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心靈的教養-4

第二章 持戒
[26]我對三種布施,即給與財物(財施āmisa-dāna)、給與安全(無畏施abhaya-dāna)、給與法(法施dhamma-dāna)的說明,並非我個人的意見,而是佛陀的教導。如果你能直接依佛典學習佛陀的教導,你的信心會愈加堅定。另外,你的信心會隨著實踐所獲得的智慧而變得無所動搖。

關於之前解說的無畏施,巴利佛典說:「在有敵人的危害出現時,保護眾生免其危險,即是無畏施(abhaya- dānaṃ … veripuggalato sattānaṃ bhaye paccupatthite, tato parittānabhāvena veditabbaṃ.)。」如此,無畏施是在保護他人免受其敵人的傷害。所以,無畏施亦屬「持戒」(sīla)的範圍。

兩種敵人
敵人有兩種:內在的與外在的。內在的敵人稱為akusala-vera或kilesa-vera,即作為不善法或煩惱的這類敵人。外在的敵人是puggala-vera,即人的敵人。內在的敵人(即煩惱)比外在的敵人更加可怕,因為它們必須為一切的苦負起全責。所以,如果你害怕受苦,或想要幸福與快樂,你必須毫不留情地殲滅內在的敵人。

現在,我要解說《增支部.第五集》的《敵經》(Verasutta)。[27]
在這部經中,佛陀提到五種可畏的敵人(bhaya- vera):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及飲酒、吸毒。佛陀說,人若未能遠離這五種可畏之敵,便是無戒;若能遠離它們,則為具戒。這一部經值得每一個人留意,無論他的國籍、種族與宗教是什麼。

Bhaya的字意是畏懼、可怕。有時候,畏懼來自智慧。舉例而言,若看見生命本身的缺陷,便會擔心、害怕。這種畏懼其實是一種稱為「迫切感」(saṃvega)的智慧,或者說「與愧俱生的智」(sahotappa-ñāṇa)。第二種bhaya意指可怕的事物或危險,例如壞政府、獨裁者或其他令人害怕的事物(ārammaṇa-bhaya)。第三種bhaya是與「弱瞋」相應的懼怕心態(cittutrāsa-bhaya)。

巴利語Vera的字義是敵人或敵意,如之前說的,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不善法或說煩惱染污(akusala- vera),稱為內敵或近敵。第二類是一般的敵人(puggala- vera),稱為外敵或遠敵。

你應當修習正念禪修,以便根除煩惱染污。缺少了正念,你將永遠成為貪愛、邪見等煩惱的受害者。
懷有邪見的人相信:每個眾生皆由靈魂所組成,這個靈魂視該眾生的體型而有或大或小的差異,並擁有見、聽等感官功能。邪見者相信[28],如此的靈魂(jīva-atta命我)在一期生命結束後會轉移到另一個新的身體,永存而不滅。有些人也相信,有大神我或上帝(parama-atta)主宰著包含所有個體靈魂在內的整個宇宙。這大神我被說為是絕對的、無喜無憂,無形無相。這類的邪見也是一種內敵。

cittutrāsabhayaṃ, ñāṇabhayaṃ, ārammaṇabhayaṃ, ottappabhayanti catubbidhaṃ bhayaṃ, tattha “jātiṃ paṭicca bhayaṃ bhayānakan”ti-ādinā (Vibh 367) nayena vuttaṃ cittutrāsabhayaṃ nāma. “Tepi tathāgatassa dhammadesanaṃ sutvā yebhuyyena bhayaṃ saṃvegaṃ santāsaṃ āpajjantī”ti (S III 85) evamāgataṃ ñāṇabhayaṃ nāma. “Etaṃ nūna taṃ bhayabheravaṃ āgacchatī”ti (M I 21) ettha vuttaṃ ārammaṇabhayaṃ nāma. “Bhīruṃ pasaṃsanti, na hi tattha sūraṃ; bhayā hi santo, na karonti pāpan”ti (S I 21). Idaṃ ottappabhayaṃ nāma.

