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1

佛法,不是知識的傳授,更不是作為娛樂的消遣品。佛法是認清自己有病,而求良醫法藥的。所以隨所聽聞的正法,應痛下決心,如所說而努力修行。

《成佛之道》增註本﹝頁42﹞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參加上仁下俊長老圓寂追思讚頌法會



福嚴精舍於2月16日舉行俊長老圓寂追思讚頌法會,智廣學佛會由張鳳妹會長帶領會員計七位師兄師姊參加。

會中,由華長老、虛長老及裕長老三大法師主法,印長老介紹仁公長老生平,法鼓山、中台禪寺、佛光山等各大道場均由住持和尚率眾前來向仁公長老致敬悼念,海內外佛教界諸山長老、法師居士大德等,約近伍佰多人參加這場莊嚴的佛事。

翠英 合十 記錄於100.2.20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不二法門

(釋厚觀,2002.12.3,訓勉沙彌)
在佛教中常提到「不二法門」,而所謂的「不二法門」,就是要消除矛盾、差別及能所的對立。這「不二法門」也可以應用在戒律上的修持,藉由在不同的「人、事、時、地、物」當中,觀照自己的「身、語」是否能始終如一。

譬如在「人」方面來說,自己是否在大眾面前表現得像一位正人君子,但私底下卻是放逸身心,思想上充滿著不正的念頭?或是在師長面前表現得畢恭畢敬,但在背後卻閒言閒語批評師長?或是對待師長的態度是一回事,而對待同學的態度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或在對待某甲、某乙時,是否會因自己主觀之好惡而有所差別?或是在應對尊卑、長幼、男女等不同人際關係時,自己的念頭是否能依然保持著「正念、正知」?

在「事」方面來說,是否受到讚美時會感到歡喜,但受到責罵時卻又表現出憤恨不平的態度?
在「時」方面來說,不論是在白天或晚上,自己是否能同樣精進用功,不會說到了晚上就懶散怠惰?或是說自己出家後與當初是在家人時相比,在護持佛法上是不是有著一樣的發心?或是自己受戒多年後,與當年是「新戒」時相比,對戒律的恭敬與受持上,會不會愈變愈老油條而不肯確實遵守?

在「地」方面,每天在上大殿作早晚課時,自己是否在佛陀聖像前表現出虔誠恭敬的樣子,但下殿後卻又放逸懈怠,而不能真實做到「君子慎其獨」的修養?
在「物」方面,是否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會產生貪愛執取,但對不合己意的,卻感到厭惡而排擠?

希望大家都能以此來檢視身心,看看自己心裡想的與所做出來的行為是否「表裡如一」,是否「身、口」合一?問自己的道心是否能「真誠不二」?以此來自我反省,並願與諸位共勉。
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入於「不二法門」,讓自己所說、所做都能言行一致,成為一個合乎戒律行儀的修行人。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第六章 涅槃

涅槃(nibbāna),與心、心所、色法一樣,同屬於究竟法。因此,它不是概念或想像的事物。認為聖者有某種特別的身心五蘊,或者有個特別的我,這是錯誤的想法。不過,無法對尚未體證涅槃的人清楚描述涅槃是什麼,的確是事實。有一種描述是「遠離一切苦」、「寂靜」。佛法將快樂分為兩類:「與受相應的樂」、「與受不相應的樂」。後者便是指涅槃。第一種樂是有為的(因緣而生的),它的生起需要三個條件:根、塵、識。第二種樂是無為涅槃的快樂。

第一種樂,即欲樂,僅短暫存續,但卻需要很費力才能獲得。人也可能對它感到厭倦。[58]人在追求欲樂時,受很多苦。分析的結果,這種欲樂是短暫的、麻煩的、不切實際的。

就一般凡夫而言,快樂一定和感受有關。他們無法想像與感受無關的樂。所以能讓他們滿意的事物就是感官欲樂,因為他們想不到其他的快樂。要說明有一種與感受無關的樂,我們可以舉享受著美食、音樂等娛樂的百萬富翁為例子。他在享受種種欲樂之後上床睡覺,睡得很沉以至於不想起床。但是其他人叫醒他,為了讓他繼續享受種種感官快樂時,他卻很生氣。為什麼呢?因為睡覺雖然不是感官欲樂,卻也是一種快樂。

世間的苦源自煩惱。若要去除苦,得到涅槃寂靜,我們必須去除苦的根源。所以,禪修者培養正念,防禦在六根門不時生起的煩惱。這麼做的時候,他們至少獲得暫時的解脫與寂靜。如果精勤、堅持不懈,便能證得永恒的寂靜。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清淨道禪修營招生(二)

大乘禪師於100年3月17日~4 月9日在埔里辦禪修營(詳細資訊如上圖),有興趣的學員們可以報名參加,這是難得的殊勝因緣。
報名表下載處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二月九日半夜十一點多,院長打電話到學僧寮房,說:果慶法師通知, 仁公在慈濟醫院剛剛往生,「精進專案」1 啟動,趕緊連絡長旭師、如暘師佈置場地、通知其他相關人員,準備隔天一大早(也就是幾個小時後)要迎大體回福嚴……。由於此時正值學院放寒假期間,院內只有少數幾位輪值顧寮師生,不多久,大家全都動了起來,連夜將福嚴圖書館清空、佈置追思堂、準備相關細節,慈濟志工蔡堅印也在第一時間趕來,一直做到清晨五點多才去休息。不到一小時,大家就都出來準備迎接大體回院。不久,智觀寺達觀長老尼、壹同寺如琳長老尼也率領弟子來到福嚴山門口,準備向 仁公返院接駕。就在福嚴大殿一百0八下的叩鐘聲裡, 仁公長老回到了他向來所愛護的福嚴。接下來一連七天,長老就在其學子們、福嚴師生與志工們的陪伴下,度過這段人生因緣最後的一程。

仁公長老民國八年出生於中國大陸,七歲出家,民國四十二年由香港來台,親近 印公導師,(長老特別尊重善知識,長老自述:一直以來,皆在晚課迴向「印導師、演法師、續法師,我當盡未來際恭敬之、歸依之」,尊重善知識--這又是我們應向 長老學習的一點)。民國六十一年,長老受邀前往美國弘化,去國懷鄉,在四十年後,在這人生的最後歸宿,選擇回到福嚴來落葉歸根,可見 長老對 導師、對福嚴、對佛法,有著一份濃厚與深重不移的情感。

據說 仁公長老很喜歡誦的偈頌是:「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弟子於 長老靈前所獻盆花上的題字,正是此一偈頌)。學僧特意查了字典,「」字,有「實現;滿足」的語義。試解這偈誦:菩薩的心境,如同一輪清涼的明月,悠游於太虛空、畢竟空中,為了實現多生累劫的誓願,他正浩浩蕩蕩地奔赴前程!學僧以為, 仁公長老之所以特喜愛此偈頌,應該是「夫子自況也」!

以「畢竟空」一詞,檢索 《導師光碟》,恭錄幾則: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726:
『畢竟空』,是究竟的、徹底的空;菩薩安住空法中,是沒有一些些非空的。


(2)《大智度論》:『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案:原來「畢竟空」跟「般若」與「方便」都有密切關係。


(3)《般若經講記》頁87~88:
聽了諸法畢竟空的甚深法門,能不驚、不怖、不畏,也是極為希有的!眾生為普遍的成見--自性妄執所誑惑,聽見畢竟空,不能不驚慌而恐怖起來!神教徒怕動搖了他們的上帝,哲學家怕失去了他們所唯的物或心,學佛者怕流轉還滅無從安立,所以《智論》說:『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中論》青目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成唯識論》說:『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這唯有能於畢竟空中,成立無自性的如幻因果,心無所著,才能不落懷疑,不生邪見,不驚、不怖、不畏,這真可說是火裡青蓮!


