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二) 慈悲的根源(1)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說與中國文化的仁愛,基督文化的博愛相同的。不過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裡,不再受創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狹隘所拘蔽,而完滿地、深徹地體現出來。依佛法說,慈悲是契當事理所流露的,從共同意識而泛起的同情。這可從兩方面說:

從緣起相的相關性說:世間的一切──物質、心識、生命,都不是獨立的,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在依託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為現實的存在中,表現為個體的、獨立的活動,這猶如結成的網結一樣,實在是關係的存在。關係的存在,看來雖營為個體與獨立的活動,其實受著關係的決定,離了關係是不能存在的。世間的一切,本來如此;眾生,人類,也同樣的如此。所以從這樣的緣起事實,而成為人生觀,即是無我的人生觀,互助的人生觀,知恩報恩的人生觀,也就是慈悲為本的人生觀。單依現生來說,人是不能離社會而生存的。除了家庭的共同關係不說,衣食住藥,都由農工的生產原料,加工製造,由商賈的轉運供給;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問與事業的成功,都靠著師友的助成。社會秩序的維持,公共事業的推行,安內攘外,一切都靠著政府的政治與軍事。如沒有這些因緣的和合,我們一天、一刻也難以安樂的生存。擴大來看,另一國家,另一民族,到這個時代,更證明了思想與經濟的息息相關。甚至非人類的眾生,對於我們的生存利樂,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人與人間,眾生間,是這樣的密切相關,自然會生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於共同意識,即覺得彼此間有一種關係,有一種共同;由此而有親愛的關切,生起與樂或拔苦的慈悲心行。這是現實人間所易於了解的。如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夫婦兒女。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恩」,「三寶恩」。所以從菩薩的心境看來,一切眾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和樂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視眾生如羅睺羅」(佛之子)。這種共同意識,不是狹隘的家庭,國族,人類;更不是同一職業,同一階層,同一區域,同一學校,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敵人。而是從自他的展轉關係,而達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因而發生利樂一切眾生(慈),救濟一切眾生(悲)的報恩心行。慈悲(仁、愛),為道德的根源,為道德的最高準繩,似乎神秘,而實是人心的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關切的同情。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8

依緣起的因果觀,佛法確認人生的身心活動,或喜或惡,不但影響於外,更直接的影響自己,形成潛在的習性。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279﹞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功利何價

我在【香港人的特性】一文內說道:「人不是電腦,千萬別要發明電腦後,自己也要求自己又快又多,變成了一台電腦,失去了理智,失去了感情。」近來再觀察世情,才知道資訊科技只是手段,真正的「黑手」是另有其人。

現代是功利社會,每以人的功能及利益去決定他存在的價值。功能就是他有甚麼本領,利益則是以金錢來衡量。為了加強功能而獲得金錢,「增值」與「經濟」,分別在人的身上與社會大行其道,亦成為生存的必要。這種風氣預期的正面影響,是每人都十分積極,努力為未來的生活而奮鬥,社會的整體,應是欣欣向榮。但事實上,在僅有資源下的互相競爭,很難有雙贏或多贏的局面,而且輸的人往往比贏的人多,因此坐平治的人,永遠只是少數民族!何況,人是無窮盡的多面體,量化的功利程式,怎能衡量一個人呢?因此,我們付上極沉重的代價──人性急速向下滑。

第一、理智失控
我們的心是常處在不平衡的狀況,白天的工作,理智不停地接受無限的要求,指標、數字、報告等不停圍繞著身心,下了班,反過來要求別人,動不動就投訴。這種過度的互相要求,已變成互相壓迫,甚至攻擊的風氣,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在現代社會爆發,我和你都不自覺地踏上戰場,用的是精神武器,被轟炸的是各人的心,由心再引發對自身或他人的傷害。

第二、感情失控
我們心裡都明白『金錢代替不了感情』,因此工作崗位以外,仍寄盼著溫暖幸福的感情生活。可是長期在數字、評估的空間下成長,身教者奇少,對情緒的認識,就只能靠媒體的片段描述,結果自是一知半解。於是,「貪」失控者包二奶,單親家庭屢見不鮮;「瞋」失控者暴力發洩,更甚的殺伴侶、親人。

