香雲繚繞,又有傳說中「千年不滅的法燈」(據說那油燈裡的火苗,自從千二百年前點燃迄今,不曾中斷),氣氛好極了。我點燃白色小燭供佛,上香,在殿內逡巡徘迴。阿斌同學說很想在大殿中靜坐一陣子,因時間有限而未得,有點遺憾。我很有同感。

我們在「根本中堂」前要拍團體照,一群人才剛站定位,天上的雲彩碰巧霎時排開,陽光直接投射在頭頂上,一片光明,淨照院長說這是「佛光普照」了,真有意思(有「被照顧」的溫暖感覺)。

在延曆寺會館用過午齋後,跑到櫃檯去問價錢,此處「宿坊」最便宜要一萬五千日幣一晚(還是淡季才有的價格)。將來如果還想來此處一遊,大概只能住在京都,自行搭車來參訪。福昌同學說:此次旅行所住的飯店我們如果是自己來,大概都是住不起的,比較實際的打算還是住在青年旅館或民宿中。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9

佛法是一切人依怙的宗教,並非專為少數人說,不只是適合於少數人的。所以佛教極其高深,而必基於平常。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理解與實行),依此向上而通於聖境。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頁2﹞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2)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可說是代表了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實,道德心的隨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有不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不應該拘泥於先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現實世間的情況來說,有的在家庭裡不一定孝悌,但對朋友卻非常真誠篤愛,熱心幫忙,甚而可以為朋友出生入死。這愛人之心,不能說它不合理(義);卽屬於道德心行,照儒家的傳統說法,就應該先及家庭(親),然後朋友(疏),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不能因其違反親疏次序而否定其倫理價值。以佛法說,人類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卽是孔家以仁為體的良知,是人人所有,而且是廣大圓滿的。不過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或某一階層中發揮出來,以外就隱而不顯。這問題在:一、理智不夠,局限而沒有得到擴充。二、因為每一眾生,無始以來因緣複雜;有因過去恩愛關係結為母子,有因過去仇恨關係結為母子。在現世,以個性、習欲關係,或與父母同而相親,或與父母異而疏遠。所以有些人,能夠盡孝,愛他的父母,但對一般人,就不怎麼有同情心。有的人就不同,他在家庭裡對父母兄弟,也許不怎麼孝悌,而對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卻極熱心,絕不因他未曾熱愛家庭,便老不能愛其他的人。慈悲或仁愛的本質,原是平等而無偏頗的,它之所以未能一視同仁,卽因有障礙差別,如燈光原可遠近都照,而若遮以障物,雖近也照不到,若去障物,雖遠也能照。因此,世間有的孝父母而不愛外人,有不愛父母兄弟(近)而愛朋友(遠)。總之,凡於人而能悲愛的,我們都應該稱歎的,當然最好是平等普愛。若定要先親親而後仁民,不但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為善了!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緬甸之旅3



數不盡的佛塔,如童話世界。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花語─紅花月桃



一、花器:竹筒
花材: 紅花月桃、百合、小白菊、龍柏、易羊齒、楠柏、黃金葛、葉蘭

百合,象徵:百事和合、純潔、吉祥
小白菊,代表野逸
龍柏,象徵:強健、松柏長青
黃金葛,象徵:長青,永無休止的愛

二、花器:小碗
花材: 紅花月桃、小林投

紅花月桃,英文名Red ginger,科屬薑科,別稱紅薑花,盛產於夏至秋季。
林投,屬露兜樹科,別稱榮蘭、華露兜、阿檀。


這兩件作品皆以紅花月桃為主角
紅花色澤給人感覺喜悅、溫暖如火炬。
菩薩救渡眾生的悲憫心,有如紅色薑花般的熱情、活潑、親切!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三之二)

高野山 蓮華定院
拉著行李,走在這一棟棟蜿蜒、老舊的建築物中,彎彎曲曲、上上下下的迴廊,一不小心是要迷路的(半夜起來要到臥室外的洗手間,睡眼惺忪中,是個小小考驗)。大家去用藥石的時候,有幾位住在此地的國中生(不知道是否為住持的孫子們)來幫我們舖棉被套(那棉被可真古色古香,只是「古」得太過頭了,略有霉味)。