(4)《中觀論頌講記》頁1:
龍樹菩薩,他本是南印度的學者,又到北印度的雪山去參學。他正確的深入了(南方佛教所重的)一切法性空,於(北方佛教所重的)三世法相有,也有透闢的觀察。所以從他的證悟而作為論說,就善巧的溝通了兩大流:「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他是空有無礙的中觀者,南北方佛教的綜貫者,大小乘佛教的貫通者。這樣綜貫的佛法,當然是宏偉精深無比!


(5)《般若經講記》頁170~171:
觀自在菩薩可作兩說:一、特別指補怛落迦的觀自在菩薩。二、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名觀自在菩薩──本經指後者。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為菩薩的觀自在者。然菩薩登地,通達真理,斷我法執,度生死苦,即可名觀自在。就是勝解行者,能於畢竟空觀修習相應,也可以隨分得名觀自在了。」案:我們祈求觀自在菩薩保佑,自己多少也要學習、練習「於畢竟空觀,修習
」,讓自己也成為「觀自在」!

二月十六日下午,在細雨薄霧中,福嚴佛學院四眾弟子恭送 仁公長老的大體到獅頭山勸化堂,沉靜地、肅穆地,化為裊裊清煙,翳入虛空之中。學僧隨眾坐著大巴正要下山時,一個轉彎,回頭瞥見山路旁有一株嫣紅的緋寒櫻,盛開在薄暮涼冷的空氣中,不由得想起方才荼毘儀軌中所唱「火焰化紅蓮」的字句。仁公長老跟 印公導師有著相同的志願--「願生生世世生於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聽師長說, 仁公長老最重視時間,生平絲毫不肯浪費時間,具有這樣信念與習慣的人,相信正在回到人間的路上,提起正念、兼程趕路著,這樣,長老要與有緣人們見面的時間,應該也不至於太遲吧!且容學僧以心香一瓣,至誠向這位人間的大精進菩薩,頂禮、頂禮、再頂禮……

長叡 敬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案:福嚴院內,先前對 仁公長老往生後相關事宜之籌備,命名為「精進專案」。學僧揣測,取名「精進」大概是以「精進」二字,象徵 仁公長老堅毅、尊貴的人格特質吧。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0

從流轉、還滅二門的有無生滅關涉的現象中,直接體現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這是第一義的中道教說,也為佛法特質──緣起性空的真義所在。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51﹞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如何事事如意

(釋厚觀,2005.11.1,訓勉沙彌)

俗話說:「世間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意思是:世間事常常十件有九件是不如意的。我們不如意的事有很多,譬如:要物資,沒物資;要資糧,沒資糧;要智慧,沒智慧;要善知識,沒善知識。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該怎麼來對治才能事事如意?針對這個問題,正好《大智度論》1裡面有提到幾個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第一,就是要多種善根、福德因緣。所謂的「善根」,即我們一般所講的「三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癡。所以,我們要盡量不執著一切法;若能不執著一切法,煩惱就淡薄,我們繫縛的就少。煩惱淡薄,自然慢慢、慢慢地善根就深厚。

第二,就是要長時間培養慈悲、福德、智慧,才能克服障礙,避免不如意的事發生。

第三,還要不斷地讓善心熏發,就能得到諸佛護念。如果我們跟「道」相應,不但佛菩薩看了會歡喜、護念,其他的諸天、鬼神也會敬愛而護持助成。反之,如果我們煩惱深重,魔就來擾亂,不如意的事也會接踵而至。魔有好幾種,如:死魔、五陰魔、煩惱魔、天魔等等。當我們煩惱一生起,對於很多事情就會產生種種的執著;更甚者,其他惡念也會隨之而起,或是犯了戒種種。一旦佛不護念,魔便趁虛而入,很多事就不如意了。因此,我們希望善根深厚、事事如意,就要多注意這些事情。

可是,有些事情也不完全是外界的魔來干擾,有時魔並未擾人而是我們庸人自擾。自己想太多有的沒有的,因虛妄的執著而產生種種爭端,這些都是造成我們事事不如意的因素。

所以,歸納一下,《大智度論》所提供讓我們事事如意的方法:首先,我們要不執著一切法,盡量跟空性相應,而煩惱自然就淡薄;煩惱減低了,善根自然就深厚;善根深厚,福德自然就增長。再來,就是須要長時間培養智慧、慈悲、福德,多廣結善緣。我們不要庸人自擾,時時保持清淨心才能與佛法相應,自然諸佛護念、鬼神同助。

今天簡單以此與各位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智度論》卷37〈3習相應品〉(大正25,332b27-333a1)。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第五章 魔王十軍

[49]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說:
諸比丘!聽好,我將教導你們徹底摧毀魔王軍隊的武器。這不外乎是七覺支。


禪修是我們內在善的力量與不善力量之間的一場戰爭。大多數人都任憑不善力量的擺布。

心懦弱的人,遇到可能誘發貪瞋痴的所緣時,將被不善法所席捲。因此,他們長時困於輪迴的惡性循環裡。有人也許會懷疑戰勝不善的可能性;其實,精進是非常強大的軍隊。我們可以運用它來打敗看似強大的魔王*12軍隊。同時,我們也需要有防禦的策略。每當內觀有所進展時,我們便贏得一場戰役。魔王共有十支軍隊。[50]

魔王的第一支軍隊是「欲」,這又分為兩類:感官所緣和對這些所緣的欲望。這欲望是一種惡性循環,永無休止的沉溺。必須戰勝它才能踏上修行道,但徹底的征服,要到證得三果之時。證得生滅智時,雖然尚未徹底去除欲愛,但是對它們的態度已大大改變了。法的快樂讓感官的快樂變得一文不值。

魔王的第二支軍隊是「不樂」。來自富裕社會的人可能會覺得密集禪修的例行作息相當無趣。你可能會對禪修中心的粗劣飲食和不甚舒適的環境感到不高興。但是,如果正念觀照這不高興的心,將能夠克服這不高興的心,繼續禪修。

第三支軍隊是「飢渴」。「不樂」會驅使禪修者希望獲得特別的食物、供養等好的享受。但是,在生滅智階段,禪修者會發現「法」本身就是絕妙的食物。

第四支軍隊是「渴愛」。渴愛是因為未得到想要的事物。一再的失望,像是午餐時想吃到水果、餅干,或者希望早餐不再是粥和豆子,這類的希望破滅,讓人努力想得到渴望的事物。不過,在生滅智階段,禪修者將了解法的滋味勝過一切的滋味。[51]這時便不再有那類的渴望。

「昏沉與懶惰」是第五支軍隊。當人無法阻止渴望,並發狂地尋求感官欲望的滿足時,將因自己種種聰明的計謀與偷偷摸摸的行為而精疲力盡。因此正念將變得鬆懈,禪修者的心將受魔王第五支軍隊所擺佈。

阿羅漢才能完全殲滅這支軍隊。但是,七覺支逐漸發展時,便能逐漸減少睡眠。事實上,在生滅智時,精進力大增並能自行運轉。禪修者充滿精進力,心如水晶般清澈、有活力且警醒。《相應部》說,大目揵連為證得更高的證悟而努力修行時,也遭遇到昏沉與懶惰。於是,佛陀教導他一些方法對抗魔王的第五支軍。2