第三、道德失控
道德,是以人為中心,談及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的相互共存的準則。現時,我們是不斷瘋狂地過量生產,使用片刻便迅速遺棄,這種過度的取用,又超量的製造垃圾,已大大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近年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過去是『上對下關懷,下對上尊敬』,現時『上對下是服務,下對上是要求與投訴』,所以有人不但欺凌,還打父母、師長等。這種畸型的道德觀念,不知會帶領我們人類走向那裡。

人性,不外乎理智與情感,社會是靠道德去維繫,現時三者都失控,我們何來安定?社會何來繁榮?

誰也會問:功利的代價何在?

海全法師提供 / 夏有涼風 今日園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花語--寶蓋莊嚴



用大陶盤插出心象寫景花藝作品,其中有豐富的內涵。花材使用輪傘草如寶蓋,另外搭配花材加上黃色乒乓菊、紅色香蘭的色澤。令人感覺愉悅歡喜。

寶蓋
係傘之美稱,即指七寶嚴飾之天蓋。懸於佛菩薩或戒師等之高座上,作為莊嚴具。據《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所載,毘耶離城有長者之子寶精,與五百長者子,持七寶蓋往詣佛所。(《佛光大辭典》p.6759)

又稱華蓋、懸蓋。印度由於日射強烈,故使用傘蓋以遮陽,後成為佛像之莊嚴具。其上飾以寶珠、寶網、瓔珞、幡等。形狀有方形、六角、八角、圓形等。僧侶行道時,亦使用長柄之天蓋,例如我國求法僧玄奘,於西行時,即曾用之。(《佛光大辭典》p.1366)

印順導師《佛教史地考論》p.237:法顯《歷遊天竺記》說:「佛從忉利天上來下時,化作三道寶階。佛在中道七寶階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銀階,在右邊執白拂而侍;天帝釋化作紫金階,在左邊執七寶蓋而侍」。此事,《增一阿含經》(卷36),《有部毘奈耶雜事》(卷29)等,都有記載。

花器:大陶盤
花材:輪傘草、葉蘭、紅小菊、香蘭、黃揚、黃乒乓菊、變色葉、枯木、黃金葛。
輪傘草,別稱:破雨傘。
紅小菊,代表野逸。
黃揚,別稱:如意木、吉祥杵,象徵;禁慾、克己、吉祥。
黃乒乓菊,象徵:長壽、高貴、堅貞、晚榮。
黃金葛,象徵:長青,永無休止的愛。
葉蘭,別稱:馬蘭、飛天蜈蚣。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三、 身苦與心苦~07-11

不知佛法,不依佛法而行的愚人,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會引起身苦,小苦會演變成大苦。如小病而恐怖憂鬱,或思親單戀而臥食不安,久之身體是更壞更苦了!這在我國的現社會中,到處都是,用不著舉例。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會引起心苦,決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會變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無苦。

這主要關鍵在:(一)通達因果事理,深信業報,不為苦痛所擾亂,不顛顛倒倒的自作瘡疣。(二) 懺悔罪業,求佛菩薩加被,多集善根來減輕苦惱。 (三) 修習禪觀,這是由心轉身的有力方法。從前南嶽思大師,起初風疾發作,四肢緩慢,身不由心。後來因禪觀的力量,完全康復。還有一個事實,出於清人的筆記中,也與佛法相合,可作諸位的參考:

出生富貴的某女郎,美麗而聰慧,嫁的一位門當戶對的才郎。夫婦的感情很不錯,翁姑也合得來。不幸得很,她忽然染上癘疾──痲瘋。發現以後,無論她的丈夫與翁姑,怎樣的愛她,也不能不實行隔離。不久,病勢越發厲害,這才為她造一所小屋,整天住在裡面,與閉關差不多。她在小屋裡,整天想她的病相,對自己一幅醜惡不淨的身相,越看越醜惡,越看越可厭!醜惡不淨的身相,時刻的不離心念,連飲食便利時也如此。

