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兩種觀智

現在我要說明,什麼該觀察,什麼不該觀察,以及藉由觀察可獲得的觀智。

究竟法可分為兩種,世間與出世間。要證得觀智,你必須觀察世間的究竟法,而非指道心、果心或涅槃的出世間究竟法。為什麼不該觀察出世間究竟法?因為你尚未證得這些法。即使你已證得,想要觀察它們來去除煩惱,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可能執著它們,它們也不會帶給你任何煩惱。但是,世間的究竟法,若未能加以觀察,你將會錯以為它們是恒常、快樂、屬於自己的,因而對它們產生執著。[86]關於這點,已故的馬哈希尊者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如果地面凹凸不平,你得挖掉凸出的部分,填平凹陷的部方,讓地面變平。如果地面已經平順,你就不需要挖地了。

至於修習毗婆舍那時應該觀什麼,又如何觀察,我之前曾引用《如是語經》的一句話: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觀察正生起的現象。依據這句話,你必須觀察正在發生且可以直接經驗的現象。藉著觀照它們,你可以透過親身的經驗證得觀智。這稱為現量智(paccakkha-ñāṇa)。當此智成熟時,你也能夠藉由推論,了悟所有其他的現象──無論是過去的、未來的、內在的、外在的。如此,共有兩種觀智:現量的觀智(paccakkha- vipassanā)與推量的觀智(anumāna-vipassanā)。

例如,當你準確而努力地觀察腹部上下時,你會依親身體驗觀察到硬、緊等的身體現象。你也會看到它們一直在變化或消逝。這是現量智。要獲得這種現量智,包含道智、果智,你必須觀察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

又舉例而言,如果你正要坐下,你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整個身體,觀察逐漸坐下的整個過程。你也許會感覺到身體愈來愈重。如果你能夠盡全力以緊密的注意力觀察坐下的過程,[87]你會覺察到這當中包含的重、挺、緊、不舒服等的身體現象。你也會覺察到屬於心理現象的一連串想要坐下的動機。如此,藉由觀照坐下的過程,你辨視了身與心。這個了知稱為nāmarūpaparicche- dañāṇa,名色辨別智。這是一種現量智。

辨識出身與心之後,你也將了悟到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這種了知稱為yathābhūtānupassanāñāṇa,如實隨觀智。這時,你將了解,存在的只有身體與心理現象,其中並沒有靈魂或創造神。這個智慧,將使得邪想(micchā-saññā)、邪見(micchā- diṭṭḥi)和愚癡(sammoha)沒有容身之地。

若具備強而有力的定,你將見到身心現象在這一瞬間生起,在下一瞬間便滅去。例如,一連串想要坐下的動機,以及實際坐下的動作都在剎那剎那生起又滅去。如此,你將了悟到它們的無常性。不斷的生滅過程,是一種苦,也代表其中沒有靈魂或造物主。如此,你將了悟到三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無常、苦、無我。藉由無常的了悟,你會自動地了知其餘兩個共相。所以,如果你了知三共相的其中一個,你就會自動了知另兩個。這是現量智。透過這種現量智,你將自動藉由推論了知過去的、未來的、自身的或他人的身心現象。[88]這是推量智。持續觀照當下的所緣,你會獲得現量智,隨後將自動生起推量智。

你應當記住,推量智完全以現量智為基礎。若沒有得自親身體驗的現量智,便不可能有推量智。不要把推量智與憑空的臆測、推測混為一談。不要浪費時間在分析、推理上,要盡最大努力覺察當下剎那生起的所緣。如果你還是分析思考了,立刻觀察這個現象。如此,你將能洞察真理。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經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不時的埋怨、懷疑、嫉妒、貪求、瞋恨,而造了種種業。等到必須受報時,往往又不希望受報,就像欠了債卻賴帳不還,因此又造了更多的業,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五蘊熾盛苦」。

所謂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身心的組成,也就是構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物質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狀、形態的意思,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現象。其餘四種都屬於心理、精神現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後所產生的認知;「行」則是在認知產生之後,興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反應的決定。這三種屬於心理層次。

而第五蘊叫做「識」,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是從出生到死亡、從此生到來生,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主體。當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互相組合、影響之後,就會產生行為、動作,行為發生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業力」,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本質。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識」就是由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並餘留下來的一股力量。我們現在造了意識的因,帶著這些意識,有可能在這一生就接受果報,也有可能到來生才受報。

一般人以為「識」就是「靈魂」,但「靈魂」是持續不變、永遠相同的,而「識」卻不斷地變化著。只要繼續造業,無論是善業或惡業,識的成分都會隨著改變,當我們接受果報時,識的成分也會隨之不同。所以,接受果報的同時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時又會接受果報,如此循環不息,識的內容因此經常在變化。

本文摘自「 真正的快樂 」一書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佛教的財富觀《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一、敘  起~01-07

我們信佛學佛,是要依法而行,這在昨天曾經說到。如人間的財富問題,佛法怎樣指示我們,也是佛弟子迫切需要知道的。財富,包括一切動產不動產,國有的和私有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今金銀寶玉等都是。

可是我先得申明:我現在所要講的,不是什麼經濟學,也不是討論出家人對於財富的態度,及處理的辦法。現在要談談一般在家人,對財富應怎樣取得,應怎樣處理等問題。

功德天與黑女:先從一故事來說起。我們中國人,遇到家境困難,生活無著,或是生意不景氣,就去求財神。在印度,就是敬奉功德天──如供天儀軌所說的「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求功徳天的恩賜財富。

故事就這樣發生了:有人家道衰落,就供養功德天,早晚都誠意的禮拜。一直供養到兩年,居然得到了功德天的感應。

那天,聽見有人推門進來,一看正是功德天。窮人急忙起來,以最敬虔而歡喜的心情去迎接。功德天是一位最美麗的女郎,可是當她將坐下時,外面又有人推門。

窮人忙著去看時,這回來的,卻是一位又黑又醜的女郎。窮人阻止她進來,可是那位黑女郎,卻一定要進來,同時說:「功德天是我姐姐,我是她的妹妹──黑女,我們姐妹是從來不曾分離的。你請她,即使不請我,我也非來不可。姐姐來賜與財富,我是來銷散財物的,你見過有積聚財物而不散失的嗎」?