看著這個道場,覺得要替住持捏一把冷汗。要照顧這麼大一個古道場(宿坊)的種種維修,張羅旅客的吃、喝、住宿…(要有一位太太打理一切,要有兒子、媳婦、女兒、孫子們一起照顧訪客的食宿--據說今天有三個旅行團宿此),真可怕!Jack Kornfield在《狂喜之後》一書中,引用某位蘇菲的一段話:「我在印度和亞洲見識過許多偉大的靈修老師,如果你把他們帶來美國,替他們弄一棟房子、兩輛車,有個太太、三個小孩、一份工作,再加上處理各種保險、稅金…他們鐵定吃不消!」我在蓮華定院所見所思,就是「吃不消」三個字。

在高野山上,有兩個日本年輕人很興奮地跑過來打招呼,問我是不是「少林寺」來的?……看著他們的表情,讓我想著:為了「給人歡喜、給人希望」,是否該去學兩招功夫架式,必要時可以「露一手」?這不是單一事件,這次我們有不少人在不同時間、地點,被問到此一相同問題。看來許多日本人對「外來的和尚」的刻板印象不是「會念經」,而是「會武功」。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8

佛教不是神教那樣的,以宗教為「神與人的關係」,而是人類的徹悟,體現真理,而到達永恆的安樂、自在、清靜。

《印度佛教思想史》﹝頁12﹞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1)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報恩
以下,說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對於一切眾生,從深切關懷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種意念,這意念就是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親密眷屬,那是無可置疑的。佛經上說,每個人從無始來所喝過的母乳,比四大海水還要多呢!本來,父母對我們都有大恩,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應有同等的地位。但這裡特重「知母」,「念母恩」。因以一般世情說,母恩似乎更重,如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大部分的養育責任都落在母親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兒女若見母親受苦,應感到切膚之痛。若不顧母親的死活,那就算是忤逆不孝,世間的法律與輿情,也不會容許。佛教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卽是把一般關切父母的心,擴大到一切眾生。

不但佛教如此,卽中國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為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源。如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為首善,以不孝為極惡。而德行的心理,主要是仁,仁的初意也就是愛敬父母,而後擴大起來。所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說仁,必從孝順父母做起,若不能盡孝,似乎就沒有仁可說。印度婆羅門和西洋耶教,他們不從如何孝父母出發,但卻以天或上帝為一切之父。世間萬物皆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類最早的祖宗,所以每個人應當愛上帝,信奉上帝,這跟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一樣。不但愛父母──神,體貼神的意思去愛世人,也等於愛兄弟姊妹。但人與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神話,還不如中國儒家直約親子的恩情來說,比較切實。不過儒家著重現生,忽略過去與未來,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氣魄不夠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親子的關係,但通論到三世輪迴,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所以悲憫心是著實而廣大的,不同神教的渺茫,也不同儒家的狹隘。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三之一)

知恩院
「知恩院為日本淨土宗的總本山。台北善導寺是日本淨土宗於日治時期在台北所設立的佛寺。」
「知恩院第八十二代住持望月信亨從一九○六至一九三六年,以卅年時間編纂《望月佛教大辭典》。」[
7]
多一點,更易發「思以上是為此景點「拉關係」所得的資料。如果資料古幽情」。到各道場也才不會只看到一棟棟外觀相似的建築結構而已。

大家在知恩院的最大的建築--御影堂頂禮膜拜,事後,才有人說:「咦,怎麼看不到佛像?」我說:御影堂中供奉的是祖師,不是佛,當然看不到佛坐在中位。日本人認為自家的祖師比佛陀還偉大 [8],所以在建築上,把「御影堂」蓋得比一旁的「阿彌陀堂」還大--兩年前去西本願寺發現此一情況時,認為是「豈有此理」而忿忿不平,現在也見怪不怪了。

在「自由時間」到「阿彌陀堂」中去經行(因為才剛用過午餐),來回走動,走了廿分鐘,用腳底體驗那古老木地板的質感,真好。在飛機上讀到《商業週刊》,據說歐洲中古時期有「逍遙學派」提倡散步思考,藉走路運動下肢肌肉,有效促進腦部活動;剛好最近頗能在此中發現樂趣,所以一聽到此學派名,深獲我心。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所住之處亦名「逍遙園」,不知大師當年翻譯經典之餘,是否也常於園內經行,所以此園才得「逍遙」之名?