其他的內在敵人是瞋、怒、貪、癡、疑、悔等等。這些被稱為是敵人的煩惱染污,比一般的敵人更加可怕,因為它們必須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負全責。如果你造做這些不善行,你便被認為是你自己的敵人。折磨或傷害他人的人,顯然沒有慈心、悲心、耐心與寬容的心。他們未考慮到別人的福祉,心是不善的。假設一秒生起一個不善心,那麼一分鐘將生起六十個不善心,五分鐘有三百個,一小時則有三千六百個不善心。如此,不善心生起得愈多,你的敵人就愈多。做這些不善行時,看似很勇敢,但其實一直害怕被責罵、處罰,擔心將來投生在惡趣。如此,無法遠離這五種錯誤的行為,將讓人生活在擔心害怕之中。

如一再說明過的,無法杜絕這五種不善,將引來敵人與危險。做壞事時你會傷害到別人,同時別人會因此怨恨你,一有機會便會向你報復。如此,你的敵人(puggala-vera)便會增加。[29]

不善法這個內在的敵人總會引來外在的敵人。在今日,族群、團體、國家之間存在著衝突與戰爭。雖然,某些人會投降,但彼此仍變成敵人。無論如何,煩惱這個內在敵人不僅會在今世,也會在來世,製造出更可怕的敵人,因為煩惱是殺生、偷盜等五不善行的主要肇因。五不善行之中,飲酒看似無害,但卻會讓人放逸,不去行善止惡。如果不杜絕惡行,便一定會遭遇危險;如果不做善行,便一定會失去利益。喝酒會毀掉你的婚姻、生意、工作、名譽與人際關係。如此,喝酒會帶來危險與懼畏。

所以,殺生、偷盜等違犯〔戒律〕的煩惱,對你和他人都會造成身體上與心理上的傷害。控制住自己,便能保護他人免於傷害。如果體貼、悲愍他人,你自然而然會控制自己。所以,五戒是不分種族、國籍、宗教,人人皆應該持守的戒律。五戒能夠提升生命的品質,是可用以衡量人類地位的標準,能使你成為高尚的人。如同O型血適合任何血型的血,同樣地,五戒的持守也適合地球上任何一個人。

如此,敵人有兩種:心理的染污煩惱與一般的敵人。前者是內在的敵人,後者是外在的敵人。內在的敵人較外在的敵人更可怕,然而,人們視為應優先防護的卻是外敵,而非內敵。[30]

煩惱之火
縱情於貪、瞋、癡煩惱,終將造作殺生、偷盜、妄語、飲酒等不善的行為。這些煩惱染污是內在的敵人。如果你沒有能力控制它們,它們便會為你引來一般的敵人。無戒的人(dussīla)在生命中無法找到快樂。巴利佛典說,百分之百的苦,皆是由心理的染污煩惱所造成,而且這些煩惱猶如烈火一般燃燒著人們。煩惱愈多,苦便愈多;煩惱愈少,苦便愈少;沒有煩惱,當然便沒有苦。人在得不到想得到的事物之時便覺得苦。如果他們不擇手段追求想得到的事物,終究會造作不善的行為,引來更多的苦。

不善的結果
造作不善行後,你會有罪惡感(attānuvāda-bhaya),害怕別人發現你的過失而責備你(parānuvāda-bhaya),並且擔心受到法律的懲罰(daṇḍa-bhaya)。這些是現世裡將承受的不善結果。更可怕的是,這些不善行將引領你投生到惡趣(duggati-bhaya)。事實上,沒有人喜歡受苦,每個人都喜歡快樂。但是,如果你要自己與別人都快樂,你就必須除去心理的染污煩惱,一切苦的根源。

三種煩惱
煩惱有三種:表現在身行、語言上的「違犯煩惱」(vītikkama-kilesa)、顯現在心裡面的「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kilesa)、潛伏著,在條件齊備時方顯現的「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你必須避免煩惱生起,如同你會避開傳染病爆發的地區一樣。佛陀曾經推薦:去除煩惱或防止煩惱生起[31],不令其引生違犯戒律行為的最佳方法,即是修習正念。在正念成熟之前,煩惱也許會不時地出現。這時候,應該如同治療疾病一樣,立刻觀察當下生起的煩惱,以便盡快將它們去除。總之,預防勝過治療。你可以透過正念修行,逐步地培養觀智,直到證得可以根除隨眠煩惱的道與果。