這一故事說明了:世上的一切財富,都是無常的。得來是那樣艱難!可是結果是不能不散失,而且又散失得那麼容易。所以我們學佛的,財富不可強求;如散失了,也不必過分的懊喪,因為這是遲早要散失的。反而應該注意:財富應怎樣得來,得來了應怎樣處理,才不致讓它無意義的消散了。

毒蛇與福德資糧:財富,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再以故事來說明。佛陀在世時,每天實行乞食的生活,阿難是佛的隨身侍者。一次,佛和阿難又去乞食了。走到中途──水溝旁的時候,佛忽回頭對阿難說:「阿難!毒蛇」!阿難上去一看,就說:「毒蛇!世尊」!他們就走過去了。那時,有父子兩人在田中工作,聽說有毒蛇,就跑過來看看。不看也罷,一看,兩人有說不出的歡喜。那裡有毒蛇!溝旁土裡所露出的,卻是一罈黃金。於是父子倆歡天喜地的,把黃金搬回家去了。

得到了黃金怎麼辦呢?取一塊去金舖裡兌換。金舖裡見他們是窮人,心裡起了懷疑,暗暗的去報告了官府。一會兒,便把父子倆捉了去。再到家裡去搜索,收藏的黃金一起查了出來。審問明白,就判定了盜取國王財物的罪名。

當時是波斯匿王時代,法律上說:凡藏於地下的,都歸國王所有。這父子兩人,就以這個罪名而被判死刑。在刑場上,父親忽然想起了,對兒子說:「阿難!毒蛇」!兒子一想,比丘說的真不錯,現在是為黃金毒蛇所害而要死了,也就望著父親說: 「毒蛇!世尊!」 !

監斬的是一位佛弟子,聽了他們的話,覺得希奇,就去報告波斯匿王。王聽了,要父子兩人回去,問他們這兩句話的由來,他們於是把早上在田間遇到的事情說了。國王知道這是佛與阿難說的,對他們說:「這是佛的開示,現在你們信不信佛的話呢」?回答說:「真是毒蛇,害得我們喪生失命,怎麼還不信呢」!波斯匿王因他們信佛,就把他們開釋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金錢是萬惡的,他使人墮落,作惡,喪失生命。多少人為金錢而犧牲;世上多少罪惡,多少苦難,不是從金錢而來嗎?這是近於小乘的見解。從另一面來說,如把財富應用得當,是大有利益的。佛法要我們修福修慧,如把財富來布施行善,便是成佛的福德資糧。

什麼叫資糧?如旅行時,非預備旅行資具,糧食,舟車等不可。我們如發心學佛,也非有資糧不可,否則是不會成就的。如以財富布施作福,便是修集福德,為成佛的資糧。那麼應用財富而得當,不是最有意義的嗎?所以佛法對於財富,決非一味的厭惡它,看作毒蛇那樣。財富是毒蛇,同時也就是資糧,問題在你怎樣處理它!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8

唯有人類自身的新生淨化,才是宗教的真實意義;才能促成社會的真正進步,實現宇宙的莊嚴清靜!

《我之宗教觀》﹝頁29﹞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四、菩薩行的精進-2

心性怯弱,不敢進修深廣圓滿的大乘佛道,每從三方面怯弱退屈下來。(一)、聽說圓滿的佛果,是永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就自己覺得不行,我怎能得到那麼圓滿的佛果呢!這就退屈下來了。應該想:十方無量數菩薩,都能修行圓滿而成佛,我為什麼不能!所以說:「彼旣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從前曾經墮惡道的,現在已經成佛;現在在惡道中的,將來也要成佛。惡道眾生都會成佛,自己現在難得的生在人間,能知道正理,能奉行善行,為什麼反而怕不能成佛呢?(二)、聽說菩薩要修難行苦行,施捨手足頭目等,覺得太難太苦,自己做不到,就不敢進修而退屈了。這也不對。從無量世以來,每墮落在惡道中,說不盡的苦都受了,為什麼為佛道而修行,反而怕起苦來。如長病痛苦不堪,受一次手術,就能徹底治療,因受手術而來的小苦,難道都不能忍受嗎?況且,菩薩的難行,與外道的苦行不同。菩薩修行,有方便善巧,次第學習。忍力成就,悲心增勝,有利益時才施捨身分,並非專以受苦為修道的。(三)、聽說菩薩修行,要長久的處在生死海中度眾生,時間這樣的長,要積集的資糧,又那麼的廣大無邊,覺得自己修不了,也就不敢進修了,這是更不應該的。菩薩能通達生死如幻,才能長在生死中度眾生,並非長在生死中墮落受苦。而且,無邊資糧是無邊的功德,還會嫌多嗎?誰會聽說財富多而怕計算的麻煩呢?對這些,如由於心性怯弱而有退屈心,應以上面的理論,多多訓練自心,讓自心堅強起來,精進的荷擔佛道,而勿使退屈才是。

不過,世間也有把成佛看得輕易的,以為修習微少功德,就會成佛。這或是從怯弱懈怠中來,或是不知天高地厚,如「初生犢兒不怕虎」一樣。如自以為然,等到覺得不是這麼一會事,也許要懊悔不及了!