長叡法師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秦就,《禪味京都》p.59。
[8](1)中村元,《從比較觀點看佛教》p.26:「日本人的特性是對特定人物有絕對奉獻的依歸態度…日本佛教各宗派的信徒對該宗派祖師抱持強烈遵從的意念,篤行以各宗祖師為中心的宗教性儀式,甚至有時讓人感覺,祖師似乎比創教者釋迦牟尼佛更傑出!」
   (2)聖嚴法師,《留日見聞》p.363:「由於對特定個人崇拜的個性,日本佛教特別崇拜各宗自家的創始祖師…,在日本可以發現,各宗的祖師殿要大過佛殿…此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佛教中是不會見到的。」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7

釋迦牟尼佛因見到眾生的相殘相害,見到眾生的生、老、病、死苦而推知自己,又由自己推知他人,知道都是在苦痛裡討生活;於是就確定了解脫自他苦痛的大志,走上出家、成道、說法的路。

《般若經講記》﹝頁148﹞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談到修習菩提心,必須由淺而入深。從釋迦佛陀所開示的,大菩薩們常用一種方法,一種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卽:知母,念恩,求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在這以前,還要先具兩種觀念,平等想和悅意相。

一、作平等想:對一切眾生,應該存平等無差別想。這不但從「皆有佛性」的觀點說,卽在當前所見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樣的人物,賢愚良莠,以及怨親等等,原都彼此彼此,沒有什麼兩樣。現在之所以差別,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已。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若說有恩,個個於我有恩;若說有怨,個個於我有怨,還有什麼恩怨親疏可分別?再就智愚良莠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可能變愚癡,愚癡也可能轉聰明。最壞的人,也曾作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惡事,將來也不一定好。如此反復思索,所謂怨親、賢愚、良莠,這許多差別概念,自然就會漸淡,以至完全泯滅。不過這絕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偏私的差別見,易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從前有一位比丘,見某外道顛三倒四的,加以譏笑。但佛警告這比丘說:你且別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轉,外道性還存在,將來也許跟他一樣呢!這所以佛教要「不輕未學」,「不輕毀犯」。初學的人,可以由淺入深,漸成大器;卽犯過者,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尋常更好,當然也不可輕。從這意義說,個個賢愚一樣,人人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語說,是「捨心」。

捨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親意識便不復存在,對任何人都不會愛得發癡,發狂,也不會恨到切骨。一般說來,愛似乎並不壞,然從佛法去理解,則未必盡然。因為一般所謂愛,卽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狹的,自私的,對廣大眾生而言,它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大家知道,有愛必有恨,愛與恨似為極端相反的兩種心理,其實只是人類同一染著煩惱的二面性。所以由愛生恨,由愛引致人間的大悲劇,是極尋常的現象。佛教所說的平等大悲,則是先去染愛,而對一切眾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濟。至於偏私的愛,是人類本來就有的普徧習性,用不著修學,現現成成,人人都會,如家庭之愛,男女之愛,那個沒有?嚴格的說,就因人人都有所愛,所以世間一切最殘酷的仇殺鬥爭,才不斷的發生。若人人放棄其所偏愛,等視一切眾生,那麼人類的苦難,相信可以逐漸的沒有了。

二、成悅意相:修習菩提心,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差別觀念,讓自己與眾生一體同觀,沒有瞋恨,沒有愛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關。換句話說,不但應於一切眾生作無分別想,而且還要對一切眾生發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和諧而親切的感情。但這不是私愛,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佛法稱為「喜心」。若僅有捨心──平等觀念,還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發菩提心。這比方大街上有成千成萬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窮的富的,美的醜的,而當我們走過時,不加注意,總是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好惡之感的。這當然可算是平等的無分別心,但這種無所謂的平等心,對於大悲的修學,並不能發生有效作用。因為這完全是漠視一切,不關切眾生。所以修習菩提心,卽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視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在平等的觀念上,養成一種相關切,彼此和諧的情愫,對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極端重要的!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01~104頁)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緬甸之旅1



