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成就

從悲心而進入增上意樂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這一階段,修學者的心境,見到眾生受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旁觀者。真可說,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以眾生的安樂為安樂。經過深切的覺察,世間一切學問,一切宗教,一切辦法,都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唯有佛與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藥。所以唯有修菩薩行,證菩提果,才能使眾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如此,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3頁)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七)

奈良的幾間寺院
東大寺不錯,只因為鑒真大師曾在此寺傳戒。可惜的是那些「上、下班」的鹿群在地上佈下許多「天然地雷」,實在是小小的干擾。

藥師寺也很好,這裡是法相宗的大本山,此寺大殿中燃香供佛,所點的是沉香,這跟此行所見諸寺不同,頗具富貴氣。還有,見到有中學生團體來此朝拜(「戶外參學」),寺中有年輕僧人在講堂中為這些學生做講解,好像沒見到有人打瞌睡,應該是講得很成功。藥師寺跟台灣人頗有淵源,有興趣者請參考:聖嚴法師,《春夏秋冬》p.105。

唐昭提寺大殿正在維修中。我們只有到鑒真大師塔前禮拜,或許是年代太過久遠,好像看不到其他與大師有關聯的重點。寺中較特別的是古磚所疊成的戒壇,壇後的青青翠竹展現一片生機,襯托出古戒壇的歲月滄桑。

日後如果再去奈良,會想重遊的景點之一是:法隆寺。因為佔地廣大,博物館中佛教寶物頗多,可以細看(其陳列佛像的方法,有用間接光;鏡面、金箔折射投光,增添莊嚴肅穆感,頗具匠心巧思)。入門券每人一千元,但僧眾不必買票 ,好佳哉!此刻回想起來,本寺建築、土牆、砂地…有乾燥曠漠感,似乎有點敦煌、絲路的氣氛。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2

人的言語、動作、感情、意志、生活的方式,一切的一切,都納於正軌,使他得當合理化;一切都求其持中不偏,正當合理,所以叫做「中道」。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34﹞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菩提心的正修 ──慈.悲.增上意樂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發菩提心,最有密切的關係。經裡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一)、慈心:慈是與樂,即以出世出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缽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殺,那曉得這頭充滿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任佛撫摩。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仁者無敵」,也即此義。(二)、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報眾生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達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量」,「大悲」等。如但緣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同時包含著殘酷的種子了。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在進一步,強化悲心,要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人間來。佛菩薩具備了這強有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成其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也有慈悲心腸,只因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利」而已。經裡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子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裡盡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誰也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多麼臭,只管救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仍舊是不夠的。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0~113頁)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附錄: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1) 有些人,只信現業現報,不信後世。可是行善作惡,現報的只是少數,那就不能不錯覺為『天道無知』了。
(2) 有些人,只信善惡業的報在子孫,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談陰騭的,大致不出此二者。不知世間儘多是父賢而子不肖,父不肖而子賢的。而且,如沒有子孫,那他的善惡業,豈不是就落空了。
(3) 有些人,只信今生到來生,不信前生,如耶穌教等。這雖能依此使人離惡向善,但不明過去世,對於現生果報的萬別千差,就無法說明,也就無法使人生起合理的正信。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業報,還要進一步的對於前生後世,有堅定的信解,發生正見。
(4) 眾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聽由業力擺布。現在的生命,經過了死亡階段,就轉而開始一新的生命。這樣的死而又生,前生與後世之間,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延續,確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見的。由業感報,死生相續,在聖者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外道也有多少信解業報的前生後世),對這是看得明白不過。

可是一般凡夫,沒有清淨智,對於生前死後,不免黑漆一團,什麼也不知道。雖有極少數的不眛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論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學,得清淨智,發天眼通,去親自證實這一問題。此外,唯有仰信如來的教說,及從推理去信解了。

教理的説明,初學還是不容易,現在姑且舉一「薪盡火相傳」的比喻來說明。如前薪燃燒發光,等到薪盡火息時,又延燒到另一薪,火又旺盛起來。前薪不是後薪,後火也不是前火,而後火不能不說由於前薪的火而來。

這等於說,前生的生命活動停止時,又展開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後世,而後世確是依前生的業力而來。然而從死到生,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距離的,所以死後生前的如何延續,還是需要解說的。

依佛法的深義說,身心活動,顯現為生命的形態。當死亡時,身心剎那滅去,顯著的身心活動〈現在的〉停頓了,然而過去了的身心活動不是沒有,這就是『業滅過去,功能不失』〈這不妨說是生命的潛在〉。等到因緣成熟時,過去的業力,就引發一新的身心活動,開始一新的生命。

