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經(sutta)的意思

修習念處禪修時,你應該依循可靠的指引與符合佛典的教導,如此你的練習才會有希望。木匠應該使用量繩來測量木頭哪個部分該削除,哪個部分該保留。如果不用量繩而猛削木頭,可能會出錯,或太多或太少。所以,要削得正確,量繩是需要的。再舉個例子,如果小孩不善於在無線的白紙上寫字,他的字可能無法寫得工整而會彎來彎去。所以,紙上的直線有助於讓字寫得整齊、端正。同樣地,禪修者要能要聖道上走得直,他應該依循字義是量繩的「經」(sutta)。

未調伏的心
身自然比心更為顯著。巴利佛典清楚地說,你應該觀察較顯著的目標,而非較不明顯的目標。記住內觀的公式:「內觀專注顯著的目標。」身是粗的、明顯的、容易觀察的。《法句經》說,心是難見的(sududdasaṃ)、非常微細(sunipuṇaṃ),任欲而去(yatthakāma- nipātinaṃ)。人們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心何時散神,又跑去了哪裡。心不受節制便到處亂跑。當它跑到可愛的所緣,便與貪相應;跑到不可愛的所緣,便與瞋相應。即使貪、瞋未生起,心仍然愚昧、昏暗不明。心猶如樹林中的野獸。除非你用正念來調伏心,否則它會一直那樣亂跑。[95]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花語──結善緣

農曆6月14日,又逢到福嚴佛學院插花的日子,花藝志工們依約來到學院。用完午齋後,院長說:「今天有60位來賓要來福嚴參訪,是從大陸閩南佛學院來的,下午1點30分抵達。」咦!「閩南佛學院」,聽起來還滿熟悉的,原來,是 導師民國23年曾經就學、授課過的地方。志工們都有了共識,儘可能在1點20分前把花藝作品完成。

就在此時,有位志工說:「不知是何因緣,今生會與妳認識?」我說「呀!這個緣不一定只限於今生,可能是過去生中早已結下善緣。」我順口說:「妳看,我們今天以此插花供佛因緣,佛菩薩歡喜、眾生歡喜,也剛好與這60位遠道而來參訪的法師大眾們結下未來的善緣。」

曾聽法師開示過:菩薩道的修行者,要時時提醒自己,在未成佛之前,必須廣結善緣,將來才容易度化眾生。與大眾結緣的方法很多,例如,法義、物質方面的分享,還有,時間與體力的付出,那怕是一絲一毫最細微的善行,都要努力去累積。例如我們智廣學佛會的會員來到福嚴推廣班可以做的有:擦桌椅、掃教室、錄音、錄影、校對、打字、櫃台服務、文書處理……等等;甚至於面帶微笑,口說善語,心存善念,不知不覺中,福德資糧就在不斷地累積增長。

導師在妙雲集《佛制教典與教學》中說:「不從自己去實踐,是難得人家同情,不能實現弘揚正法,利濟眾生的目的。」筆者以為:我們學佛,就是從這些看似小事的點滴善業中,自利利他,成就眾生,也成就自己。

最後,願以此一瓣心香,供養大眾,共結清淨、歡喜的善緣!



 
(一) 花器:瓶
       花材:垂蕉、大白菊、新西蘭葉片、茶花葉、靈芝、射干。
 

(二) 花器:籃
       花材:洛神葵、葉片、大白菊、小黃菊 。


 學自合十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佛教的財富觀 《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四、 財富的處理~27-30


遠離非法而依法得財,所得的財富應怎樣處理?這略有兩大原則:

第一、奢儉適中:不要過於慳吝,被譏為餓死狗,守財奴、又要量入為出,不可過份耗費,而致家庭經濟日見困難。這不但平常費用,要有節度,就是供養三寶,也一樣的要量入為出。雖然信心懇切,樂意施捨,如由此而引起家庭經濟的困窘,也會發生障礙的。

第二、蓄用兼顧:由正業得來的財物,佛指示我們一個使用的方法,是幾方面都顧到的適當計劃。這就是將每年的如法收入,作四分支配:

1、資用:把一分財物,用作經常的生活費用,包括兒女教育費等。在財力可能時,每人應有適當的生活水準,不可奢侈,卻要足夠。

2.積蓄:人事無常,我們有時會生病,將來還會老,平時也總有意外的必須支出。所以在每年的收益中,應保存一分,作臨時支出,以及養老等費。積存,雖是少少的數目,也是極有意思的,不但可避免臨時的困窘求人, 也可養成不浪費的習慣。近代的獎勵儲蓄,用意也與此一樣。