雖然一切眾生,畢竟成佛,但就現實的眾生性來說,根機是種種不一的。在發心向道的眾生中,有是適宜於菩薩行的,有與菩薩法是格格不相入的,也有想學菩薩而不敢修的。適宜於菩薩行的根性,佛當然「為說無上道」了。與菩薩心行格格不相入的,是鄙劣怯弱的根性,如《法華經》的窮子喻:窮子回到故鄉,望到財富無量的長者,驚慌失措,嚇得逃走都來不及。對於這類根機,不得不為說方便法門──聲聞、緣覺乘法,漸漸的引攝化導他。想修菩薩行而不敢修的,知道羨慕佛果的究極圓滿,但對於菩薩的廣大心行,卻不敢擔當,精進修行。這也是怯弱眾生,缺乏自信,生怕退墮小乘,或沈淪苦海。對於這類眾生,二乘方便是不適用的,佛只有用特別的方便來化導了。這類怯弱下劣的根性,想成佛而不願修學菩薩的大行難行,所以希望求一簡單易行而又迅速的方便道。但這是不順菩薩的菩提願行的;因為求成佛道,是決無不修菩薩大行的道理。這如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說:「問曰:是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龍樹)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怯弱懈怠眾生,不敢精進的直入大乘,所以以易行的方便道,信願為方便,引入大乘的精進道。其實,如能得善巧方便,精進也並非難以成就。這應該修集四種力來助成精進。(一)、勝解力:勝解是深刻的信解。信解善惡業報的因果道理,及菩薩行的功德與違犯的過失。若能深刻信解,就會生起樂欲,要求遠離一切惡,成就一切功德。從這樣的勝解欲樂,就能引發精進而使之修行。所以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越是信解深徹,也就越能精進修行。(二)、堅固力:在進修中,要有堅固力,這有二種意義。第一、有些人,隨隨便便,修這修那,無決心,無恒心,結果是養成惡習慣,什麼都修不成。所以要審慎而行,可以不行,行就要行得徹底,有始有終,不能中途放棄,這才能養成意志的堅定。第二、進修時要尊重自己,強化自力。成佛大事,要自己力行,不能希望他力,所以說:「解脫唯依於自修」(楞嚴會上阿難的失敗,病根就在此)。要肯定自己是能修行的,能戰勝煩惱的,堅決的負起菩薩大行的重擔,非達到目的不止。(三)、歡喜力:在修學的過程中,法喜充滿,如嘗到美味而沒有厭足心。越是進修,越是有興趣,這才能精進修行,愈入愈深。(四)、休息力:如身心感到疲勞了,應該休息一下,否則會引起厭倦心而障道的。或某一功德修成了,雖略略休息,也意不滿足。如這樣能修於四力,那就如泉源長流,精進不息,而不太為難了!

(本文錄自《妙雲集•成佛之道》290~303頁)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究竟法

巴利語Paramattha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parama(究竟的)和attha(實法)。如果某事物是不真實的,那它就不能視為是究竟的。究竟的即是真實的。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類: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ūpa)、涅槃(nibbāna)。這四種稱為paramattha,因為它們是真實的,各自具有獨特的性質。Paramattha也被定義作「依親身經驗了知的」(attapaccakkha)。智慧的來源有兩類:讀書和親身體驗。透過自身經驗所獲得的智慧比依讀書而來的智慧更可靠。

概念與究竟法的差異
握緊拳頭時你實際體驗到什麼?若仔細觀察拳頭,你會體驗到緊,這是色法的特質之一。這時,也存在著能感知的心,這是心法。另外,也有一連串想要握拳的動機意欲,這也是心法。如果拳握得更用力,就會感到愈緊。[84]第一個緊的感覺與第二個緊的感覺不同,第二個緊的感覺與第三個緊的感覺也不同。如果你非常仔細專注觀察,你會發現緊的感覺有種種變化。因為緊,你也會體驗到熱和不舒服。然後,會生起想要移除緊的感覺的欲望,這是心理現象。這時,你會決定:「我想張開手,釋放緊的感覺。」這個決定也是心理現象。當你實際張手,緊的感覺便立刻消除。觀察手的握緊、鬆開,你將透過親身體驗了知這些身體和心理現象。它們都是paramattha,究竟法,因為你能夠真正經驗到它們。

要見到這些究竟法,很重要的是,必須在目標出現時,立刻加以觀察。否則,連其形狀(sanṭḥāna-paññatti)、模式(ākāra-paññatti),你都觀察不到,更別說其中所包含的硬、緊、不舒服、熱等的究竟法。

在此,我想舉例來說明概念法(paññatti)與究竟法(paramattha)的差別。在這間法堂前,有一排黑螞蟻。如果你站在很遠的地方,你會看不到它。如果你站得夠近,你會看到它像條黑線。「黑線」的名稱是一種稱為「名稱概念」(nāmapaññatti)的概念法,黑線的觀念是集合概念(samūha-paññatti)。線的形狀、外形是形狀概念(sanṭḥāna-paññatti)。如果更靠近觀察,你會看見個別的螞蟻一隻接著一隻。這時候,你不會認為它是一條黑色的實線。這時集合概念與形狀概念將消失不見。[85]

