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五種解脫、一心或遠離的心

五種解脫




在佛典中,解脫分為五類:「彼分解脫」(tadaṅga- vimutti)、「鎮伏解脫」(vikkhambhana-vimutti)、「正斷解脫」(samuccheda-vimutti)、「止息解脫」(paṭipassaddhi- vimutti)、「出離解脫」(nissāraṇa-vimutti)。在心隨觀的修習中,你只能觀察前兩種解脫,因為第三種解脫指道智,第四種解脫指果智,第五種解脫指涅槃。


當你以精進、正念與定,觀照禪修目標,心因而暫時解脫煩惱的時候,「彼分解脫」便生起。當你的修行獲得充分的動能時,你的心會長時間遠離較粗的煩惱。即使停止修行一段時間,心仍然不會受煩惱干擾。如此持續較久的解脫,稱為vikkhambhana-vimutti,「鎮伏煩惱」。缺乏這兩種解脫的心,稱為avimutta-citta,「未解脫的心」。


一心或遠離的心


佛陀說,若要時時覺察當下的目標,需要有「一心」(eka-citta)。什麼是一心?這是受正念保護的心(satārakkhena cetasā samannāgato)。[108]對任何變明顯的目標保持覺察,可以培養出能保護心不受妄想侵擾的正念。這種心稱為「一心」或遠離的心。在實修上,你需要做的,只是觀察當下顯著的目標,無論是見物、聞聲、嗅香、嚐味、身觸、腹部上下、眨眼、張眼、閤眼等等。如此,正念現前能保護心不受諸蓋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