為了治癒三種煩惱,佛陀囑付了三學的藥方: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持守五戒,可以斷除違犯煩惱,克服危險與對敵。危險與對敵(bhaya, vera),實際上意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行為背後的煩惱。事實上,第一階的菩提,預流道(sotapatti-magga)才能夠徹底斷除這類違犯煩惱。要證得預流道,你必須修習念處禪修,因為只有出世間的戒、定、慧才能根除這些煩惱。

慚、愧
殺生等五種不善行,令人厭惡且害怕,它們好比是兩顆鐵丸,一顆帶塗滿糞便,另一顆燒得赤紅。兩者,你都不想碰觸,因為一個令人厭惡,另一個則令人害怕。同樣地,對如此的不善行,你應感到可恥與害怕。培養慚(hirī,與道德有關的羞恥)與愧(ottappa,與道德有關的懼怕),便可以防止不善行。

慚、愧被尊稱為「白法」(sukha-dhamma)[32],因為具有慚、愧,你便能夠戒除不善行,同時變得純淨。慚、愧二法能驅除不善,如同白色驅除暑熱。

慚、愧也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lokapāla),人若無慚、愧,將會造作惡行,彼此毀滅,從而毀滅這個世間。具有慚、愧的人守護著這個世間。所以,慚、愧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

慚、愧也被稱為「亮法」(deva-dhamma)。藉由慚、愧戒除惡行,你便被視為是真正的人,你的名聲將發光發亮。這就是慚、愧之所以稱為「亮法」的原因。


在布施的時候,你便戰勝了三不善根。只有在希望對方幸福時,你才會給與對方禮物。如此,布施便包含慈(mettā)、悲(karuṇā)。希望別人幸福快樂,不願他們受身心之苦,所以,你戒除殺生、偷盜、邪淫與妄語。如此,持戒也包含慈、悲。這樣的持戒亦稱為「無畏施」(abhaya-dāna),因為它能讓你戒除傷害他人的行為。如此,有了慈與悲,你便能確保他人安全、幸福與快樂。因為如此,你自己也自然地在今生與來世,避開可怕的危險(bhaya)與敵人(vera)。這便是「善」(kusala),具有「無罪」與「具善果」的特徵(kusalā anavajj- asukhavipāka-lakkhaṇā)。這正是佛陀的教養方法。[33]

再者,就前兩種布施即財施與無畏施而言,大多數人滿足於第一種布施——給與他人所需之財物。很少人了解第二種布施,即施與他人安全的重要。事實上,持戒是更令人滿意的。這裡的禪修者不僅持五戒,也持守八戒。所以,你們已在實踐佛陀的教養方式,且有了好的開始。然而,你仍然必須進一步實踐,直到你根除所有的煩惱。如此,好的開始能夠導出成功的結果。

戒的種類
現在,我將依特質來說明戒的種類。《清淨道論》依據四神足,四種成就的基礎、要件(iddhi-pāda)將戒分為三類。四神足是:欲增上(chandādhipati)、勤增上(vīriyādhipati)、心增上(cittādhipati)、觀增上(vīmamsādhipati)。以下等的欲增上等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下戒」(hīna-sīla),以中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中戒」(majjhima-sīla),以上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殊勝戒」(panīta-sīla)。

依據持戒的目的,戒也可分為三類。為了個人的名、利而持戒,這是「下戒」。期待戒所得來的利益而持戒,這是「中戒」。體認戒的價值,知道戒有助於淨化身行與語行,故值得遵守,這是「勝戒」。
另外,也可視持戒者是否因持戒而生慢心,而將戒分為三種。依恃自己的戒而起輕慢,認為只有自己具戒,這是「下戒」。若未因自己的戒而輕慢、輕視他人,[34]這是「中戒」。完全遠離煩惱,則為「勝戒」。

最後,依個人的修行目標,戒又可分為三種。若為了社會地位而持戒,這是「下戒」。為了自己從輪迴解脫而持戒,這是中戒。向比丘陳示自己的戒,誦念:idaṃ me sīlaṃ magga-phala-ñāṇassa paccayo hotu,意思是「願我的戒成為道智果智的助緣」。這時,你的戒算是「中戒」,因為持守這個戒是為了讓自我從輪迴解脫。如果你是為了圓滿「波羅密」(pāramī),想幫助所有眾生從輪迴解脫,那麼你的戒便是「勝戒」。