同樣地,如果你想知道腹部上下等所緣包含哪些真實本質,你必須在它們發生時,精準、努力地加以觀照。隨著觀察心落下的地點和時間不同,你將了知到硬、緊、重、輕、暖、冷或熱等等。如此,念與定會安住在目標。這便是satipaṭṭhāna(念住)的意思。這時,心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將安詳寧靜不受貪或瞋所擾動。如果你能夠觀照出現的目標,你會在一坐或兩坐的時間之內見到究竟法。如果你在幾天甚至幾週後還沒見到這些,這表示你的練習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學會如何正確地練習,非常重要,如此才能培育出定力、念力和觀智。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不被自己障礙住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由語言、思考,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都稱之為業;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可以說都是在造業。

人不可能不造業,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因為一旦有了業障,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該想的念頭、該說的話,讓人進退兩難。

所謂造成障礙,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自己的麻煩;也就是說,因為你的緣故,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能力、財力等的損失,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那就是障礙了。

而且你造成別人的損失、傷害,對方可能就會來討回公道、要求補償,他們就像是你的「債權人」,而你就是一個欠債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經常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麼一來,你自己就會常常遇到障礙,這些就成了你的業障。

如何不讓自己產生業障呢?只要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能有益於人,也有益於己,就不會造成障礙。

可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多半很自私,都只想到對自己有利,而不管別人如何。這自私的我其實是非常愚蠢的,還以為讓別人受損失就是占便宜,殊不知這些行為雖然暫時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長遠來看,卻是對自己不利的。這種自私又自我的行為,不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例如在團體生活中,如果我把自己的垃圾,通通丟到別人那裡,只管自己的環境乾淨就好。短時間內似乎是得了方便,但是時間一久,隔壁傳來的臭氣,同樣也會污染到自己居住的環境。而且,我把垃圾丟給別人,別人也會把垃圾丟到我這裡,互相製造干擾、敵對,結果更是得不償失,反受其害。所以這種愚蠢的我、自私的我,是我們要解脫、要放下的。

但是當我們放下自私、愚蠢的我之後,同時也要提起「功德的我」,所謂功德的我,是指大公無私、為他不為己的我。乍看之下,自己好像沒得到任何益處,其實,當我們為他人著想時,自己一定也已包含在其中,不自私反而是我們為人處事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幫助一切眾生,讓他人得到利益,同時自己也獲得心靈的安寧,這是「大我」的境界。如果再進一個層次,那就是「無我」。佛法所說「無我」的意思,是指對於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計較。也就是說,我付出一切幫助所有人,可是心中不求回饋,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做過之就不再多想、不再多說,心中沒有牽掛,這便是無我。

這就好像佛菩薩以智慧和慈悲來廣度眾生,是用清淨的、無染的、無條件的愛心來幫助所有的人。佛菩薩因為永遠為眾生的利益著想,所以不會再製造任何障礙,因為沒有障礙,所以佛菩薩的功德和力量是最大的,不僅在這個世界上,在十方三世無窮的時間、無窮的空間之中也處處都在、時時都在。

佛菩薩以智慧處理事的業是「慧業」,以慈悲幫助人的業是「福業」,雖然都是業,但是這種業不會製造障礙,是能成長我們的功德,讓我們左右逢源。像這種使我們處處都能夠自在的「慧業」和「福業」,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也是人人都能夠學會的。

(大法鼓 第187集)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生 死 大 事 〈福慧 隨身書 No.001〉 ◎印順導師 著

(五) 從死而生的理由 ~11-13

怎麼又從死而生呢?一息不來,精神作用停頓,身體的溫度消失叫死。通常說,從母親胎裡出來叫生,在佛法說並不如此。

以前生業識為因,配合父精母血的結合(約人類說),從結胎時就開始了新生命,這就是生。所以為了子女眾多的牽累而打胎者,也犯了殺生的戒。

為什麼死後要再生呢?這可不一定,有的死後再生,有的就不會再生,所以死後再生,是因為業力的驅使。但依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一個人總有善業與惡業,那就不是永久解決不了生死嗎?真實的說,單是業力,還不一定能使我們再生;除了業力,還要煩惱作助緣。煩惱中最重要的,是生命之「愛」。貪戀世間,希望生存,這一念存在,就種下生死死生的根源。

修行佛法的人,要了生死,就是要斷除生命之貪愛。例如雖有種子,如不澆水加肥,就不會發出芽來。這樣,業種雖多,如無煩惱──愛等水潤,也就不會再感來生的苦芽。如只圖榮華富貴,愛戀生命,那就死死生生,永無了期。要了生死,須徹底看破,沒有生之愛戀,那麼舊的生死結束,新生死就不會發生了。

在沒有了生死之前,希望大家記住:不要作惡,要多作善業,種善因以得善報。不要把生死看作好事情,才會厭離生死,出離苦海。

(在馬尼拉居士林講,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頁227-233)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7

