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6

佛教的在家弟子,應以佛教的立場,從事文化、慈善、社會福利事業。

《平凡的一生》重訂本﹝頁192﹞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隨喜懺悔有作有集

(釋厚觀,2006.3.28,訓勉沙彌)

我們在《大智度論》的課程裡面,有談到許多不錯的佳句、值得省思的話,我想今天再提出一些跟各位同學共勉。研究所和大四的同學也再次複習一下,加深印象。

《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我們的「業」除了「造作」以外,還有「積集」,那麼在《成實論》1裡面就有四句。

第一種是「有作有集」。我們自己造作了又能生隨喜心、懺悔心,這個稱為「有作有集」。舉個例子來說,當沒有人要到大寮做事,這時如果有個同學自己發心去做,這個就是有作;而他內心也感到很歡喜。這種以歡喜心為大眾服務,就是「有作有集」。

第二種是「有作不集」。他雖然去做了,可是卻滿肚子不高興,或者做了以後又後悔,這個就是「有作不集」。

第三種是「不作有集」。自己沒有辦法做,但看到別人去做,他很歡喜很讚歎,而不是說風涼話:「啊!還好有你去做!」不是這樣,而是打從內心地感到「如果我有能力、有空閒,我也願意發心」。這樣打從內心誠懇地讚歎、隨喜,雖然他本身沒有親自做,但這個隨喜是功德無量的。

第四種是「不作不集」。

由此可以知道,雖然造作本身是個「業」,可是這個「積集」,也可令我們福德隨增。倘若我們看到別人做,內心不但沒有讚歎隨喜,反而說一些風涼話,退失他人的道心,或阻礙人家發心修行,依《大智度論》來講,今生我們障礙了別人,將來在聞法各方面也都會碰到障礙;更嚴重的話,甚至會生到「八難」之地,障礙我們聽聞佛法。所以,這值得我們同學好好警惕。戒法也是如此,我們自己做不到,理應產生慚愧心,如果反而加以輕慢、毀謗戒法,罪業會更加重。所以,希望大家在日用尋常當中,能夠好好反省、觀察我們自己。「隨喜」講起來容易,真的做起來,也是要一番努力才行。希望大家好好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成實論》卷7:「業有四種:有作不集,有集不作,有亦作亦集,有不作不集。作不集者,如作殺等業後則心悔,作施等業後亦心悔,又起作業心不復憶,是名作非集。集不作者,若他作殺等則心生喜,他作施等心亦生喜。亦作亦集者,若作殺等罪施等福亦心生喜。不作不集者,亦不作亦不生喜。於是中,亦作亦集是必受報。如經中說:『若業亦作亦集,是業必受果報。』是故作集業,若現受報,若生受報,若後受報。」(大正32,290c8-18)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第三章 內觀修行的基本原則(二)

身隨觀
這是指一再地觀察身體的色法。隨觀身時,四種威儀姿勢皆可使用。坐姿和行走最適合初學者,因為立姿需要很多的精進力,而臥姿則容易讓人睡著。另外坐姿和行走最適合用來平衡五根。坐姿能讓定力成長,但需某程度的精進來維持身體的正直。行走增強精進根,有助於平衡坐禪時培養出的強大定力。


傳統上,會盤腿而坐。如果坐姿不當,一會兒的時間,便會有很多疼痛產生。所以坐姿應正確,上身應直立與地面成直角。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苦受生起,也有助血液循環。[14]
 

背直盤腿坐,心專注腹部*7
這樣坐直後,將正念放在禪修的基本目標,即腹部起伏的過程。觀照腹部起伏可讓人見到究竟法的真實本質。要產生穿透現象的智慧,觀照心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處在正確的位置。正確的位置是腹部起伏。正確的時間是腹部起伏出現的時間。


心很容易被煩惱擊敗。把心固定在腹部起伏,便能暫時地讓心遠離煩惱。當然,在開始時會需要很多的努力。


有一個比喻:小船很容易被河流沖走,要讓它逆流而上並不容易。想要讓船逆流而上,需要先掌控船舵——這相當於將正念放在腹部上。之後,還需要划船。這是指依持續的精進力,不懈而無間斷地緊跟著腹部起伏。[15]
 

這裡需要兩種力量:精進力,即為了跟隨腹部起伏而付出的完整不懈的努力;準確力,即準確跟隨的能力。準確來自於以正念撞擊每一個當下生起的身心現象。呼吸的韻律應自然、正常,不刻意。當精進力與準確力平衡時,「剎那定」便會生起。
 

這過程好比是盤踞在蜘蛛網內的蜘蛛。蜘蛛通常會在蜘蛛網的中心等待著。當昆蟲被蜘蛛網捕獲時,蜘蛛便會迅速衝過去,吸取昆蟲的營養,然後再回到中心點。同樣地,禪修者將注意力放在中心,即基本目標:腹部起伏。當其他目標生起時,由於精進力與準確力,心能夠迅速地觀照該目標。
 

自然地呼吸,心固定在腹部起伏。
每次仔細注意、精確觀照腹部起伏時,便是在培養有能力斷除煩惱的心理特質。[16]
 

這些特質是:
正精進,作用是不接受煩惱。
正思惟,作用是將心準確地導向所欲的目標。
正念,作用是防護心免受煩惱侵擾。
正定,作用是不讓心散亂。
 

這時,心是清淨的。這是隨著每個正念自然生起的善法、利益。所以,每次練習觀照時,禪修者便是在培養善心。
 


心純淨、無罪,具有真正的美德
當我們開始禪修時,我們才發現心有多麼難以馴伏,猶如沒有父母管教的野孩子一樣。如果放任這樣的心不管,便無法去除阻礙我們修行成就的種種障礙——因為我們一直被會引發苦樂受、貪瞋痴的種種所緣所轟炸。只有恰當的控制,才能調伏這慣於反應的心。[17]
 

舉例而言,如果父母不控制自己的小孩,小孩受壞朋友影響時,可能會變成青少年罪犯。但是,如果有恰當的控制,終究小孩會智慧成熟,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能謹慎行事,避開不良的行為。
 

禪修也是如此。心一再地追逐感官欲樂,心煩意亂。我們得控制心,讓它得以成長。這訓練期,雖然痛苦,但是確有必要。
 

儘管小孩心中一開始會怨恨父母,但是他終會了解理智的自我控制是成功的基礎。小孩獨立後,控制發自內在,不需要外人強迫,了解如何分辨善與不善,能夠終生遵循良善的行為。
 

一開始,心很難集中在腹部起伏。但是,讓人安慰的是,付出的努力和練習給與人進步、熟練的空間。以注意力控制心這種有難度的技巧,對於心的淨化非常重要。而禪修的意思便是,讓這種技巧達到能使智慧得以開展的熟練狀態。
 

我們說的智慧是指什麼?當定的障蓋消失較長的一段時間時,我們能在腹部起伏中,觀察到究竟法,像是移動、僵挺、熱、感受等等。[18]更進一步時,我們將開始能辨別心的現象(名)和非心的現象(色)。之後,也能了知這些現象之間錯綜複雜的因果關聯。
 