1.想要休息或小睡的念頭會加深睡意。因此,禪修者應立刻捨棄這種懶惰的念頭,打起精神。禪修者也可以增加所觀目標的數目。例如,如果腹部起伏之間有空檔,可以用其他的觀照來填滿,像是觀照坐姿或者種種的觸點。第二個方法可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在課堂裡一個聰明的小孩覺得課業太簡單,感到很無聊。[52]這時,增加他的課業負擔,可以讓他不再感到無聊。

2.昏沉與懶惰是一種不想捕捉所緣目標的退縮狀態。它們的對敵是把心精確對準目標的能力,例如,讓心精確地觀照腹部的每個上升與下降。這具有讓心敞開,提振精神的力量。

3. 佛陀教導目揵連時,建議他唸誦有啟發性的經文。不過,小心不要干擾到其他禪修者。

4.在心裡默念這些經文也能振作精神。

5.拉耳朵,用力地摩擦身體、頭、四肢,有助於血液循環,因此能多多少少消除倦意。

6.也可以用冷水洗臉,然後正念地觀看四方,例如看著布滿星星的天空。

7.也可觀想光明、月亮、星星等,或者直接坐在明亮的房間裡。光明想的另一種詮釋是,生起想要有看清自己當下在做什麼的強烈希求。

8.上述方法都失敗時,可以起身快步行走。但是,要記住,快步行走的時候,必須很有正念守護根門,並試著讓心專注於行走的過程。[53]

9.如果這也不起作用,那麼該是光榮投降的時候。也就是,正念地上床,躺下作獅子臥。*13睡覺前,在心裡(而不是鬧鐘)定下起床的時間,然後持續觀照腹部起伏。只要是醒著的時候,都要保持正念。因為吃太多而昏沉想睡時,可以小睡一下。但是,小睡的時間不能長過比丘將頭風乾所需的時間。

魔王的第六支軍隊是「恐懼」。這可能生起於森林比丘心中,讓他不再繼續修行。讓人聯想到鬼怪的聲音或野獸都會製造恐懼。城市的禪修中心,可能不會有這些問題。但是,恐懼這個魔軍可能偽裝成害怕小參、失望、自卑、自憐等。如果無法超越恐懼,將需要他人許多的鼓舞。

第七支魔軍是「懷疑」。禪修者可能會開始懷疑別人報告的真實性,懷疑自己的能力(如「也許我沒有足夠的波羅密」),懷疑禪修方法(如「這個方法對別人很有效,但是它也許不適合我」),懷疑禪師(如「即使在佛世的時候,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老師」)等等。懷疑是魔王另一支可怕的軍隊。[54]

第八支軍隊是「慢心」。當修行變好的時候,禪修者可能有許多非凡的經驗。他可能因此覺得自己已證得某種過人之法。被魔王這支破壞力強的軍隊襲擊時,禪修者不願聆聽老師的指導,可能會開始瞧不起別人的修行或其他修行傳統。甚至可能變成某種狂熱份子。

第九支軍隊是修習進步所帶來的名聞、利養與恭敬。禪修者可以很輕易地貪著這些誘惑,因而鬆懈自己的修習。這可比作竹子上頭的花——意味著它自身的滅亡。

魔王的第十支軍隊,會因人們的恭敬而生起。他人的恭敬誘使禪修者高估、稱讚自己,同時還貶低輕視他人。

無法擊敗魔王這些軍隊的禪修者,就像一個缺乏勇敢努力的巨人。有能力在每次戰役獲得勝利的人,必然具備勇悍的精進力。精進有三個階段:初發的階段,這是一開始的努力;推進的階段,這是需要加強的精進以克服五蓋、疼痛的階段;持續的階段,這是修得很好的階段,這時仍然需要持續注意我慢、名聞、利養和尊敬等魔軍的滲透,小心地將它們驅逐。驅逐作戰所需的精進力,來自與魔軍交戰時那導致最終勝利的得分時刻。[55]在此修習順利的時候,禪修者仍需提醒自己尚未到達旅途的終點。

因為有內在的敵人和外在的敵人,所以內在和外在都有戰爭發生。外在的戰爭,無論如何都須避免,因為它們導致無盡的苦難與無意義的毀滅。然而以正念與精進抵禦內在的煩惱,卻是世界和平、安樂的根源。外在戰爭的武器雖然危險,但持續使用後終會毀壞。例如古代武士的劍,砍的人頭愈多,就會變得愈鈍。

然而,與魔王軍隊作戰時所用的武器,不僅有效、可怕、威力強大,而且能夠隨著使用的頻繁度愈變愈強大。例如,正念的運用愈是連續,正念會變得愈加銳利,能使智慧深入地穿透事物的本質。精進力也會隨著修行的深化而逐漸增強,直到禪修者一擊斬斷無明,證得道果。

--------------------------------------------
*12 魔王的巴利文māra,其字源意指死亡。魔王是能殺死美德與生命的「貪、瞋、癡」之擬人化。
2.見《中阿含.長老上尊睡眠經》、《增支部.七集.五十八經》。
重要的是做得多,而不是說得多。


~摘自 烏.班迪達
《炎夏中的雨滴》(第7頁)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9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雖然有淺深,但拔苦與樂的原則是一樣。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1﹞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仁俊長老圓寂

各位會員大家好:
「仁俊長老圓寂」訊息已經掛上福嚴精舍網站:http://www.fuyan.org.tw/fu201102/fu201102.html





























仁俊長老圓寂 
美國同淨蘭若上仁下俊長老,於2月9日23時17分安詳捨報往生。
謹擇於 2月11日(週五)下午14:00於福嚴精舍舉行入殮封棺儀式。
2月16日(週三,農曆正月14日)上午09:00舉行追思讚頌法會,下午13:30起龕發引,前往獅頭山勸化堂荼毘。

福嚴精舍:30065新竹市明湖路365巷3號。電話:03-520-1240,傳真:03-520-5041。
※歡迎隨喜念佛         念佛時間:2月11日~2月15日 每天早上 8:00~ 晚上21:00。


上仁下俊長老圓寂追思讚頌法會流程及荼毘奉安佛事程序

08:30 法眷祭拜
09:00 鳴鐘集眾
09:10 上供
09:45 介紹仁俊長老生平事蹟
09:50 長老、來賓致詞
10:10 學子追思
10:30 弟子代表致謝詞
10:35 福嚴、慧日僧團代表致謝詞
10:40 公祭
11:10 午齋
13:30 起龕
15:00 荼毘

翌日09:00 奉安

福嚴精舍:30065新竹市明湖路365巷3號。路線圖
電話:03-520-1240,傳真:03-520-5041。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嗎

(釋厚觀,2009.11.14,藥師法會開示)

佛典上經常說:「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但是佛弟子之中,是否所有的男眾一定都是善男人,所有的女眾都是善女人呢?其實不一定。既然稱為「善」,要具有善的特質。《大智度論》1對於善的特徵有列出一些,我們可以藉以反省一下:我到底是不是善男子?我到底是不是善女人?

