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標記或命名&身隨觀&摧破愚痴&無常

標記或命名

如果能正確且同步地使用標記,標記便沒有問題。例如,你觀照腹部上升為「上升」。這種正確的標記名為tajjā paññatti,與真實發生之事物一致的名稱。正確的標記有助於精準地覺知目標。例如,小孩子開始閱讀時,會先發出個別字母的音,如此他可以知道正確的發音和拼字,然後了解意義。小孩子會唸c-a-t,cat;r-a-t,rat等等。等熟練閱讀之後,便可以讀出整句而不用個別拼字。同樣地,在修習之初,你必須使用所緣的名稱,以便獲得精確的覺察力。當練習成熟時,便不需要使用所緣的名稱。關於這一點,《大疏鈔》(Māhaṭīkā)曾有如下的問答說明:
Nanu ca tajjāpaññattivasena sabhāvadhammo gayhatīti? saccaṃ gayhati pubbabhāge, bhāvanāya pana vaḍḍha- mānāya paññattiṃ samatikkamitvā sabhāveyeva cittaṃ tiṭṭhati. (Vism-mhṭ I 266)
難道不需藉由「彼生概念」來把握自性法嗎?
的確!在前階段〔禪修者〕需藉由「彼生概念」來把握自性法。然而,當修行進步時,心會超越概念,而只安住在自性法上。

身隨觀

巴利文kāyānupassanā由兩個名詞構成:kāya(身)和anupassanā(隨觀)。而anupassanā又是由接頭詞anu-(一再地)和名詞passanā(觀)所組成。[121]所以,只觀身體一次,是不夠的,你必須一再地觀察,如此,身的真實本質才會變得清楚。這猶如是在做研究。
有效的觀察需要三個要件:熱勤(ātāpī)、正知(sampajāno)、具備正念(satimā)。這裡未直接提到定,但是,定自然會跟隨正念而來。在培養觀智時,精進、念和定會共同合作。精進地修習,將會生起念和定。這時,你會體驗到如僵挺、繃緊等色法,端視你的心落在什麼目標。如此,對於身體的觀察便會變得明晰(sam- pajañña)。
身體現象(kāya)有其特獨的性質(sabhāva- lakkhaṇa)。例如,硬和軟是地界的特質,濕或凝結是水界的特質。這些色法皆是無常、苦、無我。這三者是色法的共同特質(sāmañña- lakkhaṇa)。
摧破愚痴

人們以為自己的身體從出生到現在是完全一樣的,以為身體是令人快樂的,關於我、我所的愚痴深植於心中。大多人也相信,有個「究竟我」(parama atta)是控制著眾生感官與思想的創造主。他們終其一生都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愚痴。
為了去除這種愚痴或邪見,你需要了知真理。要了知真理,你需要運用三種力量:熱勤(ātāpī)、正知(sampajāno)與正念(satimā)。[122]你必須在修行中運用這三種力量,讓自己能夠觀照當下任何變得顯著的目標。這時,你將清楚它們的獨特性質與共同性質,開始見到真理。

基本上,只有兩種目標要覺知,即名(nāma)與色(rūpa)。名、色在這一瞬間生起,下一瞬間便滅去,所以是無常。佛陀說:yad 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無常者是苦」。名色是無常的,所以也是苦的。佛陀也說:yaṃ dukkhaṃ tad anattā,「苦者是無我」。所以,名色不是「我」、「我所」。另外,名、色也被視為是不淨的(asubha)。

無常

西方人有句諺語可說明無常法則:「你無法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不過,他們所見的無常仍然是概念的無常(paññatti anicca),尚未透過親身經驗見到無常。所以,他們對無常的了知仍然很膚淺。他們也不認為名色是苦、無我、不淨的。
身心現象(名色)的密集性(ghana)讓人誤以為它們是永恒的,就像河水的連續讓人誤以為河流似乎是永恒的。只有當你見到名色的獨特性質(自相),你才能見到它們其實剎那剎那在滅去。這是透過親身體驗所得的無常智。唯有這時,你才會獲得無我想(anatta-saññā)。如果你觀察當下的目標,你將會見到那些目標所含的身、心現象的獨特性質(自相)。那時,你親自將見到它們的滅去。如此你將獲得無常想(anicca saññā)。

不運用工具便見到這些能摧破愚痴的真理,並不容易。舉例而言,如果有件物品極微小以至肉眼無法看清楚,我們會藉助眼鏡、放大鏡或顯微鏡。同樣地,要能見到那摧破愚痴的真理,我們必須做的,只是以熱勤、正念和定力來觀照當下的目標。到時候,我們將獲得了悟真理的觀智。這便是佛陀說:「比丘於身隨觀身而住,熱勤、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的原因。

總之,精進持續地觀照當下的所緣時,你能夠培養出正念與定力。有了精進、正念、定三者的幫助,你能夠超越屬概念法的形狀、形態,直接見到僵挺、繃緊等究竟法。那時,你將清楚地見到它們剎那剎那的滅去。這種清晰的了知便稱為「正知」(sampajañña),這種智慧勝過你透過書本、老師、分析、推理所獲得的任何知識。
我將說明如何能夠了悟真理,我們能從這了悟獲得的什麼立即利益。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 domanassa. [124]
諸比丘,於此教法中的比丘,於身隨觀身而住(度日),熱勤、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

此中,巴利文kāyānupassī一字清楚地說明了業處禪修(kammaṭṭhāna)在做什麼。Kāyānupassanā是由三個字所構成:kāya(身)、anu-(一再地或持續地)、passanā(觀看)。從此字來看,禪修者必須於身體一再地或持續地觀察身體。
見到究竟的色法時,你能夠去除邪見(micchā- diṭṭhi)——亦稱為papañca(會延長輪迴的事物)。邪見的根源是邪想(micchā saññā)。邪見在注釋書中的定義是:avibhūtārammane diṭṭhiyā upaṭṭhito,邪見住於不真實的所緣。這是指關於常、樂、我的錯誤認知。藉由觀照當下的所緣,你將了悟究竟法的真實本質,如僵挺、繃緊、冷、熱、硬等等。然後你將了知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性質,破除愚痴以及與其相應的貪、瞋、嫉等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