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

(釋厚觀)
《大毘婆沙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等論典中,提到「行聲聞乘、辟支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究竟解脫,修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成佛道」的問題。
一、行聲聞乘、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一)《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0)云: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
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
《大毘婆沙論》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這裡講到:「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所謂「時解脫」就是要等待善知識、時節因緣具足,他才解脫,這一類的阿羅漢是比較鈍根的。另外一種叫「不時解脫」,「不時解脫」是比較利根的阿羅漢,自力比較強,受外界因緣打擾比較少,這叫「不時解脫」。修狹小道者,快的話三生:第一生種善根,第二生令成熟,第三生得解脫;這即是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所說的「種、熟、脫」。另外,「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為不時解脫」,或者稱為「非時解脫」。修廣大道的聲聞乘,最慢的經六十劫而得解脫,代表的人物如舍利弗。
辟支佛乘也就是獨覺乘,獨覺分成兩類:一類是「麟角喻的獨覺」,另一類稱為「部行獨覺」。麟角喻的獨覺真的是獨來獨往,而部行獨覺有時候還有一些同伴。麟角喻的獨覺是經百劫而得解脫。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
《大智度論》主張:行聲聞乘者,快的話三世得解脫,慢的話六十劫。行辟支佛乘者,最快需要四世,最慢一百劫。《大智度論》的說法和《大毘婆沙論》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狹小道的聲聞,最快的話是三世;可是聲聞中也有修廣大道的,如舍利弗,他是六十劫才得解脫。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1-6):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十住毘婆沙論》說:行聲聞乘者或一世、或二世,或更多世而得解脫,快慢不一定,這是隨著根機利鈍與先世宿行因緣而有不同。如果過去世種的因緣很深的話,那就更快。行辟支佛乘者,要七世或八世得度。《十住毘婆沙論》的說法與《大智度論》稍有不同。
二、行大乘者幾時得成佛道?
(一)《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20-21)云:
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
《大毘婆沙論》說:修佛乘者,是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也就是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嚴格說來,依據說一切有部的講法,是三大阿僧祗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最後才在菩提樹下斷盡煩惱成道的。
(二)《大智度論》卷4(大正25,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6-9):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依《十住毘婆沙論》的講法,大乘菩薩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十百千萬億「恒河沙大劫」,或過是數才成佛道。「或過是數」這句話,等於是埋下一個伏筆,也就是說有可能是無量阿僧祗劫。《大智度論》提到:「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三阿僧祗劫有限有量」。也就是說,菩薩應該是發心無量阿僧祗劫度眾生的。《大品般若經》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如《大品般若經》卷4〈金剛品(摩訶薩品)第13〉(大正8,243b-c)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我應當捨一切所有,我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我應當以三乘度脫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我度一切眾生已,無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我應當解一切諸法不生相;我應當純以薩婆若心行六波羅蜜;我應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我應當了達諸法一相智門;我應當了達乃至無量相智門。
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是菩薩摩訶薩住是心中,於諸必定眾中而為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諸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勤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大心不可壞如金剛。住是心中為必定眾作上首。」
《大品般若經》這裡所說的菩薩,是以大悲心、大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先度眾生入無餘涅槃,然後自己才成佛。《大智度論》所說的「佛言無量阿僧祇劫度眾生」,有可能是引用《大品般若經》。
三、為何越利根者越慢得解脫?
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舍利弗為什麼要花六十劫才得解脫?
前面提到「行聲聞乘者,快者三世;久者六十劫,如舍利子」。舍利弗是聲聞中「智慧第一」,為什麼反而比較慢得解脫呢?
關於舍利弗,有一段有名的故事,就是捨眼球的故事。如《大智度論》卷12(大正25,145a18-29)云:
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時有乞人來乞其眼,舍利弗言:「眼無所任,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
爾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於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
舍利弗以前本來是發大乘心修廣大行的,後來退心了以後才取證聲聞果,所以他比較慢得解脫,需要六十劫。
(二)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那一種最利根呢?
大家都知道,佛乘最利根,中根的是辟支佛,比較下根的是聲聞。可是為什麼愈利根、愈上根的大乘菩薩,反而比較慢得究竟解脫呢?其實《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5-21)提供了我們一個訊息:
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
又如《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云: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也就是說修狹小道的聲聞人,只重在自己得解脫,所以較快得解脫;而修廣大道的大乘菩薩,他不但自己得解脫,還要以大悲心度化眾生。雖然聲聞人也有修廣大道的,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修加行,有「悲」心,但比不上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而得「大悲」。雖然最後都是得解脫的,但是「悲」與「大悲」不同,修行的時劫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來講,譬如說有一間房間,那裡面有很多人,突然房子失火了,有的人很快地跑出去了,他跑出去以後,就不再進來了。有的人失火以後,他順便拉兩個人一起走。有的人會指引人逃生,且帶人逃出去以後,又進來了,出去又進來,出去又進來,一直到最後,不得已的時候才離開!這個比喻,我想大家可以體會,雖然最後大家都安全出去了,都得到解脫,可是菩薩為了多利益眾生,他花的時間多長啊!他是把自己放在最後。或許有人講,反正最後都得解脫,為什麼他花那麼長的時間呢?事實上他不是為了自己,他是為了眾生。
四、是否一定要經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道?
前面提到:《大毘婆沙論》主張修佛乘者,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大智度論》則說菩薩要經無量阿僧祗劫才成佛。但是《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也提到有利根的眾生,如乘神通行的菩薩,他很快就能成就。
(一)《大品般若經》:三類利根菩薩
《大品般若經》卷2〈往生品第4〉(大正8,226a6-15)云: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惟越致地。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若減一劫。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為淨佛國土故。1
《大品般若經》的〈往生品〉提到四十幾類的菩薩,其中這三類的菩薩是非常利根的。
1、第一類的利根菩薩
「菩薩摩訶薩」就是菩薩大士。有一類菩薩「初發意時」,就能夠「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這裡的「菩薩位」和「菩薩地」不一樣,鳩摩羅什這裡所翻譯的「菩薩位」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就是「菩薩正性離生」,《大智度論》對「菩薩位」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是相當於大乘的見道位,得無生法忍的階段。菩薩正性離生,「得阿毘跋致地」,就是得不退轉地。所以這一類菩薩很利根,他不發心則已,一發心就能行六波羅蜜,就能得到不退轉地,他不用怕會退轉到二乘。
2、第二類的利根菩薩
「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菩薩非常利根,一發心的時候便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也就是他在世的時候轉法輪,之後才入無餘涅槃。而且入無餘涅槃之後,「餘法若住一劫,若減一劫。」也就是本尊入滅了之後,還留化佛再繼續度化眾生一劫左右。這在經論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
3、第三類的利根菩薩
「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這些菩薩是有神通的,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他是乘著神通遊來遊去,不是東吃吃、西喝喝好玩而已,而是為了供養諸佛、淨佛世界,去取各地的相好,選擇種種的淨妙來莊嚴世界,莊嚴其國土。
(二)《大智度論》:五種菩薩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b28-c9)對《大品般若經‧往生品》的利根菩薩解釋如下:
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譬如遠行,(1)或有乘羊而去,(2)或有乘馬而去,(3)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
《大智度論》說:有利根心堅的菩薩,未發心前可能還沒有聽到大乘法,還沒有真正地發大菩提心,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事實上都已經在累積福德智慧資糧了。在未遇到佛之前,他還不知道真正的大乘法是什麼,可是當見到佛之後,聽聞大乘法,馬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而且很快就入菩薩正性離生,得到不退轉。就像有的人在還沒入佛門之前,他已經在世間做種種善事,服務人群。這些人累積了相當多的福德智慧,一入佛門之後,就進步得很快。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菩薩這麼快得不退轉呢?《大智度論》引了一部經,這部經叫《入定不定印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所譯的《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15,699c)與此相符,它是在談「不必定入」與「定入」。「定入」的意思是一定能夠成佛,「不必定入」是不一定能成佛,什麼時候成佛還是未知數。
底下《大智度論》所說的乘羊行、乘馬行、乘神通行,其實就是引用這部經。這裡就說: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稍微快一點,乘神通者一起心動念很快就到了。利根菩薩也像神通行一樣,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入菩薩位。接下來順便再談到乘羊行和乘馬行。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c9-18)云:
1、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2、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3、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
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1、第一種菩薩:如乘羊行的菩薩
這一類的菩薩,初發心雖然是好的,但並不是念念都是純善,有時候善,有時候惡,所以說「後雜諸惡」。這一類的菩薩,因為先世福德因緣微薄,又鈍根,心不堅固,經久久無量阿僧祇劫修行,有可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有可能得不到,經中比喻為「如乘羊者」。此乘羊行的菩薩是「不必定入」,也就是不一定能成佛。
2、第二種菩薩:如乘馬行的菩薩
這類菩薩根性稍微利一點,福德也好一些,「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此乘馬行的菩薩是「定入」;雖然是慢一點,但他一定能成佛。
3、第三種菩薩:日月神通行的利根菩薩(下品)
乘神通行的菩薩,但行清淨福德,一發大菩提心,很快就得不退轉。而同樣是神通行,又有分下、中、上三類不同的神通行,《入定不定印經》分別冠上一個名稱:日月神力行、聲聞神力行、如來神力行。如《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c18-21)云: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鞞跋致地。阿鞞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此菩薩相當於《大品般若經》的第一類利根菩薩,《大智度論》又細分成兩種:一種是一發心就馬上得不退轉,第二種是稍微慢一點點,所以叫「小住」,要供養十方佛,通達菩薩道以後,才入菩薩位。
4、第四種菩薩:聲聞神通行的利根菩薩(中品)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c21-28)云: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
這類的菩薩也是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在初發心時,便得無上正等正覺,即轉法輪度眾生;入了無餘涅槃之後,神通力還在,留化佛度眾生,讓佛法再住世一劫,或少於一劫。「劫」是佛教計算時間的單位,很長很長的一種時間的單位。
5、第五種菩薩:如來神通行的利根菩薩(上品)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c28-343a4)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大智度論》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如阿彌陀佛」,就是屬於這一類利根的菩薩。「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菩薩一發心的時候,就跟很多菩薩從一佛國到一佛國,不是為了遊覽好玩,事實上他是到各地的清淨佛國,選擇種種淨妙來莊嚴極樂世界,這並不是為了嚴飾而已,事實上是要讓眾生們有一個很好的修學環境。
我們從《大智度論》所引用的乘羊行、乘馬行,及三類的乘神通行來看,一共有五種菩薩,其中的第三種日月神通行的菩薩、第四種聲聞神通行的菩薩、第五種如來神通行菩薩,即是《大品般若經》所說的三類利根菩薩。有關這三類利根菩薩,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增注本)》第414至415頁中有加以解說。印順導師是把日月神通行判攝在「菩薩頂位」,把聲聞神通行判攝在「菩薩的初地」,把如來神通行判攝在「初地以上的菩薩」,各位可以參考。
五、《大乘起信論》對成佛所需時劫的看法
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主張三阿僧祗劫成佛;《大智度論》雖說到無量阿僧祗劫成佛道,也說到利根菩薩可以急速成就;真諦所傳的《攝大乘論》,一般也說是三阿僧祗劫,但是也有人主張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2《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a29-b9)則提到另外的講法:
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大乘起信論》說:「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這是因為有的眾生比較怯弱,一聽到修行要無量阿僧祗劫,他就心灰意冷,說沒有希望啦!為了開示這類的眾生,說很快就可以成正覺,讓眾生稍微有一點信心。
另外,有一類眾生是比較懈怠、傲慢的,他看有菩薩那麼快就成佛,那我應該也很快,就很懈怠。他想成佛既然那麼快,我先偷懶一下,等到想要成佛的時候,我也很快就可以成就。但事實上是沒有那麼便宜的,如果我們現在不起步,等十年、二十年以後,即使百劫、千萬億劫之後,都看不到成績!所以對於這一類懈怠、輕慢的眾生,佛就開示無量阿僧祗劫才能成佛道。
這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而做不同的示現,有的示現很快就成佛,有的示現比較慢,故說「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到這裡為止,是在談對眾生的示現。
底下是在講菩薩本身的修行。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根是善根,種性與善根是平等的,而發心也是一樣的,所證也是一樣的。「無有超過之法」,就是說每個人煩惱一樣多,你要經過的路程一樣長,所要累積的福德智慧資糧都一樣,沒有說哪個人可以少修一點,沒有的!大家都一樣,所以無有超過之法。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總之,《大乘起信論》有一個特殊的看法:就是不管經論的說法有許多不同,就實而言,一定是三阿僧祇劫成佛道;但隨著眾生的根性、好樂種種不同,所示現成佛道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有的比較久,有的比較快。
附上印順導師的《大乘起信論講記》第334頁的解說,供大家參考。
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而成佛,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一樣的。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也有提到:「《大乘起信論》抉擇說:經說不定,是方便說;從信心成就到成佛,其實是一定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這是《大乘起信論》的說法。
六、阿僧祇劫之二種解說
印順導師於《成佛之道(增注本)》第413至414頁提出一個觀念,我覺得這個觀念很好,導師提到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一個稱為「時間劫」,第二個稱為「德行劫」。
「時間劫」就是大家有客觀共許的標準,譬如說,我們晚上七點開始上課,這是大家共許的時間。可是事實上,每一個人對時間的感覺不一樣,有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有時候覺得過得好慢喔!時間在《中論》來講,是性空的。時間劫就是大家共許,從什麼時候起,經過多少時間,達到目標。
另外一個是「德行劫」,這是從德行來說,是以功德來計算的。
例如要完成一項工作,花多少時間完成跟效率高低有很大的關係。假設要蓋好這棟房子需要六個月的工作天,但是如果你的效率很高,技巧很好,有時候很快就可以蓋好。可是,如果又缺貨,又偷懶,又天公不作美等種種因素影響,工作天就會拖得很長,什麼時候能完工,這就不太一定了。所以,如果說效率高,用心深入、善巧方便各方面都具足的話,修行當然會更快。
以上提到各種經論不同的講法,有的說三大阿僧祇劫,或者說無量阿僧祇劫成佛道等等,但是在《十住毘婆沙論》卷1中說:「亦隨根之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大正26,20b9),所以修行的快慢,除了根性利鈍、過去世中是否廣積福德智慧資糧之外,還要看個人用心,時間只是個大略。印順導師所提的時間劫、德行劫,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見《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b20-27)。
2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大正31,230a25-28);(大正31,231b23-27)。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漸進的觀慧