後來,她見不淨醜惡的病體脫落,僅剩一付雪白的骨骸,不在有穢濁。忽而從白骨中放射光明,照滿小室,她的惡病,也就從此完全好了!她厭離這世間的色身不淨,就一直住在這小屋中,過她的自由生活。──這一傳說的故事,吻合佛法中從修不淨觀而到淨觀的過程。由於心得定慧力而引起色身的轉變,是可能的。諸位!現在何妨以此樂生院作關房,切實的修習一下!

我想:大家平常大概是念佛的。念佛,是求得身心清淨而往生淨土的法門。這必須厭離此世間,徹底的看為醜惡不淨,這才有可能。古人說:娑婆的厭心不切,難於捨娑婆而生淨土。娑婆是五濁惡世,色身是五蘊毒聚,如徹底的觀為不淨,自有從不淨而轉為清淨的可能。方才說的女郎,可以作為大家的榜樣。

諸位!佛是人間導師,是大醫王!信佛,學佛,可說已踏上正道,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太看重現在,還有無限的未來,不要太執著色身,還有自在的精神!在三寶的恩德與威德中,為諸位祝願:從身苦而心不苦,走向心淨而身淨的前途!

(在樂生療養院講,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頁二六七─二七一)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

「佛法以慈悲為本」,這句話是圓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容。作為大乘佛教的信徒們,對此應給予嚴密的思惟,切實的把握!從菩薩的修行來說,經上一再說到:「大悲為上首」;「大慈悲為根本」。從修學完成的佛果來說,經中說:「諸佛世尊,以大悲而為體故」。論上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經論一致的開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也可說:如沒有慈悲,就沒有佛法,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

 這樣的大乘宗旨,專為「己利」著想的聲聞行者,也許不能同意。其實聲聞行者共同承認的三藏,釋迦佛也確實是這樣的。以釋尊的現生行迹來說:他最初發生修道的動機,是由於他的觀耕而引起。釋尊生長王宮,難得出去觀察農夫的耕種。他見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農夫,饑渴疲乏而還得不到休息;見到耕牛的被役使,被鞭策,被軛壓傷皮肉而流下血來;見到田土翻過來時,種種的小蟲,被鳥雀所啄食;見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蟲,而成為鳥類的食品。眾生的自相殘害,農工的艱苦,刻劃出世間的殘酷面目。釋尊內心的深切悲痛,引發了求道與解脫世間的思慮。這那裡是專為自己著想!其後,釋尊又出去遊觀,見到老病死亡。從一人而了解得這是人類同有的痛苦經歷,自己也不能不如此。從他人而理解到自己,從自己而推論到他人。這種人類──一切眾生生命歷程中的悲痛過程,如專從自己著想,即成為聲聞的厭離(苦)心。如不但為自己,更為一切眾生著想,即成為菩薩的悲愍心。釋尊是並不專為自己著想的,所以一旦在菩提樹下,徹悟了人生的真實,即踏徧恆河兩岸,到處去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以微妙的法音,來呼召覺悟在痛苦中的眾生。從傳記去看,釋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無非表現了慈悲為本的佛心。如進一步而推求釋尊的往昔修行,在傳說的本生談中,菩薩是怎樣的捨己為人!是怎樣的慈愍眾生!聲聞學者,也不能不說:菩薩以慈心而修波羅密多,圓滿時成就佛果。所以大乘的行果──菩薩與佛,是徹始徹終的慈悲心行。如離去了慈悲,那裡還配稱為大乘呢!

