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菩提心與慈悲行(2)

大悲心又該怎樣修呢?在印度的菩薩道中,通常以兩種方法,教人從大悲而起菩提心。其一,近乎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理論,使慈悲心次第擴大而成就發心。首先,把眾生分成三類,(一)為親,(二)為中,(三)為怨。何者為親?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關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親的範圍內。其次為中,彼此間關係平常,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為冤家,看到就覺得討厭,而感到會妨礙自己,引起厭惡心的,都可以稱之為怨。

一般眾生或多或少總是有一點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對於子女,無不希望他們能有好的發展,若有什麼病痛總希望能為他們解除。所以這把慈悲心次第擴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強這父母與兒女間的關係,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以對方的痛苦為痛苦;然後為父母者必然是慈愛的父母,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順的子女。但不能永遠就止於這個地步,不只是一個美滿的家庭,而是要對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夠希望他好,關心他的痛苦並設法為其解除。除了家庭裏父母子女的愛,還要把心量擴大到一般人。必須一步一步地,先由親,然後中,等到有一天把心量擴大到一個相當的程度了,就會對冤家也發起慈悲心。若一個人能夠對冤,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騙我者,也都能像對親人一般地關切,如此的慈悲心則已經是非常的廣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發起。這是學習發菩提心的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叫自他互換法:把自己與別人的地位互相調換一下,即是當看到別人有苦痛時想到:如果是我面臨他的處境,該怎麼辦?當然一定是會想辦法來解決的。這也可以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正由於我們常把人與我的界線劃分得太清楚,以致於有許多事情互相障礙,菩提心發不起來。好像是道德的原則有兩套,一是用來對別人,一是對自己。若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觀念倒過來,把希望自己離苦得樂的心來希望別人離苦得樂,希望增長自己快樂的心來希望別人增長快樂‧‧‧‧‧‧,這樣子下去,則發起慈悲心就不會變成僅止於一個空泛的觀念而已。

中國佛教界,本來有許多非常好的特點,但往往由於只看到表面事實,而忽略其後所包含的真正意義,雖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卻沒有發起來。比如說吃素,主要是為了不殺生以長養慈悲心。儒家也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說法,而佛法實行得更徹底,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義,只會說吃素的功德多麼大,卻不曉得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我們若是吃牠的話,慈悲心就不能擴展開來,不能普及一切眾生。慈悲心,是要我們對人,對其他的眾生,有好事固然要為他們歡喜,當然是不可增加他們的苦痛,他們有苦痛時還要設法為其解決。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發起堅固了。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應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義。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二二~二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