作為一個禪修者,你應當對忘失禪修目標而感到慚、愧。如此,你便是在培養精進、念、定等的心靈力量。這便稱為「禪修」(bhāvanā)。心寧靜、統合於所緣上時,你將透過親身的經驗,清楚地辨別名與色。你也將會見到身心現象的因果關係與其無常。[47]如此,禪修者會對念處禪修產生更強固的信心。你的觀智將因體驗身心真實本質而變得成熟。擔心忘失禪修目標的慚、愧心,對觀智的進步而言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慚愧心愈強,念禪修行會進步得愈快。

我曾談過兩種快樂。為了獲得出離樂,你必須放棄兩種欲(kāma):所緣欲(vatthu-kāma)和煩惱欲(kilesa-kāma)。為了捨棄所緣欲,你們參加密集禪修,或者出家為比丘、比丘尼。然而,為了遠離煩惱欲,你必須修習「禪那」(jhāna)。為了證得禪那的禪修分為兩種:一是為得深定的奢摩他禪修,二是為證觀智、道果智的毗婆舍那禪修。
所有的善行皆能促成出離樂,因為它們都和欲貪不相應。為了讓你們有更清楚的了解,我想從「禪那」的角度,談談依禪修所證得的出離樂。

「出離」意指「善」
巴利佛典將「出離」(nekkhamma)說為「善」(kusala)。Kusala一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ku和sala。Ku的意思是令人厭惡的事物;sala的意思是鬆開(kampa)或者破壞(viddhaṃsana)。令人厭惡的事物指欲貪、瞋、怒、恨意、不悅、慢心、嫉妒、愚癡、無慈、無悲等等的煩惱。這些煩惱[48]自輪迴以來,已如深入地底的石柱一般,根植於眾生的心相續之中,難以拔除。移除這石柱之前,你必須先掘地讓石柱鬆動。同樣地,你得讓煩惱鬆動直到能夠將它們根除為止。能使煩惱鬆動的,無非是善(kusala)。在此意義上,所有的「善」皆稱為kusala或者nikkhamma。

進一步地說,人們貪愛(taṇhā)欲樂,因為他們誤以為欲樂是真正的快樂。他們也有一種邪見,誤認為有「我」與「神我」的存在。如此,自輪迴以來,眾生因貪愛(taṇhā)、慢(māna)和邪見(diṭṭḥi)而執著欲樂。要鬆開、根除這個執著或者所有的煩惱,你必須修習兩種稱為「禪那」(jhāna)的增上善,也就是「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與「毗婆舍那禪那」(vipassanā- jhāna)。

兩種禪那
禪那(jhāna)被定義為「心完全專注在禪修目標」(āramamṇaṃ jhāyati upanijjhāyatīti jhānaṃ)。可分為兩種:專注於目標的禪那(ārammaṇūpanijjhāna,所緣禪那)、專注於身心特質或者寂靜涅槃的禪那(lakkhaṇ- ūpanijjhāna、觀相禪那)。第一種禪那,是藉由專注於四十種業處裡的任一種業處以培養深定。舉例而言,你可以某個眾生為所緣,修習「慈心禪那」(metta-jhāna);或者依「十遍」的某一遍處,如地遍,修習深定。這類的修習能產生兩種定[49],即近行定(upacāra-jhāna)與安止定(appanā-jhāna)。因為它們能令心安詳、寧靜,所以被稱為「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又因為它們是世間的,所以也稱為lokiya-jhāna──世間禪那。

第二種禪那,稱為lakkhaṇūpanijjhāna,包含觀智(vipassanā-ñāṇa)、道智(magga-ñāṇa)與果智(phala- ñāṇa)。觀智專注在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二者分別稱為sabhāva-lakkhaṇa與sāmañña-lakkhaṇa。道智與果智則專注於涅槃的獨特相或說寂靜相,二者分別是tathalakkhaṇa與santilakkhaṇa。你可以將兩種禪那略記作「奢摩他禪那」與「毗婆舍那禪那」。兩者的差異在於奢摩他禪那專注於「概念所緣」(paññatti),而毗婆舍那禪那則專注在真實存在的(paramattha)身心現象所顯示的自相與共相。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
要修習奢摩他,你需要專注在單一個目標,不改換目標,如此心會安住在其上而不散亂。修習奢摩他,可以輕易地獲得定與寧靜。這是何以奢摩他修行被比喻作「待在家裡」的緣故。待在家裡是安詳、寧靜的,但只能獲得一點知識而已。毗婆舍那修行可比喻作出門探索,能夠帶給你種種知識。修習毗婆舍那,你可以獲得剎那定,但可能會讓苦受變得明顯。這就是為何說毗婆舍那修行容易生起苦受的緣故。(這是指毗婆舍那修行可能不如奢摩他修行那樣能帶來寧靜感。)[50]總之,奢摩他是為了培育令心安詳、寧靜的定力,而毗婆舍那則是為了培養能夠產生觀智、道智與果智的正念。

前往涅槃的兩種車乘
有些人以奢摩他禪那為基礎修習毗婆舍那。他們先修習奢摩他禪那,然後才觀照所得的禪那以修習毗婆舍那。這種禪修者稱為「止乘者」(samatha-yānika),修習止乘以達涅槃的人。另有一類人,不修習奢摩他僅觀照剎那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以修習毗婆舍那。這類人稱為「純觀乘者」,純粹修習觀乘以達涅槃的人,就如在座的你們一樣。

止乘者運用兩種定於毗婆舍那:近行定(upacāra- samādhi)與安止定(appanā-samādhi)。純觀者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緣,獲得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以修習毗婆舍那。因此,總共有三種定:近行定、安止定與剎那定。

這裡的禪修者修習純觀乘,以持續的正念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只需要學習培養剎那定的理論與實踐方法。事實上,剎那定若成熟,可與安止定相比。[51]無論修習奢摩他或毗婆舍那,你都必須培養定。前者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後者是剎那定。這裡的禪修者正修習毗婆舍那禪那。所以,我將只說明這種禪那。