 大乘經中說:菩薩與聲聞,雖同樣的稱為佛子,而菩薩如長者的大夫人子,聲聞如婢子。這是說:菩薩是佛的嫡子,繼承了佛陀的高貴而純正的血統。聲聞呢?他雖也依佛口生,從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賤的血統。這種卑賤的傳統,不是別的,是釋尊適應印度當時的──隱遁與苦行的獨善心行。聲聞是佛法,有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圓正的佛法,因為他含著違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沒有大慈悲,所以《華嚴經》中比喻二乘為從佛背而生。因此,偏從聲聞法說,專以聲聞的心行為佛法,那是不能說佛法以慈悲為本的。然依代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來說,慈悲為本,是最恰當的抉發了佛教的本質,佛陀的心髓。 

(本文錄自 《妙雲集‧學佛三要》117~119頁)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6-47

學佛,應從高處看,大處想,從佛法的信解中,將這「徒自憂苦」的無意義事,徹底放下。

戀世:一般人對於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家庭──財產、眷屬,自己的民族、國家,自己面對的世界,總是以自我愛染為中心而營為一切活動:佔有、控制、支配,一切從屬於自己。主宰意欲(權力意志)所籠罩到的,就是世間,就是生死。

《無諍之辯》﹝頁180﹞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菩提心與慈悲行(2)

大悲心又該怎樣修呢?在印度的菩薩道中,通常以兩種方法,教人從大悲而起菩提心。其一,近乎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理論,使慈悲心次第擴大而成就發心。首先,把眾生分成三類,(一)為親,(二)為中,(三)為怨。何者為親?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關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親的範圍內。其次為中,彼此間關係平常,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為冤家,看到就覺得討厭,而感到會妨礙自己,引起厭惡心的,都可以稱之為怨。

一般眾生或多或少總是有一點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對於子女,無不希望他們能有好的發展,若有什麼病痛總希望能為他們解除。所以這把慈悲心次第擴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強這父母與兒女間的關係,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以對方的痛苦為痛苦;然後為父母者必然是慈愛的父母,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順的子女。但不能永遠就止於這個地步,不只是一個美滿的家庭,而是要對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夠希望他好,關心他的痛苦並設法為其解除。除了家庭裏父母子女的愛,還要把心量擴大到一般人。必須一步一步地,先由親,然後中,等到有一天把心量擴大到一個相當的程度了,就會對冤家也發起慈悲心。若一個人能夠對冤,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騙我者,也都能像對親人一般地關切,如此的慈悲心則已經是非常的廣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發起。這是學習發菩提心的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叫自他互換法:把自己與別人的地位互相調換一下,即是當看到別人有苦痛時想到:如果是我面臨他的處境,該怎麼辦?當然一定是會想辦法來解決的。這也可以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正由於我們常把人與我的界線劃分得太清楚,以致於有許多事情互相障礙,菩提心發不起來。好像是道德的原則有兩套,一是用來對別人,一是對自己。若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觀念倒過來,把希望自己離苦得樂的心來希望別人離苦得樂,希望增長自己快樂的心來希望別人增長快樂‧‧‧‧‧‧,這樣子下去,則發起慈悲心就不會變成僅止於一個空泛的觀念而已。

中國佛教界,本來有許多非常好的特點,但往往由於只看到表面事實,而忽略其後所包含的真正意義,雖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卻沒有發起來。比如說吃素,主要是為了不殺生以長養慈悲心。儒家也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說法,而佛法實行得更徹底,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義,只會說吃素的功德多麼大,卻不曉得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我們若是吃牠的話,慈悲心就不能擴展開來,不能普及一切眾生。慈悲心,是要我們對人,對其他的眾生,有好事固然要為他們歡喜,當然是不可增加他們的苦痛,他們有苦痛時還要設法為其解決。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發起堅固了。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應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義。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二二~二八頁)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三、 身苦與心苦~03-06

說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如無衣,無食,風吹,日曬,冰凍,鞭打,火灼,刀瘡,蜂螫,蛇傷,這種種身苦,是一切人所同感的。這可從增加生產,勞資合作,醫藥進步等去補救。雖不能徹底,卻可以相對的救濟。

心苦可就不同,如失望,怨恨,憂愁,恐怖,憤結,悲哀,熱惱等等,是人人不同的。如同樣的觀月,引起的心情,各各不同:有的欣悅,有的悲傷,有的怖畏,有的感到孤獨淒涼 ,有的覺得清涼優美。