硬、緊、移動、因緣,全能分辨。
讓人得以了解這些究竟法如何運作的內在原理,可以比擬是在看電影(見下圖):
如此,我們能夠直接經驗這些究竟法的性質。這些性質分為兩類。身體的覺受,如熱、冷、硬、軟、流動、壓力等等,屬於第一類,稱為獨特的性質或「自相」。第二類的性質普遍可見於一切緣生的現象,即生滅無常的性質、苦的性質、無人擁有絕對所有權的性質。巴利語中,便稱為anicca(無常)、dukkha(苦)、anatta(無我)。[20]
 

不懈而精確地觀察身心現象的自相後,共相便會顯現。這就是內觀的生起。
 

心隨觀
觀照腹部起伏時,心經常會遊蕩,迷失在妄想之中。這稱為散亂心,是心的一種狀態。當正念消散,心離開基本目標時,散亂心便發生了。正念有保護心免於煩惱的特質。缺少這個護衛,污染物會很快跑進來,尤其是在心遇見會引發貪、瞋、痴的所緣之時。當我們仔細觀照散亂心時,它便會消失,之後立刻生起清淨的心。觀照心理狀態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心識的整個過程與其本質。我們鼓勵禪修者去捕捉心正要開始遊蕩的那個瞬間。
 

不要遺漏妄想,全部要當下觀照 [21]
觀照貪、瞋等負面的心理狀態,會有任何利益嗎?它們不會反過來控制我們嗎?觀照當下的現象,不僅能見到現象的本質,也能阻止煩惱,就像警察一直注意著壞人,便能夠阻止他們行動一樣。
 

未受訓練的心自然很粗野,易受負面的心理狀態所把持。這種心是沒有作用的,就像未調伏的馬對主人毫無用處一樣。粗野的心有三點特色:第一,難以調伏;第二,極為性急,只膚淺地瀏覽過發生的現象;第三,任性善變。因此,對擁有者而言,這種心並不可靠,且令人難過。因為如此,佛陀稱讚我們調伏粗野放蕩的心。如何馴伏呢?就像馴伏大象一樣。首先,必須在它出現的地方,野蠻叢林,捕捉到牠。同樣地,我們必須在心出沒的地方,即六根門,捕捉心;必須持續不懈地與每個心識共處,無論它出現在哪裡—眼、耳、鼻、舌、身或意門。只有如此,我們才能體驗未曾體驗過的寂靜。
 

巴利佛典說: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這可以翻譯作:「如實地觀見生起的事物」或「在事物生起時,觀照它們」。事物指一切緣生的現象,而且必須是可以直接經驗的事物,比如想要坐下的心理動機、實際坐下的整個動作。[22]
 

一開始,在所緣出現時給與標記。例如,想要坐下的動機出現時,標記「動機」,然後在真正坐下時,標記「坐下」。或者在腹部上升時,標記「上升」;下降時,標記「下降」。將注意力引導到由呼吸引起的腹部起伏之時,禪修者能夠辨視出腹部的外形、形狀,移動的形態1,以及透過純粹經驗感知的種種覺受。上升、下降是移動的形態。觀照這下升下降的形態時,隨著修行的進步,禪修者將體驗到緊、硬、移動、熱、痛等純粹的覺受。
 

在佛世時,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這簡要的教導,對於具備銳利智慧的人而言已經足夠。後來,這類的人變得很少,因此,注釋書阿闍黎解釋說,「標記」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用來安定禪修者的心,並且辨別所觀目標的本質。
 

曾有這樣的論點認為,標記實際上是把概念法引入內觀禪修中,與「如實觀見事物」的教導相衝突。其實,注釋書提到一種概念,合宜的概念。例如,雖然不標名、命名,就可以覺知到「熱」,但是,「熱」有名稱概念,在英語是heat,巴利語是uṇha。定力與正念尚不強的初學者,可以在內觀修行時運用這種概念,[23]作為能將心導引到目標上的一種工具。隨著修習逐漸深化,心自動會放下標記,直接體驗目標。標記有助於讓觀照心井然有序,就像將尺放在一行字下面,能夠幫助小孩子閱讀一樣。
 

當內觀成熟,尤其是第四、第五觀智時,現象生起的速度突然驟增,快到禪修者沒有時間加以標記。那時候將只是純粹地覺察究竟法,不見形狀與形態。
 

這時,禪修者有兩個選擇,持續標記,或者不再標記而只是讓心緊跟著生起的現象。當禪修者想要持續標記時,他只能標記到這些迅速生滅現象的一部分而已,無法全部標記。第二個選擇是較合適的,因為如果一直嘗試要作標記,禪修者很快會感到疲累。
只有在目標生起時,當場捕捉到目標,才能夠如實了知它們。「只有」這個詞很重要,因為它強調當下的瞬間。禪修者沒有思考、反省、臆測或解釋的空間。必須是在當下、當場,不是在之前或之後。就如同想看閃電的人,必須在閃電發生時觀看才能看到閃電。把一隻手放在地上,用手臂支撐身體[24],如此將重量放在單邊,並標記「支撐」。閉上眼睛,同時將注意力放在身體姿勢的形態。
 

過一些時間,你將經驗到僵挺、緊繃、不舒服、振動、熱、硬等覺受。標記只是一種善巧工具,把注意力導引、固定在所選擇的目標,以便了知該現象的真實本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緬甸禪師會用這類詩偈,來幫助聽眾記住禪修實踐的一些原則。
1.英譯作modes of disposition,巴利原文是ākāra。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智廣學佛會成立一周年暨福嚴推廣教育班20期期末聚餐聯誼會 – 會務記事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課程於元月6日結束,本會(智廣學佛會)隨即於元月9日舉辦期末聚餐聯誼暨會務報告,並恭請福嚴佛學院院長 上厚下觀法師蒞臨指導,當日出席會員約有40餘人。會場中並展示數件花藝作品,皆係張鳳妹老師及插花班學員之創作成果,使會場倍增溫馨文雅氣息。

聯誼會於上午9點30分開始,首先由會長致詞,說明自本會成立迄今已一年,承蒙 上淨下照前院長及現任院長 上厚下觀院長之指導,並感謝志工及會員們共同努力耕耘的成果,成就了推廣班課程的運作及智廣部落格相當豐富的內涵。會長希望與大家共勉,能夠經由院長及法師們的授課內容中,真正理解佛法的真義,並親近三寶,從聞、思、修下手,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廣積福德、智慧資糧,自利利他,成就佛道。