毗婆舍那的概要說明
修奢摩他時,應當專注四十種「概念」(paññatti)的任一種;修毗婆舍那時,則當專注在「究竟法」(paramattha)。精確地說,毗婆舍那是將心專注在五蘊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蘊。五蘊當中,你必須觀照當下變得顯著的那個身心現象。因此,在巴利《如是語》(Itivuttaka)中,才以下列簡短的句子描述「念處毗婆舍那」:「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句子只有八個音節,意思是「如實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物」。此中,bhūtaṃ(正在發生的事物)顯示應被觀察的目標,bhūtato(如實地)則表示如何觀察。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四、從利他行中去成佛-1

(一) 三心
大乘道,發願以後,就應該見於實行。說到菩薩的正行,就要先論到菩薩行所不可少的要素。聲聞乘與緣覺乘,是通於因果的。但大乘中,重於因行的,名菩薩乘;重於果德的,名佛乘。因圓果滿,為大乘法的全體。現在從成佛之道──因行來說,大乘是菩薩所乘的法門;依此法門,從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菩薩行中,不論修持什麼,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則。例如布施,一、要與菩提心相應,就是為了上求下化的志願而布施。二、施時要以慈悲心為上首,為先導,就是從慈悲心而引發布施。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別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為有方便。如沒有法空慧,著相布施,名為不善巧,無方便,不能出離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可以說: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門為本,善巧的修習一切行:世間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業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諦,緣起,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乘法的六度,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門等也好:這一切行皆就歸入於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簡單地說:有了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離了這三心,或缺少了,什麼也不是成佛的法門了。

《大般若經》說到菩薩的修行時,總是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這就是本文所說的三心。依此,龍樹的《寶鬘論》說:『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徧十方;不依二邊慧』。《大日經》也大體相同說:『大菩提為因,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漢譯誤作方便為究竟)。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是《法華經》的『一切智願』,也就是菩提心的別名。大悲是徧十方一切眾生而起,所以說徧十方際。無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無二邊的空性慧。《大日經》兼存有相說,所以說以種種的方便而到達究竟。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說是都無所得的空慧。因為如取著相,什麼都不能到於究竟了。在大乘法中,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不可或少的。但大乘經是各有所宗重的,或特重菩提心,或特重大悲心,或特重般若的都無所得;每把他說作首要的。這是依所宗要而巧說,其實這三者,初學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廢的。

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與儒者的三達德──智、仁、勇一樣。這本是人類的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重於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大乘法,本是著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究竟無上的志願──菩提心;普遍平等的同情──慈悲;徹法源底的智慧──空慧,為大乘行必備的通德。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類特勝的德性淨化(俗稱昇華),使他融和進展而到達完成。成佛時,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脫德,法空慧成般若德。如來的三德秘藏,不是別的,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大乘的真義,與帶有隱遁傾向的小乘行,帶有神秘氣息的天乘行,是不大相同的。大乘的真義,實是人生的趣向於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門。

(本文錄自《妙雲集•成佛之道》262~265頁)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9

念恩,及求報恩,可從當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生恩,求報一切眾生恩的觀念。

《學佛三要》﹝頁109﹞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慶祝慧日講堂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

各位師兄 師姊:阿彌陀佛

關於 5月22日 台北慧日講堂之活動行程,詳細流程內容請參閱如下,欲參加者可於推廣班上課日報名登記或請直接電話聯絡 0931-044547 葉翠英,以便登記人數,並請於當天早上7點在推廣班集合一起出發。謝謝!

慶祝慧日講堂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

一、宗旨:仰止印順導師的行誼,激發宏揚正信佛法的願心、願力

二、日期:100年5月22日(星期日)上午8:30~下午5:10

三、地點:慧日講堂

四、流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40 追思法會

09:40~10:00 休息

10:00~10:50 50週年回顧

10:50~11:30 佛前大供

11:30~13:30 午齋、印順導師著作展巡禮、休息

13:30~14:10 印順導師行誼:宏印法師等講述

14:10~14:20 休息

14:20~15:50 座談會:宏揚印順導師思想面面觀

*推廣印順導師著作之心得

*推廣印順導師著作研讀班之願景

*各有心推廣印順導師著作研讀之道場,彼此合作的看法

15:50~16:10 休息

16:10~17:00 印順導師著作述要:厚觀院長講述

17:00~17:10 主辦單位致謝詞。

五、主辦單位:慧日講堂、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及中華佛教青年會。

六、協辦單位: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嚴寬祜文教基金會、佛教聯合金剛護法會

七、配合活動:印順導師著作展、結緣書(含人間佛教論集)及導師著作,含成佛之道、中觀今論、學佛三要及佛法概論等四本書之贈送學佛團體活動。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聲聞、辟支佛與佛有差別嗎

(釋厚觀)
一般稱呼「聲聞、辟支佛」為二乘,稱「菩薩、佛」為大乘,究竟阿羅漢、辟支佛與佛在解脫上有沒有差別呢?
一、只有諸佛離三種障礙: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名為無礙解脫
《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云: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十住毘婆沙論》回答:如果問到聲聞、緣覺跟佛的解脫有沒有差別的話,這應該要分別說。如果是針對「煩惱障」來說的話,因為聲聞、阿羅漢是斷盡煩惱,辟支佛也是斷盡煩惱,佛也是斷盡煩惱;且入了無餘涅槃,都是無相,所以這三者沒有什麼差別。
可是,除了「煩惱障」以外,還有「禪定障」、「一切法障」。從這一點來看,聲聞、緣覺跟佛比起來就有差別了。諸佛得到甚深禪定,沒有禪定的障礙;也徹底證悟眾生空、法空,對我的執著、對一切法的障礙,佛都徹底解脫了,這不是二乘所能比擬的!
有關「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十住毘婆沙論》卷11(大正26,83a24-b3)的引文更詳細: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名無礙解脫。
無礙解脫有三種:一、於煩惱障礙解脫。二、於定障礙解脫。三、於一切法障礙解脫。
阿羅漢有兩類:一是慧解脫阿羅漢,另一是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可以離煩惱障;共解脫阿羅漢就是俱解脫阿羅漢。依嚴格的定義來講,俱解脫阿羅漢是具足滅盡定的阿羅漢,他已經是到達最高的定了,不會再有禪定的障礙了。慧解脫阿羅漢,如只有得未到定的話,他對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些禪定還是會有所障礙的。
俱解脫阿羅漢與辟支佛可以解脫「煩惱障」和「禪定障」;唯有諸佛具足三解脫。從「解脫煩惱障」,不再來世間輪迴、不受後有來看,聲聞、辟支佛跟佛三者是平等的;但從「解脫一切法障」和度眾生等功德來說,聲聞、辟支佛跟佛,當然還是有差別的。
聲聞與佛的差異,也有用「涅槃」和「無上菩提」這兩個語詞來區分。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心經》也有這句話:「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是三乘所共通的,無上菩提則是大乘所特有的,這是兩者的不同。
二、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佛的種種功德,皆勝於二乘
另外,《大品般若經》也提到聲聞、辟支佛與佛之間的差異。如《大品般若經》卷1〈習應品第3〉(大正8,222 a10-15)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
聲聞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請問釋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辟支佛智慧,還有佛智慧,這些聖者的智慧無有差別,因為他們都不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違背無生性空,則無有別異。在舍利弗看來,這些聖者都是得到解脫的,都是至少體悟到眾生空(我空),應該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嘛!為何世尊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這句話,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來說非常地敏感。他說二乘與佛的智慧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一天,就能夠超過這些二乘人呢?佛回答如下(大正8,222 a15-20):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這裡的所說的「道慧」是菩薩的智慧,就是道智,或稱道種智。《大品般若經‧三慧品》中提到:聲聞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智」或是「道種智」,這裡稱為「道慧」;佛的智慧就稱為「一切種智」。
聲聞的智慧,通常著重在「共相」──諸法共相,如:無常、空、無我。菩薩的道智,因為他度化無量的眾生,所以他知道各種不同的善巧,對於「別相」,他也必須要瞭解,他要有各種不同的善巧方便。
所以佛就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的時候,欲以道慧利益一切眾生,將來還要得佛的一切種智,來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請問你們這些聲聞、辟支佛,你有這個道慧嗎?你有發願想要度化一切眾生嗎?你有想要知道一切法性空嗎?」舍利弗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 a20-26)又云: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 」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又問:「各位聲聞、辟支佛,你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想要度一切眾生,讓所有的眾生都得無餘涅槃呢?」舍利弗也只好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a26-b2)又云: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又問:「你們二乘人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眾生,要莊嚴佛國土呢?」在原始佛教比較著重在有情的解脫,就是度化眾生;對於成就佛國,建設莊嚴的佛世界,比較少談,大乘則提到比較多。
佛又問:「你們有沒有發願想要具足佛的種種功德呢?想不想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這些都是佛的功德。發願要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而不只是度一兩個。因為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修集佛的種種功德,二乘人樣樣都沒有,所以只好乖乖地承認,二乘的智慧不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一天。
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
關於二乘智慧與佛智慧之比較,《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0c26-321a4)對此有一段解說:
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舍利弗主要是著重在智慧的體性上,著重的是在斷煩惱、出離三界、得解脫的這部分,所以主張三乘智慧沒有差別。
接著《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2a8-14)又說:
以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雖然舍利弗認為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聖者,都是同樣得解脫,那應該是跟諸佛菩薩智慧相等,可是佛不認同。佛的回答是著重在聲聞有沒有悲願要度化眾生,有沒有想要瞭解一切法空,有沒有發願要圓滿佛的一切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以智慧來看,一個是「般若慧」,一個是「方便慧」。舍利弗覺得三乘是共通的,他著重在我空、般若空這方面;但是佛比較強調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了知種種別相,這當然是勝過二乘的。
《大智度論》這裡打了一個比喻:「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理解到的都是「空」,雖然「質」一樣,可是「量」不同。「毛孔空」跟「太虛空」,在印順導師的著作中經常引用到。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轉轉轉

~『共業』現代版~

兒童世界,總少不了轉動的遊戲,童話式的木馬、刺激的八爪魚;舞蹈世界,也必然有柔美或剛勁的旋轉姿態;武術世界,旋轉的招式更是多不勝數。「轉」的元素,穿插於生活中,幾許為我們帶來美麗回憶,也帶來更多瑰麗色彩。但是,假如坐在永不停的木馬上,跳著永不停的舞步,打著永不完的招式,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轉動,感受就完全不一樣。可惜,這正是我們的生活寫照……

很多人要吃雞,於是需求量增多,唯有催谷地多養家禽,令養雞場環境差劣,又用化學飼料,甚至打針,於是營養低、味道差,商人只好多加味精,令吃雞的人仍然津津樂道,結果循環不斷,敢問一聲:沒營養甚至有病的雞是誰的傑作?雞的祖先?飼養者?商人?市民?