幾年前,與幾位法師同遊緬甸的首都仰光及蒲甘、東枝、瓦城.... .... 等。心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佛塔相片與大眾分享。緬甸的文化特色多佛塔,緬甸人窮其一生,都把積蓄拿來興建、維修佛塔。佛塔這一代未興建完成,甚至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繼續把它完成為止。

會長張鳳妹提供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二、唯物的一世論

人類對於自己,有三種不同的看法,這就是一世論,二世論,三世論。現在,唯物主義的一世論,普遍的侵襲人心。人類大都著眼於物質世界,以物質世界為唯一的真實。他們覺得:人生不過是這麼一回事。生,不過是父母和合而生,純為生理發育與交合的結果。死,只是生理組織的瓦解,從此等於沒有。人生在這個宇宙裡﹐不過如此;但認現在,否認生前,抹煞死後。一死就完結的人生觀,再也無從安身立命,陷入了極端空虛,無限的悵惘。人生碌錄,到底所為何事?為自己,自己不過如此;死了完了,有何意義?為家庭,為國家,為世界,到底與自己有何關係?這樣,唯有專為現在著想,一切為自己利益著想。越有知識,越是欺詐,越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盡。年長一輩的,走向頹喪、功利的私欲。想像豐富而生命力旺盛的年輕一輩,受著誘惑而走向瘋狂,走向重全體而輕個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苛刻殘酷的世界。死了完了,抹煞個人的真意義,那是一世論的,唯物主義者的人生觀。當前的世界,正是傳染著這種毒疫,弄得全世界都在瘋狂化。有些自以為是反唯物論的,反共產主義的,而不知自己的人生觀,與唯物論者一模一樣,都是死了完了的一世論。

◎印順導師 著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二)

清水寺
本來很不想去清水寺。行前因為讀到以下的文字而改變心意:
『成就院』是清水寺的塔頭…『成就院』昔日住持月照上人(1813-1858)的行跡,曾經感動過中國清代末年的革命志士,並進而影響民初的佛教〔改革〕運動。

當年月照上人和西鄉隆盛等投身「尊王攘夷」而遭「幕府」到處追捕…兩人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下,躍入錦江灣中,月照不幸罹難;西鄉則被救起,後來成為明治維新的重要功臣…。這件可歌可泣的事件感動了譚嗣同…「戊戌政變」之後,譚嗣同從容就義,臨別前,譚以「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鼓勵梁啟超,並留下「我願將身化明月,照君車馬度關河」的詩句以明悲願,令梁啟超激動不已。

後來太虛大師在西方寺和華山法師辯論,又讀到譚嗣同的《仁學》、梁啟超的《新民說》,大為動容,一改先前的「超俗入真」,轉為「迴真向俗」。

…日後大師到日本參訪諸寺,還到過清水寺兩次,他應該記得月照上人與譚嗣同的舊事吧。」[4]

真是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高中時代就讀過「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多年來卻一直以為是「月照西鄉」﹙月亮照在西邊的故鄉﹚,不知道原來這指涉的是兩位日本重要人士。當年太虛大師在西方寺閱《大般若經》,得到開悟的境界;又遇華山法師,受到了新思潮的啟發,「對于譚嗣同的《仁學》,尤極為欽佩」從此「生起了以佛法救世救人救國救民的悲願心。」因為虛大師的這一發心,漢傳佛教從此展開嶄新的一頁,這真是大時代風雲際會的殊勝因緣 ! [5]

因為上溯太虛大師與諸位先賢的歷史淵源(太虛大師→華山法師→譚嗣同→清水寺月照上人),清水寺才有了參訪的意義與價值。在觀光人潮中,如果不是這段歷史,走在清水坂上擁擠吵雜的人群中,厭離心的驅使,可能令我走不到那「清水舞台」前。不禁追想:當年虛大師二度來此時,大概心中也存著對月照上人(及譚嗣同)的懷念,才會來到這一神社、佛寺並存的香火道場吧 。[6]