3.經營:無論從事那一職業,都應在每年的收入中,分出一分為事業費。多闢田園也好,增設工廠也好,增加資本也好,充實學力及工作技能也好。這樣才會增加收入,使財富增長累積起來。

4、作福:人不能專為自己,專為現世,應顧到社會利益,以及自己的後生福樂。所以對社會公益──文化、慈濟事業,三寶法益──供養、護持,都要分一分收入來作福。這不但是自己積福德,也是為人群謀幸福。像這樣四方面顧到的經濟支出預算,便是最健全、最合理的財富處理法。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82

在此不理想的社會中,建立清淨的僧團,使大家見聞熏染,而達到身心清淨。佛法是適應社會的,在穢土中弘法要有出家人,現出清淨莊嚴的解脫相。

《佛法是救世之光》﹝頁71﹞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三件事須報告

在此,我想解釋與老師討論的部分(sākacchā- nuggahita)。為了透過討論以滋養內觀幼苗,你必須簡要、清楚地報告,你在觀照基本與其目標時所體驗的事物。有三件事必須報告:[92]出現什麼目標;你如何觀照;你體驗、了知到什麼。例如,你可能會報告:「當我吸氣時,腹部上升。我標記上升,體驗到緊的感覺。」腹部下降、提腳等,也是如此。報告時應先報告基本目標,再報告其他目標。

例如,如果你看著某物,你會知道那是什麼。同樣地,當你觀照禪修目標時,你終會知道它的真實本質。你必須扼要、精確、清楚地報告。你要說明你的練習品質如何,是否能夠以完全的注意力及精確的正念觀照目標。如果你可以辦得到,你應該報告你知道了什麼。你看見腹部的形狀?其移動的形態?或者它的真實本質,像是僵挺、硬、暖、冷、熱、移動等等?這是你應報告的方式。

如果你無法觀察得當,心遊移到其他的地方,你應該報告這件事。你應該描述你的練習,遭遇什麼問題。如果你可以準確、精進地觀照一個接一個的目標,散心妄想就會變少。即使妄想生起,你也會立刻知道。你能夠準確精進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以此控制住自己的心。

例如,如果父母不能恰當地照顧他們的小孩,小孩可能和流氓在一起,變成流氓。同樣地,心會自然地跑到可意的所緣,與貪相應。你應該準確、努力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藉以照顧自己的心,讓心不致於迷途散亂。如果你發現心生起不善念,[93]察覺時便應立刻加以觀照,如此它們才會立刻停止。這是所謂的「心隨觀」(cittānupassanā)。佛典說:「每當念頭生起時,應如實了知。」(yasmiṃ yasmiṃ khaṇe)。

實際上,無論心念是染污的或清淨的,一旦心變得明顯,皆應立刻觀照。這是cittānupassanā,心隨觀。觀照散亂的念頭也是心隨觀。有時候,身上會有一些感受,如癢等等,注意這個癢,即是vedanānupassanā,受隨觀。當身上出現其他身心現象時,你可以從基本目標轉移到其他目標。這稱為dhammānupassanā,法隨觀。你應該觀察的,是當下最顯著、最明顯的目標。色法通常是最顯著可觀察的目標。記住內觀的公式: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bhiniveso內觀專注任何顯著的目標。

觀照妄想的念頭時,妄念停止或繼續?你應在小參時加以報告。觀照癢的時候,癢增強、減少、移動或消失?你應該報告癢的變化。這時,禪師將建議你該怎麼做。如果有錯誤,禪師會糾正。如果有些事太過,禪師會要你減少。如果無需任何糾正,禪師會叫你繼續練習。

要讓禪師給你需要而合適的指導,你必須報告三件事:1.出現什麼;2.你如何觀察;3.你了知到什麼。如果你報告想像的事物而不是你的經驗,那麼你的報告將沒有任何意義。[94]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空中鳥跡」

--第五屆研所畢業生 釋長叡自述

出家前,我在大陸台商工廠工作,只是做一個安分守己的「眾生」。閒暇時喜歡到處‘逛廟’--每到一個新城市,買一張當地地圖,看到上面標示寺廟處,就搭公車前去參拜,在閩南、寧波一帶,參拜過一些道場(事後才知道,曾走訪過的道場中,其中有些似乎 導師也曾待過)。某次在泉州的一個小廟禮佛時,不遠處有人評論說:「這個人是來結緣的。」大概是吧,可能我是在追尋前世的記憶、結多生累劫的緣。

最特殊的印象,是寧波附近,唐朝留下來的一個大道場,已無道場功能,古建築被當作「博物館」在展示,鐘樓可以扣鐘,標示著:「每扣一次一元」。大殿中「空無一物」(精準地說:只剩一個石雕須彌座,座上空無佛像),我在空大殿中「禮佛」三拜,心中感慨萬千。後來在福嚴課堂上,讀到 導師的《空之探究》:「《小空經》說:鹿子母講堂空無一物。這是說鹿子母堂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 就想起寧波那個「空蕩蕩」的大殿,想到:這個大殿可能是以「無常法」對我展現「阿含經的小空義」!