《大智度論》卷35〈2 報應品〉(大正25,316 a11-14)云:
善相者,有慈悲心,能忍惡罵。如《法句.罵品》中說:「能忍惡罵人,是名人中上!」譬如好良馬,可中為王乘。

首先,「善相者,有慈悲心,能忍惡罵。」我們是不是能忍惡罵?不必說人家稍微罵我們,有時候只是給一個不好的臉色,自己的心裡已經非常不舒服了。如《法句經‧罵品》中說:「能忍惡罵人,是名人中上!」這樣的人才是人中的上人。所以,我們一般尊稱「某某上人」,那是人上人的意思,需要具有比較高的德性。「譬如好良馬,可中為王乘。」這不是普通一般的馬,而是要特別好的馬才能夠作為國王的坐騎。

《大智度論》卷35又說:「復次,以五種邪語及鞭杖、打害、縛繫等,不能毀壞其心,是名為善相。」(大正25,316 a11-14)

其次,善男子、善女人也要具備幾種善相:即使有人用五種邪語說我們的過失,或用繩索加以綑綁,乃至用棍棒等來加以鞭打,我們仍然不改變學佛的志向,不改變正確的看法與作為,如果能夠具備這樣,那才是善男子、善女人。

五種邪語是:一、妄語說別人的過失,二、惡口說別人的過失,三、不是在恰當的時機而說別人的過失,四、惡心說過,五、不利益說過。2

我們一方面不要因五種邪語而退志,另方面如要舉發別人的過失,或是勸告他人,應該要具備五個要件:3

第一、他所犯的錯誤是真實的,我們不是說妄語。我們要確認對方的確有過失,是真實有過失,而不是真相未明就羅織罪名,更不要惡意毀謗。

第二、要找恰當的時機,而不是非時說過。如果時機不恰當,不但效果不好,有時候還會引來反效果。

第三、義饒益,是確實為了別人的利益而來點醒他,希望他能夠改過遷善。但是我們勸告別人,有時候並不是為別人好,而是自己感到非常不舒服,藉此機會發洩一下。那應該反省自己:我們這樣勸告是不是真能夠利益他人?或者只是引起他人的煩惱或反彈?

第四、在態度上要柔軟,要柔軟語,而不是惡口或尖酸刻薄數落別人。事實上,我們說人家的過失,主要是希望他改過,而不是為了讓自己發洩。那如果我們看到別人犯錯,有時候自己很生氣,又用話來刺傷別人,這樣不好。

第五、在內心來說,是要以慈悲的善心,而不是起惡心。我們反省自己:在指正別人過失的時候,到底是起善念?或者是起惡念?

我們想想自己有沒有具備這些?在場有人回答有,不錯喔!不過,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如實語。

此外,《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16a15-21)又說:
復次,三業無失,樂於善人,不毀他善,不顯己德;隨順眾人,不說他過;不著世樂,不求名譽,信樂道德之樂;自業清淨,不惱眾生;心貴實法,輕賤世事;唯好直信,不隨他誑;為一切眾生得樂故,自捨己樂;
令一切眾生得離苦故,以身代之。

「三業無失」,三業就是身業、口業、意業,要三業都沒有過失。我們有時候起心動念,真要意念沒有過失,這不容易。「樂於善人」,而且我們是樂於幫助別人。「不毀他善」,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善,就要隨喜、稱讚,而不是故意把他壓低,或者講一些風涼話等等。「不顯己德」,即使自己非常有涵養,也不會特別顯耀、高傲;「隨順眾人,不說他過」,意思是不要隨便指責別人;「不著世樂,不求名譽,信樂道德之樂」,不執著世間的樂,不沽名釣譽,所好樂的是道德之樂;「自業清淨」,自己的業(行為)都非常清淨,「不惱眾生」。我們要不惱眾生,那可以反省自己,如果我們心情不好,是不是有時候去惱亂家人?那家人脾氣不好就亂摔碗盤,結果雞就飛了,狗也跳了,弄得雞飛狗跳。所以,我們如果有煩惱,自己要慢慢調伏,不要去惱亂眾生;「心貴實法,輕賤世事」,我們心裡要崇尚諸法的實相,而對於世間的事不要那麼看重;「唯好直信,不隨他誑」,就是我們要分辨正直,為人有信用,不因他人的花言巧語而受欺騙等等,自己要有智慧判斷;「為一切眾生得樂故,自捨己樂」,就是捨己為他,我們希望令一切眾生得離苦。眾生有苦,我們甚至自己願意代他受苦。那麼,像這樣具足無量的善法,就「名為善人相」。

所以,歸納起來,要有慈悲心,要能夠忍別人的邪語、打罵;再來,三業要清淨,樂於助人;要崇尚佛法,不要沽名釣譽等等;不惱眾生;令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能夠具備這些,那才名為善男子、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智度論》卷35〈2 報應品〉(大正25,316 a11-23)。
2 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卷上:「五種邪語不能壞心。五種者,一、妄語說過,二、惡口說過,三、不時說過,四、惡心說過,五、不利益說過。」(大正15,290c19-21)
3《雜阿含經》卷18(497經)(大正2,129b28-c3):
佛告舍利弗:「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舉他罪。云何為五?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非非義饒益;柔軟,不麁澁;慈心,不瞋恚。舍利弗!舉罪比丘具此五法,得舉他罪。」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第四章 喚起善法


我們一直被許多可能誘發不善心的所緣所圍繞。有四個好習慣可讓我們在面對誘人的所緣時,仍然安全無慮。對於喚起善法以對抗心的染污煩惱而言,這些是很重要的事。

第一個好習慣是「限制」。這是透過堅定的決心:「願我的心只住於善法地中」,把心限制在善法的範圍之中。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即使遇到會誘發不善心的極大所緣,仍然有效。例如,開車到忙碌的市鎮之前,若我們下定決心不要發生意外,便會一路很有正念地駕駛。我們也可以下定決心不吃有害的食物,即使它們很美味。同樣地[46],我們可以下定決心,讓心僅住在正念的領域。

第二個好習慣是「重新導向」。儘管決心限制,心仍會遊蕩到不善法。這個時候,必須迅速將心從不善法脫離,並將它重新導入到善法之中,也就是要把心重新拉回到基本的禪修所緣。例如,笨拙的駕駛可能會偏離自己的車道,發現後再把車子拉回到正確的車道。修習內觀時,禪修者應當觀照任何生起的目標,但是有時候他沒有能力有效地觀照某些強大的目標。也就是說,該目標會把心帶到不善法中。在這個的時候,較明智的作法是把心從那介入的所緣中抽離出來,重新將它導向基本的禪修目標。這其實不是內觀修行,而是奢摩他修行的技巧。內觀修行能夠以任何顯著的所緣作為觀察的目標。

第三個好習慣稱作「不斷生起」。這是持續修行所得的成果。禪修者由於不間斷的正念,逐漸熟練於維持善法的存續。會有這麼一段時間,即使極有吸引力的所緣,也無法吸引他。這成果的基礎有兩個:1.對內觀修行的信心;2.清淨、神聖的動機。有了這兩個基礎之後,[47]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來培養正念和準確的注意力。不間斷的正念將帶來不斷生起的善法,最終獲得即使面臨危險亦無所動搖的心力,並了悟無常、苦、無我的真理。

第四種好習慣是,面對可愛的、可厭的或令人困惑的所緣時,都能「如理作意」的能力。這是依於支助業與社會條件而成就的一種自然傾向。要能修成如理作意,需要具備四個條件。

1.需要一個適合的住所,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修習善法。也就是說,那裡可找到佛教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或戒女)、優婆塞、優婆夷;並能夠在那裡布施、持戒和修行。換句話說,需要有一個佛法很興盛並且反映在人民生活上的地方。

2.找到合宜的地方後,還需要有合適的同伴(善知識)。對心靈成長影響最大的人是父母、老師和親近的朋友。如果能和總是為他人著想、行為清淨,沒有惡心,敬重佛法的人在一起,自己就會有很大的熱忱,迫切地想要修習善法。也能夠廣聞佛法,且經常有機會討論佛法。

3.在善知識的幫助下,了解佛陀的教法之後,接著就靠自己好好重視、珍惜教法,並將它們付諸實踐。如此自我淘冶,將能獲得戒清淨、心清淨,穿透諸法獲得智慧,最後親證涅槃。到了這時候,身在何處已不重要,因為法已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再也不會遺失。