接著,恭請 上厚下觀院長開示,院長為大家講解佛典選讀一篇,主題是〈野干為帝釋天說法〉,故事敘述:過去久遠時前,有一野干被獅子追逐,墮入井底,未能得出,三日後,野干自知瀕臨餓死,而説偈頌,大意是說:我這罪業之身今日為苦所逼,即將死於井內,後悔未捨己身給獅子吃,餵食獅子尚有功德,如今無功而死,還要汙染井水,實在悔恨。隨即向十方佛懺悔,希望藉由真心的懺悔而得清淨,但願來生能生生世世遇到明師,如法修行速成佛…。此時,天帝釋以天耳聽到野干的誓願,肅然起敬,非常感動,順著聲音,天帝釋率眾多天人來到井邊,救出野干,供養食物並請野干說法,野干自說受此野干身的宿世因緣,並與帝釋問答,教授十善法、行菩薩道…。故事十分精彩而引人入勝。感恩 院長向我們與會大眾開示,藉由說故事而有所省思,再而精進於斷惡修善,進而能向了知諸法實相邁進。

接著由會計秀卿師姊報告會務收支概況後,張會長再以powerpoint作會務報告及智廣網站簡介,內容涵蓋有印順導師法語、導師著作《菩薩心行要略》節錄、厚觀院長著作《福慧集》節錄、花語、故事集、推廣班上課影音實況、供佛花藝作品、心得文章分享……等等。

其次是〝學員學習心得分享〞時段,許俊男師兄分享來推廣班上課的歷程,言及大約在兩年半前,是因緣使然,研讀《妙雲集》而開始踏上正式的學佛之路,其間修習很多課程,肯定授課法師不厭其煩、引經據典詳細解說,覺得獲益尤多。最令他驚訝的是 導師出生在缺乏正規教育資源的那個年代,竟能如此著作等身,而且數十年之間,對佛學的研究,竟都能前後一以貫之而不互相抵觸。他期許自己把 導師的著作好好地研習、消化並付諸實踐,這輩子就「心滿意足」了。我們同為推廣班學員,聽到許師兄對聞法學佛之用心,似乎也加強了我們的學習動力,所謂見賢思齊是也!

約11點30分,供午齋時間到了,由香積組月廷、圓真、及志工團隊眾師姊們所準備的素齋早已備妥,大家愉快地享用。午齋完畢,緊接著於12點半左右,恭請 厚觀院長於福嚴精舍大殿佛前,為數位學員們主持歸依三寶之儀式。

聯誼會約於下午1時多圓滿結束。

記錄者 :翠英 合十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八) 慈悲與智慧的融和 (1)

佛法常說「悲智雙運」,這證明佛法中悲智不可分開的。慈悲的內容與作用,大抵相同於中國之仁與西方之愛。但慈悲不僅是同情,關懷,而且是符合真理的。所以說:無智不成大悲。慈悲是一切道德的根源,道德無慈悲卽無法建立。道德準繩,就看慈悲之有無。慈悲心也就是同情感。舉例說:我們見到他人遭遇苦難時,內心油然生起關懷,進而以其所有,盡心盡力去幫助他,給予他身心安樂和慰藉。這就是慈悲的表現和實踐。不過,一般人之慈悲同情只限囿於自己的親人,不能推廣於他人。最明顯的例子,做父母的見到自己的子女生病時,內心的憂愁焦慮超過了子女的病苦;只恨不能以自身代替。這一偉大的慈愛,普通人只能施捨於自己的子女,而不能普及到他人的子女,因被情愛所束縛,封鎖在一個小圈子裡不能超出。儒家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要人「冤親平等」,這無非希望我們擴大同情,增長慈悲。要想悲心深切,先應明白人生真義(以智慧去觀察)。佛法說緣起,人是群居動物,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資具,均由社會廣大人群:士、農、工、商所供給,生命財產,由軍政、法律所保障。明白這相依相成之緣起的道理,卽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約我們無限延續的生命說,過去無量生死中,我們也有很多父母親屬,眼前現生的父母我們要報恩,過去的父母兄妹我們也應報恩。所以佛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的慈悲心,不是為一家一族一國全人類,甚至要擴大到一切眾生界。大乘佛法特別強調素食,不殺害眾生,原因在此。同時佛法中講慈悲,不是施予,而是一種報恩。與智慧相融的慈悲是契合真理──自他緣成,相依相存。

一般宗教講博愛,總以自我為中心。如「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信者永生,不信者永火」,這種強烈的獨佔的排他性,除屬於自己外,一切皆要毀滅,階級愛的底裡,露出了殘酷的仇恨!佛法中慈悲是冤親平等,對於冤家或不信者,雖一時不能度化他,待因緣成熟,自然可以攝化。依宇宙因果自然法則說:自作自受,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可以賞善罰惡。如人爬樓梯,自己不小心,就會摔跤,一切自己負責。佛法講善因得善報,惡因得惡果,有人不明因果法則,以為其中含有功利觀念,殊不知佛法講善惡,根本原則建立在合情合理人事種種關係上。符合道德法則稱之為善行,自有好的果報;違反情理的,損人害己的惡行,自會召感苦痛的後果。這不是功利,而是社會人群共同循守的自然法則。如此才能鼓舞人們道德心行,提高道德生活水準。

一般宗教之愛,因為缺少智慧,故愛有範圍。佛法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唯有真智中才有大悲,佛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由於大乘佛法以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為己任,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辦。人類各各習性不同,重於理智者,則個性孤僻,不能樂群;重於感情者,又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均不能稱為完美理想的人生。佛法以智信合一,悲智融和為人生之正鵠。信仰,智慧,慈悲為大乘佛法三大心要,均衡的發展,由凡夫位,次第修學,進達於最後究竟的佛果。人生旅途,僅數十寒暑,我們應利用這短暫的人生,以此理想完善的藍圖,來莊嚴此人生,昇華此人生!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一六三──一六六頁)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5

歸依即對於覺者的景仰,並非依賴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從自己的信仰、智慧、行為中,達到人生的圓成。

《佛法概論》﹝頁50﹞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斷除煩惱

(釋厚觀,2006.1.14,訓勉沙彌)

煩惱有很多種別名,其中一個就是「漏」,「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等永盡。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功德圓滿呢?

我們人都不希望受苦,可是很奇怪,我們卻很喜歡去造作、積集苦的原因。而這苦的原因,其實就是煩惱與業。惑、業、苦三者不斷地循環。因此我們對自己的一舉一動、所作所為,都要非常清楚;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也要非常明白,要有很高的警覺性;要能明瞭有什麼煩惱現行,或瞭解正在造作什麼樣的業,將來會感得何種果報。

當覺察到煩惱一生起,就要隨時斷除,如果放任不改,依照《瑜伽師地論》1所說,有些潛在的業力就會起現行,下品的煩惱就會起中品的煩惱;繼續放任不改,中品就會展轉起上品的煩惱,接著就會引生我們這一生種種的惡業受苦;更進一步,還會帶來來生的種種苦報。

所以,希望大家隨時隨地留意自己的身、口、意,息滅貪、瞋、癡。今天簡單說這些與各位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瑜伽師地論》卷95:「習行如是諸邪行者,於現法中未現前漏令起現前;既現前已,令依下品起其中品,令依中品起其上品,由此為因,生起當來老病死等一切苦法。如是當知由於如理及不如理不實知故,造作苦諦、集諦雜染。」(大正30,841b2-7)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第三章 內觀修行的基本原則(一)

