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聲聞、辟支佛與佛有差別嗎

(釋厚觀)
一般稱呼「聲聞、辟支佛」為二乘,稱「菩薩、佛」為大乘,究竟阿羅漢、辟支佛與佛在解脫上有沒有差別呢?
一、只有諸佛離三種障礙: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名為無礙解脫
《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云: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十住毘婆沙論》回答:如果問到聲聞、緣覺跟佛的解脫有沒有差別的話,這應該要分別說。如果是針對「煩惱障」來說的話,因為聲聞、阿羅漢是斷盡煩惱,辟支佛也是斷盡煩惱,佛也是斷盡煩惱;且入了無餘涅槃,都是無相,所以這三者沒有什麼差別。
可是,除了「煩惱障」以外,還有「禪定障」、「一切法障」。從這一點來看,聲聞、緣覺跟佛比起來就有差別了。諸佛得到甚深禪定,沒有禪定的障礙;也徹底證悟眾生空、法空,對我的執著、對一切法的障礙,佛都徹底解脫了,這不是二乘所能比擬的!
有關「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十住毘婆沙論》卷11(大正26,83a24-b3)的引文更詳細: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名無礙解脫。
無礙解脫有三種:一、於煩惱障礙解脫。二、於定障礙解脫。三、於一切法障礙解脫。
阿羅漢有兩類:一是慧解脫阿羅漢,另一是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可以離煩惱障;共解脫阿羅漢就是俱解脫阿羅漢。依嚴格的定義來講,俱解脫阿羅漢是具足滅盡定的阿羅漢,他已經是到達最高的定了,不會再有禪定的障礙了。慧解脫阿羅漢,如只有得未到定的話,他對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些禪定還是會有所障礙的。
俱解脫阿羅漢與辟支佛可以解脫「煩惱障」和「禪定障」;唯有諸佛具足三解脫。從「解脫煩惱障」,不再來世間輪迴、不受後有來看,聲聞、辟支佛跟佛三者是平等的;但從「解脫一切法障」和度眾生等功德來說,聲聞、辟支佛跟佛,當然還是有差別的。
聲聞與佛的差異,也有用「涅槃」和「無上菩提」這兩個語詞來區分。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心經》也有這句話:「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是三乘所共通的,無上菩提則是大乘所特有的,這是兩者的不同。
二、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佛的種種功德,皆勝於二乘
另外,《大品般若經》也提到聲聞、辟支佛與佛之間的差異。如《大品般若經》卷1〈習應品第3〉(大正8,222 a10-15)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
聲聞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請問釋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辟支佛智慧,還有佛智慧,這些聖者的智慧無有差別,因為他們都不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違背無生性空,則無有別異。在舍利弗看來,這些聖者都是得到解脫的,都是至少體悟到眾生空(我空),應該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嘛!為何世尊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這句話,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來說非常地敏感。他說二乘與佛的智慧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一天,就能夠超過這些二乘人呢?佛回答如下(大正8,222 a15-20):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這裡的所說的「道慧」是菩薩的智慧,就是道智,或稱道種智。《大品般若經‧三慧品》中提到:聲聞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智」或是「道種智」,這裡稱為「道慧」;佛的智慧就稱為「一切種智」。
聲聞的智慧,通常著重在「共相」──諸法共相,如:無常、空、無我。菩薩的道智,因為他度化無量的眾生,所以他知道各種不同的善巧,對於「別相」,他也必須要瞭解,他要有各種不同的善巧方便。
所以佛就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的時候,欲以道慧利益一切眾生,將來還要得佛的一切種智,來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請問你們這些聲聞、辟支佛,你有這個道慧嗎?你有發願想要度化一切眾生嗎?你有想要知道一切法性空嗎?」舍利弗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 a20-26)又云: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 」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又問:「各位聲聞、辟支佛,你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想要度一切眾生,讓所有的眾生都得無餘涅槃呢?」舍利弗也只好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a26-b2)又云: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又問:「你們二乘人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眾生,要莊嚴佛國土呢?」在原始佛教比較著重在有情的解脫,就是度化眾生;對於成就佛國,建設莊嚴的佛世界,比較少談,大乘則提到比較多。
佛又問:「你們有沒有發願想要具足佛的種種功德呢?想不想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這些都是佛的功德。發願要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而不只是度一兩個。因為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修集佛的種種功德,二乘人樣樣都沒有,所以只好乖乖地承認,二乘的智慧不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一天。
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
關於二乘智慧與佛智慧之比較,《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0c26-321a4)對此有一段解說:
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舍利弗主要是著重在智慧的體性上,著重的是在斷煩惱、出離三界、得解脫的這部分,所以主張三乘智慧沒有差別。
接著《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2a8-14)又說:
以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雖然舍利弗認為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聖者,都是同樣得解脫,那應該是跟諸佛菩薩智慧相等,可是佛不認同。佛的回答是著重在聲聞有沒有悲願要度化眾生,有沒有想要瞭解一切法空,有沒有發願要圓滿佛的一切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以智慧來看,一個是「般若慧」,一個是「方便慧」。舍利弗覺得三乘是共通的,他著重在我空、般若空這方面;但是佛比較強調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了知種種別相,這當然是勝過二乘的。
《大智度論》這裡打了一個比喻:「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理解到的都是「空」,雖然「質」一樣,可是「量」不同。「毛孔空」跟「太虛空」,在印順導師的著作中經常引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