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4

慧以「簡擇為性」;約作用立名,這簡擇為性的慧體,在初學即名為觀。學者初時所修的慧,每用觀的名稱代表,及至觀行成就,始名為慧。其實慧、觀二名,體義本一,通前通後,祇是約修行的久暫與深淺,而作此偏勝之分。

《學佛三要》﹝頁161﹞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無聲說法」

五月八日,福嚴佛學院學僧卅餘人在學務長傳妙法師的帶領、依照往例,由新竹慈濟人陪同,前往中正紀念堂參加慈濟浴佛法會。這是連續幾年來,福嚴每年都會來參加的活動。若問今年的參加心得,學僧以為,我們好像是來學習、練習「無聲說法」。

「說法」是出家人的責任。就像福嚴佛學院也附設有‘推廣教育班’,讓佛研所的學生們練習講解在校學習多年的佛法給一般大眾聽。只是‘說法’不易--最好要有心得、有體會,還要具備‘說法的善巧’。要把高深的佛法‘說’給一般人聽得懂,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聽眾’願意來聽法。否則,若無聽眾,我們恐怕要效法‘生公’(竺道生法師)--說法給‘石頭’聽。

五月八日我們說的是什麼‘法’?可能是‘出家法’--讓海內外社會大眾知道有佛教、有出家眾(特別是,讓人知道:台灣還有男眾比丘團體的存在)。我們也說法給自己聽,練習正念、正知的‘威儀法’--說實在的,大眾迎接法師進場的那段路程,學僧可是戰戰兢兢,攝心照顧自己的呼吸與步伐。

其實,與會大眾是互相說法啊。下午彩排時,我們看到、聽到現場上‘隊伍浩蕩長’的慈濟菩薩們,在有時間壓力下的指揮中,溫順地、耐心地,揮汗重複演練著動作,慈濟人為我們出家眾所說的,正是一場極佳的「柔和忍辱法」!

這一天,來中正紀念堂慈濟浴佛法會「聽法」的,有馬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台北市長、各部會首長、各國駐台代表、在野黨黨主席……和現場成千上萬的民眾,更不用說,有透過衛星、網路轉播傳達到全世界的千千萬萬觀眾。學僧以為,如果我們能以佛弟子的身分與形象,出席這樣萬眾矚目的盛會,以具足正念的、默然無言的莊嚴威儀,呈現在社會大眾眼前,感動了天邊與眼前的觀眾,這樣或許比起我們出家眾在教室中費盡唇舌的‘有聲說法’,會是更有效率的弘揚佛法吧。

散場後,我們列隊從中正紀念堂大孝門走出來時,學僧看到來參加‘法會’的一個老阿嬤牽著她的小孫子(可能五歲不到)與我們錯身而過(依稀彷彿當年阿嬤帶我去寺廟裡與佛結緣的景象)。或許,多年以後,這個小孫子的記憶中,會浮起一個景象--有一年的初夏微熱的傍晚,曾跟阿嬤手牽手,遇到一群靜默的出家比丘們,還有,出家眾背後,廣場上那一大片‘藍天白雲’的身影…。

有關「無聲說法」,參考:
◎印公導師《華雨集第二冊》p.14:「釋尊在王舍城,異學刪闍耶的上首弟子舍利弗,見五比丘之一的阿說示,威儀具足,諸根澄淨,就問他『老師是誰?學什麼法?』…舍利弗回去,他的好友大目犍連,見舍利弗的神色澄淨,問他得到了甘露嗎?舍利弗將經過告訴他…於是二人率領了二百五十弟子來見佛,成為佛的弟子。」

聲聞佛教中,舍利弗、目犍連二大弟子來歸依佛陀,是出於受到阿說示尊者莊嚴的威儀所吸引,可見「無聲說法」的威德力、感召力。

◎《維摩詰所說經》卷2〈9 入不二法門品〉:「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CBETA, T14, no. 475, p. 551, c20-24)
這就是大乘佛教中,維摩詰居士「一默如雷」的‘無聲說法’。

看起來,不管學聲聞、學菩薩,不管是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無聲說法」都是一門‘必修課’!

感恩、讚歎慈濟基金會「為佛教、為眾生」,舉辦這樣盛大莊嚴的‘法會’!

釋長叡 2011/5/8 深夜燈下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的問題,更是困擾著許許多多的現代人;據說,今日台灣已有上百萬的憂鬱症病患。憂鬱的產生,有的是求好、求完美,怕失敗、怕做得不好;有的是無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天災、人禍、經濟、政局、家庭、工作等種種因素,不清楚將來會如何變化,所以憂慮恐慌。過份的憂慮恐慌就會導致「憂鬱」,因為憂鬱而迷茫,更不知如何去面對排山倒海似的種種狀況。

今日台灣的人心,由於長期生活在缺乏危機意識的環境之中,一旦出現危急的狀況,就不知如何處理,無形中也成為憂鬱症的誘發因素。因此「居安思危」便顯得格外重要,平日就應該有準備,當險惡的狀況來臨時,才不會慌了手腳,才不會無力面對。

例如,十多年前,我曾經見過一位營建公司的老闆,他因為怕鈔票有很多細菌,所以不敢用手摸鈔票;如果要數錢時,就用夾子一張張數,或請助理來幫忙。這位一直恐懼鈔票有細菌,擔心摸了會中毒的老闆,他最後死去的原因竟然僅是因為一場小病。那是由於他過份恐懼、憂慮,不願碰觸可能有細菌的東西,長期下來,造成他的體內缺乏一般人所應該有的免疫力,使得他的抵抗能力極差,反而更容易受到有毒病菌的感染。

過份的焦慮、憂鬱,而不知如何面對現實的壓力,會使得所面臨的狀況變得更加嚴重複雜。但是,對於還沒有發生的麻煩事,也不要太恐慌,很多人經常莫名其妙地擔憂下一個問題的發生,或是掛心已經發生過的問題,會不會持續再發生。例如大地震之後,就怕不知何時會再來一次,結果這也擔心、那也擔心,讓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憂慮中,這些都是杞人憂天。世間事物,本是無常,本來多變,平時要有應變的準備,臨事只要因應得當,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如何避免憂鬱、走出恐慌呢?我提供四句祕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當問題發生、狀況出現時,不能逃避,不能視而不見,要積極運用我們的資源與智慧來處理。如此,原本遇到不好的狀況,就有可能變好;在盡力處理過後,不論結果如何,都不要老是掛在心上,要能夠放下它,而且凡事盡心盡力就好,不必要求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壓力其實都是自己給的。過度的擔心及憂慮,均無法改變事實,唯有積極面對問題,運用智慧處理問題,才能克服困難、解除壓力。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人世間」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行禪的五種利益

行禪(caṅkama)是正念地來回步行。這不是運動,也不是休閒活動。你應當綏慢、正念地走。行禪有五種利益:堪能遠途旅行(addhāna-kkhamo)、堪能艱苦的訓練(padhāna-kkhamo)、少病(appābādho)、消化良好(suparināmāhāra)、持久的定力(ciraṭhika-samādhi)。最後的利益,對這修行最為重要。如果你能夠在行禪時培養出定力,並將這定力帶入坐禪延續下去,你就能夠進步得更快。

兩種禪修者

現在我想再說明兩種禪修者:「止乘者」(samatha- yānika)[77]與「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āyānika)。止乘者必須讓心專注在某個單一禪修目標,直到證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然後,他們會觀察禪支、禪心或者任何色法,以逐步培養觀智,直到證得道、果。純觀乘者必須把心專住在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這種剎那剎那的觀察會產生剎那定。若無剎那定,你將連名色分別智也無法證得,更不必談較高的觀智,如把握因緣智、無常苦無我智,生滅智等等。就純觀乘者而言,要逐步修得觀智直到完全證悟,剎那定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如何,沒有人能夠在不修習毗婆舍那的情況下證悟。

在此,剎那定好比是由許多小纖維組成的繩子。每一條小纖維都很脆弱、容易斷裂。但是,當它們纏繞成一條繩子時,將變得很強壯。同樣地,就純觀修行而言,由於目標剎那生滅,定也只會剎那剎那生起,不可能很強。但是,如果你持續地觀察所緣,連續而無間斷地培養它,它便會強大到足以洞察真理,逐步地培養觀智,直到完全證悟。