任何境界,就是老死到來,也不再為境界所拘縛,而能自心作主,寧靜的契入於真理之中。對事物沒有黏著,便是離繫縛得解脫了。

《學佛三要》﹝頁197~198﹞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四、菩薩行的精進-1

修菩薩行,是以無盡的法界為境的:親近供養一切佛,聞持修習一切法,莊嚴一切國土,度脫一切眾生,斷盡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功德。「窮虛空,徧法界」,什麼都是一切的一切。心量的廣大,真可說是:虛空一樣的廣大,大海一樣的淵深!這樣的大願,大行,大果,如沒有無限的精進,是不能成就的。所以菩薩的精進度,應有無厭足的心量。求一切佛法而不滿足,證得功德而不得少為足;如海一樣的吞納百川,無窮無盡的進趣。唯有這樣的無厭足心,才能發為大乘的精進。因此,(一)、大乘的精進度,不是有限的精進。如農夫下田,某甲盡力收穫,得到了一些,就回家去休息享受,某乙也盡力收穫,要收割圓滿了,才告一段落。在工作的努力方面,也許某甲更緊張,然而某甲到底是工作的懶惰者,某乙才是精進的。這樣,聲聞的急求自了,如喪考妣,在大乘法中,不能說是真精進。(二)、精進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急進。如二人上山,一人急急的跑,不到半路,心跳足酸,只好停止而退下來。一人是大踏步前進,不是急進的,但能保持體力而不休息的,這樣才能登上高山。總之,無厭足的,不休止的善行,才是大乘的精進!

在修學的進程中,有時會山窮水盡,無法再進,有的就中止退失了。但是菩薩的精進,現有的(體力、智力、財力、能力)力量,雖是可盡的,而內心的無限精進,卻是永不停止的。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承認失敗,放棄努力,是真正的失敗了!故事說:有旅客在山中前進,被山鬼障住了路。旅客舉左手去打他,可是左手被捉住了。再用右手,左足,右足,末了用頭去撞他,頭又被鬼縛住了。山鬼說:好勇敢的旅客,你現在還有什麼能耐呢?旅客說:我的心,將永遠不受束縛而要求前進。山鬼佩服他的膽量與毅力,就讓路而讓他過去。在修菩薩行的歷程中,如由於力量不足而無法進行時,也應這樣的保持那前進的決心。

對於大乘佛法,不能精進修學,不出於二種障:一、不想進修;二、不敢進修。佛道有這樣的功德,為什麼不想進修呢?不是推延懈怠,就是染著世樂。有的懈怠成性,什麼好事都不能努力去做,總是推延又推延,今天推明天,今年等明年。這樣根機,是難得猛進的。如能多多憶念:人命在呼吸間;死亡是不分老年與少年的;人身難得。多念無常,才能警策修行。有些是貪染世間樂事,專在聲色貨利中過日,忙得不亦樂乎,這也就不想進修佛道。如能思察世樂的不究竟,多引起未來的苦果,如刀頭蜜一樣,減少世樂的貪染,就會進修法利了。為什麼不敢進修呢?因為自己輕視自己,覺得現在是末法時代,自己是根鈍障重,深廣無邊的佛道,實在無法成功。這樣的心生怯弱,就不敢承當下來,當然不會精進的修學了!這類心性怯弱眾生,容易退取小乘,走那迂迴的路子。

(本文錄自《妙雲集‧成佛之道》290~303頁)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佛陀教過腹部起伏嗎

在《念處經》中,佛陀教導過入出息念和行禪。但是,在馬哈希傳統,我們要求禪修者以腹部上下作為基本的禪修業處。這裡有人也許會問一個問題:「這個業處是佛陀教我們觀照的嗎?」[82]佛陀曾教我們觀察身體現象。腹部上下是由身體現象所構成,這些現象可被歸為色蘊(rūpakkhanda)、觸入處(phoṭṭhabba-āyatana)、身界(kāya-dhātu)與苦諦(dukkha-sacca)。雖然佛典沒有提到「腹部上下」這個詞,但是,腹部上下肯定是由因出入息而起的風界所構成。另外,腹部上下顯然是巴利佛典所提的六種風界中的一種。六種風界是上行風(udhamgama)、下行風(adhogama)、腸風(koṭṭhāsaya)、腹內風(kucchisaya)、肢體風(aṅgamaṅganusārī)與入出息(ānāpāna)。

《念處經》裡有這麼一個詞組:sabbakāya- paṭisaṃvedī,「覺知一切身」。它的意思是,觀察任何目標時,你的觀照心應該跟著目標,從其開始一直到結束。只有這時,你的覺照力才能含蓋並遍布整個目標。這是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這詞組的意思。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地觀察腹部上下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相對的,「心」這個所緣,對初學者而言太過微細,讓初學者不知該專注在何處,又該如何同步地加以觀察。禪修者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裡,如何從開始到結束皆跟隨心這個目標。

我三十歲以前便在已故馬哈希大師的指導下修習念處禪修。依據我的經驗,我對這個修行方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我教導這個方法已超過四十年了。[83]我想要和你們分享這個法。我將說明純觀乘者的禪修業處,因為你們需要知道,修習純觀時究竟應觀察什麼。已故的馬哈希大師曾詳盡地說明,修習毗婆舍那時應該觀照的所緣有哪些。毗婆舍那要觀照的目標是稱為「名、色」(nāmarūpa)的究竟法(paramattha),它們彼此之間具有因果關係,且皆具有無常、苦、無我的性質。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生 死 大 事 〈 福慧 隨身書 No.001 〉 ◎印順導師 著

二、從死說到生~03-10


(一) 死並不可怕
平常都說生死,有的誤以為一死百了,所以現在就先從死說起,從死說到生。普通人對死都有一種懼怕的心理,其實死並沒有什麼可怕,例如平常生意做得好,年關又調度得宜,新年到來,一定有好日子過。所以沒有病的時候,固然歡喜,真的有病痛要死,也並不必怕,只要平時預備好就得了!