由清水坂轉入附近小巷,京味十足的小店舖與庭園,確也頗為雅致(傍晚遊人較少)。走進「松榮堂香舖」看香道用具,一套,含尖、扁鑷子、押板、雲母片,要四千多日幣,令我好生躊躇…(東西雖不錯,但實用性似乎不高,因為香道的主角--沉香木、伽楠木,過度奢侈、又不太環保…)正猶豫時,親切的店員走過來招呼,只是兩位店員都聽不懂我的英語(或許是我口齒不清也不一定),比手畫腳之餘,見贈一本香氣十足的《目錄》,介紹說可以到他們設在烏丸通的總店看看。

長叡法師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秦就,《禪味京都》p.71-73。文字經筆者剪裁。
[5]《太虛大師全書 第十三編 真現實論宗用論》p.348「…遇到了一位華山法師…當時與他辯論了十幾天…覺他頗有道理,對于譚嗣同的《仁學》,尤極為欽佩。由此轉變生起了以佛法救世救人救國救民的悲願心。」
另見《太虛大師全書 第十九編 文叢》p.190-191「當我正在禪悅為食、法喜充溢的時候,乃有溫州僧華山…翩然暫來…。〔華山法師〕每向我力陳世界和中國大勢所趨,佛教亦非速改革流弊、振興僧學不為功。我乍聞其說,甚不以為然…好奇心驟發…借觀各種新學書籍。就其所攜者,有康有為《大同書》,梁啟超《新民說》,章炳麟《告佛弟子書》,嚴復譯《天演論》,譚嗣同《仁學》…讀後,於譚嗣同《仁學》尤愛不忍釋手,陡然激發以佛學入世救世的弘願熱心,勢將不復能自遏,遂急轉直下的改趨迴真向俗的途徑…。」
[6]秦就,《禪味京都》p.74:「佛教在日本弘揚後,神道教開始處在附庸地位,到了平安朝末期,開始盛行『本地垂跡』說。也就是將日本固有神道教諸神,看作是佛菩薩的垂跡…表示是佛菩薩的隨機應化,於是逐漸形成神社和佛寺同時存在的情況。」其實,在這種帶有副作用的方便說法中,到底是神道諸神被垂跡,還是佛菩薩被反「應化」,只有天曉得了!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6

佛法不只是「理論」,也不是「修證」就好了!理論與修證,都應以實際事行(對人對事)的表現來衡量。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頁3﹞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菩提心之本在悲

發菩提心,本是對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願,所以以信願為主體,以大悲及般若為助成。然這樣的大信心,大志願,主要從悲心中來,所以經上說:「大悲為根本」;「大悲為上首」;「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而悲心的大用為拔苦。所以大乘菩薩道,也可說以救拔眾生的苦難為特色。

眾生的苦難,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實,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這個世界,國與國間,原可本著國際道義,互相扶濟,互相尊重,從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可不必打仗,使整個人類作著無謂的犧牲。可是事實不然,大家非弄到焦頭爛額不可,這不是自找煩惱是什麼!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甚而個人身心之間,也無不如此。由這一觀點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世間內莫不是苦。這就目前的事實說,那些貧窮的,沒有辦法的人,固然痛苦,就是許多富有的,很有辦法的人,也一樣苦痛無邊。再擴大來說,人間是不徹底的,天上也不徹底,地獄、餓鬼、畜生,更不必談。所以菩薩利生而著重救苦──悲心為懷。相傳有常啼菩薩,常悲菩薩,卽因見到眾生大苦,而常為一切眾生而悲傷。這表示菩薩的悲憫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門的根本。

慈悲──與樂和拔苦,對這苦痛重重的世間而言,顯然的,拔苦更為它所急需。如一塊荒蕪的園地,必先將那不良的荊棘雜草除去,然後播下好種,才有用處。眾生的煩惱病太多,若不設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樂的施予,都不會受用。就像一個少年,習氣不好,專交壞朋友,每天閒蕩胡鬧,搞到傾家蕩產,衣食無著,為非作惡。你若想救他,單給他金錢資具,使他圖得一時的舒適,是不夠徹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為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他的性格,習慣,還未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他的苦根還沒有斷除,這麼給他好處,於他不會有什麼實利。整個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種種的罪惡,苦痛,則人間雖有福樂,也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視苦,重視救苦,好像是悲觀、消極,其實佛教正因認識而把握了這個問題,才提供了徹底淨化世間,滿足眾生真正安樂的辦法。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99~101頁)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花語─夜來香