這種定在巴利佛典裡有好幾個名稱,像是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78]、剎那心一境性(khaṇika- cittekaggatā)、剎那剎那住的定(khaṇamattaṭṭhitiko samādhi)。讓人感到鼓舞的是,巴利佛典說,這種定能夠,像禪那一樣,安止在禪修所緣上(sopi hi …… appito viya ṭhapeti)。在此,有人也許會問:「禪修者覺察的目標每一秒都不同,這一秒是硬、下一秒是暖或冷。這剎那定如何能夠安住在目標上呢?」原因是剎那定不被欲貪等五蓋所擊敗(paṭipakkehi anabhibhūto)。如果你一個現象接一個現象
地持續觀察,這個定便會持續下去,猶如流水一般,前後之間沒有間斷。這種剎那定能夠讓心遠離煩惱,並像禪那定一樣善能安住在目標上。

有些禪修者也許會以為,不可能每一剎那都保持正念。他們也許也認為,我給禪修者太多的壓力。事實上,在高階觀智的階段,即使禪修者故意要毀壞這種剎那定,也是無法成功的。進入這類觀智時,觀察心會自動回到禪修目標上。如果用可喜或可厭的目標來測試心,心將不會生起煩惱,只會不斷地回到禪修目標,就像澳洲的回力棒一樣,即使扔擲出去,也會自動飛回到玩家手上。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慶祝慧日講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



慶祝慧日講堂五十週年暨追思印順導師行誼
一、宗旨:仰止印順導師的行誼,激發宏揚正信佛法的願心、願力
二、日期:100年5月22日(星期日)上午8:30~下午5:10
三、地點:慧日講堂
四、流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40 追思法會
09:40~10:00 休息
10:00~10:50 50週年回顧
10:50~11:30 佛前大供
11:30~13:30 午齋、印順導師著作展巡禮、休息
13:30~14:10 印順導師行誼:宏印法師等講述
14:10~14:20 休息
14:20~15:50 座談會:宏揚印順導師思想面面觀
*推廣印順導師著作之心得
*推廣印順導師著作研讀班之願景
*各有心推廣印順導師著作研讀之道場,彼此合作的看法
15:50~16:10 休息
16:10~17:00 印順導師著作述要:厚觀院長講述
17:00~17:10 主辦單位致謝詞。
五、主辦單位:慧日講堂、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及中華佛教青年會。
六、協辦單位: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嚴寬祜文教基金會、佛教聯合金剛護法會。
七、配合活動:印順導師著作展、結緣書(含人間佛教論集)及導師著作,含成佛之道、中觀今論、學佛三要及佛法概論等四本書之贈送學佛團體活動。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福嚴推廣教育班暨智廣學佛會活動公告

一、公告主旨:期末聯誼
二、活動日期:100年7月3日 星期日
三、活動時間:上午08時30分~下午16時30分
四、活動目的:.「福嚴推廣教育班 」 第21期課程,將於6月11日結束。此次「期末聯誼」改為戶外活動7月3日一日遊,親近大自然又能增進學員互動。歡迎法師、居士大德踴躍報名參加! 願大家能歡喜逗陣走。
五、行程表:
早上08:30福嚴推廣班門口集合→九點準時開車→約十點到苗栗縣三義鄉雙潭村13鄰崩山下1-5號,然後到處逛逛。11:20卓也小屋吃
午餐→下午大興善寺→三義木雕博物館→勝興車站→龍門斷橋(視當天遊客多寡決定)→回程→回溫暖可愛的家。
六、 公告時間:100年5月24日
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0年06月20日
八、報名方式:
1.現場報名:福嚴教育推廣部
2.Email:zhiguang9913@gmail.com
九、聯絡人:智廣學佛會(學自師姐手機:0933-976188 03-5775054)
十、相關細節:活動費用預收1000 元 〈 含車資、午餐、旅行平安保險 、礦泉水.........等等〉。活動結束後,錢多退少補 。
※介紹:卓也小屋(圖片如附件14)
卓也小屋 http://www.joye.com.tw/about.asp
苗栗縣三義鄉雙潭村13鄰崩山下1-5號, 電話預約037-879198
午餐是素食
五道精緻主菜+蔬食養生鍋+甜點、飲料自助吧,吃到飽。
大人:399元+39元服務費=438.90元
小孩:160元+16元服務費=176元

智廣學佛會 張鳳妹 合十














智廣學佛會 100年度理、監事第一次會議記錄(修正版)

一.會議時間: 100年5月14日 PM 5:00- 6:30
二.會議地點: 福嚴教育推廣班
三.出席人員: 會長: 張鳳妹
理事: 鄭珮瑩 劉鳳蓮 黃文育 杜清標(請假) 李清垣(請假)
監事: 許俊男 王建鎮 陳慧玲(請假) 楊秀梅
幹部: 蘇秀卿 葉翠英 羅月廷 曾廷珠

四.討論內容:
(1) 討論本學期期末聯誼方式,是否舉辦戶外活動一日遊等事宜。
(2) 討論本會理、監事及幹部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志工認養等相關事項,期能活絡會員間互動並提昇學員共同修習佛法之增上心。
(3) 討論5/29導師圓寂六周年紀念日,會員參加等事宜。

五.討論結果:
(1) 決議本學期期末聯誼方式以戶外活動一日遊方式舉辦。活動行程擬請黃文育理事幫忙規劃及聯絡。 日期 : 預定於7月3日
方案(一)地點 : 參訪法鼓山及靈鷲山道場
方案(二)地點:苗栗→卓也小屋→大興善寺→三義木雕博物館………等。
※事後,考慮到7月3日法鼓山放暑假,故以方案(二)就此定案。
(2) 理、監事及幹部對於各項活動,如學院畢業典禮或慧日講堂活動等等,最好盡可能參與。
另志工認養部分,可公告於網站期望有更多有興趣志工加入。目前參與/認養工作者如下:
※音控-劉鳳蓮 鄭珮瑩 許俊男
※視訊-許俊男 戴建洲 彭月美
※錄影-王建鎮 羅月廷 彭月美 葉翠英
※後製(DVD轉檔/mp3:剪輯及PO網)-李建隆 陳彥穎 戴建洲 解愷國 (志願認養者: 許俊男)
※部落格維護-劉鳳蓮 (志願認養者: 許俊男)
※推廣班清潔維護-依學員課後發心服務
(3) 5/29學院活動-導師圓寂六周年紀念日,目前尚未派任工作,學員盡量參加紀念法會即可。

六.臨時動議 :
(1) 建議倘有活動進行須聯絡事務時,盡量簡化只透過單一窗口為宜。
(2) 建議推廣班是否能有一位法師協助指導相關事項。
(3) 建議部落格網站增設 ”公告欄 ” 方便學員讀取最新活動訊息。
(4) 建議部落格網站之內容發佈後,最好有專人幫忙校閱,期能於必要時即時修改。

翠英 合十 記錄於100.05.16

四、從利他行中去成佛-4

(三) 依六度圓滿三心
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卽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起初,以大悲心、真空見來確立大徹悟,大解脫的大菩提願,卽是發菩提心──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見而正志。不過八正道重於解脫,不談慈悲。二、本著三心和合的菩提願,從自他和樂本位,修施、戒、忍、精進,也略學禪、慧,作種種利他事業;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志到正精進,卽是修大悲行。三、這樣的本著三心而精進修行,等到悲心悲事的資糧充足,這才轉向自心淨化,修定發慧;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精進到正定。由利他而自利,證無所得的空寂理,這是般若的實證。四、接著,本著實證慧導攝的三心,廣修六度,再從自他和樂本位,「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卽是以自利成利他的大悲行──略近聲聞自證以上的隨緣教化。末了,自利圓滿,利他圓滿,圓成究竟的大菩提。這佛陀的大菩提,卽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依世間、依自的德行的完成。成佛,卽是擴展人生,淨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卽人成佛。

