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正修 ──慈.悲.增上意樂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發菩提心,最有密切的關係。經裡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一)、慈心:慈是與樂,即以出世出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缽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殺,那曉得這頭充滿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任佛撫摩。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仁者無敵」,也即此義。(二)、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報眾生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達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量」,「大悲」等。如但緣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同時包含著殘酷的種子了。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在進一步,強化悲心,要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人間來。佛菩薩具備了這強有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成其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也有慈悲心腸,只因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利」而已。經裡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子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裡盡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誰也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多麼臭,只管救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仍舊是不夠的。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0~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