現在再以薪火相傳來比喻:火燒物時,發為熊熊的火光,這如生命的顯現活動。等到燒完了,發光的火燄沒有了,這等於一期生命的結束,死亡。火息了,熱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風的吹拂,又會『死灰復然』起來,又重新發出熊熊的火光。

這等於是因緣和合時,過去的業力,又會引發一新的生命。死灰

復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與前火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這如後生
不是前生,而後生與前生的行業有關。從前火到後火,時間上可以
有一間隔,這如後生與前生間,時間與空間,都不妨有距離的。

不過,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約佛法來說,過去了的業力,在如幻的
法性空中,本不可說有時空的間隔,只要因緣和合〈如人生,要有父
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時間,另一空間,忽然的引發一新生命
──身心活動的又一新開始。

〈《成佛之道(增注本)》頁七四─八○〉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六)

龍安寺
雖然一年多前來過此處,這次重遊,對那聯合國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石庭」,還是覺得真棒!

石庭內,時光好像都緩慢了下來,可能是身旁的遊客都是帶著安靜的心境來此吧(印象中,外國人好像比日本人多),大家多是安靜地走著、坐著,午後陽光斜照,空氣中好像也多了三分禪味。來此處最好一個人走,在沒有義務跟別人交談的情況下,可以靜靜地領略其中的奧妙。英國女王在卅年前(1975年)訪問日本時指定要來此寺參觀石庭,據說女王參觀後「讚不絕口」。沒想到這個老外的品味這麼高,真不可小覷。

石庭內有十五塊大大小小的石頭,以5、2、3、2、3共五組的方式安置,書上說:「從任何角度都無法一次數齊這十五塊石頭」。我猜,設計者的用意可能是要讓人體會:如果我們堅持己見,固守自己的立場,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如果我們願意以轉換立場,嘗試以別人的的眼光來看待事情,就有機會能全面了解真相。也有人開玩笑說:「從空中俯瞰,可以一目瞭然!」--其實這也不一定全是玩笑話,如果真能修鍊到去除我執、證得「無我」,或許就是在「空」中「俯瞰全景」了!

讀水野弘元教授的書 [9],有這樣的描述:
佛教的「無我性」(空)是說心調和的無諍或和平〔的狀態〕…心與調和外在風景、事物的相對應…在日本有禪宗石庭的產生,這也可以被包括在無我性(空)中吧!

如果說:觀看日本石庭要能看到其中所蘊含的「無我」、「空」,這對一般觀光客而言,要求未免過高,但如能少分的體會揣摩,旅行或許也不致流於走馬看花。不知道女王陛下當年是否也「觀」到了此石庭的「空」、「無我」,才會「讚不絕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上又說,如果站在一處能數到十五顆石頭的人「不但不應該高興,而且最好建議他去看精神科醫生」[10] 。為此,會常師發揮「法行人」的特質,真的就很認真地數啊數,啊~很幸運地﹙或很不幸地﹚發現:面對石庭,站在建物前緣右邊角落處,竟然可以數到全部的十五顆……。在互相確認之後,我們並不打算去看精神科醫生。有興趣的人,去龍安寺時,不妨參一參此公案。(不過我們都是「號稱180」的身高,不知道這是否會影響到「觀測值」。)

個人推薦:到京都的must see是龍安寺!重點是寺中「石庭」跟那個大大的、有豐富生態的「鏡容池」。

長叡法師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p.10。
[10]秦就,《禪味京都》p.100。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1

每一個大乘學者,都應該先從三學中去確立三原則,正信三寶,才能廣行菩薩道。從淨定中做到不離見佛,確樹菩提大願像我所說的,是第一課。此外,還要從明慧中去多聞正法,深入般若;從淨戒中去入眾無礙,養成入世的悲心。

《青年的佛教》﹝頁29﹞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清淨道禪修營招生(一)


龍泉寺有辦禪修課,有興趣的會員可以報名參加,這是難得的因緣。
大乘法師有在福嚴佛學院教禪修課。
報名表下載處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四、 圓滿而正確的三世論

三世論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為究竟。人類與一切眾生,是無限生命的延續;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這如流水一樣,激起層層波浪;生與死,只是某一階段、某一活動的現起與消散。依據這種三世論的信念,便擺脫了神權的賞罰,而成為自作自受的人生觀,肯定了人生的真意義。我們在前生,思想與行為,如向於自利利人的、善
良而非邪惡的,今生才能感到福樂的善果。這樣,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會陷入黑暗的悲慘境遇。