[11]開始修行內觀之前,建議先修習四種護衛禪。

佛隨念
憶念佛陀的獨特功德。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功德來憶念。例如,佛陀是阿羅漢。簡短的憶念就足夠。

在禪修的某些階段,可能會遇到可怕的所緣。這時,佛隨念能幫助禪修者去除恐懼。

慈心觀
修習時,使用簡要的措辭,如「願一切眾生無仇敵」,培養對一切眾生的慈愛心。[12]

重覆地對一切眾生散發慈心。這種簡短扼要的句子意義深遠。例如,仇敵包括內在的敵人(即煩惱)與外在的敵人(不友善的眾生、危險等等)。如果人真的沒有仇敵,那麼人間便有真正的和平。慈心觀會在禪修者周圍創造友善的氣氛,因此將不會有其餘的眾生來擾亂禪修者。

不淨觀
不淨觀,不一定要觀屍體。也可以觀想活人體內的不淨物。人通常很執著身體,自己的或別人的。如果真的仔細近看身體的種種部位,將能減輕對身體的執著。例如,憶念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憶念身體的不淨,能夠幫助禪修者去除禪修時可能生起的一個很大的障礙——貪愛。

死隨念
無論人屬於什麼種族、階級、年齡、地位,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事。經常憶念死亡,能培養出不懼怕死亡的態度,以及想要淨化自心、修習念處的迫切感。禪修者也將能夠忍耐在修行期間生起的種種苦受。[13]

想修行內觀的人,可以在坐禪之前修習八分鐘這四種護衛禪(也就是各修兩分鐘),可以一天一次,或者一天數次。

修習內觀時,讓自己的正念持續且穩固地住立在四種身、心現象之上。這種念住即稱為四念住(或四念處)。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七) 慈悲心行的特勝(2)

三、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愛,而是通過理智而發動的:父母愛自己的兒女,有時會失去理性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兒女好;若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兒女不好,心裡則非常的不快活。佛的慈悲中,充滿了理智。佛有慈悲救濟我們的能力,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悲哀苦痛中呢?「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眾生都有他們過去的善惡因果,當他惡業因緣成熟時,佛的慈悲也救不了他。佛要眾生止惡行善,但眾生偏去作惡,不信世間的因果,佛的慈悲又怎能救度他呢?我們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種種的善行,佛對我們自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護念。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會以因果的正行來救濟我們。反之,佛的威德慈悲,雖然廣大無邊,也救不了我們。佛對眾生的慈悲護念,並不因為眾生都對佛陀有虔誠的信心。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原則,凡是眾生的一切行為都是善的,自然會受善果。善心增長,雖不信佛,佛也照常的護念他,而且自然會受佛所攝引而歸於佛。不然,即抹煞了世間因果律了。佛的威德,佛的慈悲願力,雖然廣大,但眾生的業力更大。明白這,才會知道佛的慈悲願力中充滿了理性。有許多對佛法沒有正確了解的人,自己病倒了,受不了病苦的煎熬,即覺得學佛無用,這完全沒有理解佛法的正義。如人做生意,以種種投機不合法的手段,騙取錢財,結果犯法失敗了,佛又怎樣救得他呢?所以佛救護眾生,決不抹煞世間的因果律,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現。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反世間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所以佛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慈悲而能體驗真理,智慧而又能救護眾生。世間的一般宗教,祇講信仰,這太偏向了感情的愛而忽略了理智;而出世的小乘聖者,又偏重了理智,缺乏了救護的悲心。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而到達悲智平等與究竟的最高峰,這是佛教慈悲的尊貴處。

四、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如世間人的治病,治本即治病的根源,治標即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醫法,這雖能止一時的痛苦,而不能徹底的杜絕了病源。救濟人類的苦痛,世間也有兩種方法:甲、方便:如遇著沒飯吃沒衣穿的貧乏者,給他們衣食,這即是臨時的方便辦法。乙、根本的救濟,是要研究貧乏者的原因,如有人因缺乏了謀生的技能而貧苦的,那就教他學個技能;如因每年水災而貧乏的,就得想法疏通河流,這才能徹底治止他們的貧乏苦痛。佛法也如此,方便主張布施救濟等;而根本卻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決。所以一個真正的修學佛法者,每能從佛法中,照著實行而獲得痛苦的究竟解脫。若自己不去好好地照著佛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想佛菩薩的慈悲救護,那是永遠不能獲得根本救濟的,永遠會流轉於苦難中的。

世間人往往只見淺處,不見內面的要緊處。從前有人請客,客走進了主人的廚房,見煙囪直直的靠著屋簷,便非常關心的對主人說:「煙囪靠近屋簷,容易起火,最好作成曲形」。當時,主人並沒有聽從客人的話。不久,不幸失火,燒去了部分的房產。這時候,主人一面為自己的房產燒去而傷心,一面又感激許多來救火的人們。可是卻把最初教他移煙囪改成曲形的那位客人忘掉了。部分的信佛者,但知信佛求救護,而忽略佛陀的根本救濟法,不能如實奉行,這等於那位失火主人那樣的愚癡。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若自身不斷地去作惡,或不肯依照佛的教法去行,佛雖慈悲的救護一切眾生,但救不了你。所以我們要依佛的教法如實奉行,這也即是接受了佛的救濟。是的,佛對我們有深重的救濟之恩,希望今天來慶祝的,不要忘掉佛陀的恩德!

〈本文錄自 《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11~16頁〉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4

佛與弟子雖疊受政、教之迫害,從未叫囂,少流於感情用事,沉靜悲憫,一以德化,卒於心安理得中勝之。

《印度之佛教》﹝頁34﹞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時時自省,長養慧命

訓勉沙彌(釋厚觀,2005.12.15)
上個星期,大家參加禪三,覺得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是不是我們過去世累劫以來的習氣太重,或者現在世沾染的染污太多,造成我們內心的染著太深而無法降伏?或是說我們對法門的瞭解不夠透徹?或者我們已經暸解了,卻沒有全心全力地貫徹實踐?抑或是這三者都有?雜染、習氣粗重、法門不精又沒有全力以赴?那麼,其結果當然可知了。

既然如此,我們應如何來對治呢?我想,這只能靠自己多用心了,別人可是幫不上忙的。一個人要吸收營養,要吃有益的食物,生命才能夠維持、增長。反之,如果我們吃進去的都是毒素,接觸的環境都是有害身心的,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壽命已經不長了!

同樣地,我們也是要以「戒、定、慧」來維持我們的慧命,增長我們的慧命。如果所接觸的都是與雜染生死相應的事物,吸收進去的也都是這些東西,那麼,我們就可知道這個人的慧命不長了!