(二) 死有三種
佛法說,死有三種不同:
1、壽盡而死:壽命真的完了,無論活到好大的歲數,從前生業報所感的壽命,一定會死的。如燈盡油乾,現在每人可活到一百歲左右,到這個時期就得死,無法挽救。

2、福盡而死:日常生活需要衣食住行,有的還沒有到老的年齡,不應該死,但是福報完了,沒飯吃,沒衣穿,就餓死凍死。

3、不應該死而死,遇到戰爭、水災、火災、失手打死,病無醫藥,不知調養,營養不足,操勞過度等而斷送了生命,這與壽盡福報盡是不同的。

(三)對死應有的觀念
學佛的人對於死,要記著兩個道理:
1、什麼時候都可以死,從少到老都有死的可能。人類的壽命,雖大致相近,然由於福盡或枉死,所以從初生就死起,一直到壽盡而死的,都是無定期。所以信佛學佛,要立刻前進,切勿等待他年明年。

2、不要以為壽命全是前生業報,實在多數是現生的惡果。不應做的去做,不好好自己保養,或者懶惰放逸,弄得衣食不足,少年、青年、壯年的死亡,勿以為這一定是屬於壽盡而死的。

(四) 死生不已由業力
沒有了脫生死以前,死了還有生,輪迴生死,究竟是什麼一回事,上升,墮落,以什麼做標準?佛法說,由於業力。業力,就是所作所為所引起的力量。今生的受報人間,是前生的業力,前生(沒有得報的)與今生的善惡業,又決定來生的前途。佛教徒每指業力為壞的,其實不然,起心行事所留下的力量,好壞都是業。依自己的業力,來決定自己的果報,所以佛法說:「自作自受」。

但是,前生剰下的,今生造作的,或善或惡,業力無邊,來生到底是由那一種業力去促成呢?這有三類分別:
1、隨重──無論怎樣,一到病重將死時業力就現起來,平時所做好事壞事都很多,當這個時候,有一項強大的──不管是好或壞會現起來,人就依這個力量去得報。一個弒父的人,心裡常常記在心中,忘記不了,即使忘記,也還是強有力的存在。臨死的時候,這些罪行就會限前。同樣,一個非常孝順父母的臨命終時,孝順的善業,也自然會呈現眼前。這與負債的人到了年終,債主都來,其中一個強而有力的,追討舊債特別厲害,不得不先還他一樣。

2、隨習──有的人,沒有頂好與頂壞的業,但平生的作事,習以為常,也可產生偉大的力量,雖小惡終可得惡報,小善也可得善報。所以說:「水滴雖微,漸盈大器」。佛舉例說:猶如大樹,生長時略向東斜,如以斧頭砍斷,勢必向東倒無疑。中國人常說冤鬼要命,宰豬羊的見豬羊,殺蛇的看到蛇,都叫苦連天,驚慌失措,豬羊畜牲等被殺後,牠們早是依業而受報了,但動手屠殺的,都無形中不斷的留下殺業,愈積愈重。所以業相現前(見牛蛇豬羊等索命),隨業去受報。有一故事是這樣說:一個人要謀財害命,夜裡把有錢的人殺害,拿了錢回家。他感覺到被害的人,時常跟在背後要錢要命,恐懼而死。不久,被害的人來了。其實他只受傷,並沒有死。所以說這是冤鬼索命,便不可通,因為此人並沒有死。佛法稱為業相現前,才合乎事理。為惡的臨終現苦惱相,為善做功德的,臨終時必定會安閒愉快,這都是由於所作業力,隨重或隨習而顯現出來。

3、隨憶──也有人平生沒有重大的善惡事情,也沒有積習的事情,最後忽然想到什麼,就以此善念或惡念而受報。佛法平常指示對待病重的人,必須叫他念佛、念法、念僧,稱讚他平時布施持戒功德等,使其憶起了功德,心生善念,依這個力量,就會走上好的前途。有人善業很多,可是臨終時受了刺激,心中難過,惡念現前,以致墮落。如一年之中,生意不錯,可惜年終調度不宜,使整年努力付之東流。所以當人臨終,無論年紀老少,均不宜啼啼哭哭,打擾心神,使生起煩惱。應該勸他把一切都撇開,專心念佛、念法、念僧、念施等。如生意不佳,年終處理得法,還可過年一樣。

不過,到底平時重於臨終時,如平時造成重惡,每每要他起一善念而不可得。平時能有重大善業,或習善成性,那麼加以命終時的助其憶念,就決定可靠了。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6

人信仰歸依於佛,是眾生自己心中所要求實現的自己。所以佛弟子歸依佛、歸依憎,卻要「自依止」,依自己的修學,去實現完善的自己。

《我之宗教觀》﹝頁8﹞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上印下順導師圓寂六週年紀念法會

5月29日為紀念上印下順導師圓寂六週年,福嚴精舍舉行「金剛般若法會」,本會會長張鳳妹即於日前帶領花藝志工,以精湛的花藝莊嚴了法會會場。

當日8時整,由大眾虔誠敬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及《佛說無常經》,以誦經功德,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正法久住、法輪常轉;並迴向法界眾生,六時吉祥,福慧增長。誦經畢,由老院長真華長老致詞及住持厚觀院長開示,同時感謝此次參加協助之發心菩薩,有法蓮寺香積志工、慈濟志工、智廣花藝志工等等。

法會於佛前大供及午齋後圓滿結束,會後並舉辦隆重的皈依儀式。今日法會,本會師兄、 師姊有30位參與,同霑法喜。

翠英合十 記錄於100.6.8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正確的觀照時間和位置

練習禪修時,很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間將注意力專注在正確的位置。如果你要接待某位客人,你應該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迎接他。