夜來香,別稱:月下香、玉簪、夜香花、晚香玉。於黃昏時發出陣陣濃郁的香氛,拿它來供佛,晚課時,整個大殿充滿甜美的香氣,想必唱誦時更容易融入情境,身心清淨。眾生歡喜,諸佛歡喜。

花有花香,人也有道德的芬芳香氣,稱為「德香」。「花香」與「德香」的比較,就如《南傳法句經》〈華品〉記載:
54、花香與檀香、多伽羅茉莉,諸香不逆揚;戒香遍四方。
55、檀香多伽羅、蓮花婆尸迦,於諸眾香中,唯戒香最上。
56、多伽羅檀香,香氣實微弱,戒香為最上,香飄諸天上。 
經文告訴我們,一切花香皆不如戒香。

花香雖好,我們以花香供佛,更要勉勵自己要有道德之香,以「戒香」、「德香」來莊嚴自己、供養諸佛,這是最上乘的香供養。願與持花供佛者共同發願:「願此花香遍法界,香花鮮明心清淨,眾生離苦悉安樂,有情聞香覺証悟。」

夜來香,象徵:謙虛、靜寂。
黃海芋,象徵:清楚、歡喜、壯大之美、溫和、熱情、仙女之焰。
牡丹菊,象徵:長壽、高貴、堅貞、晚榮、吉祥。
小金菊,代表野逸。
楠柏,象徵:強健、松柏長青
花器:大陶盤
花材:山桐子、夜來香、葉蘭、楠柏、棕梠竹、黃海芋、牡丹菊、小金菊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一、認清人生的意義

這個時代,大家都明白:人類正受到毀滅的威脅,到處是恐怖與迫害。人類的自由呼吸,幾乎要被窒塞了!人間惡化到如此,到底為了什麼?依佛法說,這主要是人類喪失了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大家都在空虛的、幻滅的心情中生活。這才不是腐化,便是惡化;不是沉醉在金粉的愛欲裡,便是瘋狂在虐殺的仇恨裡。物欲的貪愛,人情的嫉恨,把我們這個世界,帶向陰森森的死亡邊緣。

◎ 印順導師 著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一)

原本參加此次旅行的意願不高,在猶豫間,被地印師鼓勵才去,既然去了,總要留下心得紀錄:

行程
第一天:台北→關西空港→和歌山城→紀三井寺(宿 和歌山 東急Inn)
第二天:和歌山市→高野山→高野山金剛峰寺→壇上伽藍→奧之院(宿 高野山 蓮花定院)
第三天:高野山→奈良→東大寺→唐昭提寺→藥師寺→法隆寺→橿原市(宿 橿原皇家飯店)
第四天:橿原市→京都→平等院→知恩院→三十三間堂→京都博物館→清水寺(宿 假日飯店)
第五天:嵐山渡月橋→竹林→龜岡小火車→龍安寺→金閣寺→西本願寺〔→西陣織會館〕→京都站百貨公司(宿 同上)
第六天:京都→琵琶湖畔→比叡山延曆寺→有馬利溫泉→神戶UCC咖啡博物館(宿 珍珠城飯店)
第七天:神戶→六甲山牧場→北野異人館→明石大橋→大阪(宿 難波華盛頓飯店)
第八天:大阪海遊館→免稅店→半日自由行(宿 同上)
第九天:大阪→關西機場→台灣

平等院
此寺院以現代博物館的手法經營道場,舊傳統與新科技的巧妙結合,頗令人耳目一新。連所賣的紀念品亦頗有設計感,讓人心甘情願地掏錢。我買了兩張此處風景的明信片,質感頗佳。