有了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從前,能夠安命,決不怨天尤人;為了未來,能夠奮發向上,決不懶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創命的人生觀,是三世因果論的唯一優點。

還有,從無限延續去看,受苦與受樂,都是行善與作惡的結果。善行與惡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與受樂,並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階段。任何悲慘的境遇,就是地獄,也不要失望,因為惡業力盡,地獄眾生是要脫苦的。反之,任何福樂的境遇,那怕是天國那樣,也不能自滿。因為善業力消盡,還有墮落的一天。

所以真正的三世論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滿了希望,而又不斷的向上精進著。從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國家,在歷史的延續中,也從來就符合這因果升沈的規律。

二世論的缺點,在三世論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來接受三世論的因果信念,成為堅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從庸俗的、唯物論的、一世論的禍害中解脫出來!

(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二二一~二二五)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五)

金閣寺
原先我對大名鼎鼎的金閣寺沒有太大興趣。只能遠遠地看,人又多,大家簇擁、排隊,只為了以那棟美美的金色建築為背景,拍一張照片作「到此一遊」的證據,這種事情作過一次就夠了,此次覺得沒有這個需求,不想多待,所以快步繞過。還好,導遊安排在寺中茶庭喝抹茶、吃茶點,盤坐在褟褟米上,面對滿園盎然綠意,庭中有大紅油紙傘,傘下有坐席,服務人員穿著深藍色和服,此情此景,頗有濃厚日本風味,對金閣寺的負面印象霎時消失(應了那一句:「吃人家的,嘴軟。」)不過,這大概也是旅行的方法吧--欣賞景點不一定只用眼睛看,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都可以全方位體驗。話說回來,嘴巴裡有吃到東西,心裡比較踏實,大概就不會咕噥一些不好聽的話,古人歲末送灶神要拜甜糖,真聰明!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40

慚愧,是從人類應有的關係中,傾向於善的(人或法),拒遠於惡的(人或法),慚愧為道德的意向,傾向於善良;多多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制伏煩惱,都從慚愧而來。要有向善遠惡的自覺──慚愧,這才算具足了人的資格。

《佛在人間》﹝頁92﹞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3)

父母撫愛兒女,兒女應當盡孝──念恩而求報恩,這是世間倫理觀念的要素。佛教從時空的無限中,體認得一切眾生平等義,以一切眾生為己母,卽是此一倫理觀念的擴大、圓滿。故孝父母和悲愛一切眾生,實質並無差別。 不過以一般凡夫心境,對那無量數的父母(也卽一切眾生),所加諸我們的慈恩,已無從記憶,卽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實踐的唯一辦法,無論是念恩,及求報恩,可從當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生恩,求報一切眾生恩的觀念。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這不是說,道德的本身有此固定範圍,或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這是觀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實踐上,總是隨機緣而引發,所以佛法平等普濟的德行,不能視為不近人情,而非要從狹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從知母到念恩,求報恩,乃是勢所必然的。卽透過無限的時空,覺察到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的母親,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麼有恩就該報,尤其當他們苦痛的時候。雖然平等普濟的慈悲,對一切人都一樣,但教縛地凡夫去修,從母愛去推知引發,最為有力。因為母親是最愛兒女的,她一生為兒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幾多!她給兒女吃奶,照顧兒女的冷暖,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把他(她)們當作小孩看待。遇到兒女不聽話,雖受氣惱,而愛護之心,仍然無微不至。現生母親這樣愛兒女,當知過去無量生中的母親,也曾這樣的愛過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該不忘其恩,並且盡心報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發菩提心,是從最明顯的孝道出發,以思念母恩作出發點,與儒家的倫理觀念,最為吻合!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04~110頁)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三、神教的二世論

說到二世論,那是多神教、一神教的一般看法。他們認為:死了以後,還有未來。照中國舊有的思想說:人死為鬼。有德有功的,升入神界。如作惡多端,或者子孫絕嗣,那就成為「游魂」了。但從宋、明以來,非宗教的精神昂揚,知識界已十九變成庸俗的一世論。這種二世論,無論是不是迷信,在過去甚至現在,著實堅定了鼓舞了人類的心,使人類充滿遠景的光明,忍受當前的困難,而終於克服他。對於人格的、道德的進展,更有過非常的貢獻!