又如病苦,有的小病而心裡悲傷恐怖到極點 ,有的雖是重病,也能不引起心苦。所以,從過去業報,或現生違緣所招來的身苦,我們固然要謀求相對的救治;而從現緣或宿習而來的心苦,我們在佛法的修持中,更應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無有恐怖」,「憂悲苦惱滅」。

如諸位既經染上重病,無論是過去生的業報,或是這一生的橫緣,在現代的醫藥上,還不能作徹底的根治,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癡而增重心苦。

反之,心苦的解除,卻是自己作得主的,我告訴大家:有些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還免不了身體的病苦,但卻能沒有心苦。佛曾經說:你們要「身苦心不苦」。我覺得,「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在座諸位,應特別的頂戴奉行!

身與心──精神與物質,本是互相影響的。所以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也會引發身苦。然而身體苦痛的減少,不一定是精神上苦痛的減少。如近代的物質文明,非常進步,論理應該精神更愉快,而事實卻不然,患神經衰弱,精神失常的人,反而多起來。

鬥爭恐怖的政策,使人更陷於驚惶失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海中。比諸位身體的苦痛,實在還要難受。可是心苦的消失,雖不一定沒有身體的苦痛;而修持有力的,確能做到身苦的解除。從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這才是佛陀最徹底的救濟!可作為我們的理想而努力去實現。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5

佛法是信智合一,信是充滿理性的,智是著重人生的,自力的;信離顛倒,而智有確信。能夠這樣的去了解,體驗,實行,則人生前途才充滿了無限光明。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61﹞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菩提心與慈悲行(1)

無上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發起呢?我們知道,無上佛果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菩提。想要希望成佛的決心,即是無上菩提心,這要如何去引發生起?發起之後,又如何才能終不忘此心,乃至覺菩提呢?也就是說能夠始終不忘失,直到成佛。不忘失菩提心的菩薩,功德已相當高了,甚至在夢裡也不會忘記;直到圓滿覺悟成佛,能徹始徹終的保持著菩提心。

有以為只要起個想成佛的念頭,就可以說是發心了,但實際不然。菩提心雖有深有淺,但最初的菩提心,也是一種大志願,就是立大志、發大願;以「為度眾生而成佛」為最高的目標。發心的發,好像將酵母放入麵粉之中讓它發酵一樣。所以發「菩提願」必須是時時不離此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貫徹這一個志願,堅定不拔,這樣才算是成就發起。不過,初發心時,總難免──或是事務繁忙,或是修行不易,而暫時忘失。只要堅持理想,久而久之,即使遇到忘失的因緣,菩提心還能夠保持不退,終於達到不退轉地,菩提心也就再也不會退失了。說到不忘菩提心,不要以為什麼事不做,每一念都去想它,才算不忘。如我們讀書,或是對事務的印象,並非要時刻想到,而是我們再接觸到書本,或重複經驗過的事物時,那過去所認識而留下的印象,馬上清楚的浮現出來。學菩薩行者,要立大志大願,發大菩提心,也就是先要修學到這個地步。以後每當境界現前,再也不會忘掉,不會有違反的念頭,菩提心能明白的顯現在內心。這就不會再想修學小乘自了生死,也不會專為人天果報,這就可說是菩提心的成就了。