菩薩不從自私的私欲出發,從眾緣共成的有情界──全體而發心修行。對於依法、依自、依世間的,無貪、無瞋、無癡的德行,確能完滿開展而到達完成。然從菩薩的入世濟生說,我們的世間,由於菩薩僧的從來沒有建立,始終受著聲聞僧的限制,形成與世隔離。所以菩薩的理想世界──淨土,還不能在這個世間出現。有合理的世界,更能修菩薩行,開展增進德性而成佛;如在和樂的僧團中,比丘們更容易解脫一樣。所以如確為大乘根性的菩薩眾,應該多多為彌勒世界的到來而發心!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概論》257~258頁)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3

菩薩不以自己的願欲為行動的方針,而只是受著內在的慈悲心的驅使,以眾生的需要為方針。眾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薩即不得不行;為眾生著想而需要停止,菩薩即不能不止。菩薩的捨己利他,都由於此,決非精於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為他。

《學佛三要》﹝頁130~131﹞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智廣學佛會 100年度理、監事第一次會議記錄

一.會議時間: 100年5月14日 PM 5:00- 6:30
二.會議地點: 福嚴教育推廣班
三.出席人員: 會長: 張鳳妹
理事: 鄭珮瑩 劉鳳蓮 黃文育 杜清標(請假) 李清垣(請假)
監事: 許俊男 王建鎮 陳慧玲(請假) 楊秀梅
幹部: 蘇秀卿 葉翠英 羅月廷 曾廷珠

四.討論內容:
(1) 討論本學期期末聯誼方式,是否舉辦戶外活動一日遊等事宜。
(2) 討論本會理、監事及幹部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志工認養等相關事項,期能活絡會員間互動並提昇學員共同修習佛法之增上心。
(3) 討論5/29導師圓寂六周年紀念日,會員參加等事宜。

五.討論結果:
(1) 決議本學期期末聯誼方式以戶外活動一日遊方式舉辦。活動行程擬請黃文育理事幫忙規劃及聯絡。 日期 : 預定於7月3日
方案(一)地點 : 參訪法鼓山及靈鷲山道場
方案(二)地點:苗栗→卓也小屋→大興善寺→三義木雕博物館………等。
※會後,考慮到7月3日法鼓山放暑假,故以方案(二)就此定案。
(2) 理、監事及幹部對於各項活動,如學院畢業典禮或慧日講堂活動等等,最好盡可能參與。
另志工認養部分,可公告於網站期望有更多有興趣志工加入。目前參與/認養工作者如下:
※音控-劉鳳蓮 鄭珮瑩 許俊男
※視訊-許俊男 戴建洲 彭月美
※攝影-王建鎮 羅月廷 彭月美 葉翠英
※後製DVD(轉檔/剪輯/PO網) - 戴建洲 解愷國 彭月美
※網站-劉鳳蓮 許俊男 楊秀梅
※推廣班清潔維護-依學員課後發心服務
(3) 5/29學院活動-導師圓寂六周年紀念日,目前尚未派任工作,學員盡量參加紀念法會即可。

六.臨時動議 :
(1) 建議倘有活動進行須聯絡事務時,盡量簡化只透過單一窗口為宜。
(2) 建議推廣班是否能有一位法師協助指導相關事項。
(3) 建議部落格網站增設 ”公告欄 ” 方便學員讀取最新活動訊息。
(4) 建議部落格網站之內容發佈後,最好有專人幫忙校閱,期能於必要時即時修改。

翠英 合十記錄於100.05.16

金剛般若法會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懂得放下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如果他實在很過份,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興高采烈地討論著。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終於,有人提出了抗議「老師,好累喔」老師笑了笑沒說話,立刻又有人接著喊:「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好累喔」!

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她笑著說:「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孩子們有些訝異,老師又接著講:「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假如你有寫上我名字的石頭,你知怎樣做…

我很喜歡一句名諺:寬恕別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懂得放下,何等自在。專家講:人,面對外人時,總是可以表現得雍容大肚、心平氣和,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卻往往一點小事,就足以皺起眉頭,甚至出言相傷。正如你永遠只對你最愛、最親的人生氣,你會對你上司、老板生氣嗎?

如果形容人類是一種出門高E.Q.,回家低E.Q.的動物,我想一點兒也不誇張,多拿出一點耐心與包容給家人吧!否則您自己也不會快樂,不是嗎?曾在報上看過,英文中的stressed(壓力),與desserts(甜點)兩字,有很微妙的相關。是什麼相關呢?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stressed 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 desserts 嗎?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

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六時吉祥
Wish You All The Best

明惟法師提供/「網路天使分享」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福嚴佛學院100學年度大二插班考簡章

福 嚴 佛 學 院
100學年度大學部招考插班生簡章(2011.05.15)
辦學宗旨:
本院為印順導師所創建,目標在於造就僧才、住持佛法,續佛慧命,淨化人心。

特  色: 
一、秉持印順法師「淨治身心、弘揚正法、利濟有情」的訓示,致力於佛教人才之培育。
二、除《阿含經》、《大智度論》等經律論佛典導讀之外,亦開設多門印順法師著作,如《妙雲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等研討課程。
三、學風自由,不限行門,並於每學期舉辦戶外參學,以增廣見聞。
四、本院為純男眾之學團,環境幽靜,適宜修學。

教育方針:
一、教導佛法的正知正見。二、陶冶高尚的宗教情操。
三、指導正確的修學方法。四、力行和合的僧團生活。

學  制:
大學部:四年(採學分制)。
※本次招收 大學部 二年級插班生。
報考資格 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年齡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身心健全,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民國100年7月28日止。

繳交證件:
(1)報名表
(2)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身分證(護照)影本一份
(4)自傳(八百字以上,內容須含學佛經歷、報考佛學院動機等,請用600字稿紙或A4紙電腦打字)。

(本簡章、報名表備索,請寄「福嚴佛學院教務處」並註明姓名、地址、電話。或至福嚴網站http://www.fuyan.org.tw/ 下載。)
報名方式 一律以掛號郵件寄至「福嚴佛學院 教務處招生組」。
30065台灣新竹市明湖路365巷3號。
3, LANE 365, MING HU ROAD, HSINCHU 30065, TAIWAN, R.O.C.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進步的兩個要件

要能夠完成身、口、意的修行,並非不需要任何條件。巴利佛典提到兩個:sādhukaṃ savanna和sādhukaṃ manasikarana。
一、sādhukaṃ savanna:第一個是仔細聆聽、學習禪修指導,以便能夠正確地練習。特別是在密進禪修時,學習詳細的指導與示範,非常重要。

二、sādhukaṃ manasikarana:進步的第二個條件,是將所學習的付諸實踐,也就是要同步準確地觀照當下的目標。

如果未具足這兩個要件,便什麼也完成不了,無法在禪修上有所進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也無法幫助你,你的密集禪修將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當我們想要達成某些目標時,重要的是先學會正確的方法。我可以保證,如果你試著符合這兩個條件,你將能夠圓滿這純粹完美的教養。請盡最大努力具備這兩項條件,我保證在幾天內你便會有很快的進步。否則的話,我無法給你們任何保證。

無論是為了鍛鍊心性,或者是為了世俗的成就,了解所做事物的價值與利益,非常重要。你必須了解,[70]自己能夠從正在從事的工作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唯有如此,你的信心才會變得堅定、穩固。否則,你會對所做的事失去興趣,因而不再付出努力。對所做的工作愈不感興趣,你便愈不會付出努力。因此,很重要的是,要對修行擁有堅定的信念與信心。

推理思考導致困惑
分析、推論那些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物,只是浪費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事情是否正確、合理,非常重要。但是,學得正確的禪修方法之後,重要的是以充分的信心努力實踐,而不再做任何分析、推理。當你無法得到結論時,思考推理將會使你變得困惑。再者,你可能會被偽裝成思擇力的困惑所誤導。如此,如果你在禪修時思考「什麼、為什麼、如何」的問題,你將只是讓自己感到困感,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一位婆羅門曾經對佛陀說,他學過太多的教法,最後發現自己感到困惑,難以確定哪個教法才是真實的。佛陀坦白說,對於那些不做分析、推論或實驗便不接受任何事物的人,佛陀也愛莫能助。佛陀也放棄這種喜好分析的人。