4.能夠有這麼好的機會找到合宜的住所,接近善知識,成功地陶冶自我,必須歸功於個人過去的善行。過去行為的善果確實幫助我們在今生創造了有利於修行成長的環境。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八) 慈悲與智慧的融和 (3)

佛法之中有不少話是為佛教徒所常說,而幾乎成為口頭禪的,比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等。但「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所指的是什麼?在這裏我們必須要有一番分別,才能了解何以菩薩在通達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後,還能夠有慈悲心。

我們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來的?慈悲心是緣眾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眾生,則慈悲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來的。不論是對於我們的親屬或朋友,甚或是小動物,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我們便發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這是悲),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這便是慈)。既然緣眾生而生起,那又怎麼會是無緣大慈?般若與慈悲,如何能合得起來呢?佛法中,慈(悲)有三類:

第一種是眾生緣慈:是緣眾生而起慈心。由於在生起慈悲心時,心境上便顯現了一個一個的眾生。平常我們見到眾生,總會把他們當做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獨立自體。比如,當見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內心中會有種種感想,他變老了、變瘦了,或者是變胖了等等;總會把他當做是固定的個體,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這個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因此,我們對於眾生,總是執著於他各人有他的實有自體;人人有此觀念,以這樣的認識再來起慈悲心,便是眾生緣慈。眾生緣慈修得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

第二種是法緣慈:其境界的程度較高,已經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所見到的個體,張三是張三,李四是李四,人還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們所見到的一個個眾生,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永恒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已經體解了無我的真理。但是無我,並沒有抹煞眾生的生死輪迴;生死還是生死,輪迴還是輪迴,眾生還是眾生,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只有「法」的因緣起滅而已。佛在阿含經裏便說到:人只不過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外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結合起來便成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說,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沒有如外道所想像的,一個永恒不變的真我。如此一來,好像只有幾種元素,只有法而沒有了眾生。這在佛法,便稱之為我空,沒有真實的我,而只有諸法因緣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見到眾生,儘管他沒有我,但是由於因緣和合而起煩惱、造業、受果報;一下子得升天上,一下子又生在人間,歡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惱,永遠是在那裏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則為法緣慈,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數的人所具有的,是眾生緣慈;若談到眾生的苦惱,總想成有個實實在在的眾生在那裏苦惱著。

法緣慈,必須是在證悟了聲聞乘的聖果以後而起的慈悲心,但這還不能一切法空與慈悲相應。在證得聖果的,雖決定不執諸法實有,但心目中的法,還是呈現實有的形相。如對六根、五蘊,看成實在存在著的;沒有證得的學者,就會在法上執著,而成「法有我無」的思想。舉個例子來說:平常人見到書,便會把書當做是實實在在的。而法緣慈的人,便會了解書是一張張的白紙裝訂起來,然後在白紙之上寫了黑字。同樣是書本,它卻可以是令人起恭敬心的經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說,甚或是一本禁書等等。因此,知道書本是不實有的,但是他卻執著於那一張張的紙與那些黑字,認為它們是實有的。所以小乘人,多數認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緣慈就是這樣,雖然知道眾生無我,但卻有眾生的假相;否則,連眾生相都沒有了,怎麼還會起慈悲心呢?法緣慈就是二乘聖者的慈心,依凡夫境界來說,已經是相當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第三類是最高深的慈悲無緣慈。小乘人所執著的法,在大乘人看來,依然是屬於因緣和合的。我們的身心活動,依然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變化;那麼不但眾生是由因緣假合,卽使一切法也是由因緣假合,這樣才能夠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並沒有真實的眾生與法。在我法皆空,因緣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眾生還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惡墮到惡道,享樂的享樂,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輪迴之中永遠不得解脫。菩薩便是在這個境界上生起慈悲心。如有一個人很早便去就寢了,不久之後,大家聽到他的驚懼喊叫聲,跑去一看,知道他是做了惡夢,但是叫他卻又不容易叫醒。這時,我們就很容易地想到,他夢中所見的,明明就是虛幻不實有的東西,但是他的痛苦卻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薩眼中所見到的眾生,沈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況。

因此,菩薩並非見到了真實的眾生,或真實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後而起慈悲心的,這便叫做無緣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礙緣有,還是見到眾生的苦痛,只是不將它執以為實有罷了。到這時,般若與慈悲二者便可說是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為同體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這平等中,沒有了法與眾生的自性,而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卽空而起慈,這便叫無緣慈。所以講到佛菩薩的慈悲,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則便不成其為真正的慈悲。講到般若,也必須包含了慈悲,否則這種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薩的智慧了。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一一三──一一九頁)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57-58

沒有出世的聲聞精神,就不能有大乘的入世妙法,大乘必成為一般戀世的世間法。因此,若離開小乘,沒有聲聞的功德,而以為自己是大乘學者,不要小乘法,那等於病未癒而服補藥,必將引起不良後果。

行菩薩道的人,多重於利他,是於利他中去完成自利的。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89~90﹞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32﹞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十種吉祥行



開仁法師提供

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第三章 內觀修行的基本原則(三)

受隨觀
好的、壞的、中性的感受,觀照!觀照!不要搞砸!
 

苦受
禪修者致力培養正念時,經常會遇到如癢、疼、痛等不舒服的感受。

要克服這種不舒服,禪修者必須在它生起的瞬間加以觀照,如此才能觀見它的真實本質。如果不加觀照,便可能會錯以為:「我在痛」。再者,心對痛的反應,通常是厭惡或失望,如此人必然受苦。若不能只是純粹與痛共存,反而去思惟痛,對它作出反應,[25]人便會受苦。所以,禪修者不應該如此增加痛苦,應當平靜、堅定地觀照這些不舒服感。

每當苦受出現而未能當下正念觀照之時,瞋便會生起,隨之而來便是不悅與苦悶。這時,貪愛樂受的心也可能偽裝成希望而生起。

例如,人喝髒水時,他不僅因喝水而苦,也因渴求乾淨的水而苦。這希求是另一個苦。觀照這些苦受時,若精進力不足,便會生起許多厭惡感和想望的心。所以,禪修者必須非常堅定,努力觀察疼痛。之後,痛的真實本質便會顯露。

精進力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心理特質,能夠激發正念,讓它仔細地觀照疼痛。它也能引發心一境性,幫助心穿透目標。當這一切發生時,瞋怒和想望的心便沒有機會出現。隨著修習逐漸深化,禪修者會感受不到身體的形狀。這時,只剩下觀照心和種種純粹的覺受,正念精確而無懈可擊。儘管疼痛,禪修者的禪修仍然很順利。這便是「捨」,最好的禪修狀態。每一刻都有不懈的努力、心一境性、準確的注意力時,就會培養出這種奇妙的特質。[26]

在內觀成熟之前,被觀照的疼痛可能會遽增,禪修者甚至會想,自己從未經驗這麼劇烈的疼痛,他可能因此對修行感到懷疑,乃至後悔參加了禪修。事實是定力已將疼痛的強度放大,如同用放大鏡觀看昆蟲,會讓昆蟲看起來巨大而危險。

在這個階段,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勇猛精進地觀照所經驗的疼痛。隨著內觀的成熟,禪修者將不會把疼痛視為我或我所,只剩下純粹的觀照和種種覺受。禪修者不應懼怕疼痛或死亡。在我的經驗裡,沒有一個人因為禪修時的疼痛而死亡。禪修者應當像個無所畏懼的勇士。

需要培養的特質即是忍耐。這個練習對個人的勇氣、耐心和心力是很好的測試。所以,盡你最大的努力不要移動、不要放棄。不要動,只是觀察。一旦能克服這最初的困難,便會對自己的力量與努力感到自信,同時也會因此獲得許多的精進與定力。戰勝疼痛的恐懼與壓迫,會讓禪修者獲得許多善法。禪修者將真正了解內觀的價值,並很可能在將來獲得特殊的經驗。[27]