其後經由老闆介紹,參加了當地的慈濟,讓我這個凡夫的人生軌道開始轉變。個人覺得這是很特別的團體,跟原先認識的傳統佛教有點不太一樣--沒有很多外顯的宗教儀式,更多的是人間的關懷。我在不算長的時間內參與了不少活動,體會許多震撼與感動--有訪貧、助學、賑災、關懷台商……以一個外人,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大事,看見眾生各式各樣的人生悲喜劇,因而逐漸有點「看破」,覺得有錢的、沒錢的,都有各自的苦,「人生海海」。回頭看自己,駐在工廠內,生活無虞,三餐有‘阿姨’打理(每餐一碗羅漢齋),平常也用不到什麼錢,漸漸地,就有點看淡經濟利益的價值。有一次參加活動後心得分享,我說把功德迴向「少欲知足,心常歡喜」,有位師姐的女兒聽不懂,還問了「為什麼」。

在這過程中,遇到幾位善知識,也思考起已經延宕多年的「人生計畫」--雖然有點放不下母親,年紀也小有一把,是該為自己的下半生作準備了。所以在適當的時機辭職,回到台灣,順著慈濟的因緣,來到福嚴就讀。

初來就發現福嚴的拜墊很適合我,拜墊有斜度,早課打坐時上身自然直立,坐起來很舒適。某次的晚課中,大眾嘹亮唱誦的音波共鳴,讓我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大概前世的記憶被大殿中的梵唱音波「震醒」),剛來就確認自己適合這樣的生活,一年後,承蒙 師父(院長)慈允,在慧日講堂披剃出家。

新學期時,方袍圓頂地回到福嚴,乃至後來受大戒,都有種種壓力。童話故事的結尾都說「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現實生活可沒這麼簡單,我的版本好像是「過著安忍壓力的生活」--課業有難度,論文不太會寫,要輪值法器(沒正式學過),生性帶孤僻不主動跟別人往來……,才新出家,要學的可多著呢。雖然如此,寒、暑假中回到慧日講堂,代班值知客時,每每會有「不知道是哪裡冒出來的菩薩」來問問題(有少數明顯是來「難問」的),好像也能根據學院所學,給予答案,那時內心就滿慶幸的:還好有到福嚴讀書!

好不容易,大學部讀完,理所當然,接著讀研究所。我們這一屆(第五屆)研所有八位同學,有人開玩笑說這是「八仙過海」,事後發現,這個說法可能不太妙--學僧在研一剛開學沒多久就變成八仙之一的「李鐵拐」--下樓時,忘失正念「翻腳刀」,左腳腫得像麵包,拄著拐杖,一直沒處理好,斷斷續續醫了一年才恢復。因為腳傷疼痛,有種種不方便,練習體會「無我(無主宰性)」,時常有「無常迅速」的燃燒感,加上人事、課業上的考驗,就想要休學去緬甸(也真的曾經為此兩度去帕奧禪林「考察」)。在猶豫中,考慮到:已被指派參加當年的「全國論文發表」,論文也已寫好,覺得要「避譏嫌」--怕被說成「不敢去發表才“提前畢業”」,所以就繼續安忍,把任務完成。

事後看來:安忍是有功德的,堅持把福嚴課業完成是有功德的。經論讀久了,也讀出一些興趣來(所以決定畢業後再繼續念書)。那天,在研所畢業典禮時說譬喻:讀福嚴好比是在「泡茶」。有的以高溫熱水沖泡,沖出茶香(若溫度不高,逼不出香氣--所以不要抱怨「高溫」);不過,也有一種冷泡茶,泡久了自然也有一番風味。我是採溫度不高、「浸泡式」的學習路線,時間久一點也可以泡出好茶香。以此鼓勵學弟們「發心留下來讀研所」。

總結在福嚴的六年學習心得:大學部是「還好有來讀福嚴」;研究所是「還好福嚴讀得夠久」! 如今揮手暫別福嚴,祈願 師長、同學、學弟們,「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佛教的財富觀 《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三、如法求財不以非法~21-27