學生不主動學習,令教育界極之緊張,於是主動修改課程及行使「威迫利誘」的政策,政策的「一定成效」是令老師疲乏,使教學質素下降,教學更「填鴨」,校內更多補課與測驗,校外更多補習,結果迴轉到學生更感沒趣,更不主動。現在問:學習成效低是誰的過失?老師?教統局?學生?社會?

誇張缺德的報導,吸引大批讀者,銷路上升,報社可生存,老板覺得滿意,總編輯聽命,更多的記者變成狗仔隊,繼續追擊,繼續以報導「誘導」讀者,結果令更多人受害。又再問:誇張缺德的報導是誰的責任?記者?總編輯?老板?金錢?缺德的讀者?

生活的多重循環,實在比比皆是,身處其中的我們,總是感到有多股動力在拉扯著,令我們不得自在,不得不跟著走。這些循環不是來自任何背後的操控力量,而是來自我們與環境所共同製造出來的氣氛,佛教稱為「共業」。面對這些「共業」,社會有幾種反應:

1. 示威並要求政府立法──在這個循環中,政府的確是相對有影響力的一環,可是現時連商人賺不夠、娛樂設施不足等都要向政府「喊叫」,似乎太過份了。
2. 教育界變成箭靶──大家同意很多社會問題,都是由人的思想造成,論說一番,結局卻是異口同聲地說:「問題的根源是教育,希望早一點增加相關的課程等等。」太奇怪了!大家出現問題,要改變的只是教育界?
3. 自行組織民間團體──等政府,求政府,倒不如凝聚志同道合的人,革命一番。如:公民黨、網上電台、獨立記者、無國界醫生、樂施會、慈濟基金會等。

以上三者,最令我欣賞是「自組民間團體」,因為他們有理想,有承擔。至於前兩者,當然是不良現象。現在,就看看佛教如何處理「共業」,如按部份佛經的字面意義,答案是「世間是苦,所以不理世事,趕快修行去了。」可是佛經的深意並非如此,而是──「共業」必依「共願」,方可扭轉。

「共願」,是共同的理念與意願,即是每人到底要一個怎樣的社會,怎樣的人生。假如我要經濟好,是指我有著數、我富貴,別人則吃虧、捱窮,那麼示威只會變成角力,看誰的人多,誰的聲音較大。假如我要公平,是指好的機會都歸我,壞的都歸別人,那麼政策與制度的改變,不過是政壇愚人的把戲。相反,理念不是為一己之利,亦為別人之利,政策就不是角力,不合理的示威也可減少。

另外,假如大人可以不道德,小孩卻要循規蹈矩;社會可以歪風橫行,學校卻要受監管,如:賭博是歪風,但偏偏賭的花樣層出不窮;有人為情自殺,可是教人迷迷癲癲的情歌唱至街知巷聞;校外看著部份傳媒缺德誇大的報導,校內則要學生學習仁義道德,那麼再好的課程、教師、學校等,都只是等待接受批判的代罪羔羊。相反,實踐不是放任自己而監管別人,而是認同終生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於是學校講的道理,社會上是有人在實踐,學生的思想與品格才能提昇,教育才能發揮它在社會的效用。

歸納而言,不管你是高官、中產、市民等,只要在現有的角色與崗位、已有的資源(財力、人力、心力)內,進行這些心靈與步伐的改革,正面的「共願」必然增強,建構出來的「共業」,將會是經濟繁榮與人心健全的人間淨土。

願旋轉的木馬,能奏出優美的憧憬;
願旋轉的舞步,能跳出排他的私利;
願旋轉的招式,能闖出光明的道路。

海全法師提供/香港 今日園 

※ 注意:共業(共同造成的氣氛)與共願(共同的意願),均可以是正面或負面。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心的兩種力量

透過禪修,禪修者可以增強兩種心的力量:思擇力(paṭisaṅkhāna-bala)和禪修力(bhāvanā-bala)。無論做什麼、說什麼或思惟什麼,你應該先檢視該件事是否對自他有利益、是否合宜恰當。你應當避免無利益、不合宜的事物。在世俗的生活裡,我們需要運用這種思擇力,這是了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能力(pārihāriya- paññā)。

再者,從正知(sampajañña)的角度來看,這是指「有益正知」(sāttha-sampajañña)與「合宜正知」(sappāya- sampajañña)。這也稱為「成熟慧」(nepakka-paññā)。透過思擇力,可以培養心,令其廣大、成熟。這是它被稱為「成熟慧」的原因,此慧應當被用於俗世的領域和修行的領域。這種心的力量能夠提升生命的品質。在這裡的禪修者已具有這種思擇力,因為他們知道正念修行具有許多的利益且非常珍貴。他們對正念修行感到非常滿意。

藉由念處禪修所培養出的心靈力量,被稱為「禪修力」(bhāvanā-bala)。它能夠直接助成安詳、寧靜、智慧,並破除邪見。要能如此,禪修者必須盡最大努力來練習禪修。人人皆應有次第地培養自己的心,否則,心將仍然是下劣、軟弱、幼稚,無論其年齡是二十五、五十、七十、八十或更多。軟弱者自然被強者打敗,幼小的水果容易因冷熱溫度而敗壞。同樣地,軟弱、幼小的心無法抵抗誘惑,只會蠢蠢地回應:遇到可愛的所緣時,人通常回以貪心,遇不可愛所緣時,則回以瞋心或怒氣。因此,人們需要修習念處禪修,讓心變得成熟,了知聖諦。

人若缺乏抵禦或擊退煩惱的心靈力量,很容易會成為緊張、壓力與憂鬱的受害者。猶如強健的身體需要維他命與礦物質,同樣地,強健的心需要有心靈的維他命與礦物質。

內在的火
若無正念,你的心會失去控制,你可能產生不善念,或者做出不善的行為。心自然地會喜歡好看、好聽、好吃等可愛的感官所緣。可愛的感官所緣愈多的結果是永無止盡的欲望。所以,貪欲燃燒著人們。此外,遭遇不可愛的所緣時,瞋恚與不滿也燃燒著人們;當人們看不見煩惱的過患時,愚癡也燃燒著人們。所以,很要緊的是,學習如何撲滅內在的煩惱火焰。

你應該被訓練成一位有能力的或具備防火裝具,能夠撲滅內在火焰的消防員。舉例來說,濃煙密布的空氣相當不健康,你必須立刻將火焰撲滅。除非這麼做,否則你必須從逃生出口脫離火場,[44]聯絡消防隊。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因不可避免的俗事而生起的煩惱染污,燃燒著人們。同樣地,在禪修中心,你們應該學習如何避免這類的煩惱發生,以及學會如何在其爆發時將它們撲滅。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如何增強這兩種心靈力量。

熟練的打火員了解火被誤用時有多麼可怕。同樣地,你應該了解,內在的火有多麼可怕,倘使你尚未具備能夠避免或撲滅它的正念。你必須對能夠避免或撲滅內在煩惱火的正念有信心。強大的意願與勇氣也是面對內在火焰時所必備的要件。你應當培養正念,令其成長、成熟。這被稱為「禪修」,禪修的定義是:「培養較一般(如布施、持戒等)的善更為殊勝的善行,故是修行」(adhikusalaṃ bhāvetīti bhāvanā)。

軟弱或被污染的心
軟弱的或被污染的心無法抵禦誘惑。有如此的心時,你無法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對於正確的事,你也沒有信心;或者你可能擁有邪見、盲信,失去避免應避免之事、實行所應實行之事的道德勇氣。不避免應避免的事,你將受到傷害;不行應行的事,你將失去可得的利益,心變得懶惰、散慢,失去力量與能力。缺乏正念會導至種種的不善法迅速地生起。如此,你的心將變得毫無設防,[45]時時受到貪、瞋等侵擾。
許多人相信,快樂是由有某位創造神為了眾生而創造的。人們因為依賴那位創造神,期望獲得衪給與快樂,所以失去了自身的力量與智慧。在遭遇人生起伏,如利、衰、謗、譽、稱、譏、苦、樂時,若缺少成熟的智慧與精進力,你會時而歡喜,時而憂慮。無論境遇是好是壞,讓心保持平衡的捨心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念處禪修(satipaṭṭhāna)能夠讓你擁有這種平衡的捨心狀態。

念處禪修的利益
佛陀非常大膽地保證:念處禪修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四念處被說為是可靠的道路。人們或人們的行為因貪、瞋、癡而顯得不淨。念處禪修是可以淨化這些內心不淨的可靠方法。舉例來說,人們失去其親人、工作或事業時,會生起強烈的愁鬱與憂傷。念處禪修能夠保證他們免除愁鬱、憂傷、哭泣、身體的痛苦與心理的苦惱。最重要的是,念處禪修保證能去除輪迴眾苦的根源──煩惱。為了獲得真正的安詳與快樂,你必須修習這可靠的念處之道。當你體會到念處禪修帶來的清淨自心等利益之時,你的信心必然會變得強健而穩固。帶著如此的信心修習,你不僅能夠培養出慚、愧,也能培養出正念、定力與智慧。[46]這時,你的心將遠離煩惱。如此,念處禪修將帶給你抵抗煩惱染污的力量。

除了佛陀以外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教示這具備七種利益的念處禪修。無論任何人滿懷信心修習這念處禪修,他/她都能夠獲得這七種利益。我相信,這裡的禪修者正透過自己的經驗,體會念處的利益。你應當觀照顯著的所緣,如腹部起伏,以培養如此的信心。你應當將極大的精進與強烈的意志力投注在念禪修行,方能夠享受真正、可靠的快樂。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能夠面對不眠的夜晚、簡略的食物與住所等的種種艱苦。

你也應該停止無正念地亂看、亂聽的行為,必須全心投入在自身的修行。作為一個禪修者,你應當盡最大的努力觀照當下的目標(所緣)以培養正念。持續的正念能讓心安詳、寧靜,穩固地令心住立在禪修目標上。這種定力被定義為不動的定(avikkhepo samādhi)。心將變得寧靜、安穩,統合在禪修目標上,不被煩惱所動搖。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8