樂受
身、心都會生起樂受,前者是舒服,後者可說是快樂。若未能在它們生起時保持正念,禪修者將被貪愛所征服。希望它們持續久一點,這便導致永無止盡的貪愛。佛陀教導我們,「受」是貪愛生起的原因。因此,我們應該阻斷這個連鎖,每當樂受生起時便加以觀照。這麼做時,便能穿透樂受的本質。
樂受有兩種:世俗樂受以及與禪修有關的樂受。前者是因可意的色、聲、香、味、觸、念頭引發的樂受。後者是禪修深化時才會生起的樂受:禪修者會體驗巨大的詳和、寧靜感,感到放鬆與喜足,心變得明亮而警醒。這些經驗與感官欲樂相差很遠,但是,如果禪修者未受到良好的訓練,仍然可能會對它們產生執著。佛陀曾為想要寂靜的人提出一個謎語:

不往外遊蕩,不於內滯著,如此將能體驗寂靜。

往外遊蕩,表示感官對象接觸眼、耳、鼻等之時,漫不經心,便去追逐這些對象。這就像小孩子在父母背後調皮搗蛋一樣。如果父母有智慧,就會嚴格一點加以管教。因此,禪修者必須依靠受過訓練的注意力[28],避免漫不經心地追隨感官欲樂。

事實上,外在所緣接觸心的時候所生起的樂受,屬於中性的業。危險的是對樂受的反應,例如,想要不斷地經驗這種樂受。所以,第一步是保持正念,不加反應。如此,心將變得明亮、詳和,且欣喜、狂喜等更勝的樂受也會隨後而來,甚至可能進入極寧靜、清涼的狀態。允許微細的貪愛滲入而生起的喜悅,是一種危險。這稱為「停滯在內」或「於內滯著」。對治的方法便是對每個樂受保持正念觀照。

如果遊人要旅行去見一位朋友,他不能在半途快樂的場所停留太久。這麼做將使他曝露在危險之中,也無法遵守約定。所以,他必須按計畫繼續前進。禪修者克服這種微細的貪愛之後,需要繼續觀照一切生起的現象。無懈可擊的正念,會阻止心往外遊蕩或滯著在內,導向所追求的真正快樂。

捨受
遇見可愛的所緣後生起樂受,不可愛的所緣則生起不樂受,是很自然的事。[29]
同樣地,遇到既不可愛也非不可愛的所緣,自然生起捨受。不過,初學者很難察覺這些中性的捨受。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中性的所緣,例如,看到石頭。在接觸的瞬間,捨受便生起。接觸聲、香、味、觸時,也會有捨受。我們教導初學者專注顯著的所緣。以感受而言,應當觀照的是樂受和苦受,而非捨受。

當修習逐漸深化,禪修者將能夠辨別這些較微細的感受。從「壞滅智」起,捨受開始變得很明顯,到「行捨智」時則最為顯著。行捨智是寂靜、詳和的狀態,禪修者擁有充沛的精進,能夠默默地觀照、禪修數個小時。然而,這時候,禪修者可能執著這種寂靜感,自己開玩笑說證得了殊勝法。

只要還執著好的修行經驗,就可能滯著於內。對付這種細微執著的策略,就是正念觀照捨受的自相和共相。就處在行捨智階段的禪修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整天持續不懈的精進。戰勝這種執著後,禪修者可能在清楚地觀照目標時[30],突然躍入一片空寂。這意味觀照心也消失了。

法隨觀
這裡的法,可解釋作「能直接透過六根門經驗到的究竟法」。
眼見物的過程

首先,我們先來探討眼見物過程中所包含的究竟法。這過程可比擬作火柴(撞擊者)撞擊火柴盒(接受者)而產生出火焰(燃燒)。眼見物的過程包括三個要素:a.視覺對象(撞擊者)b.眼淨色(接受者)c.眼識(燃燒)。

眼淨色是究竟法,是接受視覺對象的色法,具有無我、變異的性質。當視覺對象和眼淨色接觸時,便生起眼識。視覺對象和眼識,如同眼淨色一樣,也具有無我、變異的性質。它們每一個也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質,在眼見色的過程中一起生起。[31]

在禪修時,可以使用方便的標記:「看見」,來觀照這個過程。觀照時,三者之中,心將能夠觀察到在那時變得最顯著的現象。若能這樣觀照,就是在修習法隨觀。禪修者必須穿透它們的自相,並見到三者彼此間的因果關聯。如果沒有保持正念,未見到這些現象的無我性質,便是被無明所擊敗。沒有正念也是貪愛這三者的原因。可能喜愛到處看,執著眼睛,或喜愛見到的所緣。貪愛增加時,會變成執取不放,沉溺欲樂之中並抱持我見。

因為執取沒有限制,所以恐懼會生起。執取是沾黏的取著。智慧則讓人免除執取。這些沾黏的煩惱有兩個顯著的特徵:它們是有逼迫性質的法。

不了解,所以執取;執取帶來恐懼。
了解是看見,解脫是清明的寂靜
  [32]

在試圖獲得喜愛的事物時,會遭遇許多挫折。為了守護已獲得的事物,也會有許多苦。無論在生時或死後和喜愛的事物分離,也會有許多苦。

這些煩惱如同猛烈的高溫。貪愛、執取、欲愛等,像火焰一般燃燒。求而不得時,乃至正計畫取得某物時,心便在燃燒。火焰燒盡燃料,將只剩下殘渣灰燼。同樣地,煩惱焚燒我們,只留下骯髒、不快樂的心。知道了這一點後,我們應該建立有效的防禦,動員正念的消防隊,迅速撲滅肆虐的煩惱大火。

耳聞聲的過程
聽聲的時候,也有三個要素::a.聲音(撞擊者)b.耳淨色(接受者)c.耳識(燃燒)。

如果沒有正念,愚痴生起,將執取好聽的聲音,討厭不喜歡的聲音。會以為「我在聽」,執著身體的耳朵。除非有正念,否則無法成功穿透它們的真實本質。

沒有正念時,三輪便開始轉動:煩惱輪、業輪、果報輪。[33]
例如,聽到異性悅耳的歌聲時,如果未保持正念,將先喜愛這個聲音。如果不加以阻止,也會執取那首歌,然後可能執取那唱歌的人。這類的執取令煩惱輪永存於輪迴之中。這導致想要擁有的欲望,這又導致種種的計畫與行動,也就是,業輪的燃料。人們可能會訴諸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以獲得想要的事物。這些必然讓人們自己收成業行的結果。這就是果報輪。

因此,如果不剪斷煩惱幼苗,三輪便會開始轉動,製造許多的來世與苦。如果有保持正念的習慣,在聞聲時立刻觀照,有時候將能夠觀察到三個現象中最顯著的要素,透視到該現象的真實本質。這時候,煩惱輪便被摧毀,業輪和果報輪也是。相同的情形也適用於其他根門。

見、聞、覺、知時,不要漫不經心,應觀照,再觀照。 [34]

身觸的過程
觀照腹部起伏時,同樣有三個要素現前。身淨色,如同接受者,種種覺受如緊、繃、移動、振動、鬆等等,像是撞擊者,身識則是燃燒。觀照這過程的目的,是要深入這三種現象的本質。

上來提到的煩惱可以依強度分成三個等級。最粗顯的是違犯煩惱:違犯所持守的戒律,或者侵犯他人的權利。中等的煩惱是只顯現在心中,但是未表現在身行和語言上的纏縛煩惱。最細微的是隨眠煩惱,平時蟄伏著,一有機會便生起的煩惱。