愚癡障蔽
在禪修時,如果你確信念處禪禪修一定會帶來心清淨等等的利益,便不應該再浪費時間在分析、推論上。你應該只是將心專注於當下在你身上顯現的身心現象,同步且準確地觀照,[71]以便如實了知它們的本質。觀照是禪修者唯一該做的事。若不盡這唯一的責任,反而盡做些如分析、推論等多餘的事,你將無法及時觀照到當下生起的目標。你會錯失愈來愈多的所緣目標,於是你將無法了悟到真理。無明會變得愈來愈厚。這便是所謂的「愚癡障蔽」(moha-paṭala)。愚癡起因於無法如實正念觀察當下的目標。一分鐘沒有正念,就會被愚癡覆蔽一分鐘。如果算一秒鐘覆上一層愚癡,一分鐘便有六十層愚癡,五分鐘便有三百層,一小時便有三千六百層。愚癡便是這樣子愈變愈厚。到這時候,你會完全被「什麼、為什麼、如何」的問題所困惑。這便是所謂的「愚癡糾結」(sammoha-pariguṇṭhita)。若不修習念處,你便無法去除這愚癡糾結。因此,佛陀才說忘失正念是一種moha-paṭala(愚癡障蔽)和sammoha-pariguṇṭhita(愚癡糾結)。

依戒而修行時,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具足堅固的定力時,我們成為具有寧靜、沉穩心靈的人類。隨著漸進的觀智,我們成為具有高尚心智的人類。要培養這種人類的特質,最好的方法便是念處禪修。因此,佛陀才在《念處經》的開頭,保證念處禪修可帶來心清淨等等的利益。[72]念處禪修簡單卻可貴,如果你修習它,你的身、口、意便會變得純淨、無瑕。如此,由於有正念為基礎的自我節制,加上慈心與憐愍,你自然地保護了他人免於傷害,同時你也保護了自己,免於造惡。自利、利他是真正的教養。為了獲得這樣的教養,證得真正的菩提智慧,非常重要。

成功的禪修者所具有的五個特質
具備真正教養的人,稱為padhāniya,是能夠圓滿念處禪修之人。這類人具有五種稱為padhāniyaṅga的特質,能夠讓他在今世證果。五個特質是信心、健康、誠實、精進與生滅慧。


我不強調對佛陀的信仰,因為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人格崇拜。無論如何,你至少要相信,念處禪修能夠為你帶來種種的利益。若缺乏如此的信心,便不可能圓滿念處禪修。你也必須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所以,重要的是,要相信念處禪修的利益與自己的能力。這並不是說你必須按照禪師的說法。如果你發現某事有價值,你的信心便會生起。這才是我所說的信心,與盲信(muddha-pasanna)無關。具有這種珍貴的信心,是非常合理的。

健康
你需要夠健康才能精進修行直到功德圓滿。雖然,在今日,沒有人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健康。[73]如果你的消化系統足以消化你吃進的食物,你就算夠健康,能夠練習禪修。所以,完全健康是不需要的。這是成功的禪修者應具有的第二個特質。

誠實
第三個特質意指,具備在必要的時刻向可敬的人揭露自己缺點的道德勇氣,以便他們能幫助你糾正錯誤與缺點。你不應該一直隱瞞自己的缺點與過失,也不應該欺騙,假裝自己擁有實際上並未擁有的特質。例如,被問到觀察腹部上下的體驗時,你以想像的,可能讓禪師印象深刻的話來回答。或者,若你被問到是否能夠仔細地觀察時,因為擔心被責難,你可能回答:「是的,可以」。你隱藏自己的弱點或過失,給了一個不是你的體驗的回答。這是不誠實的行為,你不應該那樣做。禪師問問題時,你應該誠實地回答。你也許會被問到:「你是否能夠同步地觀照腹部上下?如果可以,你在觀照時,究竟覺察到什麼?」只要依你實際的經驗回答。向禪師回報你的經驗時,誠實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像病人與醫師之間的關係。醫生給與治療時會開給你藥方,之後會問你是否按藥方服藥,吃藥後有何感覺等等。醫生會依照你的答案,再做進一步合宜的建議。禪師與禪修者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對禪修者而言,誠實地向禪師報告是很重要的。[74]

精進
禪修者所需的第四個特質是精進。身為禪修者,你必須為禪修實踐付出最大的努力,甚至不顧身命。你應該時時準備好,在身心現象生起時,立刻予以觀察。你應該永遠保持機警,如此才不會遺漏任何一個顯著的目標。

生滅慧
如果你具備上述四個特質,你將能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這時,你將能夠嚐到法味。這法味將引領你到達目的地。你也許再也不需要禪師來鼓勵你精進用功。如此,這第五個特質其實是前四個特質的結果。
很重要的是,你要問自己是否對這個修行方法以及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對這個修法和自己,擁有堅固、不動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事。身體健康,對你們而言應該不成問題。你要檢查自己的態度是否誠實。若否,盡最大努力誠實地面對自己和禪師。然後,問自己是否盡全力在每一秒皆保持正念,而無忘失任何的目標。最了解你的人,莫過於你自己。

你應該持續地觀察一個目標後又接著另一個目標,如此,你便沒有時間怠惰,煩惱也無機可趁。這樣,你便可以阻斷煩惱之流,為善法開道。如果你依循這個方法,你的禪修很快便能獲得成果。就禪修而言,只有當你時時刻刻觀照著所緣,你的心力才能累積動能。每一個精進都能帶來力量。[75]這就像引擎轉動的每一秒都在為電池充電一樣。付出愈多的精進,你就會獲得愈多的力量。

如果你有時提起精進,有時散心閒話,又有時想這想那,有時東看西看,那麼你的禪修練習就無法獲得發展心靈力量所需要的動能。你可能會因為一直無法進步,而對這練習感到失望。你也許會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但是都沒有成就,只是在浪費時間。有些禪修者會很自豪地說自己曾跟某某偉大的老師學習。老師也許很偉大,但是你應該看看自己做得如何,是否每一剎那都在觀照。所以,我想督促你們在剩餘的時間盡最大的努力精進修行。

我曾說明,在行禪時你應把注意力放在腳板,觀照其提起、前進、放下,而不去注意其他見、聽、念頭或癢等其他所緣。如果你的心完全被這些所緣給吸引而離開了腳板,或者你真的想要觀照這些所緣,那麼你必須停下腳步後,再來觀察它們。之後,你應該再回到腳板,觀照提起、前進、放下。這麼做的理由是,如果你在走路時注意其他的目標,你會被移動的腳步與其他所緣所困惑,你的覺察力會很膚淺。這是坐禪和行禪之間的差別。

在行禪時,應該動的是腳,其他的部位應保持靜止不動。目光要放低,不可東張西望。也許會聽到聲音或噪音,但是不要去注意它們。即使有好聽力[76],你也應當像個聾子。你要控制自己的眼根和耳根。雖然你知識豐富,但是你要像個傻子。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嚴格地遵守禪師的指導,全然信受,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否則的話,禪修者會浪費時間去思考、分析、推理。雖然你很健壯,但是一切動作,像是起立、坐下、曲伸肢體,都必須綏慢,像是個生病、虛弱的人。和病人不同的是,你是正念地動作。

在行禪時,應當全神貫注在腳部。但是,我看見有些禪修者行禪時手在口袋裡找東西,或是搔頭。顯然,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其他地方了。如此,他們無法培養出正念。佛典上有個例子:在不平的道路上,推一台載滿水的車子,應要綏慢、小心地推車,否則水會濺出來。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四、從利他行中去成佛-3-2

三、忍:施能攝受大眾,戒能和樂大眾,但有情間的隔礙,誤會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薩為了貫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願,必須堅定的忍耐,經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難;卽使是犧牲生命,也不能違背菩薩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才能完成菩薩的德行。否則,施與戒的努力,會功敗垂成。(四)、進:這已略有說到。菩薩行的精進,是無限的,廣大的精進,修學不厭,教化不倦的。發心修學,救濟有情,莊嚴國土,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聲聞那樣的為了有限目標,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薩是任重致遠的,如休捨優婆夷那樣,但知努力於菩薩行的進修,問什麼成不成佛。(五)、禪:這是自心調伏的靜定,不一定是靜坐,坐不過是初學的方便。菩薩禪要與悲智相應,從一切處去實踐,做到動定靜也定,如維摩詰所說的那樣。《中含•龍象經》也說:「內心至善定,龍(喻佛)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又如彌勒菩薩那樣的「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可作初學菩薩行的模範。因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於外道「味定」,就落入聲聞「證實際」的窠臼。禪定是六度的一度,但應先從悲智中努力。(六)、慧:從勝義慧的悟入緣起性空說,這是與聲聞一致的。不過菩薩應先廣觀一切法空,再集中於離我我所見。同時,不但是勝義慧,也重於世俗智,所以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五明中,「聲明」是文字、音韻學等;「因明」是論理學,認識論;「醫方明」是醫藥,衛生學等;「工巧明」是理論科學,實用科學;「內明」才是佛法。如不能這樣,怎能教化有情?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
都攝在這六度中。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概論》252~257頁)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2

