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阿毘達磨」式的資源回收


碩一 釋長叡

法鼓山非常講究「環保」,這是學僧自七月入學迄今,最大的感想。

暫且不說「禮儀環保」、「心靈環保」等重要觀念。那天,學僧第一次要到資源回收區倒垃圾,站在琳瑯滿目的各種分類選項之前,發呆了好一陣子。說實在的,以前我也曾做過環保義工(雖然,唯一專長是「踩寶特瓶」),但這麼詳細的分類,還是「生平僅見」。

有關「紙類」,分為「白紙、碎紙、紙板、紙箱、紙袋、報紙、紙餐具」;有關「塑膠類」分為「塑膠瓶、寶特瓶、塑膠容器、塑膠(料)類、乾淨完整塑膠袋、乾淨破損塑膠袋」…。這還只是其中的兩大項,其他項目不在此贅述。彼時,真是「歎為觀止」。

然後,開始一項一項分類做回收,有幾次,丟進去又再揀出來,因為看了看別人先前放進去的東西,又重新做選擇。

最後,讓我猶豫躊躇、陷入長考的是:手中這張“畫滿了不同顏色天城體符號”的白色影印回收紙,到底是要歸到「白紙」還是「碎紙」?想了很久,我猜,保守一點,歸類於「碎紙」可能安全些……(也不知道有沒有“誤判”)。

所以,在法鼓山丟垃圾也是一項「頭腦體操」,是「正念正知」的考驗。

後來想到,這樣詳細的分類法,正是印度佛教中,「阿毘達磨論師」的特色--把一一法做明確區分,不容混淆。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一冊》p. 184:「凡是有一種特性,能使我們了解“是什麼”的,叫做“法”。如《成唯識論》說﹝“法”的定義是﹞:『能持自性,軌生他解』。就是有他的特性,使我們依之而有特殊的認識,不會與其他混亂。」

法鼓山連資源回收都要依“法”的特性作詳細區分,這裡果然是很有學問的地方,連“丟垃圾”都丟得很“阿毘達磨”。

所以,學僧暑假中在法鼓山初逢「部派論師」、對「論師精神」的緬懷,還不是在正式的課堂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資源回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