根據記載,院中「鳳凰堂」裡的阿彌陀像完成於1053年,由於採用「寄木造」(佛像內部挖空,非單一原木),所以千年以來,很少裂痕。此佛像結跏趺座,手結定印,有說「〔這〕和日本鐮倉以來的『立姿、作來迎印』的彌陀像頗不一樣」
[1] 。個人以為:道場所供佛像,可能是當初住眾修行的標的。早期彌陀像的「跏趺、定印」,可能說明當時注重「培養定力」──修觀像或觀想念佛 [2];而(鐮倉以來)的「立姿、接引印」的阿彌陀像,可能代表後來轉向修「持名念佛」。筆者臆測:由不同時期所造佛像的不同姿態,或可推估修行法門的演變。不過這也只有在日本這樣重視歷史文物的國家,千百年來小心維護「文化財」才能保存這種完整的「歷史見證」。

後來在清水寺「阿彌陀堂」中所見之佛像亦是手結定印,知恩院的也跟平等院的一樣,這有可能是當時京都一帶所流行的修行風氣也說不定。


進鳳凰堂參拜要另付三百元門票,在導覽員講解結束、大家漸漸往堂外移動之際,走在最後的我,趁機轉身向這尊具有千年歷史的古佛像頂禮一拜,覺得頗為得意。

至於此處建築的特色,《禪味京都》中有這樣細緻優美的描寫:
「平等院的設計…要將經典中的極樂淨土在娑婆世界呈現,所以阿彌陀堂四周以『阿字池』包圍。…阿字池邊舖著白沙細石,一受陽光反射照映,整個阿彌陀堂就會 像海市蜃樓般飄浮搖曳在池上…加上宇治川上的朝霧,如果從河的對岸眺望阿彌陀堂,池水的反照和霧氣的空濛,阿彌陀堂頓時有如從西方淨土飛來…。」[3]

 
長叡法師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秦就,《禪味京都》p.218。台北,法鼓文化,2007年初版。
[2]觀像與觀想念佛,參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312:「念佛法門的重點,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舊稱觀相與觀想念佛。」另外,參考《成佛之道(增註本)》p.323-324。
[3] 秦就,《禪味京都》p.219。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5

佛法是「從證出教」的,本著自身的修驗來教人的。也就因此,佛弟子尤其是出家的佛弟子,從原始的經、律看來,都是過著修行生活的。說到修行,主要是戒,定,慧──三學。

《華雨集》二﹝頁7﹞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課程


福嚴推廣教育班
20期課程(民國9991310018
課程(課程如有變更,依「福嚴佛學院網站」公告為準。網址:http://www.fuyan.org.tw/

班別
課 程 名 稱
   
授 課 老 師
初級班
念佛共修
週一 / 晚上1900 ~ 2100
傳妙法師
初級班
《華雨集》選讀(一)
(請見下表)
週四 / 晚上1900 ~ 2100
福嚴佛學院法師群
中級班
《阿含經》
週五 / 晚上1900 ~ 2100
開仁法師
高級班
《大智度論》
週六 / 下午1400 ~ 1700
厚觀法師
《華雨集》選讀(一)【《華雨集》第四冊】
授課日期
    
書本頁碼
主講者
 09月16
  道在平常日用中
  苦痛與知識
p.269~p.279
p.267~p.268
釋會常
 09月23
 10月07
  淫欲為道
p.201~p.221
釋如暘
 10月14
 10月21
  中國佛教瑣談
p.113~p.200
釋如暘
+
釋圓悟
 10月28
 11月04
 11月11
 11月18
 12月02
 12月09
  談佛法的宗教經驗
  辨法相與唯識
p.281~p.288
p.237~p.243
釋長叡
 12月16
 12月23
  談法相
p.245~p.266
釋貫藏
 12月30
 01月06
上課地點:福嚴推廣教育班:新竹市明湖路3651號﹙壹同寺旁﹚
報名、聯絡方式
上網報名(http://www.fuyan.org.tw/,或向福嚴佛學院、推廣教育班報名
電話:035201240 傳真:035205041    E-Mailfuyan.tw@msa.hinet.net
主辦單位       福嚴佛學院 / 印順文教基金會
歡迎隨喜贊助   郵政劃撥:福嚴精舍 / 10948242
印順文教基金會 / 19147201(請註明“福嚴推廣教育班”)
---------- 停 課 通 知 ----------
※(週四)《華雨集》選讀() 9/3011/25
※(週五)《阿含經》:10/811/512/312 /1012/171/7
※(週六)《大智度論》:9/2511/611/2011 /2712/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