佛弟子的體證,如契合佛的精神,決非偏枯的理智體驗,而是悲智融貫的實證。是絕待真理的體現,也是最高道德(無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德──大慈悲,才能徹證真實而成為般若。所以說:「佛心者,大慈悲是」。

《學佛三要》﹝頁138~139﹞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善vs不善

五禪支中,尋和伺讓心變得主動、警醒、富有朝氣活力。這兩個禪支加上精進,能幫助你克服睡意。另一個重要的心所是「念」(sati),它能夠保護你的心阻斷煩惱,所以被稱為「守衛者」(ārakka)。與念相應的心,不會受欲貪、瞋恚等煩惱所擾。這樣的心亦是詳和、寧靜且專注的。這些心所各自具有獨特的特質。若缺乏它們,修習將不會有效果,不確定感與懷疑將充斥你的心。個別的心所也許不夠強悍到足以與煩惱敵對抗,但是當它們聯合成一個團隊時,便能夠逐步凝聚出與煩惱對抗的力量。我想鼓勵你們大家全心努力地修習四念處,如此才能獲得念處所有的利益。但是,令我難過的是,我看到一些禪修者並未保持正念,尤其是在行禪的時候。早先,我已說過你們遠離感官欲樂來參加此密集禪修。如果你這樣漫不經心地修習,你會失去另外一種比欲樂更殊勝的快樂(也就是出離樂)。所以,你應當精勤地修習,讓放棄欲樂變得有價值。事實上,我並不想對你們嚴苛,只是單純地希望你們能夠得到密集禪修的完整利益。

我已從理論與實踐解釋了奢摩他禪那與毗婆舍那禪那:禪那意指緊密地專注目標。共有五或六種禪支:尋、伺、喜、樂、捨(upekkhā)、一心。其中,捨和樂可說是一種禪支,因為二者都屬於受蘊。只有在第四禪那,樂受才會被捨受所取代。

我不清楚這些禪支的譯語是否精確,因為我對英文的了解有限。有些人將vitakka(尋)譯作thought,將vicāra(伺)譯作reflection。pīti(喜)、sukha(樂)、upekkhā(捨)也有不同的譯法。有些人可能對理論面的解釋感到滿意,但對實踐面的解釋則不然。所以,我將從實踐面來解釋這些禪支。我已用彈珠的例子解釋了尋和伺。我想再用其他較易明白的例子來說明。[56]

舉例來說,要用叉子拿起碟子上的馬鈴薯,必須運用兩種心力:讓叉子瞄準馬鈴薯,然後努力把叉子刺入。如果只是瞄準,卻沒有出力,叉子不會碰到馬鈴薯。如果你只是努力使勁卻沒瞄準,叉子則會偏到其他地方。瞄準就像是「尋」,初始的注意力;努力就像是「精進」。叉子與馬鈴薯摩擦就好比「伺」,持續的注意力。

有五種心理狀態,被稱為「蓋」(nīvarana),因為它們障礙、覆蓋五禪支。它們還有另外三個名稱。稱為cetaso upakkilesa,因為它們會染污心;稱為paññāya dubbalīkarana,因為它們令慧變得嬴弱,或者阻礙智慧生起,讓人無法了悟聖諦;稱為āvarana,因為它們阻礙善法生起。

要戰勝這些障蓋,必須培養直接對治它們的心理力量。第一種障蓋是欲貪(kāmacchanda),想要享有可愛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望。心若不加以控制,便會奔向種種可愛的感官所緣。這種尚未被鍛鍊的心不會享有寧靜。如果有定力,心就不會亂跑,而會寧靜、專注。只要定力存在,欲貪便沒有機會生起。所以,定心所可以去除欲貪蓋。

第二種障蓋是瞋恚(byāpāda),包含生氣、瞋恨、嫌惡、不滿與惡意。它的對敵是能讓心歡喜、高興的喜(pīti)。[57]第三種蓋是昏沉(thīna)與懶惰(middha),能使心蜷縮無力,或如冰箱中的奶油一般,冰冷凝固。昏沉是不想於善行付出努力。懶惰是缺乏精力,沒有氣力,只想以輕鬆、舒服的方式來修習。為了驅逐昏沉與懶惰,讓心變得積極、警醒,擁有朝氣、活力,必須培養它們的對敵,也就是「尋」。

第四種蓋是掉舉(uddhacca)與後悔(kukkucca),它們會令心變得不安。樂禪支會自然地使心安定。所以,必須用樂來對治掉舉與後悔。

第五種蓋是懷疑、不確定感(vicikicchā)。如果不具有充足的智慧了知真理,或者該真理超出個人的理解範圍,人們將不會對真理產生信心。當注意力持續地落在目標上時,將會對所發生的現象、所直接經驗的事,或說實相,了然於胸。這時候,便不會有懷疑或不確定感。運用持續的注意力,便能遠離懷疑。
禪修者必須培養這能夠驅逐五蓋的心靈力量。強化這些禪支,不僅可以去驅逐五蓋,也能夠去除種種不善。

如果你不設法阻止這五蓋,你將陷入險境,猶如沒有剎車器的車子一樣,遲早會發生致命的意外。若要驅逐五蓋並培養觀智,[58]必須以熾熱的精進(ātāpavīriya)將注意力導向(vitakka, vicāra)當下生起的所緣。這可比擬作一個人在戰場上作戰。如果自己漫不經心、沒有正念,敵人便會佔上風。在戰場上不謹慎,沒有正念的人,一定會被敵人打敗。同樣地,禪修者正與五蓋及種種煩惱作戰,所以必須隨時保持正念。五蓋、煩惱自無始輪迴以來便跟隨著禪修者,然而,熟練念處禪修方法後,禪修者將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優勢乃至贏得勝利。

巴利語vitakka(尋)、vicāra(伺)的英譯:thought(思考)和reflection(沉思)也許適用在如科學等世間的領域。然而,修習毗婆舍那時,思考、沉思過去或未來,是不切實際的。只有正念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才是實際的。過去或未來的現象,並不是究竟法(paramattha),因為此時此刻它們並不存在。念處禪修是要了知,自己究竟是誰。所以,每個人必須修習念處,以了解自己究竟是誰。每個人都有心理的部分(名)與、物質的部分(色),此二者彼此關連且具有因果關係。名色身心現象持續不斷地生、滅,如同河流的新水不斷地取代舊水。為了洞察這究竟的現象,禪修者必須在現象發生的當下觀照它們,不應該將時間浪費在思考、想像或沉思。禪修者可以直接經驗到當下生起的現象。但是,過去的名色現象已不復存在,無法被真正地經驗。未來的現象也尚末發生。所以,禪修者應該觀察當下這新的、剛發生且熱騰騰的身心現象。只有這樣,才能親身經驗真理或究竟的身心現象。[59]

舉例而言,要看見真正的閃電,你必須在閃電出現時看著它。在閃電發生以前或者以後所看到的閃電,只是想像的。如果你能夠在閃電閃現時看著它,你將能見到閃電的本質,了解它有多亮,它如何驅趕黑暗,它的形狀為何,是直是彎。同樣地,要如實了知身心現象,你必須在它們發生時觀察它們,盡最大努力把心引導到正閃現的身心現象,如此便能夠覺察它們的真實本質。如果能夠這麼做,便能夠如實了知身心現象。所以佛陀才說: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觀見正發生的事物。