如今,我們知道要學佛、知道要出家,這是難能可貴的,希望大家能夠各自努力才好。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第二章 通往寂靜樂的道路

通往寂靜樂*2的道路有三段:根本道、前分道、聖道。

根本道
要進入根本道,必須對基本的「業正見」有正確的認識:善業帶來善果;惡業帶來惡果。基於這個了解,人們持守依循聖八支道的戒律。過著具戒的生活,培養正思惟、正精進、正語、正命。所謂的「正」,意指對熄滅煩惱有助益。[6]


即使個人和社會可能會失去這種業正見。但是,它不會完全在世上消失。如果它消失在某個國家,它將在另一個國家出現。因此,業正見被稱為「世間之光」或「輪迴之光」。從此正見所得的利益是,能夠以堅定的決心避開惡行並履踐善行。

前分道與聖道
在禪修中心,禪修者通常遵守八戒,避惡行善。這種良善、具戒的生活,對正念與定力的練習而言,非常重要。持戒讓人遠離貪、瞋、痴粗重的過失,擁有剎那遠離煩惱的寂靜。觀照於六根門生起的身心現象時,也會有這種寂靜。例如,觀照腹部起伏時,違犯煩惱與顯現在心裡的纏縛煩惱便不會生起。持續精進努力,觀照力將累積動能,更容易杜絕煩惱。



重要的是,對抗煩惱的勁力是連續且保持警醒的。否則的話,可能會偏離到相反的方向,即懶惰、失念、散亂。[7]

下列的比喻也許可用來描述精進的運用:就像用水灌滿空的(充滿空氣的),瓶頸很窄的瓶子。每一滴水都驅逐走些許的空氣。但是,因為瓶口很小,倒水的人需要精確、謹慎,確保每滴水直接進入瓶子。


就像真空瓶可以讓水保溫很長的一段時間,同樣地,我們應該讓心長時間地遠離煩惱。當時間點正確,有正確的所緣,且禪修者能夠持續觀照的時候,他將開始獲得內觀*3,了知名、色,其因果關係等等,直到證得能徹底根除煩惱的聖道。

前分道裡正念的練習,即是佛陀在《念處經》*4教導的修心方法。如果認真修習念處,便已踏在聖八支道上。

觀照六根門,如腹部起伏時,必須努力。這是「正精進」。


確保覺察力未漏失任何目標,持續緊密地觀照每個聲音、疼痛的感受等等。這是「正念」。[8]
 

觀照*5時,心密集地專注在所觀的目標上。這是「正定」。

這三支構成聖八支道的「定蘊」。


觀察腹部起伏時,心覺察到色法的特質,諸如硬、熱、移動。心也覺察到這些特質生起後消失,無法令人滿意,且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它們的生起。禪修者生起這種智慧,不是因為禪修老師告訴他們,也不是透過書本,純粹是直覺,基於個人直接的體驗。這是「正見」。


觀察的時候,必須以正確的方式,注意正確的目標。這是「正思惟」,遠離了欲想、瞋想和害想。


這兩支是聖八支道的「慧蘊」。


在密集禪修期間,禪修者不說謊話,不毀謗,不惡口,不做無益的閒談。這是「正語」。


在禪修期間,禪修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等。這是「正業」。[9]


謀求生計之時,戒除了邪語、邪行,便滿足「正命」的條件。


最後這三支構成聖八支道的「戒蘊」。禪修者修行內觀時,也了悟了四聖諦。解說如下:


試著觀照腹部起伏時,會觀察到疼痛、散亂等。這些都是苦。禪修者了知含藏在緣生法內的「苦諦」。


禪修時,禪修者斷除苦的因(集諦),也就是貪愛與其同伴:無明與瞋。


禪修時,煩惱暫時剎那地熄滅,這是世間的「滅諦」。


當然每次正念觀照時,都在修習「道諦」。[10]

為農場除草時,只會移除主要的雜草,不管其他的雜草。當禪修者精勤地密集禪修時,他或她應該以保持正念為第一順位,毋須做向佛像供花等表現虔信的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巴利文是santisukha。Santi是寂靜,Sukha是快樂。這是涅槃寂靜的快樂,相對於依欲樂、禪修狀態所得的小樂。
*3 內觀的巴利文是vipassanā。它是對一切緣生法的無常、苦、無我性質的直觀。思考的、膚淺的了解(如「我們愈來愈老」)不算內觀智慧。
*4 Satipaṭṭhāna Sutta,《中部》的第十經。
*5 觀照,有正念地觀察目標。
 

~摘自 烏.班迪達
《念與禪修者》(111頁)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第一年度會員聯誼大會及20期推廣班期末聯誼

日期:民國 100年元月9日(星期日)上午9:30~12:30
地點:福嚴推廣教育班



【張鳳妹會長致詞】
院長、各位法師、各位會員,各位大德,阿彌陀佛!
今天是智廣學佛會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第20期推廣班期末聯誼,歡迎大家熱情的參與。

首先, 學自很感謝這學期以來,所有志工的付出與奉獻,例如有人發心錄影、錄音以及後製工作、有人負責清潔打掃、報到櫃台、乃至影印講義、燒錄MP3、DVD,還有人參與大寮志工、花藝志工、智廣部落格的打字工作。有各位的付出,成就了整個推廣班課程的運作,也成就大家自己的功德慧命,請大家為自己、也為別人鼓掌,隨喜功德。

我們智廣學佛會也要藉此機會,感恩  上厚下觀院長及福嚴的法師們為我們上課,使我們理解佛法的真義,佛教徒不能只是“信佛”,還要“學佛”,要親近三寶,從聞、思、修下手,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廣積福德與智慧資糧,自利利他,成就佛道。

現在正是民國100年的開端,在新的年度裡,學自在這裡要借用 厚觀院長在《福慧集》的話,跟大家共勉。 院長說,如果要生生世世見佛聞法,必須與三寶結緣夠深。例如:
一、從「佛」來說:想要生逢佛世界,現在就要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憶念諸佛。
二、從「法」來說:如果不想退失智慧,就要對法恭敬、積極護法、宏揚正法。
三、從「僧」來說: 我們如果希望在學佛的道路上,有善知識指導、有許多菩薩同學互相成就,就要廣結清淨善法緣,其實踐的方法就是「敬僧」、「護僧」、「讚僧」。

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我跟三寶結的緣夠深嗎?如果還沒有,趕快加油!
最後,附帶說明一下:今日除了午齋供僧及大眾之外,其餘現金,供養 福嚴佛學院、福嚴全體師生、以及印順文教基金會。讓我們種下今世、後世得度的因緣!謹此 再一次謝謝大家,並祝福各位,民國100年,福慧增長!吉祥圓滿!