一切都從修學得來,發菩提心也要慢慢地修習才能成功。修,是要不斷地熏習,漸漸地達到習慣成自然。那末,菩提心要怎麼樣才能發起,修習而不退呢?這就要看第二頌的回答了。

專志心成就,是說發菩提心,不是只動一動這個念頭,而是要以專志心也就是以成佛得菩提為專一的志願,專心一意去修習。修習什麼?修習那為諸眾生故,起大悲莊嚴的法門。菩提由大悲生,似乎有些人忘了這件事,只想到我要成佛,我要度眾生。言語與心念之間,免不了以我為中心,成佛只是為了自己。事實上,應該是這樣:菩薩見到眾生的種種苦惱,於是就想到該如何才能解除眾生的苦惱?所謂悲,正就是拔苦的意義。菩薩經過了仔細觀察,發現惟有佛的慈悲智慧,才能徹底救助濟度眾生,所以以佛為模範,就發起成佛度眾生的心。菩提心不是別的,是為諸眾生故而發起大悲莊嚴的大心。此處用了莊嚴二字,如在刷得粉白的牆上,畫上一些圖案;或是在佛前,供上香花燈菓幢幡,都可以說是莊嚴。我們的心,與眾生心一樣,無始來生死顛倒,都是不清淨的。從大悲心而有救濟眾生苦惱的菩提心,使自己有了崇高、偉大、清淨的志願,使一向的生死眾生心中,有了清淨的因素,莊嚴了自己的心。這樣的一天比一天淨化,終能達到完全的清淨。

由此可見,若發菩提心而不去學習大悲心,一心一意為自己,這菩提心根本就是假的;因為離開了大悲心,那裡還有菩提心可說。近代的佛法不昌明,有些都不免誤會了。口口聲聲說我要成佛,卻不知成佛是什麼。在他們的觀念裏,很可能成佛與到天上去享福差不多。有些人也說要成佛,目的卻僅僅為了自己的了生死得解脫,這豈不是和小乘一模一樣嗎?充其量,也不過名詞的不同而已。所以真正發心想要成佛的,必須修大悲心,以大悲來莊嚴菩提心。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二二~二八頁)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花語──大無畏



缸器口大腹大,能容納許多花材,用缸插花,氣勢磅礡,如同菩薩的大無畏精神。菩薩無畏,也以「無畏」施眾生。菩薩如何做「無畏施」?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p.40:
無畏施:令眾生離諸怖畏,這就是「持戒」與「忍辱」二波羅蜜。
持戒,能處眾不礙大眾,不使人受到威脅不安。……但人類個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卻以非禮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設法避免,不能忍受而衝突起來,仍不免相殺相奪,造成人間的恐怖。必須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寬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無畏施。

花器:大缸
花材:水蜜桃、棕梠竹、倒柏、電信葉、椪柑小菊、白小菊、佛塔、牡丹菊、羅漢松、楠柏、枯木。
水蜜桃,象徵:多情、善良、輕佻。
棕梠竹,象徵:勝利歡呼。
倒柏、楠柏、羅漢松,象徵:松柏長青。
電信葉,象徵:呵護。
椪柑小菊、白小菊,代表野逸。
牡丹菊,象徵:高貴、堅貞、帝王之尊、長壽、晚榮、吉祥。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二、佛說人生是苦~02-03

佛說「人生是苦」,這是大家所能深切體會的。佛說「人身如病,如癰,如癘」,這在大家是更能深切經驗的。佛說何等徹底!不但大家現在陷在病苦中,一切人類,一切眾生,都從來不曾離得了病痛,離得了苦迫,不過小苦大苦,小病大病而已。

所以大家現在的病苦,極為深重,如能減輕一分,這當然是好的。然而切勿對照別人,渴想那無苦的快樂,無病的健康,因而增加無謂的痛苦。要知道,一切生死眾生,是從來不曾離得了病苦的。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現在的病苦更深。這唯有徹底放下,向解脫生死的大道邁進,向不病不死的境地邁進!

◎印順導師 著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4

釋尊是一位國際主義者,對軍閥的爭霸戰,根本不表同情。「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這是佛陀對侵略者著名的教訓。

《佛在人間》﹝頁7﹞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磨等說而安立的修學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發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已發菩提心,不知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以殺、盜、淫等為重罪,但這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攝為體,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而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功夫,多一分成就,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一分的明淨,一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4-115頁)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福慧 隨身書》 No.002 ◎印順導師 著

一切生死眾生,是從來不曾離得了病苦的。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現在的病苦更深。這唯有徹底放下,向解脫生死的大道邁進,向不病不死的境地邁進!