前幾次的法談中,我曾解釋過出離樂的意思。佛典說:「從欲出離便是樂」(kāmato nekkhammaṃ sukhaṃ)。欲(kāma)有兩種:所欲之事,即事欲(vatthu-kāma)和欲望本身,即煩惱欲(kilesā-kāma)。美的景色、甜美的音聲、美味的食物、芬芳的香味、柔軟的碰觸等等都是事欲。人們強烈欲求這些事物。只有在捨棄所欲之事與欲望時,才能夠真正地快樂。這便是出離樂(nekkhamma-sukha)。為了遠離這兩種欲,尋(初始的注意力)和伺(持續的注意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舉例來說,要縫合兩塊布,必須拿針對準將縫合的部位,並努力將針穿過兩塊布。當線隨針遊走時,兩塊布便會縫合在一起。同樣地,為了讓心和腹部上下等所緣相連結,禪修者需要將心對準目標,並努力專注在目標。

如果可以如此修習一分鐘,便能獲得六十秒的正念與定力。這樣的心靈修鍊稱為bhāvanā(禪修、修)。Bhāvanā在字面上有兩個意思:令心靈力量生起(uppādana);令心靈力量增長、擴大、成熟(vaddhana)。禪修者應利用尋、伺、精進這三個心所來培養正念和定力。

要實踐jhāna(禪那)或bhāvanā(禪修),必須一再地運用尋、伺這兩個禪支。這是為何初禪的特質是「有尋、有伺」(savitakka- savicāra)的緣故。初禪也被說為是「遠離了兩種欲和其他不善法」(vivicc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它的另一個特質是,由於遠離諸欲而具有因離欲而生起的喜與樂(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喜、樂可讓禪修者對修行感到滿意、歡喜,這在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的階段尤其如此。如此,藉由放棄欲樂而獲得出離樂。在這個階段,禪修者不僅不會放棄修行,還會興奮地想要獲得更多的體驗。他對念處禪修與其利益更加具有信心,覺得自己的生命已昇華,體會到法樂確實遠勝過世俗欲樂許多倍。[61]

大多數人通常喜歡床鋪的舒適。很多人在閒暇時只是舒適地躺著。如果一邊躺累了,就換另一邊躺。如此,他們喜歡所謂的「躺臥換邊之樂」(passa-sukha)。雖睡醒卻不馬上起身,喜歡起身前的舒服。這種舒服感稱為「懶惰樂」(middha-sukha)。這會成為終生的習慣。當人們來到禪修中心時,這壞習慣便跟著他們。在坐禪期間,他們也可能喜歡打瞌睡。要克服這個惡習,必須運用五禪支和精進力,如此心將變得積極、警醒、活力充沛。這時,禪修者將能夠見到當下腹部上下過程裡所包含的種種現象,如緊、硬、壓、移動和振動等。如此,正念會隨著剎那定穩固地住立在目標上。缺少這些禪支與精進力的念是膚淺的,無法深入身心現象的本質,就像進食但卻未嚐到味道一樣。

舉例來說,吃堅果時若不用心,將不會知道堅果的味道好不好。只有在專心吃的時候,才能享受它的味道。同樣地,觀照目標時,若不用心瞄準目標,不付出精進,這觀照將不會有效果,只是膚淺的觀照,無法了知目標的真實本質。這樣的念,索然無味。「你觀照腹部上升時,觀察到什麼?觀照腹部下降時,知道什麼?」[62] 被禪師問到這些問題,他們沒有辦法給與恰當的回答,只會依他們的想法來報告。反過來說,如果用心吃,就會知道它的味道。同樣地,若觀照得恰當,禪修者會了知現象的本質。這本質被稱為sabhāva(自性)或sarasa(自味),即目標的本質,可比做食物的味道。

禪修者應該觀照當下生起的究竟法(paramattha)現象。這些現象各自有其特徵,如同食物各有它的味道一樣。關於應觀察什麼的問題,我已提過佛典的引文: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地觀察當下生起的現象。

每一個身心現象各有自相(sabhāva-lakkhaṇa)和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觀察當下生起的現象,禪修者便能見到現象的這兩種特質。舉例來說,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味道,像是甜、酸、辣、刺鼻、苦。這些味道在巴利文稱為rasa,意指眾生所欲的事物。如同食物有其味道,名法與色法也各有自己的特質、特徵。色法(物質)的特質,通常被說為是在冷、熱等因緣下會損壞。名法(心理)的一般特質,則是能夠識知所緣目標。

我將解釋屬於色法的四界。地界(pathavī-dhātu)具有硬、軟或粗糙的特質。水界(āpo-dhātu)是濕、凝結或沉重。火界(tejo-dhātu)是熱、暖或冷。風界(vāyo-dhātu)[63]的特質是壓、緊張,或者移動。

名法之中,例如觸(phassa),特質是心與所緣接觸。受(vedanā)的特質,是對所緣的感受。同樣地,其他的名法也各有自己獨特的本質。這類的特質是實際存在的(bhāva),或說是究竟的存在(paramattha)。這些是名、色法獨自的特質(sabhāva),就好像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例如,糖有甜味,檸檬或酸橙有酸味,紅番椒有辛辣味。我們雖然知道食物的味道,但沒辦法拿給人看,因為這些味道只能透過心來認知。同樣地,每一個剎那生起的名色現象,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本質、自性。要了知它們,必須用念處禪修來咀嚼。

雖然以一般的用語「上、下」做標記,但是,實際要體驗的是風界,這在腹部上升時,是指僵挺、擴張或移動等,在腹部下降時,則是指放鬆、收縮或移動等。為了覺察這些特質,禪修者需要運用禪支來觀照腹部上下移動。然而,在練習的初期,禪修者可能見不到這些特質,而只見到腹部的形狀或者其移動的模式、形態。端視觀照心落於何處,禪修者終將會體驗到僵挺、擴張或移動等特質。所以觀察腹部起伏時,可能見到三件事:形狀、外形(santhāna);模式、形態(ākāra);本質、自性(sabhāva)。

禪修老師也許會問禪修者:「你能夠以完全的專注與定力同步地觀察腹部上下嗎?如果可以,你觀察到什麼?觀察上升時,你了悟到什麼?」老實觀察的人能夠給出恰當的回答。禪修者必須說得出來,自己究竟是觀察到腹部的形狀、外形,還是移動的模式、型態,還是如僵挺、擴張、暖、冷、熱、壓、移動等的自性。如果禪修者只是從想像與思考回答問題,這樣的答案將無法讓禪修老師滿意。

了知身心現象的獨特性質後,禪修者也將了悟到它們的共同性質(共相),也就是無常、苦、無我。舉例而言,如果吃到甜的東西,舌頭會嚐到甜味,然後也會發現甜味和嚐甜味的經驗一會兒後便消失。每個身心現象都會生起、滅去。藉由強大的定力與成熟的正念,禪修者會見到這些共相。

腹部起伏過程裡所包含的僵挺、擴張和移動,是風界的現象。這是它們被納入色蘊(rūpa-kkhandha)的原因。這些也被稱作觸處(phoṭṭhabbāyatana)和觸界(phoṭṭhabbadhātu),因為這些都是觸覺可知的。從四諦的角度來說,這些屬於苦諦(dukkha-sacca),因為他們是無常的。如果不能在它們生起時當下觀察它們,便無法了知苦諦。這時候,便有了無明。無明不只是指無知而已,也指錯誤的認知[65](像有白內障的眼睛無法看清事物)。

如果禪修者能夠恰當地觀察,智慧會生起,而禪修者會獲得利益。這時候,禪修者能享有出離樂(nekkhamma-sukha)。如此,捨離欲樂便有了價值。若不如此,禪修者將同時失去欲樂與捨離樂。所以,應該檢查自己是否獲益或有所損失。修習念處禪修無非是為了提升個人的生命品質。

我想再多解釋一下共相。當你見到身心現象順著因果法則而生起、滅去時,你終會了悟到,其中沒有「命我」(jīva-atta),也沒有大神我(parama-atta)。實際上,所謂的共同特質(共相)是「概念」(paññatti),並不是可直接經驗到的究竟法(paramattha)。假如,你襯衫上有三個洞。洞和襯衫是不同的。實際上,真實存在的只是襯杉,而不是那些洞。同樣地,身心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你可以經驗到他們的獨特性質,諸如僵挺、冷、熱等等。假設,你在腹部上升時體驗到僵挺的感覺。這表示,你超越腹部的形狀與模式,見到了風界的自性、獨特性質。之後,你也會見到僵挺感的滅去。如此,你自然而然地了悟到它無常、苦、無我的共相。其他身心現象的特質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夠好好地觀察,你將能夠如實地了知它們。[66]