【上厚下觀院長開示】
野干為帝釋天說法
(講義Word檔案下載處)(講義pdf檔案下載處)
(MP3下載處→第一段第二段)

【學員學習心得分享】
在福嚴推廣班的學習心得分享

2011/1/9 許俊男
退休迄今4.5年,在福嚴推廣班則學習了2.5年。因在職場42.5年,到底很難一下子切割得清楚,加以家裡的事務也有待處理,因此在這中間空了兩年。

因為家母、大姊與二姊的因緣,早年在永修精舍走動時就已景仰福嚴佛學院是台灣研究佛學及培養法師的重鎮,奈何因工作的關係而身不由己,雖心生嚮往,但終未得其門而入。二姊送了末學很多有關 印順導師的著作,包括《妙雲集》等,卻讓我不識貨地將其束諸高閣30多年。也許是因緣開始成熟吧,在2.5年前的暑假,上網查看福嚴推廣班所推出的課表之後,於是開始踏上正式的學佛之路。

剛開始時是懷著憧憬的心情前往,踏入推廣班之後發現果然名不虛傳。由於過去工作性質的關係,很喜歡從學術的角度去思考佛學。因此一開始問題特別多,但授課法師們並不認為末學所提的問題幼稚,而仍能有教無類、不厭其煩地詳加解說。相信也造成授課法師們的不少困擾,謹此說聲抱歉!但是後來也發現很多問題都可在《妙雲集》的下篇找到完整的答案。也可見末學並不是很用功的學生。

斟酌自己的根基,打算藉由對佛學的學習來加強對學佛的信心。雖然學佛有所謂「信、解、行、證」的次第,能開始學佛也表示已有某種程度的信心,但感覺仍有待加強。相信這「信、解、行、證」四者之間也有其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末學剛踏入推廣班初始,正值 淨照院長主持福嚴時期,有機會開始接觸唯識學,如 安慧法師開的《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等課程。當時聽親友及同學們說唯識學很難、名相很多,心想任何一門科學都得先有其共許的專用術語,以方便接下來一連串的論述,因此有一探究竟的驅動力。

在推廣班還修了一些其他課程,如《因明學》、《中國佛教史》、《成佛之道》、《大智度論》、《阿含經》等課程。同時在永修精舍也跟隨 寬謙法師等聽了一些《法華經》、《維摩結經》、《菩提資糧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識規矩頌》、《成佛之道》等課。 淨照院長在上《成佛之道》時,常會在下課前留幾分鐘開放問題的提問,而且有問必答。另在學期末還曾利用空出的時間扼要地介紹南傳《清淨道論》的禪修方法,使得末學對於學佛的實踐方法之一的禪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期盼將來在因緣具足時也能一窺究竟。

在1.5年前,則開始有 厚觀院長的《大智度論》遠距視訊教學。半年前 厚觀院長回新竹主持院務之後,繼續講解《大智度論》,並大開解答佛學疑問之門,且能很快地從電子郵件收到經彙整而得之既嚴謹、又引經據典的詳細解說,因此覺得獲益尤多。也讓末學過去曾對研究所何以將「書報討論」列為必修課程的疑問得到解答。因為後來發現學生在作論文而遇到問題時,往往是在透過共同討論時所激盪出來之智慧的火花,而讓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末學覺得上任何一門課,都應以培養將來能看懂任何經論的學習能力為出發點,因此盡量咬文嚼字地去了解和學習。中間常會遇到梵文與中文、今文與古文在語法上和習慣上的差異,也常會遇到一些古今相通的古字在解釋起來卻大相逕庭的趣事。

在2.5年的學習生涯中,最令末學驚訝的是 導師出生在缺乏正規教育資源的那個年代,竟能如此著作等身,而且不論是在年輕或者年長時期,對佛學的思想研究,竟都能前後一以貫之而不互相抵觸。由此可見 導師思惟的清晰與治學的嚴謹性,當然更重要的是 導師的用功及其持之以恒的毅力。

感謝 導師留下舉世無雙的輝煌著作《妙雲集》、《華雨集》等豐富的大作,使得我們後生晚輩能在學佛路上方便許多。我們除了抱著感恩的心情之外,更當把握今朝,勤勇精進地學習。因為末學學佛的起步較晚,也不敢太好高騖遠,心想如果能把 導師的著作好好地研習、消化並付諸實踐,這輩子已心滿意足了。

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嚴的授課,法師群們一直維持中道的方式,不偏不倚那一宗那一派,並能在不受權威制約的自由學風之下,秉持真理越辨越明的虛心態度以追求正法的精神。心想這應是傳承了 導師一向客觀的治學風格,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難得一見的。有趣的是對一些涉及宗派的看法,在課堂上就是問不出來,但在課堂外卻常有意外的收獲。可見法師群們在場合的分際上拿捏得恰如其分,也推翻了要將問題與討論在課堂上跟大家一起分享、腦力激盪的想法。

末學發現福嚴在佛學的教學與研究上,尤其是在文獻學上的引用與發揮為其強項,這可從上課時所發的講義得到證明。引入文獻學,可以有力佐證論者對佛學研究的論點。同學們如果能進一步體會在這講義製作的背後,其實是福嚴的法師群們長久以來花了無數心血的結晶,就會更加珍惜這種得之不易的學習因緣了。

末學在這一段學習的過程,一切都還在摸索的階段,希望個人能對五彩繽紛、眾說紛耘的世間學說在簡擇能力上有所增益,也企盼福嚴的法師群們,能繼續指點迷津。在此,除了感恩之外還是感恩呀!

【皈依三寶儀式─恭請 上厚下觀院長 主持】




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三皈依:
盡行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
盡行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盡行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

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七) 慈悲心行的特勝(1)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雖然有淺深,但拔苦與樂的原則是一樣。有人說佛教的慈悲,與孔子的仁愛,基督教的博愛,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仁愛或博愛,與佛教所說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別的。

一、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制:有人這樣問:「佛教都說人類的苦痛深重,極為可憐,是不是一學佛就不可憐呢」?其實佛教說可憐,連自己在內,因為我們皆在深重的煩惱苦痛中,怎能說自己不可憐?真正說,唯有證悟法性了脫生死的佛陀,才是萬德圓具的幸福者。眾生如不求智慧,不斷煩惱,誰也不能說自己不可憐。事實是如此,凡是沈淪生死的一切眾生,時時在極重的悲哀痛苦中,當然他們是佛陀慈悲護念極堪可憐的一群。但我們如好好地作──精進地斷煩惱,求智慧,一樣可以達到究竟的正覺,脫離人間的苦痛。佛對一切眾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護。慈悲並非神的特權,我們也並非永遠是被可憐的。我們要虔誠地接受佛的慈悲救護,同時也要有慈悲救護心去慈念眾生,才能離苦得樂,達到與佛一樣的大慈悲。

二、佛的慈悲,沒有狹隘的偏私性:世間一母生養了幾個兒女,你要叫她對兒女不生偏愛,這很不易做到,可是佛視眾生如一愛子。老年的看為父母,年紀相等的看為自己的兄弟姊妹,年紀較小的,看為自己的子女。世間人,要與自己相愛的才親近,不好的就遠離,人類的互相往還,處處表現了親疏的現象。佛打破了這親疏的觀念,運用自己的深廣悲智救度一切眾生。即罪大惡極的眾生,佛也還是一樣的護念他。如基督教,信我(上帝)則受上帝的恩典,可以得救;反之,你是罪人,永遠墮在地獄中,再也沒有解脫的日子。如此,即使我現在信了上帝,而我過去的祖先皆沒有信仰基督,豈不永遠墮在地獄嗎?這種仇視異己者、反對自己者的殘酷,實在不能使我們同情,因為我們不能接受這殘酷的階級愛。佛法不捨一切眾生,普徧的慈悲救護,即使墮地獄的眾生,一時無從慈濟,但將來出生人天,還是一樣的拯救他,而終於要向上發展到成佛。故佛的普徧慈悲,平等救護的精神,非一切的仁愛可及。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4