一、前言~01

我來樂生院,與諸位說法,真可說感想萬端。諸位的病苦,當然首先的引起了我的痛切。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還能來共同修學佛法,這不能不說太難得!佛菩薩的慈悲,並不遺棄你們。佛菩薩從來不曾遺棄任何人,我們都常在佛菩薩護念的恩光中;只可惜我們的心行,不完全能與佛菩薩的心行相應。在這無邊苦迫的世界,唯有佛法是我們的安慰,是我們的光明,是我們的依怙!除了佛法,我們還指望什麼?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八)

神戶
神戶這個城市帶點西洋風的觀光氣息,乾淨、雅致。印象不錯。

神戶市中心三宮驛前的百貨公司,產品價格標籤讀起來不會懷疑自己眼鏡度數需要調整(清水寺附近賣「清水燒」的,標價就讓人很「跌破眼鏡」)。我們在百貨公司九樓用中餐,用餐畢,在幾個樓層(書店、日用品…)逛逛,院長看了看,說此處應可當作一個景點,學僧敬表:「頗有同感」。

在去程的飛機上讀到一篇新書簡介:有美國人以一年時間實驗,在她家的日常生活中刻意不買Made in China的產品…。所以在此次旅行購物時,我也特別留意產品的標籤,是Made in Japan的才買,藉以表示對「地方產業」的微薄鼓勵。說實在的,這樣的產品還不太容易挑。這次到日本,所買的都是小東西如自動鉛筆、筆記本、小燭臺、小蠟燭。

應該可以把「百貨公司」當作觀光點之一,看看人家高度文明的日常生活,像這次導遊就特別安排了「京都火車站百貨公司」。我跟善成師在那百貨公司中,對於所展售的各種精美食器、盃盤,讚嘆連連,欣賞不已…只是兩人在「大驚小怪」了一個小時之後,卻都兩手空空地回來(沒買東西,還看那麼久,對店員們實在是失禮)。不好意思,現在需要的東西比較少,美美的東西看看就好,不必擁有。前陣子《法句經》上課時,齎因老師說:「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覺得我們此次去京都站百貨公司的經驗,或許可以「片葉不沾身」比擬。

結語
問福昌同學:「為什麼要旅行?」
答:為了「增廣見聞」啊!
但又接著說:「…嗯,好像也沒有很必要…每次旅行回來,心都會波動,追想旅行時的種種,還會計畫下次要去哪裏…其實也不是很必要的。」〔很老實的答案〕。此次在有馬利的(黃檗宗)溫泉寺見到庭中石碑上刻著「安禪何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站在碑前思維了一下,頗有會心,大概這句話也為這次旅行下了個註腳。

我覺得,旅行也可以讓我們反思自己的國家、安於自己的家鄉。看過了那些所謂的先進國家,覺得「各有因緣莫羨人」。例如:日本檸檬是「一個、一個」賣的,超市中,一個小小綠綠硬硬的檸檬,標價竟然是一百卅元日幣(約四十元台幣)!!回來後,到「大潤發」買了一「袋」檸檬(九顆),才新台幣十二元(當然,這是賣相稍「次」的促銷品),啜飲著酸甜的檸檬水,心裡想著:這是「台灣人的幸福!」日本人或許在某些情況下也要羨慕台灣人呢。(但,反向思考:低物價真的就比較幸福嗎?低物價是否讓我們對物質不尊重、珍惜,甚至習慣浪費?……還是「中道」最允當。)

同學中很多人讚嘆「日本什麼都好」,甚至有說想來日本住。我說好是好,不要忘記日本的自殺率高踞全世界排行前幾名,如果這裡真是「天堂」,怎麼有這麼多人活得不耐煩?還有,像日本這樣全世界佛學最發達的地方,還會有這麼多人活不下去,不禁令人沉思:到底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佛教?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3

佛法是崇高的德行宗教,所以在人類關涉的自然、社會、自我中,著重於人類的思想與行為: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引起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行為,必然遭遇到什麼樣的結果。佛陀就在人生的現實活動中,去把握人類活動的法則。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