即使是像眨眼這樣的小動作,如果好好觀察,你也會了知到它的獨特性質與共同性質。你會覺察到眼部的緊或僵的不舒服感。你感到眼部不舒服,且想要去除這個不舒服感。所以,想要眨眼的念頭會先出現,然後才真正眨眼,這時不舒服感便解除。在眨眼的過程裡,想眨眼的念頭是名法現象,眨眼的動作是色法現象,兩者有因果關聯。觀察這個微小的動作,你能夠了悟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求你們,無論做任何動作,都必須專注地觀察當下的身心現象的原因。

你應該持續觀照,從睡醒那一刻起,一直到上床睡覺。無論身處什麼姿勢,行、住、坐或臥,你必須持續觀照。你也許會想,持續觀照每個所緣,實在太繁多了。事實上,如果你把禪修練習分成三段,即坐禪、行禪和一般活動,就不會那麼繁雜了。在坐禪時,你以腹部起伏為基本的目標,同時也觀照其他顯著的目標。在行禪時,你觀照腳部的提起、移動和放下。在其他日常活動的時候,你應當觀照每一個移動。你應當有如此的決心:「我不會忘記去觀照任何顯著的身心現象,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動作」。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仔細地觀照,你遺漏而未觀照的現象會很少。即使你遺漏了,你也會知道遺漏了。

在坐禪時,你應當以腹部上下為基本目標。當其他目標,如痛、妄想變顯著時,[67]你也可以觀照它。在行禪時,你應當把注意力放在腳板,標記「提起、移動、放下」。你也應當如坐禪時的方式一樣,觀照其他變得顯著的目標。在觀照提起、移動和放下時,觀照的心可能落在腳板的形狀、外形或者移動的模式、型態。雖然,這觀照多少仍是有益的。但是,你的觀照心不應該停留在這階段,應該進一步深入到能夠觀見所緣目標的特質,如輕盈感,以及啟動提起動作的一連患動機。當腳放下時,沉重感會變得明顯。當腳板完全放在地面時,你會感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硬或者柔軟。為了了知腳部提去、前進、放下所包含的究竟法,你必須持續不斷地觀照。

走至步道盡頭時,你當停下來觀照站姿。停住時,雙腳應當完全放在地上,並保持上半身正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腳部或腿部,而是放在整個身體。這時有一連串想要站的動機,導致站這樣的立姿。另外,身體內存在著風界支撐著身體,令它保持直立、僵挺。你必須覺察到這些現象。像我一再重複的,為了如實地了知它們,你們必須在它們變得顯著時,立刻加以觀察。轉身的時候,你必須有正念地、慢慢地轉身,同時標記「轉、轉、轉」。我發現有一些禪修者行禪時東張西望,毫無正念。巴利經典說,禪修者即便有好視力,動作也應該像盲人一般(cakkhumāssa yathā andho)。行走時,你應該將目光放在前方六呎處的地面。記住,只是目光放低,不是低頭。[68]

如果看東西沒有正念的話,你會漏掉抬頭、轉動眼球和張望等許多該觀察的所緣。如此,你便無法見到現象的本質。同樣的,即使能聽到聲音,你也該像是耳聾一般。你也許很了解文學、科技或其它事,但是,在禪修時,你不可以運用這些知識。你應該盡全力,觀照當下的目標。練習的時候,不要分析思考「是什麼、如何、為什麼」的問題。因為這種分析思考會令你沒辦法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巴利佛典建議,即使你很聰明,在禪修時應該像個呆子(paññavāssa yathā mūgo)。重要的是要覺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

起身、站立、彎曲、伸直等動作,也必須放慢,並且正念地加以觀照。雖然你很健康,可以快速地起身、坐下。但是,在禪修期間,你應該像個虛弱、無力的病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保持正念,慢慢地做,如此你的觀察才能夠跟得上你正在進行的動作。無論如何,觀照心一定要迅速、主動,如此你才能觀察到當下生起的目標。事實上,生活中有些事必須迅速地完成。舉例來說,你必須快速穿過馬路,否則可能被車子撞。有些事則要用中等的速度,不快不慢。也有一些事是要慢慢地、小心謹慎地完成。例如,醫院裡的病人,必須被謹慎地對待。如果護士對待病人很粗魯,病人也許會因此而喪命。所以,你們應該依照情形,選擇正確的速度。

如果遵循指示[69],幾天後禪修者的正念、定力與智慧便會有所進展。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四、從利他行中去成佛-3-1

(二) 依三心修六度
依上面所說的三心,才能修菩薩的六度。但這是說,菩薩的一切德行,不能離去這偉大目標,純正動機,適當技巧,不是說三者圓滿了再來修學。六度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一含•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現在略敘他的特點:(一)、施:菩薩布施,初發心時,卽將一切捨與有情。不僅是財物,就是自己的身體,知能,也否定為私有的,奉獻于一切,因為這是依于父母師長等而來。卽以財物來說,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屬於一切,自己僅是暫時的管理人。從世間緣成,世間共有的立場,為法為人而使用這些。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薩的教導,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執為自己私有的。願將此一切歸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這樣的一切施,卽菩薩「淨施」。(二)、戒:為自他和樂善生而不得殺、盜、淫、妄,菩薩是更徹底的。聲聞適應印度重定的天行──重于離欲淨心,所以以淫、盜、殺、妄為次第,嚴格的禁止男女情欲。菩薩從「本來清淨」、「本來不生」的悟解,又從淨化自心而回復到自他的和樂,又以不得殺、盜、淫、妄為次第。對於一切有情的悲濟,雖不為局限于人類的學者所諒解,但擴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顯出了對於善生的無限尊重。從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隨順世間來說,戒律決非消極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須慈悲方便的能殺,能盜,能淫,能妄,才能完滿的實現。如有人殘害人類 ──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難堪的苦迫。如不殺這惡人,有情會遭受更大的慘運;惡人將造成更大的罪惡,未來會受更大的痛苦。那麼寧可殺這惡人,寧可自己墮地獄,不能讓他作惡而自害害他。這樣,應以慈悲心殺這惡人,這不是殺少數救多數,是普救一切,特別是對於作惡者的憐愍。因為憐愍他,所以要殺他。但願他不作惡業,不墮地獄,卽使自己因此落地獄,也毫不猶豫。對於殺害這個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願犧牲的無限慈悲。同樣的,無論是國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財物,那不妨「廢其所主」,取消這王臣及聚落主的權位,從巧取、豪奪、侵佔、偷竊者手中奪回來,歸還被奪者,這當然需要方便 ──技巧。推翻他,從他手中索回,對于這個人或少數人也是善行。如讓他受用非法得來的財物,卽會加深他的罪惡;奪他,卽是拯救他。菩薩的心中,是沒有疾惡如仇的,應該是悲憫惡人過于善人。但這不是姑息縱惡,要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起來殺他奪他。對于合理的少數或個人──多數是更應該的,為了救護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殺害、掠奪、奸淫、欺誑,如非妄語不可時,卽不妨妄語。對於異性的戀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離惡向善,出家者,也不妨捨戒還俗,以悲憫心而與他好合。總之,不得殺、盜、淫、妄,為佛法極嚴格的戒條,甚至說:一念盜心卽犯盜戒,一念淫心卽犯淫戒,謹嚴到起心動念處。然而為了慈悲的救護,菩薩可以不問所受的戒而殺、盜、淫、妄。這樣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所以說:「有犯戒成尸羅波羅蜜,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1

佛法是真正的信教自由者,信仰是需要自發的。所以父母對于兒女,應有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命令、強迫。使兒女從父母的慈愛中,接觸到三寶的光明,引發對于三寶的同情。這才能在進入成年的時代,成為一良好的正信弟子。

《教制教典與教學》﹝頁85﹞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母親節的祝福



花語:母親節將屆,本作品以康乃馨為主題。

在佛典中,‘佛母’一詞,具有多種涵義:
1.佛從‘法’生,故‘法’即是佛母。
2.般若波羅蜜為生諸佛之母,故稱佛母。
3.釋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稱佛的姨母大愛道為‘佛母’。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參考 導師著作,《成佛之道》p.325:「‘般若’是出世聖法的根本依處,所以是三乘解脫的所依處,三乘聖者都是依‘般若’而解脫生死的。一切諸佛所從而出生的,也是‘般若’,所以《般若經》稱‘般若’為‘佛母’。如經中說:『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這樣,‘般若’為二乘聖者的生母,又是佛、菩薩的生母,」

敬祝全天下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敬祝全天下的佛教徒們,時時皆與‘智慧的母親’同在,共得解脫! 

