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磨等說而安立的修學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發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已發菩提心,不知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以殺、盜、淫等為重罪,但這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攝為體,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而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功夫,多一分成就,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一分的明淨,一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4-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