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應觀察的目標

注釋書說,真實發生的事物是五蘊,這些是應被觀察的目標(bhūtamti khandapañcaka)。第一種蘊,色蘊,是身體/物質現象;其餘四蘊是心理現象。所以,簡言之,五蘊是身心現象。這些皆被稱為bhūta,因為它們是依種種條件(jātattā paccayehi)而「剛生起的」(jāta)或者「正發生的」(vijjamāna)的事物。五蘊是真實存在的(paramattha),且是可親自體驗的(atta-paccakkha)。已經滅去的或者尚未生起的,不能叫作jāta(剛生起的)、vijjamāna(正發生的)或者bhūta(已存在的)。簡言之[52],bhūtaṃ意指依於因緣而正在發生的身心現象,是可以直接體驗的。這些當下發生的現象便是禪修時應當觀察的目標。

如何觀察
應該如何觀察這些五蘊身心現象呢?經文說:「如實地」(bhūtato),意思是,你應該觀察這些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bhūtato yathāsabhāvato salakkhaṇato sāmañña- lakkhaṇato)。我們要求禪修者將腹部上下當作基本的所緣目標。事實上,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任何變得顯著的目標。當經驗到身體上有硬的感覺時,標記為硬;凝滯時,標記為凝滯,粗糙時標記為粗糙;軟時,標記為軟;黏著時,標記為黏著;濕潤時標記為溼潤;重時,標記為重;輕時,標記為輕;熱時,標記為熱;冷時,標記為冷;挺直時,標記為挺直;緊時,標記為緊;移動時,標記為移動。當禪修者從站姿改為坐姿時,應當觀照坐下的過程。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

無可避免的概念
雖然禪修應到覺知的是「究竟法」(paramattha),亦即身心現象,但是,在開始的階段,禪修者仍然無可避免地會遭遇「概念法」(paññatti)。要立即體驗究竟法,並不容易。在練習的開始階段,會見到禪修目標的形相或型態概念,而不是其真實的本質。無論如何,禪修者應當如上述那樣,配合概念名稱,以標記的方式來觀察所緣。這樣,剎那定便會生起,並逐漸累積動能。就毗婆舍那修行而言,剎那定本身便是心清淨(citta- visuddhi),因為它能防護心,[53]使其免於欲貪、瞋恚等五蓋的污染。

會體悟到什麼
身與心會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沒有什麼是無因而生的。我們的身體現象依四種因緣而生:過去的業、心、時節(氣候)與食素(營養)。在從業而生的現象當中,最顯著的是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當然,心、時節、食素也各以不同方式支持著它們。所以說,它們是依各自的因緣而生起的(yathāsakaṃ paccayehi jatattā)。舉例來說,所說的「腹部上下」是由種種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色法所組成,包含硬、緊、壓、移動等。它們全部依緣於出入息與想要呼吸的潛在意志。所以,腹部上下也是因緣而生。這些現象與其因緣,皆可以透過正念加以了知,被稱為attapaccakkha,即可被直接體驗的。為了覺察這些法所需要做的,僅是在身心現象發生的當下觀照它們而已。

毗婆舍那所包含的五禪支
很要緊的是,必須在禪修所緣目標生起時立刻加以觀照,如此方能了知其真實本質。例如,當腹部上下移動出現時,你應該立刻觀察它。然後,你會觀察到腹部起伏時所包含的色法現象,如硬、緊、移動等。在此例中,你應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注意力瞄準或導向禪修目標。這樣的瞄準、引導便是稱為「尋」(vitakka)的禪支。這瞄準或注意力必須像是在重複地摩擦目標那樣持續不斷。如此持續的注意力,稱為「伺」(vicāra),是另一個禪支。在練習的初期階段,尋、伺這兩個禪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54]

如果你能夠運用瞄準(尋)、持續的注意(伺)和燃燒般的精進力來觀照當下的目標,正念(sati)將會生起。這個正念會促成「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定是另一個禪支。這個定能夠保護心,使其不受欲貪、瞋恚等煩惱的侵擾。如此的定自然地會有喜(pīti)與樂(sukha)相隨,這是另兩個禪支。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玩彈珠擊中目標時心中便充滿喜、樂的日子。你會發現,當你的觀照心擊中目標時,喜與樂會伴隨著剎那定一起生起。這種樂屬於出離樂。你會發現,這種樂與欲樂比較,是多麼的珍貴。如此,毗婆舍那禪修在初期階段包含了「初始的瞄準或注意」(vitakka尋)、持續的注意(vicāra伺)、喜(pīti)、樂(sukha),以及定(samādhi)或說一境性(ekagg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