你需要知道他抵達機場的時間與入境大門。同樣地,你在練習禪修時應當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位置,也就是目標顯著的地方。你也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觀照那個目標,也就是,你的觀照心必須和出現的目標同步。如果你想要觀照入出息,鼻端是你應觀照的正確位置,你的觀照心必須與出現的入息或出息同步。如果你觀照腹部上下,應被正確觀照的位置是腹部,你的觀照心必須與出現的腹部移動同步。如果你修習行禪,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腳板,同步地觀察其提起、前進、放下。只有如此,你的觀照才能夠深入到足以穿透實相。

心隨觀

有人告訴我,某一些人特別修習「心隨觀」(cittā- nupassanā)。他們說他們是在觀察自己的心。所以,很重要是,要弄清楚他們的注意力專注在哪裡[81],他們是否能夠同步地觀照到當下生起的心。他們也應該檢查他們修習的方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導。

《念處經》提到四類的禪修所緣,即身、受、心、法。修習念處時,你應當從最顯著的目標開始。《清淨道論》說: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bhiniveso,意思是,毗婆舍那專注於任何顯著的目標。在四類所緣之中,「身」所緣最早被提到,因為它是最顯著的。「身」包括四大(mahābhūta)與所造色(upādā)。四大比所造色更為顯著。而且,在四大之中,以挺、緊、動為特徵的風大,是最顯著的。這便是你為何應該優先觀察風大的原因。這風大在出入息、腹部上下、腳部的提起、前進和放下過程中,尤其明顯。

舉例來說,小孩子開始上學時,首先學習的課程,應該量少且簡單,如此他才會學得好。同樣地,在念處禪修的最初,應該從容易可見或顯著的目標開始觀察。否則,禪修者將會感到迷惑。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生 死 大 事 〈 福慧 隨身書 No.001 〉 ◎印順導師 著


一、佛法說三世  ~01-03 


一個人壽命無常,從出生以後,慢慢長大,經過幾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總得一死。普通人以為死就完了,那並不是一件什麼大事。但佛法說,一個人的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完結,如果只是這麼簡單,人生就可糊裡糊塗地過,不成為什麼大事。

其實生命在未出生以前就已經有了,死了之後又會引起新的生命,生到別地方去,生死死生,生生不已,是件難得解決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不易解決的問題,所以才成為大事。

好比做生意的人,今年年初開始營業,到了年終,計算盈虧,欠人人欠,要還清楚;明年又是一樣,年年如此並不是一結賬就完結。一年年下去,要求得永久的盈餘,這就不是容易事了。
  


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今年生意好,賺了很多錢,明年經濟有把握,萬事如意;今年虧本了,來年經濟拮据,東移西借,困苦不堪。人生也是這樣,一生一死,在生死當中,就要考慮得失。如果這一生沒有好好的做,下一次失了人身,就算是虧本。如能進步而勝過現在,那就好了。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終結算,經濟狀況不佳,但如調度得宜,也可勉強過去。所以學佛人,臨終極要緊,平常固然要向上行善,臨終的時候,也得好好注意。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5

作為佛教特色的覺慧,當然不是抽象的知識,或是枯燥冷酷的理智,而是在悲智理性的統一中,所引發出來的如實真慧。它在修證的歷程上,是貫徹始終的。不管自證與化他,都要以智慧為先導。

《學佛三要》﹝頁159~160﹞

"印順導師圓寂6週年紀念日"花藝志工佈置會場



會長張鳳妹提供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慧日講堂五十週年誌慶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與座談會 參後記

5月22日慧日講堂舉行「慶祝慧日講堂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與座談會」,當日全省各地來的佛教團體代表、諸山長老、法師及居士大德如雲來集,會場可說是座無虛位。智廣學佛會為共襄勝舉,共有八位學員由會長張鳳妹帶領參加。

九時整,在住持厚賢法師主法,大眾恭誦《佛說無常經》揭開序幕,緊接著十時許『慧日五十週年』回顧,由歷任住持--真華長老、晴虛長老、慈忍法師…等講述印順導師創建慧日講堂的理念、過程及開展法務情形,創建以來可說是步步艱辛、滴滴感恩。中午午齋後,緊接著下午1時半,由晴虛長老談及印順導師行誼,對印順導師思想特質,特別提出三點加以說明:第一、特注重漢華文系;第二、特注重科際研究;第三、特注重人文為本。宏印法師則說自《妙雲集》看來,導師行事皆無個人色彩,並推崇導師淡泊清高,僧格平實隨和而高潔,似古代高僧釋道安風格。

下午2:50許舉行『弘揚印順導師思想面面觀座談會』,亦是今日的重頭戲,出席的法師有宏印法師、慧璉法師、厚觀院長、寬謙法師、呂勝強居士及主持人葉瑞圻居士。在主持人一一介紹出席的法師後,首由宏印法師開場白,細述與慧日講堂因緣,由於法師言談風趣幽默,會場不時傳來陣陣的笑聲,其中提及導師的修行觀念,在呂勝強居士編輯的《妙雲法雨的禪思》中可管窺之。接著由厚觀院長講述追隨導師的經過,並從導師手中接受《大智度論》的手稿,為與大眾分享此法寶,作成電子檔,並開始在慧日講堂與福嚴推廣班講解授課至今,為導師倚重的弟子。其次由慧璉法師談述,透過導師思想增長我們的法身慧命,就如伏爾泰言:「宗教必須經得起理性的考驗」,導師的思想把佛法的精髓表露無遺,慧璉法師並讚嘆福嚴網站上,歷年所作各種經論的〈講義〉,是他講經說法的重要參考。接著由寬謙法師描述,讀導師的著作如入大海,悠遊自在,在弘法方面深受導師思想之啟發。最後呂勝強居士強調,導師讚歎空相應緣起法、五藴無我,不墮入我執、法執的迷失。