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渡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

《學佛三要》﹝頁111﹞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

(釋厚觀)
一、既然三乘共入無餘涅槃,菩薩為何勤苦修學十地,不如二乘速證解脫?
《十住毘婆沙論》說聲聞、緣覺與佛這三乘聖者都可以斷盡煩惱,同樣都可以得無餘涅槃;於是有人就問:既然三乘聖者最後都是入無餘涅槃而沒有差別的話,那麼菩薩何必於恆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來修學大乘?
如《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15-19)云: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這裡說「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依《般若經》來說:「三乘都是共入無餘涅槃」的;不過,也有的經論說「菩薩不住涅槃」。有關這個問題,各經論有些不同的講法,在《般若經》與龍樹菩薩基本上都是主張「三乘共入無餘涅槃」的。
有關「入無餘涅槃」,在經論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比喻:入了涅槃,就好像各地不同河川的河水,一流入大海裡,都是同一鹹味。1 以此來比喻入涅槃以後,已經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能夠再分別誰的涅槃高、誰的涅槃低了。
從原始佛教以來,經典對涅槃的解說,大部分都是用否定詞,如「不來、不去,不有、不無,不生、不滅」等,用烘雲托月的方式來說明「涅槃」,而不直接去表顯涅槃是什麼樣子。因為一積極地表顯,眾生很容易就產生執著,會再去想像涅槃到底是什麼。所以一般而言,涅槃已經是不可思、不可議了。不可思,你想像不到;不可議,你無法用言語表達。涅槃是有這樣的特性,所以不論是聲聞、緣覺、佛,共入無餘涅槃的話,是無法比較了,不作高低的差別。若一定要說聲聞、緣覺與佛有差別的話,一般會用另外的語詞來表達,一個是「涅槃」,這是共三乘的;另一個是「無上菩提」,這是大乘不共的。既然是無餘涅槃,它本身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就有人問:如果無餘涅槃中沒有差別的話,我們何必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一個大劫已經夠長了,若再像恒河沙那樣的大劫,那就更多啦!要在這樣的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修學菩薩十地 2,那太辛苦了、太難了,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早得解脫!
二、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
《十住毘婆沙論》(大正26,20b19-c23)接著說: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所以者何?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龍樹菩薩的回答很嚴厲,他說:「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如果諸菩薩都跟你一樣發小乘的心,沒有慈悲意,不能夠精勤修學菩薩十地的話,那麼,諸聲聞、辟支佛怎麼能得度呢?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的話,正法從哪裡聽聞而來?大家都只求開悟,那誰來弘法?如果大家都各管各的,那佛法怎麼延續下去?
龍樹菩薩說:「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
聲聞,是聽聞音聲而悟道的;辟支佛,雖然說在沒有佛的時候能無師自悟,但一般的講法是:他在佛世的時候已經種下得度因緣,因為當時沒有得解脫,隔了幾世以後才得解脫,得解脫的那個時候,佛沒有出世,就是辟支佛。所以,基本上辟支佛也是從菩薩處種下得度因緣而得度的。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無師自悟,嚴格來說,也是獨覺的根性,但是如果看釋尊的種種本生,如被燃燈佛授記等,多少也可看到釋尊也是從以前的佛、菩薩種下得度因緣。
從這個意義來說,總要有人願意捨己為人來弘揚佛法;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只顧自己,沒有慈悲意度眾生的話,那麼大家如何得度呢?假使沒有辦法聽聞佛法,不能夠懂解脫道的話,當然也就沒有聲聞、沒有緣覺、沒有菩薩,就沒有三乘的差別了。
菩薩是發菩提心,漸漸修學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沒有菩薩來修十地的話,當然沒有佛啦!如果沒有「佛」的話,當然也沒有人體悟無上妙「法」,更沒有人去組織「僧團」了!所以,沒有佛,也就沒有法、沒有僧,那就沒有三寶了。因此龍樹菩薩說:「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這個話講得滿嚴厲的,意思是說:如果照你這種說法,大家都跟你一樣不發大菩提心的話,佛法的傳承將因此而斷絕,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又該怎麼辦呢?
三、從智慧、悲願、斷習氣與具足的功德來看二乘、大乘的差別
因此,聲聞、辟支佛與佛,雖然在「斷煩惱、得解脫」上沒有差別,但是從另外幾個角度來看,還是有些不同的。
(一)從「智慧」來說:
三乘聖者皆斷我執,證得「我空」,所得的「般若慧」差不多;然而度化眾生的「方便慧」,當然是菩薩比較善巧;因為二乘比較著重在「共相」的解脫,而菩薩除了深入瞭解共相之外,因為要度化各種不同的眾生,所以必須對「別相」(自相)的應用上多一點善巧。
(二)從「悲願」來說:
雖然也有阿羅漢證悟之後隨緣度化眾生的,但是因為阿羅漢三界煩惱都斷盡了,一旦入滅之後,便不會再來三界受生了,即使他非常積極度眾生,頂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菩薩則發願於無量劫久住生死,以大悲心度無量眾生,比起二乘來說,時間特別長,度化眾生的量也大多了。
(三)從「斷煩惱、習氣」來說:
聲聞、緣覺雖斷盡煩惱,但習氣未除 ;佛不但斷盡一切煩惱,更斷盡一切習氣。
(四)從「具足功德」來說:
佛具有十力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等功德,這是二乘所不及的。
總之,「同樣是出三界得解脫的話,菩薩何必那麼辛苦花無量劫來修學大乘法」,這是很多人會提出的問題。我們從龍樹菩薩的回答中,可以體會出他的悲心,為了「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大家共同發大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印順法師《學佛三要》〈佛教之涅槃觀〉p.230:「得了涅槃的,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到達涅槃,便是融然一味,平等平等。經上說:「滅者即是不可量」。涅槃(滅)是無分量的,無數量的,無時量與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別,不能想作世間事物:一個個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
(2)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96:
涅槃是超越凡情的,沒有能所相,沒有時空相,沒有數量彼此差別相(近於某些神秘經驗),是不能以心思語言來表示的。……從涅槃、真如、法界等即一切而超越一切來說,沒有任何差別可說,所以說「不二法門」,「一真法界」。……以譬喻來說:「萬川四流,各自有名,盡歸於海,合為一味。」(《須真天子經》卷4,大正15,111a)「如種種色身,到須彌山王邊,皆同一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大正8,369c)
 2《華嚴經》菩薩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燄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3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6(大正27,77a24-b4),《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0c2-25)。
 4十力:(1)處非處智力,(2)業異熟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4)根勝劣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論》卷24(大正25,235c22-241b),《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5c6-246a13),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5 四無所畏:(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盡苦道無所畏,(4)說障道無所畏。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1b-c20),(大正25,246a13-22);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6 十八不共法:(1)身無失,(2)語無失,(3)念無失,(4)無異想,(5)無不定心,(6)無不知已捨。(7)欲無減,(8)精進無減,(9)念無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13)智知過去無著無礙,(14)智知未來無著無礙,(15)智知現在無著無礙。(16)身業隨智慧行,(17)語業隨智慧行,(18)意業隨智慧行。(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47b-255b25),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還有明天

現代人心目中,「輪迴」二字常與「迷信」扯上關係,甚至是受人批評的焦點。事實上,遠古印度之修學風氣濃厚,不少人的禪定功夫都很好,能在定中知道自己的前生及多生的一切經歷,而且能見到人死後往之何處,所以就他們而言,輪迴──生命延續的現象,是不用辯論的事實。反之,現代人多向外追尋物質世界,甚少向內探索心靈世界,對於心的力量與生命的深義,自是一無所知。

另外,物質是能量,精神也是能量,從科學的能量不滅定律,亦可得知生前不是沒有能量,死後亦不是能量消失,換句話說,生命是無始無終的過程,按著自己能量的質與量,不停轉化,形成不同的生命體,生活在不同的空間裡。無始無終,正好解釋了世間的森羅萬象,如:父母音樂一曉不通,兒子卻是音樂奇才;有些人一見面就生厭,有些人卻甚為親切;今生雖是第一次到訪的地方,卻又似曾相識等。近年更流行催眠,令人憶述過去生的種種事,用作心理治療方法之一。看來……

「輪迴」又豈是「迷信」的同胞呢?

不過佛教說輪迴與六道,目的不單為了解釋現象,而是把重點放在生命體的自主力,哪一類的自主力最強,便最能扭轉厄運、創造未來,也就最難能可貴。佛經中形容人生是「升沉之樞紐」,意思正是如此!只有人能締造和諧的人間淨土,也只有人才能發動毀滅世界的大戰。佛經中更說人的智慧、道德與勤奮,遠勝諸天。因此,人身的確是難得中的難得。

佛經說「輪迴是苦」,意思是不懂緣起,錯誤認知人事物的人,假使以人的難得智慧,正見人生的話,輪迴就具備積極、正面的意義,因為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再來,就是不停有機會,不斷有希望:今生欠缺的條件,請莫怨別人沒有給你,而是你過去準備不足,請珍惜此生,好好努力。相反,一時衝動,自我毀滅,問題還是會繼續,還是要承擔,當惡性的趨向不斷累積,一期又一期的生命,定要遇到更多的障礙,這樣的生命過程,當然是苦不堪言!