在家居士密集禪修,持守五戒或八戒時,便完成正業、正語、正命三個道支;清淨的行為斷除了違犯煩惱。已培養出的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則斷除了纏縛煩惱。需要已發展的正見、正思惟這兩個慧蘊道支才能斷除隨眠煩惱。因此,修習念處期間,每一次清楚地覺察目標時,[35]就淨除了三種煩惱。雖然必須證得聖果才能真正斷除隨眠煩惱,但是,這時候隨眠煩惱至少已暫時被斷除,沒有機會生起。

隨眠煩惱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在整個輪迴裡可能生起在眾生身心相續裡的煩惱,如果因緣條件具足它們便會生起。這稱為「相續隨眠煩惱」。另一種是可能隨著清楚的身、心所緣而生起的煩惱。當因緣具足,且所緣未被觀智如實了知時,它們便會生起。這稱為「所緣隨眠煩惱」。只有道智才能根除隨眠煩惱。

便是這三種煩惱在為眾生帶來混亂與衝突。真正的傳教工作之一,是在與他人分享之前,先讓自己內在擁有法。只有當我們能夠和自己和平相處之時,我們才能和他人和平共處。這種和平從個人內在往外擴散,擁抱他人的心。沒有修習內觀時,人就像是被晒乾的沙漠。存在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住於正念與內觀的人,則像是沙漠中的綠州,清新而有活力。[36]

意門的認識過程
意門的過程和上述眼門、耳門的過程類似,也是有三個要素導至認識的過程:法所緣(撞擊者)、意界(接受者)、意識界(燃燒)。

法所緣包含五「淨色」(眼、耳、鼻、舌、身淨色)、十六種「微細色」(含水界)、一切心、所有心所、涅槃和概念法。除了概念法以外,全部是究竟法。

「意界」由兩類心構成:意門轉向心與在深睡無夢的睡眠中顯現的「有分心」(bhavaṅga)。
「意識界」包含一切能想像、思考——如在心中見到影相、聽到聲音——的意識。

心的色法基礎是「心所依處」。七部論書之首的《法集論》雖然未說到這名稱,但提到說:心和其相應的心所有一個色法依處。注釋家說:[37]這依處位於心臟裡清澈的血液中,所以稱為心所依處。不過,現代科學認為它的位置是在大腦。我們可以問科學的說法如何能成立。因為在受精後,結生識和心所依處便同時生起了,這時大腦、眼睛等還沒發展出來。當內觀成熟時,禪修者便能夠直接觀察到意識界的位置在心臟裡。

在意門生起的一切所緣,除了「概念法」與「涅槃」之外,都能作為內觀修行的觀察目標。也就是說,禪修者應當觀照心的一切活動。如果不能在思惟時觀照,會以為思惟背後有個我。但是,如果保持正念,將會知道實際上沒有人、我或靈魂在思惟。有的只是依其本質運作,具有無常、苦、無我性質的心理現象。

法所緣的範圍很廣。在此,談五類法所緣。
1. 在眼見物時,禪修者若保持專注、正念,可能會以下列三種方式之一,觀察到眼淨色:1.它是讓眼所緣進入的淨色;2.是眼識與眼所緣的連結;3.是眼門心路過程所依靠的色法依處。其他的淨色也是如此。[38]

2. 經驗到流動、熱、硬等色法時,觀察到的可以是整體。凝結的性質實際上是水界的自相,它總是和其他界,如硬(地界)、熱(火界)或壓力(風界)等一塊兒被覺察。觀察凝結時,是觀察法所緣,因為在身門無法直接經驗到水界。

3. 在進食後通常會觀察的法所緣是「食素」。可以從氣力增加、肚子脹滿、身體變緊感知到這個食素。

4. 觀察五蓋(欲貪、瞋、昏沉與懶惰、掉舉與後悔、疑)時,也是在觀法所緣。當欲貪生起時,知道它是欲貪,便是在觀照法所緣。
觀照時,可能會了知五蓋生起的原因和其滅去的原因。這也是在觀法所緣。

5. 七覺支也也屬於法所緣的範圍!七覺支是:
1.念:念在生滅智時變得顯著。[39]那時,很明顯的是,念與它的所緣成對地生起。這是念覺支。

2.擇法:擇法事實上指觀智。有時候,當直觀的觀智生起後,會有回顧、再認可該觀智的情形。這是一種法隨觀,也就是,觀察擇法覺支。

3.精進:在修行的某個階段,即使未刻意努力,精進力也會自動且平衡地涌現。那時,便是在觀察精進覺支。

4.喜:觀智生起時,可能伴隨有種種的喜悅和深刻的滿足感。觀察這個現象,便是在觀照喜覺支。

5.輕安:觀智生起時,也會經驗到身心輕安。遠離煩憂,保持寧靜,這是輕安覺支。

6.定:另外,心持續沉入、穿透所有生起的目標,也就是,心專注而不散亂,精準地落在所觀的目標。[40]這是定覺支。

7.捨:最後,心保持平衡的狀態。平靜地觀察一切可愛與不可愛的現象,而不加以回應。這種平衡的狀態便是捨覺支。

生理方面的利益
念處修行的直接利益是培育能導向最終解脫的七覺支。這修行的副產品是身體的改變。《相應部》裡,佛陀曾說,追悔過去,憂慮未來的人,不會有健康與好的容貌。若不追悔過去,不憂慮未來,容易滿足,則能擁有愉悅、明亮的氣色。

禪修者專注修習內觀時,隨著每一個正念,都在培養輕鬆、愉悅的滿足,以及無關欲樂的喜悅,他變得非常寧靜。當修行逐漸深化時,觀慧生起,斷除煩惱。這也使生理系統[41],尤其是血液的循環,產生劇烈的變化。其結果是感官的覺知、感受力被提升。另外,也有一些禪修者的慢性疾病因此痊癒。這裡舉兩個個案。

個案一
十五年前,在毛淡綿的馬哈希分道場,有個人患有嚴重的胃潰瘍,醫生建議他動手術。因為他害怕手術會致死,所以決定延遲手術,跑來禪修。一週後,胃潰瘍復發讓他極為疼痛。如果不是因為禪師的鼓勵,他可能就放棄了。

第三週時,他感到潰瘍變硬,非常疼痛。但是,他的定力與正念已提升,能夠忍受疼痛。有一次,他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只有正念的心觀照著疼痛。當他觀見現象生、滅時,便能夠超然而無所執著。
然後,有一次他聽到潰瘍爆裂的巨大聲響,病便痊癒了。他不再需要禁食某些食物,也不用動手術。他的體重甚至還增加。從那時候起,他便以種種方式護持佛教。[42]

個案二
曾有個女居士罹患高血壓三十年。她花了很多錢看醫生,但是都沒有改善。約十年前,她來禪修中心禪修。
禪修一會時間後,腦部便感到緊和疼痛,有時候她覺得血管快爆開了。雖然親人懇求她回家,她仍然忍著疼痛,只要疼痛出現就對準疼痛加以觀照,直到感到暈眩為止。有一次,身體散發大量的熱氣,流出很多汗,接著一股惡臭從腋下溢出。她持續注意觀照後,熱氣消失了,整個身體變得清涼。之後,她的高血壓便完全痊癒了。

許多禪修者都曾因修習念處——也就是透過七覺支,而治好自己的疾病,尤其是和血液、胃、神經系統有關的疾病。在巴利佛典中,我們看到佛陀和其大弟子的疾病也曾因這個修法而痊癒。大迦葉曾因不乾淨的食物而生病,諸根暗淡。當佛陀為他誦唸七覺支時,他聆聽並憶想自己過去如何在成為比丘後一個星期內了悟四聖諦,並圓滿七覺支。由於這樣憶念的結果,心中充滿喜悅與對佛陀和其教法的讚嘆。[43]之後,他的諸根與膚色便變得極為明淨。