行菩薩道的人,多重於利他,是於利他中去完成自利的。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32﹞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道心為學

(釋厚觀,1987.12.15)
一、師長的叮嚀
來日本之前,家師上印下順上人訓勉再三:「1、要為『佛法』而學;2、不要忘了出家人的本分;3、要用學問,不要被學問用,身體也很重要……。」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聖嚴法師也以「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勉勵。回顧三年佛研所生活,展望未來佛教教育,不禁有了一些感觸,正逢《人生》主編——佛研所的老同學(陳秀蘭居士)來函邀稿,我想就將它提出來與諸位佛學研究大德共勉。

二、修行與研究教理
佛法源於佛陀的正覺。佛的應機說法,隨宜立制,並不等於佛的正覺。……而有因時、因地、因人的適應性。1 佛陀在世時已是因時、因地、因人而隨機說法立制,加上我們並未親聞佛語,於時間上,離佛世已有二千多年;在空間上,由印度到中國,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人物方面,歷經多少祖師大德次第相傳,在這樣的緣起世諦流布中,不能不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演變,有所發展。雖然佛弟子以「修行」正覺為重心,但面對教外邪說雜陳、教內異說林立,到底應如何修,以及修的方法是否正確,還有賴「教理」來破邪顯正,引導修行。我們依經教來實地修行,以修行來體證經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中論》〈觀四諦品〉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2 佛為教化眾生,不得不依世俗言說,但問題是文字本身也有表達上的限制,而且在這麼多演變、發展的教理中,如何抉擇佛的真義,又依之聞思修證,實在是個重要的課題。

三、佛教學與佛教
近百年來,日本以中國固有的佛教為基礎,加上現代的研究方法,在佛學研究上有很好的成績。例如透過佛教史的研究,《阿含經》被重新賦予較高的評價。但正當大家積極從事文獻研究時,也有人注意到其潛在的危機。平川彰教授在《佛教研究入門》(p.28-p.29)一書中即指出:


要客觀地理解佛教思想,不能缺少文獻學的研究,但文獻學應該用來幫助佛教思想的理解,若只是為文獻而文獻,對人類沒有絲毫貢獻的話,「佛教學」將無法持久,早晚也會沒落的。因為雖然「佛教學」興盛了,但「佛教」卻衰微了,假如「佛教」沒有了,又如何能期待「佛教學」的發展呢?

近年來,不論在國內、國外,不少人正積極從事佛學研究。如果大家都能重視「修行方法」的闡明,以及從佛教史的演變中,記取佛教興衰教訓,藉以鑑往知來,這樣的研究或許更有意義。

由於梵文原典的發現,部分學者把注意力轉向梵文原典,卻忽略了漢譯經典的價值。其實,鳩摩羅什及其以前的譯本,比現存七世紀以後的梵文寫本之年代要早,二者的不同是非常值得比較研究的。家師說:「要說中國佛教(此地非指天台、禪等中國佛教)還有可研究之處,這裏就是。」此外,佛法能否住世,不只是個人的修證問題,據傳古佛沒有依律攝僧,因此正法不能久住。而嚴格說來,目前中國並沒有依律而住的僧團,因此「戒律的真正意義,我們出家人要有人發心去研究。3

四、教學、研究與教化
一般而言,大學教育的功能有三:1、教學,2、研究,3、社會服務。以東京大學醫學部大學院(即研究所)為例。老師、學生都在做實驗──「研究」,課堂上的講學較少,「教學」是在研究中實施,而社會上有任何醫療保健上的問題,常會請教大學教授,並透過新聞、電視等傳播媒體報導出來,以「服務社會」;而新的問題,也就成為新的研究題目。換句話說:研究題目是取決於社會人類的需要。其實,佛教教育也是如此,除了課堂上的講授外,也應對教理、修證及僧團等問題加以研究。

但是,如僅有少數人的內證、研究,而缺少了廣泛的「外化」(類似前所說的「社會服務」),也是無法將佛法普及的。缺少了後進的泉源,佛法也會有中斷的危險。因此從事高級佛學研究者,也不應該忽視從事通俗教化、慈善事業的佛弟子。因為他們將理論與修證表現於做人處事上,不也是同樣在實踐佛法、弘揚佛法嗎?

教化眾生,不能沒有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通俗教化者若一味地迎合世俗,失去了佛法的特質──「解脫」、「成佛」,也就不成為「佛」教了。另一方面,研究者若一味地高談闊論,忽略了對眾生的教化,也容易重蹈阿毘達磨佛教的覆轍。

本來,阿毘達磨論者積極從事「法」的研究並非不當;因為佛滅度了,佛弟子無法直接請教佛陀修證上的問題,但他們發現,依著佛說的「法」修行,仍可達到解脫。他們認為:對「法」的認識越透徹,越能瞭解真理,越接近解脫。於是積極地將佛陀隨機所說的法,做一番整理、歸納、分類,使組織化、次第化。對一些重要問題的提出、論究,真是功不可沒。但行之久遠,為了與其他部派論爭,連人為什麼有兩隻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巴也要論究一番。從此,佛法成了少數人思辯的工具,反倒無法利益更廣泛的眾生。

因此,佛教教育須要一方面「教學」,培養師資,從事廣泛的「教化」;一方面針對眾生修證的方法及僧團的問題加以「研究」,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這樣的佛教教育才能對佛教有貢獻,對自己有幫助。

五、為「佛法」而學
曾請教家師對僧教育的看法,家師說:「既然是僧教育,就是出家人的教育,一定要『嚴格』。儘管初級班、高級班、研究所重點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培養健全的僧格』並無二致。」以前我對部分大學生到福嚴佛學院上初級班感到奇怪,後來才深深瞭解,培養健全的僧格(含在家眾健全的品格),比培養增上慢心的一般學者更重要。要成為世間的正人君子已不容易,何況要成為一出世的聖賢!因此佛教教育,不管「教學」、「研究」、「教化」,無不以此為重心。能如此,方能使眾生得離苦、正法得久住。

前些日子家師惠贈法相一幀,並寫著警語數句:
為利濟人群而學,為自淨其心而學,
為探求佛法而外出求學,勿作世間學問想。


中華佛研所同屆同學惠空法師也說:「世間的學問比不完,輸人家一點沒什麼。」的確,為了在世間學上比高下,卻忽略了佛法的真實意義,不但無益人群,反而徒增我慢煩惱,多麼得不償失。

有人戲稱我們第二屆的八位同學為「八仙過海」,佛研所的海雖已過了,現又過了一海到日本求學,但真正的「人生苦海」還有待認真修行來克服呢!