輪迴是迷信?  千古自流傳,別具方外義;
方外義何存?  還有明天在,淨土方到來。

海全法師提供/香港 法居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第三章 修行

[38]快樂有兩種。第一種快樂有三個名稱:欲樂(kāma- sukha)、污穢樂(mīla-sukha)、非聖樂(anariya-sukha)。第二種快樂,是斷除了「事欲」(vatthu- kāma,感官欲樂的對象)與「煩惱欲」(kilesa-kāma,欲望煩惱)時才能獲得的。你們來密集禪修,放棄感官欲樂的對象,且修習念住令心遠離欲望煩惱。就此而言,你們已在某種程度上體會到了第二種樂。

在內觀修行的某個階段,如生滅智(udayabbaya- ñāṇa),你會經驗到獨特的快樂。在更高的觀智,有更勝的寧靜與寂止。當你證得道果智,你將體驗到至高無上的涅槃樂。那時,你可以徹底地捨棄感官欲樂對象,並斷除煩惱欲。如此,較殊勝的快樂也有幾個名稱:出離樂(nekkhamma-sukha)、遠離樂(pavivekasukha)、寂止樂(upasamasukha)及正覺樂(sambodha-sukha)。為了達到這種較殊勝的快樂,你必須犧牲第一種快樂。現在,你們正踏上通往真正快樂的道路,這實在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
除非你能看見欲樂的過患,否則你很難將它們捨棄。所以,佛陀不僅指出欲樂的過失,[39]同時也教導沒有過患的出離樂,以便大家可以生起「迫切感的智慧」(saṃvega-ñāṇa)。這樣,你們的信心才會堅固到足以讓自己努力地密集修習內觀禪修。

如之前所說,nekkhamma(出離)的字面意思是捨離欲樂。依據佛典,這可以是指出家為比丘(尼)、奢摩他禪那、觀智或最高的寂靜──涅槃。清楚地辨別名和色,見到無常、苦、無我也是「出離」,因為這些毗婆舍那心識都已捨離了欲樂。由於這類出離而生起的快樂,便稱作出離樂(nekkhamma-sukha)。這種快樂沒有貪、瞋、癡的過失。

你們都住在欲界(kāmabhūmi)。無論你喜歡與否,你都會被貪、瞋、癡、壓力、沮喪等煩惱心火所燒。肉眼看不見這種火,因為它發生在心裡。遇到可喜的所緣時,你會被貪火所燒;遇不可喜所緣時,你會被瞋火、怒火所燒。你看不到這些火的火焰,它也不會留下餘燼。這是它為何難以被撲滅的原因。若你不採取必須的行動去撲滅這內在的火,它便會反過來將你捲入到一切的不善行之中。

假如你無法將火撲滅,你會試著逃開,跑到安全的地方。同樣的,你必須離開欲樂,前往安全、祥和的地方(assama)。在這裡,assama意指[40在該處迫切地要撲滅內在貪瞋癡火的禪修中心。現在,你們都來到這禪修中心,一個安全、祥和的所在。無論你是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禪修者,如果你精勤地撲滅內在的貪瞋癡火,你一定會獲得「出離樂」(nekammasukha),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出家人」(pabbaja)。
Pabbaja(出家人)的字面義是,放棄一切俗事,去到一個如禪修中心等寂靜處的人,在那裡他/她撲滅內在的火焰。為什麼需要撲滅這些內在之火?因為它們是一切苦的根源。透過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的修習,你可以戰勝三種煩惱:顯現在身、語行為上的違犯煩惱(vītikkama-kilesa);顯現在心裡的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 kilesa);潛伏著,在因緣具足時方顯現的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所以,只是穿著僧衣,具有比丘、比丘尼或禪修者的外表,並不足夠。你必須努力用功。唯有透過觀智、道果智,你才能根除所有的煩惱。為此,你必須具備三種精進來修習內觀(vipassanā):初發的精進、持續的精進、圓滿的精進。沒有這三種精進,你會被認為是有名無實的禪修者。

如果你能夠分分秒秒以具備此三精進的專注力,來觀照當下顯著的所緣,欲樂、瞋怒等心念便不可能在心中生起。在心中生起的,[41]將會是保衛、守護心免受煩惱攻擊的念與定。精進、念與定,這三者被稱為「定蘊」(samādhi-khandha)。如果你修習這定蘊一秒,你便遠離煩惱一秒,且能享有一秒的出離樂。當然,如果你遠離煩惱愈久,你便能享受愈久的出離樂。

另一方面,離開禪修中心意味著重回到實際上無可避免的烈火之中。這時候,你需要消防用具與防火面罩,也就是禪修實踐,因為它能保護你免受煩惱火的傷害。所以,你應當透過正念禪修來撲滅這些會趁正念不在時生起的煩惱之火。

之前,我解釋過由三個字構成的詞puñña-kiriya- vatthu。其中,puñña(功德、福)有兩種定義的方式:能淨化自心的事物(attano santānaṃ punāti sodetīti puññaṃ)、能圓滿己願的事物(kārakassa manorathaṃ pūretīti puññaṃ)。當然,除了善行以外,沒有其他的事物更能夠淨化自心、圓滿己願了。
無論許下什麼願望,求人間樂也好,求天上樂也好,善行皆能夠幫助我們圓滿這個願望。大多數人許願獲得第一種樂,而非第二種。總之,善行被稱作puñña(功德),因為它們助人圓滿願望。「布施」(dāna)是一種功德,能令你變得富裕。另一種功德是「持戒」(sīla),特別能令你投生至人天善趣。更殊勝的功德是「禪修」(bhāvanā),[42]能夠開發個人的心與智慧。這是「禪修」何以被稱為「增上善」(adhikusala)的原因所在。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花語



此花藝作品,花型──心象花,主株 (如母)、副株 (如子) ,雖然是一大一小不同的單位,但其精神自有一貫之處,其內涵如同念佛人專心一志,自能與佛 「心心相印」、「常相左右」。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 (大正19,128a21-b3):「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十方佛護念眾生,正如同慈母憶念兒子一般。
但,如果兒子遠離母親,母親就算天天憶念著他,又有何用呢;反之,兒子若也能憶念母親,則母子生生世世,得以相逢。
如果眾生也能憶念佛,就像佛憶念眾生一般,現在未來,必定與佛相逢,離佛不遠,而且自然而然,「智慧花開」、「心花朵朵開」,這就叫作「香光莊嚴」!

花器:仿銅鼎、小陶盤
花材:柚枝、椰心、大金莎菊、路蓮、楠柏、茶花葉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7

人人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語說,是「捨心」。

《學佛三要》﹝頁102~103﹞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自利利他

(釋厚觀)
《十住毘婆沙論》說「共利為上人」,共利就是自利利他;但是《大智度論》說「但利他為上人」,那麼這兩種說法是不是有矛盾,還是說重點不同,我們主要是探討這個問題。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26-28)
「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這裡說到四種人,其中以「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也就是說能夠自利利他的是上等人。但是我們注意一下這裡所謂「共利」的定義,是強調「能行慈悲饒益於他」。換句話說,所謂的共利是以利他為先,從利他當中自己也稍微獲得一點利益。譬如說,你灑點香水給別人,自己也沾到了。這樣子利他,自己也獲益。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7(大正26,56a12-b2)
「世法無憂喜,能捨於自利,常勤行他利,深知恩倍報。世間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法中心無憂喜。」底下分別解釋,「世法」就是世間法,有所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一般俗話講就是八風。蘇東坡說的「八風吹不動」,不是指東南西北風,「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捨自利,勤行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緣者,所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即使菩薩以前都不認識的人,跟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緣,也能捨棄己利來利益他人。底下就有一個問題。

「問曰: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外人提出難問:要利他,何必捨自利呢?「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捨一人以成一家,好像說捨比較小一點的來成就比較大的,捨一家來成為一個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從這裡來看,捨一人不一定捨自己這個人,有可能「死道友莫死貧道」(閩南語)這一種的。乃至捨一國土以成己身,即使是捨一國土以成己身,也是為了自己,捨己身以為正法。

這句話有可能是出自《增壹阿含經》卷31(大正2,722c2-3)。在《增壹阿含經》裡面有類似這樣的一句話:「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只有到這裡,最後面的「捨己身為正法」沒有提到。我現在不確定到底《十住毘婆沙論》引用這段話,是不是就是《增壹阿含經》的這一段。《增壹阿含經》提到一個典故,這是在描述鴦掘摩羅比丘,也就是指鬘的故事。這故事我想應該不少人聽過。

鴦掘摩羅是個殺人魔王,他後來跟佛出家,成就了阿羅漢果。以前他是個外道,他的師父——外道的婆羅門師有邪見,告訴他:「你殺一千人以後,就能夠生天。」他就殺了很多人,殺了人以後,就把死者的指頭刴下來串成像花鬘那樣,就成為指鬘。最後,殺了九百九十九人之後,還剩下一個,他就到處看,但周圍都沒有人。那時候他媽媽要送飯給他,他想:「咦,只剩下這一個。」就想要殺他的母親。因為他聽他外道的師父說,殺了母親可以生更高的天。他想殺母親的時候,突然佛就出現了。佛出現的時候,他還沒看到,他只看到光閃亮地照過來。開始的時候他很緊張,以為是國王率領兵眾要來殺他,所以刀劍金光閃閃。不過,他又想應該不是,如果是國王帶來的兵馬,這些鳥獸一定是非常驚恐逃避,但是牠們唱的歌聲非常柔和,很好聽很祥和。那到底是什麼光呢?他母親知道是釋尊,就說:「佛陀來了。」他一想:「佛陀來了,那更好!」外道認為:「佛就像轉輪聖王一樣難得出世,能夠殺佛的話,便能夠生更高的天。」他就把他母親捨一邊,轉過來追佛。但是愈追卻離得愈遠,永遠追不上,結果他就喊:「停下來!停下來!」

釋尊就跟他說:「我住,是汝不住也。」我是停著,只是你自己沒有停啊。鴦掘摩羅心裡想,這一定不是平常人,就自己悔悟了。他跟隨佛出家,後來就證了阿羅漢果。他在證了阿羅漢果以後,因為之前他殺了不少人,很多人都非常痛恨他,他去托鉢的時候,大家都不供養他,反而投擲刀杖、石塊種種,給他很大的折磨,但是他如如不動。有人就問:「像這麼樣一個殺人的大壞蛋,為什麼佛還教化他?他為什麼這麼利根,能夠很快速地證得阿羅漢?」佛就藉著這個因緣,講了鴦掘摩羅的本生。

鴦掘摩羅以前是個王子。有一個國王一直到老年都還沒有孩子,就向樹神、土地公、山神啊到處拜,後來才感得這個孩子。國王想:「我年老了啊,要趕快讓他娶妻生子。」王子一直到年紀大的時候,都還不想成家。國王心裡很慌,就想誰有辦法讓王子過正常世俗人的生活,我要獎賞他。後來就有一段因緣,這個典故大家自己看。王子過世俗人的生活以後,有很多女性被他玷污了,很多人就想要報仇。他們去找國王,跟他說:「現在有兩條路給你選,如果你要保全自己性命的話,就讓我們把王子殺掉;如果你要保全王子的話,那我們就把你殺掉。」在這個抉擇的時候,國王說了這句話:「捨一國土以成己身」。