七覺支具有很大的力量與潛能,被說成是最有效的藥。雖然四念處的修行基本上是淨化自心的過程,但是也會帶來身體淨化的結果。

喚醒精進力的最佳方法,便是持續不斷地讓心想要培養精進。關鍵就是要有堅決的態度:
「我將在每個時刻,無論是坐禪、立禪、行禪或往返各處時,盡最大的努力保持正念。我將不允許自己忘失任何一刻的正念。」


~摘自 烏.班迪達
《就在今生》(135頁)
溫宗堃老師 中譯/提供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新年共勉語


憶念三寶
(釋厚觀) 
又過了一年了,從好的方面來說,經驗隨著歲月增長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則是「命亦隨減,如少水魚」。印順導師在〈新年應有新觀念〉一文中說:「凡沒有到達究竟地步,什麼人也是一樣,都在前因後果,造業受報的過程中。」1 如是因,如是果。若放逸、懈怠的話,一失人身,是否還能見佛聞法?如想要生生世世生逢佛世,聽聞正法,必須與三寶結的緣要夠深才行!

一、從「佛」來說
你希望下輩子生在無佛的世界嗎?如果想要生逢佛世的話,請趕快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經常憶念諸佛吧!如果我們不隨佛學,反而欺騙諸佛的話,想要見佛聞法也難。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中說:「欺誑眾生是名欺佛。」2 這句話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佛無所不知,即使想欺騙也欺騙不了的。而其他的眾生則是佛度化的對象,也是未來佛,若我們欺騙了眾生,佛會歡喜嗎?一旦與眾生結了惡緣,將來我們要度化他恐怕就不容易了。

二、從「法」來說
《十住毘婆沙論》中說有四法退失智慧:「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大正26,65c29-66a2)如果不想退失智慧的話,「對法恭敬」是大前提!我們可以反省一下,我們「敬法」了嗎?好好「聞法」、「學法」、依教奉行了嗎?我們的起心動念是與清淨解脫法相應呢?還是與生死雜染法相應?如果想要避免「法難、法滅」的話,大家積極來「護法」、「弘揚正法」吧!

三、從「僧」來說
「僧」是「和合眾」的意思。你希望在學佛道路上孤獨而行嗎?你希望周圍的人是勾心鬥角的人嗎?如果希望有善知識提攜且同願同行的話,好好廣結善緣吧!

《大智度論》說:「我們應視師如佛;如果無法遇到好的善知識,那只怪自己先世福德因緣不具足,不能怪別人!」3 我們不是為了尋求善知識的過失,而是想學習師長的長處。能這樣,才能到處有師長可親近,隨處都能得益。願大家「敬僧」、「護僧」、「讚僧」,彼此結個善的法緣吧!

總之,「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4 我們與三寶結的善緣越深,見佛、聞法、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就越大,這不但有助於自己道業的增上,也能幫助正法久住於世間。

希望大家相互勉勵,展轉增上,願以此與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見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新年應有新觀念〉p.250。
2 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2〈4 淨地品〉(大正26,30a
3 參見《大智度論》卷96〈87涅槃如化品〉(大正25,733b-c)。
4 參見《大智度論》卷22〈1 序品〉(大正25,224a22)。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福嚴大殿插花


新年將到,在1月31日當天,花藝志工百忙中抽空來到「福嚴大殿」插花供養佛菩薩,莊嚴道場。每次插花有妳們相隨,深感榮幸!在此非常感謝楊秀梅、林錦釵、許惠美、王足鳳師姊們熱心的參與!

祝福    各位早日成就佛道!

學自合十

第二十期課程心得分享

第二十期課程雖已結束,但相信末學及各位師兄、師姐們心中是滿滿的法喜吧!

這學期,末學學習到梵唄以及聽聞到《阿含經》、《大智度論》和導師所著的《華雨集》,能夠聽聞到原始教典及大乘空義真的很幸福。佛陀的思想與導師的思想一脈相傳,且導師推行之人間佛教非常契合眾生,令人敬佩!感恩三寶!感恩師父們!不辭辛勞為大家準備教材及上課(不管外面下著雨而且只有7℃,不管身體生病,也不管學院事務繁忙或個人課業壓力)堅持來為學員們上課,此種精神真是大菩薩。

末學一次次的學習,一次次的薰習,慢慢地修正自己的知見,並且珍惜為三寶、為大眾服務的機會。感謝師兄師姐們發心幫忙大寮,大家一起完成菜餚真是感動及歡喜。能在福嚴推廣班聞法及結識到很多志同道合之法友(張會長─插花功力登峰造極;淨凡師姐─由音控中,體悟到無常、苦、空、無我;仙月師姐─廚藝六星級;翠英師姐─文筆好及攝影機掌握得恰到好處;若芸師姐─正知見的好麻吉)是末學最大的福報,末學衷心 祝福大家:福慧增長,共成佛道!

末學有很多需要學習及改進的地方,師父形容末學敲的地鐘像是消防隊拉警報的鐘聲(因為弟子初次學法器且想到三界火宅─失火)。繼續努力練習,繼續聽聞佛法,也繼續護持三寶─感恩,祝福,法喜,相信─生生世世……。

末學 月廷合十 2011/01/19 歲末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八) 慈悲與智慧的融和 (2)

般若,是證悟一切法空的智慧,菩薩既具有般若智慧,則必然是證悟了一切法空性與無相的。但菩薩除了般若智慧之外,卻又必須具有菩提心、慈悲心,凡見到眾生的苦難則油然而生拔苦與樂之心。般若所指的境界乃是空,而慈悲則為有(見到一切眾生的苦惱)。照我們平常的想法,這二者之間應該是相互矛盾了;有此無彼,有彼無此。我們知道,空,便是無我,人空、法空、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而慈悲心卻是想到眾生的苦惱,心目中卻是有「人」。這樣,有了空、般若,便沒有了眾生,有了眾生的苦惱便沒有了空,那麼般若與慈悲要如何才能相應呢?是否有了智慧便沒有了慈悲,有慈悲便沒有智慧,或者同時能夠兼有慈悲與智慧二者呢?根據我們的眼睛與耳朵來說,眼睛是用來看東西,耳朵是用來聽聲音;能夠看東西的,便不能聽聲音,能聽聲音的,便不能看東西,那麼般若與慈悲二者,是不是也像這種情況呢?這兩個觀念又該如何才能配合得起來?這不但是個理論上的問題,也是菩薩心境上一個實際問題。

這個偈頌我先解釋一下問題的意思:解法無我已,也就是瞭解一切法無我,包括了法無我,人無我。經上常說到的無人,無我,無我法便是一切法的真理。慈心普徧世,把慈悲心普及於一切世間眾生,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要我們對一切眾生都具有慈悲心,能做得到多少,姑且不論,但首先將慈悲心徧一切,對一切眾生無不具有慈悲。當然這一點,在實行上只能由小而大,先對自己親人慈悲,而後才能慢慢擴大範圍到一切眾生身上。無我及與慈,是義云何等?無我與慈,這兩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如何才能相應呢?佛法中說到,菩薩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並非是有了慈悲便沒有了智慧。假如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則無異於凡夫;只有智慧,沒有慈悲,那麼這種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樣了。所以菩薩應該是悲智一如;大乘法應該是慈悲與智慧平等的。那麼要如何才能使得慈悲與智慧平等呢?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一一三──一一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