佛教的事必須大家一起來做,因個人才淺德薄,以上所言未必皆能做到,但希望藉此與大家共勉,如有不當,還請不吝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見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p.2。
2《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大正30,32c16-33a3)。
3 參見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五冊》〈研究佛法的立場與方法〉p.71。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第一章 佛陀的教導

[1]「佛教」(巴利文作buddha sāsana),是佛陀給與,關於自我培養身、語、意行的教導。也許更恰當的說法是「佛陀的教養」。要真正變得有教養、有文明,需要能夠在身、語、意的行為上,自我節制,杜絕一切對眾生有害的行為。

要能克制住心,需要有辨別善、惡的能力,這就是修習智慧。如果某個行為有害,而你仍然做了那行為,那麼,你便是缺乏教養。但如果你克制自己,不做那件事,你便是有教養。

審視任何有害的行為時,我們應當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佛陀教導說,我們必須站在眾生的母親的立場來看待每位眾生。[2]說得詩意點,可以說,佛陀教誨的重點存乎於心。

持守五戒是使身體的行為變得有教養的方法。這稱為「戒的教養」。其他的宗教也有這種清淨戒行的指導方針。關於五戒最後一條戒:不飲酒,若是少量的酒,特別是交際性的飲酒時,或許有些諍議。不過,即使少量,也是危險的誘惑。怎麼區別少量和過量?不守這條戒的結果,常常是一併違犯了其餘四條戒。

思惟因忽視這些戒所造成的過患與痛苦,能夠幫助我們守住這些戒。戒行圓滿象徵高度的教養。不過,即使戒行清淨,不善的心仍然會生起。也就是說,心仍然缺乏教養,是野蠻的。要讓心有教養,我們必須進行下個步驟——定的教養。

「定的教養」分為兩類:「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和「毗婆舍那修行」(vipassāna-bhāvanā)。這裡的說明主要談毗婆舍那修(或譯內觀修行)。正念觀照身體現象時,心不再散亂,這時心中沒有貪、瞋或犯戒的念頭。心是清徹、純淨的。精進、念和定[3]塑造真正有教養的心。這是透過定而產生的戒行。若要享有這已受教養的心的利益,就必須認真且持續的修習。

內觀修行的主要利益,是見到事物的真實本質——見到一切存在的只是因緣而生的名色現象,是無常、苦、無我的。證得初果時,內觀達到極點,初果的證悟具有永遠去除某些煩惱的功能。這象徵僅存於佛法裡的「慧的教養」已經確立。

兩個條件對於達成這個神聖的目標有很大的幫助:恭敬聆聽老師的教導;以及認真將教導付諸實踐。[4]

「趁太陽大時晒乾草」
這是提醒你及時行事的好建議。舉例而言,若你一直流血,你必須立刻被帶到最近的醫院以挽救你的生命。如果晚一小時,你或許就會死去。

同樣地,趁還有時間的時候——也就是在你變得太老、病太重,或死亡之前——你必須修習正法。你必須在尚有老師,有機會的時候,趕快修行。如同年輕是受世俗教育最佳的時機,同樣地,人生的第一個時期最適合修行內觀,因為這時候人尚年輕、有活力且沒有任何責任。

~摘自 烏.班迪達
《念與禪修者》(43頁)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六) 慈悲的體驗

上面所說的長養慈悲,都還是偏約世俗說。一分聲聞學者,以為慈悲只是這樣的緣世俗相而生起,這決非佛法的本義。依大乘法說,慈悲與智慧,並非相反的。在人類雜染的意識流中,情感與知解,也決非隔裂的。可說彼此相應相入,也可說是同一意識流中泛起的不同側面。如轉染還淨,智慧的體證,也就是慈悲的體現;決非偏枯的理智,而實充滿著真摯的慈悲。如佛陀的大覺圓成,是大智慧的究竟,也是大慈悲的最高體現。如離開慈悲而說修說證,即使不落入外道,也一定是焦芽敗種的增上慢人!

慈悲可分為三類:一、眾生緣慈:這是一般凡情的慈愛。不明我法二空,以為實有眾生,見眾生的有苦有樂,而生起慈悲的同情。這樣的慈愛,無論是大仁,博愛,總究是生死中事。〈二〉、法緣慈:這是悟解得眾生的無我性,但根性下劣,不能徹底的了達一切法空,這是聲聞、緣覺的二乘聖者的心境。見到生死的惑、業、苦──因果鈎鎖,眾生老是在流轉中不得解脫,從此而引起慈悲。法緣慈,不是不緣眾生相,是通達無我而緣依法和合的眾生。如不緣假名的我相,怎麼能起慈悲呢!〈三〉、無所緣慈:這不像二乘那樣的但悟眾生空,以為諸法實有;佛菩薩是徹證一切法空的。但這不是說偏證無所緣的空性,而是於徹證一切法空時,當下顯了假名的眾生。緣起的假名眾生即畢竟空,「畢竟空中不礙眾生」。智慧與慈悲,也可說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隨機立異稱」)的現證中,流露真切而憫苦的悲心。佛菩薩的實證,如但證空性,怎麼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發,流露,是必緣眾生相的。但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而取法為實有的;唯有大乘的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有些人,不明大乘深義,以為大乘的體證,但緣平等普徧的法性,但是理智邊事。不知大乘的現證,一定是悲智平等。離慈悲而論證得,是不能顯發佛菩薩的特德的。中國的儒家,從佛法中得少許啟發,以為體見「仁體」,充滿生意,略與大乘的現證相近。然儒者不能內向的徹證自我無性,心有限量(有此彼相),不可能與佛法並論。

在體證法性的現觀中,《阿含經》中本有四名,實與四法印相契合。

無所有(無願).......... 諸行無常
無量.................. 所受皆苦
空.................... 諸法無我
無相.................. 涅槃寂靜

無量三昧,是可以離欲的,與空、無相、無願的意義相同。但在聲聞佛教的昂揚中,無量三昧是被遺忘了。不知道,無量即無限量,向外諦觀時,慈悲喜捨,徧緣眾生而沒有限量,一切的一切,名為四無量定。向內諦觀時,眾生的自性不可得,並無自他間的限量性。所以無量三昧,即是緣起相依相成的,無自無他而平等的正觀。通達自他的相關性,平等性,智與悲是融和而並無別異的。無量三昧的被遺忘,說明了聲聞佛教的偏頗。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視,被隱沒,實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興起,才開顯出來。所以佛弟子的體證,如契合佛的精神,決非偏枯的理智體驗,而是悲智融貫的實證。是絕待真理的體現,也是最高道德(無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德 ──大慈悲,才能徹證真實而成為般若。所以說:「佛心者,大慈悲是」。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6~139頁)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3

佛說: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為而決定。佛教的歸依向上、向究竟,即憑有情自己合法則的思想與行為,從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淨化自己,圓成自己。

《佛法概論》﹝頁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