「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是這時候說出來的,後面的「捨己身以為正法」,在《增壹阿含經》裡面沒有看到。如果單看「捨一國土以成己身」這句話,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最後他還是愛惜自己的生命。外人引了這段話來,想要成立他自己的主張:「要利益別人的時候,不應該捨棄自己的利益。」所以外人引了一段話,以為底下這段話是佛的意思,「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不過,仔細看《增壹阿含經》的話,其實這些話並不是佛說的。外人是想利用經裡面這樣的一段話來成立自己的主張:「要利益他人的話,可以不必捨掉自己的利益。」主要他是想要成立這個論題,那麼外人就說:「先自成己利,然後乃利人」,我們利益自己以後,才利益別人。如果捨己利來利益別人的話,「後則生憂悔」,最後可能自己會後悔。「捨自利利人,自謂為智慧」,如果你還自以為是智慧的話,那麼你是這個世界中「最為第一癡」。這是外人的看法。

我們看龍樹菩薩怎麼回答。
「答曰: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這裡龍樹菩薩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如果你行利他的話,其實自己就得利了,「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這一句話很重要,也就是說,菩薩在自利利他,面臨抉擇的時候,有很多人先顧自己,自己顧好以後,心有餘力才利益他人。但是我們注意龍樹菩薩這句話:「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即使你在重要關頭面臨抉擇的時候,利他這件事絕對不打折扣。「發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此義初品中已廣說。」

前面有提過「自利、共利」名為上人,這裡就不再詳談。跟自利利他有點類似的文句,《大智度論》有這麼一段話,我們可以互相做比對。

三、《大智度論》卷95(大正25,726b26-c23)
「問曰: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利?自利、利人有何咎?」其他地方提到菩薩自利,還有利益眾生,那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只有說純粹地利益眾生,而不說自利。我們說自利利他,這有什麼過失呢?我們看龍樹菩薩的回答。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菩薩行種種的善法,事實上他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利益自己,這個才是真實的意義。所以即使說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也是為了利益眾生,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不是說我是為了比二乘人更高,要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不是這種比高下的心。「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大智度論》講得很明白,別的地方講自利又利益眾生,這是為了凡夫人而做這樣善巧方便的誘導。為什麼做這樣的誘導?因為一個人開始的時候,如果努力了半天,自己都沒有一點收穫的話,一般人不容易做得到。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你說自利可以利人,那何樂而不為?有這樣的誘導後,然後能行菩薩道。

底下就分別:「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所以依龍樹菩薩的立場,所謂真正的上,是純粹利他才稱為上;如有一一絲絲為自己的話,頂多是「中」。純粹無為地利他,那才是上人。

那外人當然不以為然,「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這沒問題。「中者,但為眾生」,外人認為你只為利益眾生,這是中人;「上者,自利亦利他人」。如果只是利他,不能自利,這怎麼是上人呢?這是外人一般的想法。

龍樹菩薩回答說:「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我們從世間法來看,自己供養自己沒有什麼福德,真正的福德是利益眾生,那才真正的種福。你好吃的都留給自己吃,那還有什麼福德呢?對眾生沒有什麼利益,那沒有什麼福德。「自害其身而不得罪」;這句話須要加以思惟。譬如說:我們受戒,以殺、盜、淫、妄、酒的「殺」業來說,真正犯殺戒的話,需要具備幾種因緣:第一、起殺心;第二、對方是眾生;第三、起眾生想。有的雖然是眾生,但是你認為是木頭,沒有把他認為是眾生想,那還不具足;第四、興方便,就是你用刀或毒藥,或者挖土坑等等種種方便;第五、命斷。有的只是殺而未遂而已。這樣種種因緣具足,才是真正犯殺戒。

如果說,以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等等來說,這是盡形壽,這個戒體是依著身而有。以自殺來講,當然在佛教裡面是不贊成自殺的,但阿羅漢──所作皆辦者除外。有人自殺,命根斷了以後,事實上戒體也沒有了。所以從出家戒法來判斷的話,故意殺其他的眾生,那是犯波羅夷,但是自殺的人沒有犯波羅夷,不是完全不犯,是犯愚癡罪。從這個意義來說,「自害其身而不得罪」,沒有像犯波羅夷罪那麼重。同樣地,你供養佛可能有很大的功德,供養自己則沒有什麼福德。「以是故,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因為自己愛著自己,到這裡為止的描述,只是下人。

下面開始描述上人,「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這是純粹利他的。「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成就,自利則為具足」,我們純粹為眾生而行種種善法,即使眾生還沒有成就,我們的自利其實就已經具足了;所以我們在做種種善事,善巧的人其實在修福德的同時,也能兼修空慧。譬如說像2001年9月17日許多地方鬧水災,自己家裡已經淹水了,他也能夠出來救其他的眾生,能夠在困苦的時候來利益眾生,他本身又沒有你我的差別。而不是覺得你們需要我救濟,而顯得很高慢。如果連這個也能夠警覺得到,破除我相、貪瞋等種種的執著,在修福德的同時也兼修空慧的話,那真的是福慧雙修了。所以,能夠利益眾生的時候,也能夠在這邊修空慧的話,其實自利就已經具足,有福又有慧。到這裡為止,是指上人。

接下來,「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雜行是兼雜的,不是純粹的完全利他。

同樣地,「求佛道者有三種:一者(下人)、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二者(中人)、為己身亦為眾生。三者(上人)、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下面這一段是在形容上人: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也就是說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安住是中,拔出眾生於甘露性中。」這是利益眾生。「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所謂一切助道法包括很多,例如三十七道品、三解脫門等等都是助道法。「道」是「菩提」不同的翻譯,三十七道品在梵文、巴利文來講,是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中文的「道」字雖然也有道路的意思,但是有很多地方是講「菩提」,是「正覺」的意思,「助道法」即是幫助菩提之法。「住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就是沒有人我見。「是菩薩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這是以三心相應,他是志求無上菩提為信願,大悲為上首,且以無所得為方便。

我們從這兩部論來比對的話,《大智度論》強調純粹利他的是上人,而且更強調利益眾生的時候不執著,沒有人、我見的差別。但是我們看《十住毘婆沙論》,沒有特別強調利益眾生的時候不執著,是強調結果,你不害自己也不害別人,而且雙方都得利,它是從這個利益來看。所以在字面看起來好像不同,事實上是兩部論強調的重點不一樣,並沒有矛盾,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會通。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2)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不是說完全利益眾生,而到處傷害自己,一點益處都沒有,或自己去成仁,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我們希望怎樣自利,就更怎樣去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我們要利益眾生的時候,自己要作一個好榜樣,如自己沒有作好榜樣,只希望他人好好去修學佛法,這不容易讓人家起信。所以我們「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對治自己的煩惱。所以「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門為了自己著想的話,那就不是菩薩的風格,而是聲聞了。

所以,聲聞與菩薩,不是說所有的聲聞都不利他,而是開始的時候,聲聞重在自利,證悟以後,隨緣再利他,這是聲聞的發心。但是菩薩是不求自己先證悟,而是以利他為先,從利他當中自己慢慢來體會空性,修福德、修智慧,從利他當中來成就自己。在《學佛三要》、《我之宗教觀》有不錯的解說,請大家再自行參見印順法師《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的第141至154頁、《我之宗教觀》的第62至65頁。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春天

世間上,很多人喜歡春天,百花盛開,生氣蓬勃,往往給予每個生命無限的希望。

有人經歷過春天,有人從未遇上春天,有人曾擁有過春天,最終卻又失去。留下的,是無窮無盡的落花印記,在失望、失落,甚至失控的意境裡,恰似冷雨寒風的來臨,滴滴淒清,陣陣刺骨……

可是,假如我們不單看到這一面,不光是跑這一端,不老是鑽回這一角,抬頭看看,原來冷雨從不沾到我的身上,因為一重又一重的雨傘,正好為我遮擋。看回身旁,一張又一張的披肩,圍繞我的身旁,寒風都一一被阻隔。那麼?身處冷雨寒風的我,豈不是一樣的溫暖,一樣的感到愛?

希望在未來,溫暖在當下。

海全法師提供/香港 法居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墨西哥憶往

Chang rui
生平首次去墨西哥,是在俗時跟當時的老闆一起去看商展,拜訪客戶及朋友,在墨國繞了小半圈。

來到墨西哥市,首先是驚訝於其城市之大,覺得好像飛機飛了很久都還在城區範圍內。一問才知:此城人口竟有兩千五百萬!從飛機上看下去,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住宅,高速公路上小如火柴盒的車子來往奔馳著,頓時有世界廣大、個人渺小、「熙熙攘攘所為何事」的反省。據說乾隆皇帝也是在山上遠眺江心往來舟船,而有類似的喟嘆。

墨西哥城由於地處高海拔,氣候涼爽,有人告訴我:因大氣壓力的關係,在這裡吃了飯消化得慢,不太覺得餓。當時就想:修行人適合來此閉關!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一天吃一餐,大部分時間打坐禪修。在熱帶地區,溫度高、消化快,體力容易流失,對一般人而言,過修行生活會是一大挑戰。不過若在墨西哥市,佔地利之便,氣候涼冷、消化慢,可以節省吃飯的次數與時間,修行的初學者大概不覺得太辛苦。

去拜訪客戶,都已經下午四點了,廠內有點空曠,據說是有一批員工輪班去吃午飯還沒回來,覺得西語系國家這樣的作息時間很特別。工廠內繞一圈,發現廠內有供奉聖母瑪麗亞像,就好像台灣一般工廠有的有供關公或觀世音菩薩一樣,祈求保佑平安、生意興旺,這又讓人覺得頗為親切(馬路旁邊也可見到有神龕供奉聖母像,讓人聯想起台灣的土地公、土地婆,會心一笑,不過印象中所見墨西哥的聖母像整理得很光鮮潔淨、供著鮮花,「神氣十足」,不像本地的土地公婆,因日久年深,有的會「面目模糊」)。

說起聖母像,有一則國際貿易史上的公案可以談談。在明清時期,中國福建地區出產許多「貿易瓷」外銷到全世界,像德化窯就有一項產品是「送子觀音」,或許有人懷疑,歐洲人也有東方這種「祈求送子觀音保佑生壯丁」的信仰嗎?應該還沒有。幾百年前的歐洲人把「送子觀音」當作「聖母瑪麗亞」來供奉,觀音是瑪麗亞,手裡抱的小男孩呢,你猜對了,正是耶穌!現在到歐美天主教堂或博物館,還可以看到當年遠渡重洋的「送子觀音」,聖潔慈悲的容顏依舊在陌生的國土上俯瞰眾生、撫慰心靈。幾百年前出口此項產品的「公司」不必砸大把銀子作研發、開新模具,依照舊有的生產線,只要把產品重新定義(換個商品標籤),就可賣給不同地區的客戶,不費吹灰之力即可開發出一個全新的市場,真是要令人對當時開發此市場的Marketing人員用力鼓掌、起立致敬。後來的外交人員對此案例大概也得到了一些啟發,例如某個「各自表述」的外交術語,是不是也從「送子觀音」的行銷案例得到「靈感」?相信此中應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觀世音菩薩真是法力無邊啊!