花器:陶豆 、竹籃、碗

花材:孤挺花、鐵砲百合、葉蘭、紅心芽、康乃馨、梔子花、黃金柏、法國小白菊、電信葉、麒麟草、銀鳥、紅石竹、鳳尾雞冠、海 穗、杜鵑花、大女真、法國小黃菊、高山洋齒。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缸花


花語:用直立型、擎天一柱式的芭蕉、鶴蕉代表韋馱菩薩手中的金剛杵,作心象寫景花;以繡球花為主花,搭配粗獷的根木,更能顯出缸花的塊体,基盤強而有力,厚實穩重,別有一番特色。
此作品非常適合安置於大殿左右兩側,如同韋馱菩薩、伽藍菩薩護衛道場,自有一種威德力,維持整個道場的清淨,象徵魔不能擾,也能令人見之肅然起敬,約束身、口、意,謹慎莫放逸。

印順導師《佛教史地考論》:「依中國佛教界一般之意見,立於大雄殿前之韋馱,係佛教占有特殊地位之護法神,手執金剛杵者。…凡外道不答佛陀之詢問時,密跡金剛以金剛杵臨其頭上,「若不速答,碎汝頭為七分」,此事為《阿含經》中所常見者。…
密跡金剛,以手執金剛杵得名,本係大力夜叉,為四天王所統率。因其常隨侍佛,守護佛教,成為佛教中最切要、最熱誠之護法神。…中國之護法韋馱,現天將身,執金剛杵,為佛教之特殊護法神,與密跡金剛力士之神格,最為相合…。

花器:缸
花材:芭蕉葉、山蘇、鶴蕉、繡球花、火龍果、大黃菊、楠柏、山下羊齒、木頭。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應觀察的目標

注釋書說,真實發生的事物是五蘊,這些是應被觀察的目標(bhūtamti khandapañcaka)。第一種蘊,色蘊,是身體/物質現象;其餘四蘊是心理現象。所以,簡言之,五蘊是身心現象。這些皆被稱為bhūta,因為它們是依種種條件(jātattā paccayehi)而「剛生起的」(jāta)或者「正發生的」(vijjamāna)的事物。五蘊是真實存在的(paramattha),且是可親自體驗的(atta-paccakkha)。已經滅去的或者尚未生起的,不能叫作jāta(剛生起的)、vijjamāna(正發生的)或者bhūta(已存在的)。簡言之[52],bhūtaṃ意指依於因緣而正在發生的身心現象,是可以直接體驗的。這些當下發生的現象便是禪修時應當觀察的目標。

如何觀察
應該如何觀察這些五蘊身心現象呢?經文說:「如實地」(bhūtato),意思是,你應該觀察這些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bhūtato yathāsabhāvato salakkhaṇato sāmañña- lakkhaṇato)。我們要求禪修者將腹部上下當作基本的所緣目標。事實上,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任何變得顯著的目標。當經驗到身體上有硬的感覺時,標記為硬;凝滯時,標記為凝滯,粗糙時標記為粗糙;軟時,標記為軟;黏著時,標記為黏著;濕潤時標記為溼潤;重時,標記為重;輕時,標記為輕;熱時,標記為熱;冷時,標記為冷;挺直時,標記為挺直;緊時,標記為緊;移動時,標記為移動。當禪修者從站姿改為坐姿時,應當觀照坐下的過程。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

無可避免的概念
雖然禪修應到覺知的是「究竟法」(paramattha),亦即身心現象,但是,在開始的階段,禪修者仍然無可避免地會遭遇「概念法」(paññatti)。要立即體驗究竟法,並不容易。在練習的開始階段,會見到禪修目標的形相或型態概念,而不是其真實的本質。無論如何,禪修者應當如上述那樣,配合概念名稱,以標記的方式來觀察所緣。這樣,剎那定便會生起,並逐漸累積動能。就毗婆舍那修行而言,剎那定本身便是心清淨(citta- visuddhi),因為它能防護心,[53]使其免於欲貪、瞋恚等五蓋的污染。

會體悟到什麼
身與心會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沒有什麼是無因而生的。我們的身體現象依四種因緣而生:過去的業、心、時節(氣候)與食素(營養)。在從業而生的現象當中,最顯著的是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當然,心、時節、食素也各以不同方式支持著它們。所以說,它們是依各自的因緣而生起的(yathāsakaṃ paccayehi jatattā)。舉例來說,所說的「腹部上下」是由種種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色法所組成,包含硬、緊、壓、移動等。它們全部依緣於出入息與想要呼吸的潛在意志。所以,腹部上下也是因緣而生。這些現象與其因緣,皆可以透過正念加以了知,被稱為attapaccakkha,即可被直接體驗的。為了覺察這些法所需要做的,僅是在身心現象發生的當下觀照它們而已。

毗婆舍那所包含的五禪支
很要緊的是,必須在禪修所緣目標生起時立刻加以觀照,如此方能了知其真實本質。例如,當腹部上下移動出現時,你應該立刻觀察它。然後,你會觀察到腹部起伏時所包含的色法現象,如硬、緊、移動等。在此例中,你應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注意力瞄準或導向禪修目標。這樣的瞄準、引導便是稱為「尋」(vitakka)的禪支。這瞄準或注意力必須像是在重複地摩擦目標那樣持續不斷。如此持續的注意力,稱為「伺」(vicāra),是另一個禪支。在練習的初期階段,尋、伺這兩個禪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54]

如果你能夠運用瞄準(尋)、持續的注意(伺)和燃燒般的精進力來觀照當下的目標,正念(sati)將會生起。這個正念會促成「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定是另一個禪支。這個定能夠保護心,使其不受欲貪、瞋恚等煩惱的侵擾。如此的定自然地會有喜(pīti)與樂(sukha)相隨,這是另兩個禪支。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玩彈珠擊中目標時心中便充滿喜、樂的日子。你會發現,當你的觀照心擊中目標時,喜與樂會伴隨著剎那定一起生起。這種樂屬於出離樂。你會發現,這種樂與欲樂比較,是多麼的珍貴。如此,毗婆舍那禪修在初期階段包含了「初始的瞄準或注意」(vitakka尋)、持續的注意(vicāra伺)、喜(pīti)、樂(sukha),以及定(samādhi)或說一境性(ekaggata)。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四、從利他中去成佛-2

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這只能略舉大要,可從《般若經》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三心,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一)、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一般的行為,處處為自我的私欲所累,弄得處處是荊棘葛籐,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這惟有體悟空無所得,才能解脫自由。聲聞雖體悟不取一切法相的空慧,由於偏于空寂,所以自以為一切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的進修。這樣,無所得又成為障礙了。菩薩的空慧,雖是法增上的理智,但從一切緣起有中悟解得來,而且是悲願── 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所以能無所為而為,成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二)、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志向。一切智智卽佛的無上覺。心與佛的大覺相應,淺顯的說,這是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趨求,要求自己也這樣的大覺,這是自增上的意志。一般的意欲,以自我為中心而無限的渴求。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菩薩的發菩提心,是悲智融和淨化了的意志。有這大願欲,卽是為大覺而勇于趨求的菩薩。(三)、大悲為上首,菩薩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為上首的。大悲是菩薩行的動機,是世間增上的情感。為了救濟一切,非以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為目標不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這是菩薩行的心髓,以慈悲為本,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實是自利與利他的互相促進,進展到自利
利他的究竟圓成。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概論》251~252頁)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0

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

《學佛三要》﹝頁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