綜觀以上法師們對導師思想與行誼的推崇,不難發現彼此見解一致、闡述導師思想不偏不頗。目前國內宏揚導師的思想共有二十五個道場,如中華佛教青年會、平凡精舍、妙心寺、妙華佛學會、法印講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等佛教團體,可見導師的思想不是曲高和寡,而是遍地開花。

最後,由厚觀院長介紹〈印順導師著作述要〉,有《妙雲集》、《華雨集》、《永光集》、單部專書類、及其他,共六大類四十七冊,厚觀院長以時空背景及導師的思想方向,簡單扼要來講述這些著作,並說明導師著作中,有關佛弟子「如何實修行」之書,約有《成佛之道》及《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二本。當天活動就在厚觀院長介紹導師著作後,劃下圓滿的句點。

末學學佛歷程非常粗淺,誠感慶幸能於初學即接觸導師的著作,今日參加慧日講堂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與座談會,更引發我對導師無限的追思及景仰,深覺法門無量,如恆河沙數,不可計數;何其浩瀚,何其偉大 。印順導師畢生致力於佛法之宏揚及倡導人間佛教,在這五濁惡世堪稱一股清流,其淡泊明志精神值得後進效法及學習。願以本篇心得與大家分享、共勉。

黃建豐合十 2011/05/29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慧日五十週年慶

五月廿二日,欣逢慧日講堂成立五十週年,智廣學佛會一行8人,在學自會長的帶領下,前往參與。當天的流程如下:

0830-0900 報到
0900-0940 紀念 印公導師圓寂六週年追思法會(誦《無常經》)
0940-1000 休息
1000-1050 五十週年回顧 (諸山長老講述)
1050-1130 佛前大供
1130-1330 午齋、休息(印順導師著作展巡禮)
1330-1410 印順導師行誼:宏印法師等講述
1410-1420 休息
1420-1550 座談會:宏揚印順導師思想面面觀(介紹各個推廣導師思想的道場)
1550-1610 休息
1610-1700 印順導師著作述要:厚觀院長講述
1700-1710 主辦單位致謝辭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天的紀念活動安排得非常緊湊、豐富。前來參加的僧俗四眾也很踴躍,現場盛況可以用「冠蓋雲集、水洩不通」來比擬。福嚴佛學院師生亦有將近四十位前來參加。

多位教界長老(如真華長老、晴虛長老、宏印法師…等多位長老)應邀致詞時,述說自己與慧日五十年來的因緣,場面溫馨感人,有笑聲,也有緬懷。大家一致推崇 導師的崇高精神與淵博學養。

厚觀院長則以五十分鐘時間,介紹導師七百多萬字的著作,讓與會大眾在最短時間內,對導師的智慧結晶,得到一個簡要的認識。特別介紹最近出版了《大乘廣五蘊論》,這是依當年導師講解時的錄音帶整理而成,深入淺出,非常精采。

整個活動在慧日現任住持厚賢法師致謝詞後圓滿。

長叡法師提供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五種滋養毗婆舍那的方法

你不能期待一夜之間便獲得觀智。作為純觀乘者,你必須有組織地種植、滋養你的毗婆舍那。有五種方法可以滋養毗婆舍那[79],令它茁壯,長出道智、果智的果實。也就是,持守戒律(sīlānuggahita);聆聽教導、指示(sutānuggahita);與禪師討論自己的體驗(sākacchānuggahita);運用如慈心禪等的奢摩他修行來平息五蓋(samathānuggahita);培養成熟的毗婆舍那(vipassanānuggahita)。

假設有一個園丁要種芒果。只是種下種子,是不夠的,他還需要用種種的方法來照顧種子。猶如園丁在種子附近圍上圍籬作為保護,同樣地,禪修者也需要持守戒律,保護毗婆舍那的種子。禪修者也要透過聽聞教導、指引來學習正確的修習方法,就像園丁給與植物適當的水份一樣。禪修者需要與老師討論,以澄清任何的困惑,如同園丁清除植物旁邊的雜草。(在此,問問題,叫作paripucchā,聆聽如何標記、仔細觀照的指導,稱為savana;將所學銘記在心,稱為dhārana;思考且將理論付諸實踐,稱為sammasana。)佛陀曾說過適宜禪修的場所有三種:林中、樹下、僻靜處。這禪修中心有不少樹,所以有點像森林。不過,我不是說你得坐在樹下。

這禪修中心也非常安靜,所以可以視為是僻靜處(suññāgāra)。你來這個禪修中心參加禪修,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至於合宜的姿勢,佛陀教我們正確的坐姿是上身正直盤腿而坐(pallaṅkaṃ ābhujitvā ujuṃ kāyaṃ paṇidhāya)。你應該舒適地盤腿坐著[80],但不要把任一隻腳壓在另一腳之上。你可以從佛像了解上半身該如何挺直,上身要與地面呈九十度垂直。接著,把觀照的心導引到禪修目標(parimukhaṃ satiṃ upaṭṭhapetvā)。依據馬哈希傳統,禪修者應該將觀照心引導到腹部的起伏,以之作為基本的禪修業處,緊跟著腹部起伏的整個過程。這就是在透過「學習」(sutānuggahita)、「討論」(sākacchānuggahita)滋養、保護毗婆舍那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