我在墨西哥市見到Paty,她是公司在墨西哥銷售代表的太太。Paty是本地人,到紐約攻讀藝術,任職於電腦動畫公司。由於她也吃素,溫和善良,所以聚餐時就多聊了幾句。後來我離職、乃至遁入空門,長時間沒有使用網路。二年多以後,偶然的因緣接到她的e-mail說她住的地方新成立了藏傳佛教的分支機構,她也去參加活動云云,接著話鋒一轉,提到她的母親罹患重症,問我可否提供「強而有力」的mantra (咒語),能夠讓她的母親轉危為安。學僧只是一介凡夫,無此神力可回天,只能回信說愛莫能助。可能她也忙著照顧她的母親,不再連絡。我也頗感歉疚,幫不上忙。這一件事就庫存在記憶的角落,漸漸淡忘……。

幾個月前,學僧開始去慈濟的環保站做義工,遇到一位自稱身上有三種癌症的老阿嬤,「與病共生」十年了,突然讓我覺得「相逢恨晚」--如果早幾年遇到老阿嬤,先前就可以給Paty具體的建議。

老阿嬤有在持誦某種「強而有力」的mantra嗎?據說也沒有。老阿嬤的秘訣就是「做義工」!她告訴我,如果不是來這裡做義工,她老早就「回去報到」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在環保站,只有專注於手上的動作,沒有太多心思去煩惱自己身上的病痛,就不會怨天尤人、增添「身苦」與「心苦」;動手動腳,流了一身大汗,又等於是最好的保健運動;這樣的付出是為大眾服務,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與私心,所以心境海闊天空、自由自在。老阿嬤說她做一天就算賺一天,身上的病,該去看醫生就去看醫生,順其自然,就這樣一路走來,十年了,慶幸至今還能對社會有些回饋。

我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希望能對有像Paty遇到類似問題的人,能有一些參考價值;或者,給身體健康、風華正茂的您,在日復一日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留點思考回味的空間。

後記:
一、「送子觀音」也有可能是「出口轉內銷」呢!經搜尋網路,有學者研究認為,可能是外國傳教士來華訂製「瑪麗亞與聖嬰」瓷像,其後中國境內才開始流行送子觀音也說不定。
二、有關療癒病苦,除了此文所述的「做義工」之外,在佛陀的時代,教人以修「四念處」來治療身心的病苦,現今南傳佛教國家例如緬甸,就保有這種珍貴的傳承;另外,歐美醫院中亦有類似的「正念療癒」課程,據說療效頗為顯著,意者請以相關字「正念減壓療程」(MBSR)以及「正念認知療法」(MBCT) 檢閱。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三、長在生死利眾生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卽「與生死作隔礙」,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卽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卽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的成佛大方便。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一四九──一五二頁)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66

修習菩提心,既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視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

《學佛三要》﹝頁104﹞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菩薩不起輕慢心

(釋厚觀)
我們在研討《大智度論》時,常會發覺其中有很多道理,相當值得作為我們修行的參考。我想趁這個機會,提出來和大家共勉。
在《大智度論》有引了一部經,提到菩薩不起輕慢心。如《大智度論》卷39(大正25,344c6-9)云:
如《經》中說:菩薩輕餘菩薩,念念一劫遠於佛道,經爾所劫更修佛道。以是故而不自高,亦不下他。
這裡所說的經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果修行的菩薩輕慢其他的菩薩,他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那麼就念念一劫遠於佛道。一劫,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單位,那很可怕!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那就退失一劫;起兩個念,就退失兩劫。如果能夠不退菩提心,還想要修學佛道的話,那就看你起多少念,必須經過多少劫才能把這些退失的功德補回來。所以,告誡我們不要起高慢心,不要輕視他人。
《大智度論》所引的這段文,在玄奘大師譯的《大般若經》裡面說得更加詳細,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55(大正7,297a13-20)云:
若菩薩摩訶薩未得無上大菩提記,於得無上大菩提記諸菩薩摩訶薩起瞋忿心,鬪諍、輕蔑、罵辱、誹謗,是菩薩摩訶薩隨起爾許念不饒益心,還退爾許劫曾修勝行,經爾許時遠離善友,還受爾許生死繫縛。若不棄捨大菩提心,還爾許劫被戴甲冑,勤修勝行時無間斷,然後乃補所退功德。

它說得非常明白,如果有的菩薩還沒得到佛的授記,而這位菩薩對另外一位已經得到佛授記的菩薩起瞋恨心,對他鬪諍、輕視、辱罵、毀謗,那麼這位未得授記的菩薩只要起任何少許不饒益心的念頭,就退失多少劫的殊勝功德。退失的時候,他就遠離了善知識,還受種種的生死輪迴。如果他還希望成就無上菩提,而不退菩提心的話(如果退了,當然就不用說了),那必須精進地把這些所退失的功德補回來。
另外還探討到,若菩薩對其他的菩薩起了惡心,是否可懺悔清除呢?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9(大正8,356c13-29)云:
〔佛言〕:「阿難!若未受記菩薩向得記菩薩生惡心,諍鬪罵詈,隨起念多少劫,若干劫數,若不捨一切種智,然後乃補爾所劫大莊嚴。」
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惡心乃經爾所劫數,於其中間,寧得出除不?」
佛告阿難:「我雖說求菩薩道及聲聞人得出罪。阿難!若求菩薩道人共鬪諍,瞋恚罵詈,懷恨、不悔、不捨者,我不說有出,必當更爾所劫數;若不捨一切種智,然後乃大莊嚴。阿難!若是菩薩鬪諍,瞋恚罵詈,便自改悔,作是念:我為大失!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今世、後世皆使和解,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如聾、如瘂,云何以惡語報人?我不應壞是甚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應當度是一切苦惱眾生,云何當起瞋恚?」1
阿難請問佛:「菩薩起惡心,經過這麼多劫,能不能夠除去罪業?」佛就告訴阿難:「我雖然說求菩薩道跟聲聞人可以出罪。」出罪,就是犯罪之後能夠誠心地懺悔,罪業就能夠消除。但是佛說:「阿難!如果求菩薩道的人跟人家鬪諍,起瞋恨心來惡罵,懷恨、不悔──沒有懺悔,這個惡心不捨的話,這罪業沒辦法懺悔清淨」,「必當更爾所劫數」,就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去受生死業報,也沒有善知識相隨。如果你還是發願要成就一切種智,那必須要把這些退失的部分補回來。「阿難!如果菩薩鬪諍、瞋罵,他悔改以後,他作這樣的思惟:我的過失真的是很大!」「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就是說我從現在以後,我願意為所有的眾生服勞役,不要跟人家結怨,不但是「今世,乃至後世皆使和解」,這位菩薩他要發心,「忍受一切眾生踐踏如橋梁」,就是說他就像橋樑一樣,人家再怎麼踏來踏去,他都能夠安忍,「如聾、如啞,云何以惡語報人?」就是說如果有人惡罵他,他就像聾子、啞巴一樣,有人罵他,他也不會罵回去,不會你罵我一句,我回罵你三句,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三腳,菩薩不會這樣子,他安忍一切眾生。我不應該破壞這甚深無上菩提心,應當發願我得無上菩提時,要度一切苦惱眾生,那怎麼可以自己起瞋恨心呢?
我們再看《大智度論》對這一段經文的解釋,《大智度論》卷77(大正25,604b9-17)云:
佛答:「我法雖有出罪,若菩薩共鬪結恨,不即捨,則不可出。」何以故?是菩薩深心輕慢、瞋餘菩薩故。以瞋、憍慢故,不能下意共悔,欲更行餘功德求滅此罪。
佛言:「此罪不可出,以懷恨故,雖作餘福德,皆不清淨,不清淨故無力,無力故不能滅罪。此人若欲作佛,不捨一切智,下意懺悔者,補爾所劫乃得發大莊嚴。」
佛說:在佛法裡面,雖然有懺悔可以去除罪業,可是要注意,如果菩薩跟人家鬪諍結怨,「不即捨,則不可出。」即捨,就是這個惡心、瞋恨心要馬上捨。不是說整個脾氣發完以後,自己心臟病快要發作了,這時候才懺悔,不是啊!要馬上捨,不即捨則不可出。何以故?「菩薩深心輕慢」,瞋其他的菩薩,因為起瞋恨心、起憍慢的緣故,不能夠低心下氣來懺悔,即使你想要修行其他的功德,希望能滅除這樣的罪業,可是佛說:「此罪不可出」。為什麼?「以懷恨故」。所以如果恨心不除,修再多的功德,這個罪仍然是沒辦法消除,雖然做其他的福德,皆不清淨。因為這個恨心沒有除,做其他的福德也都不清淨。因為不清淨的緣故,所以力道不強,沒有力量來滅種種的過失,這罪沒辦法消除,所以不要起惡念、起瞋恨心。若人「欲作佛,不捨一切智」,就是不捨菩提心,而且能夠低心下氣懺悔,那還要補他所退失的種種功德才可以。
《大般若經》和《大智度論》都提到這一點,值得令我們修行人深深地警惕!在修行的道路上,不要說起了粗重的煩惱,甚至只要對其他人起了輕慢心,就會種下遠離佛道的惡因。如果我們逞一時之快,遠離了佛道,不知要花多少時間、精神,才能夠彌補原來的功德,實在是得不償失!
今天藉由這幾段經論和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見《大智度論》卷77(大正25,603b21-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