波羅密
行善、做功德時,你應當希求他人獲得幸福、利益,而不期待個人的名、利。你應當企求終極的安樂──涅槃,而不是期待其他沒有保障的小樂。殊勝戒可構成波羅密(paramī),波羅密的字義是「高尚的工作」。實踐布施、持戒等善行的人,若以謀求他人的利益為目標,即被視為是parama(高尚的人),他/她的善行便稱為波羅密。冀求個人利養而做善行,並不是波羅密。

布施與持戒
佛典說,布施較持戒容易。然而,如果你能行這種殊勝的布施,你會發現自己也能夠持戒,因為布施幫助你減少了貪、瞋、癡。這便是佛陀為何在教導布施之後,繼續教導持戒的原因。再者,如果布施者與受施者皆持戒清淨,那麼這布施會為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

[36]
教導布施,是在指出應做的事,教導持戒則在顯示應戒除的事。布施會帶來物質財富,持戒則能保證更好的來生。

生而為人,你對家人、親戚、朋友與國家等,負有應盡的社會義務。也就是說,你必須盡你最大的能力去保護他人免於傷害。所以,你應該戒除不善、殘酷與傷害。你應該具備不放逸(appamada)去履踐你應做之事,如此,你可以享受完整的利益,並能避免應避免之事,遠離所有的傷害與危險。

施與取
佛典有一對相矛盾的字:paricāga(與)、pariggaha(取)。它們字不相同,但本質卻相同。假設你施與某個人──特別是具有戒、定、慧的人──物品、或向他禮敬、或以慈悲相待,給與安全。這種施與的行為(paricāga與)將會為你帶來大利益(pariggaha取)。在此意義上,「給」便是「取」。

四種幸福
人生有四種幸福:財富、地位、快樂和不受貪瞋癡干擾的寧靜的心。若有財富,你便可以幫助他人,或者有更多的機會行善。如此,你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與快樂。你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得以培養能安定心意的念處禪修。

你的心若缺乏正念,遭遇可愛所緣時,會被貪所擾動,遭遇不可愛的所緣時,[36]會被瞋、不滿所擾動;不知實相時,則受愚癡所擾動。如果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增長,你將身陷徹底的混亂,猶如滾下山丘的球,不受任何控制。另一方面,了知實相,心會變成熟。你會培養出足以面對人生種種興衰的毅力。無論遭遇什麼,好的壞的、可喜的不可喜的,你的心將保持沉穩、寧靜與安詳。如此沉穩、安詳的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布施與持戒的結果
單憑布施,無法淨化你的身行與語行。所以,若要淨化身、口之行,必須持戒。由於持戒,你可以投生到稱為sagga的地方,那是充滿物質欲樂的世界。在人界和天界,存在許多感官欲樂,如好看的美景、好聽的聲音、美味的食物,以及令人愉悅的觸覺(尤其是異性之間的碰觸,這是大多數人極為喜愛的)。要投生到這類有欲樂的世界,你必須持戒;當然,布施才會帶給你這些欲樂。所以,持戒讓你投生到如人、天等善趣;布施則讓你有機會享用這些欲樂。這些就是布施與持戒的結果。

舉例而言,美國在科技方面非常先進,有許多享受。一般以為,住在美國的人有著過去世的善行,外加上今世的勤勉與知識。他們按一下按鈕便可辦好所有的事。由於布施與持戒,你們才生到如此富裕的國家。相對的,佛陀也指出人間與天界的缺點。[37]佛陀說人間與天界是布施、持戒的結果,同時也描述它們的缺點,就像先裝飾一頭大象,隨後又將其象鼻切斷一樣。

如果只把生命用來享樂,你將無法永保快樂。你不該以為欲樂是最好的快樂。它們雖然能帶來樂趣,卻是無常,沒有保證的。不斷追尋更好、更新的感官快樂的欲望,遲早會讓你痛苦。這是佛陀為何會說,欲樂生活其實樂少(appassāda)苦多(bahudukkha)、多疲累(bahupāyāsa)、有過患(sādīnava)的原因。因此,佛陀出於大悲,闡明如何獲得真正快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