不過,神教的二世論,現在是一天天的沒落了!因為,二世論者,大抵相信有一獨立的個靈,從生前到死後,像從甲室而進入乙室那樣。這種離開肉體的,離開身心的個靈或自我,是不能為近代思想所接受的。如西方的一神教,只說從現在到未來──落地獄或生天國,而現有生命的來源,始終不能有完滿的說明。如說這是神的創造,依著神的意旨而來人間,這顯然與神的慈愛,完全矛盾。

因為千千萬萬的人類,時刻不斷的出生,而真能上天國的,究有多少?神如果是全知的,對於這種大量的走向地獄,不應該不知道!假使說:神給人以自由意志,神歡喜人類,依自由意志來服從神。然而人類充滿了愚癡,真是小孩一樣。使無知的小孩們,處在非常危險中,而歡喜能有一個兩個,衝出險境,這是怎樣的殘酷!
神是歡喜這樣的嗎?好戰者驅使千千萬萬的青年,使他們以人海來對付火海。透過火海而回來的,被獎勵而誇耀為英雄,這也是慈愛嗎?如果有神,神明知千千萬萬人的落入苦境,而依舊不斷的創造出來;如不是神的癡狂,便是殘酷!

神教徒的二使世論,越來越不能為人類所信仰,內心陷於空虛,精神沒有寄託,這才落入唯物主義一世論的魔王境界。這便是近百年來世界文明沒落的重要因素!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日本畢業旅行心得(四)

比叡山延曆寺
延曆寺的「根本中堂」是「寺中寺」--在原有的古建築之外再加建一外建築包圍保護。去時,殿中有僧侶在做護摩(火供),香雲繚繞,又有傳說中「千年不滅的法燈」(據說那油燈裡的火苗,自從千二百年前點燃迄今,不曾中斷),氣氛好極了。我點燃白色小燭供佛,上香,在殿內逡巡徘迴。阿斌同學說很想在大殿中靜坐一陣子,因時間有限而未得,有點遺憾。我很有同感。

我們在「根本中堂」前要拍團體照,一群人才剛站定位,天上的雲彩碰巧霎時排開,陽光直接投射在頭頂上,一片光明,淨照院長說這是「佛光普照」了,真有意思(有「被照顧」的溫暖感覺)。

在延曆寺會館用過午齋後,跑到櫃檯去問價錢,此處「宿坊」最便宜要一萬五千日幣一晚(還是淡季才有的價格)。將來如果還想來此處一遊,大概只能住在京都,自行搭車來參訪。福昌同學說:此次旅行所住的飯店我們如果是自己來,大概都是住不起的,比較實際的打算還是住在青年旅館或民宿中。

長叡法師提供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39

佛法是一切人依怙的宗教,並非專為少數人說,不只是適合於少數人的。所以佛教極其高深,而必基於平常。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理解與實行),依此向上而通於聖境。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頁2﹞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2)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可說是代表了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實,道德心的隨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有不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不應該拘泥於先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現實世間的情況來說,有的在家庭裡不一定孝悌,但對朋友卻非常真誠篤愛,熱心幫忙,甚而可以為朋友出生入死。這愛人之心,不能說它不合理(義);卽屬於道德心行,照儒家的傳統說法,就應該先及家庭(親),然後朋友(疏),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不能因其違反親疏次序而否定其倫理價值。以佛法說,人類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卽是孔家以仁為體的良知,是人人所有,而且是廣大圓滿的。不過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或某一階層中發揮出來,以外就隱而不顯。這問題在:一、理智不夠,局限而沒有得到擴充。二、因為每一眾生,無始以來因緣複雜;有因過去恩愛關係結為母子,有因過去仇恨關係結為母子。在現世,以個性、習欲關係,或與父母同而相親,或與父母異而疏遠。所以有些人,能夠盡孝,愛他的父母,但對一般人,就不怎麼有同情心。有的人就不同,他在家庭裡對父母兄弟,也許不怎麼孝悌,而對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卻極熱心,絕不因他未曾熱愛家庭,便老不能愛其他的人。慈悲或仁愛的本質,原是平等而無偏頗的,它之所以未能一視同仁,卽因有障礙差別,如燈光原可遠近都照,而若遮以障物,雖近也照不到,若去障物,雖遠也能照。因此,世間有的孝父母而不愛外人,有不愛父母兄弟(近)而愛朋友(遠)。總之,凡於人而能悲愛的,我們都應該稱歎的,當然最好是平等普愛。若定要先親親而後仁民,不但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為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