還有一些非法的取得,不是一般人所能犯,而只是有關人所能犯的,也略說幾種:

1、「因便侵佔」:或服務政府機關,或服務工商行號,或服務社團學校,利用地位,及職務上的便利,而損害服務事業的財物。這種情形實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是被人看作慣例的。採辦的從中取回佣金;浮報旅費或交際費;低價賣出,高價買進,而自己從中分得一分。總之,為了個人利益,使服務的事業少收多支,都可說是因便侵佔的非法。

2、「藉勢苟得」:這是一般從政人員所最易犯的。利用權勢及職務,非法得財的辦法真多!如人向某機關辦理某項手續,裡面的負責人,不替你辦理,或問題層出不窮,讓人走上好幾回,還說過幾天來。等得急了,或是事情不能拖延太久,只好去賄賂他們,或買禮物送他。財物一到,問題簡化,工作變得極有效率,這是留難的一例。有的查到民家或商店,有小小違犯禁令的事情,如售货而不開貨單,或不蓋店印等。於是表示問題嚴重,以種種來威嚇。其實,不一定是忠實執法,而只要人情到了就完事,這是威嚇的一例。還有是走進商店行號,或者民間富戶,故意刁難,甚至設局陷害,說你犯了什麼罪,要舉發你。你怕事怕麻煩,只有以金錢去討好他,這是誣陷敲詐的一例。還有得財枉法,或縱容親屬収容賄賂等,真是花樣繁多。這是社會的病態,政治上的罪惡。奉佛的弟子們,守法而不貪這些非法財富才是。

3、「經營非法」:出資本,從事工商事業,穫得合法利潤,本是極正當的,但其中也有許多非法的。我不是內行人,當然說不上內行話。扼要的說,貨不真,價不實,量不足,穫得分外利潤的都是。以假的作真的賣,把次第貨當上等貨賣;冒用他家商標,欺蒙顧客,多得利益。價不實,有討價還價的惡弊,這本來無非想遇到不知時價的,可以多賣幾元。等到風氣造成,大有非漫天討價不可的情況,真是害人害己!分量不足;又如斗秤不公,大進小出等。至於不顧國計民生,乘機抬價,囤積居奇等,不但為佛法所不許,有時也會受到政府的取締。經營事業,一定要以合法的手段,謀取合法的利潤。由於人心不良,社會病態所造成的,非法取財的流弊,是會有報應的。大家應互相警惕,如法求財,才能無害於人,有利於己。

現在舉一故事,來說明決不可非法得財。佛弟子目犍連,在家時很有地位,自然就有些有地位的朋友。他的好友中,有名叫陀然梵志的。目犍連出家以後,常在外方弘法。一次,回到了家鄉,陀然梵志當然是他所關懷的一位。有人告訴他:「陀然依賴自己的地位、勢力,作種種不法的行為,從中取利。他是勾結人民,要脅政府;同時又勾結政府,欺壓老百姓」。目犍連聽了,心裡為他的老朋友難過。 一天見到了陀然,想起他的不法行為,就以老友的身分,呵責他不該那樣的胡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陀然解釋為出於不得已。「為了孝養父母,培育兒女,還要修福積德,祭天神祖先等。沒有錢,怎麼辦呢」?目犍連告訴他:「就是為了供養父母,培育兒女,修福祭祖,也是不可以非法取財的」。

目犍連知道他是一篇鬼話,所以進一步追問:「真的是為了這些嗎」?陀然與目犍連是宿生有緣的,也就說實話了。原來他有一位妻子,衣食住行,樣樣要講究,天天要錢花。沒有錢,就連吵帶鬧,弄得家庭不安。陀然為了這,所以才胡亂搞錢。目犍連大不以為然,說他願為婦女的奴隸,自己作惡,而不顧將來的惡報。勸勉他,要為自己而重新做人。

這個故事,開示了我們:凡是非法得來的錢財,無論出於什麼良好的動機,都是罪惡。對於這點,佛法豪不妥協。至於為了滿足妻女的貪欲,而自甘下流,那更不要說了。人不能不依財物而生活,但財富要以清淨的如法得來。一不謹慎,種下惡因,苦報是自己的呢!

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81

方便,是不能沒有的;方便適應,才能有利於佛法的弘布。然方便過時而不再適應的,應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闡揚佛法真義,應用有利人間,淨化人間的方便。

《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頁7﹞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心的淨化

事實上,心的淨化是佛陀在《念處經》已保證過的:ekāyano ayaṃ bhikkhave magg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 yadidaṃ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它的意思是,「諸比丘!這是可以淨化眾生的穩健道路,也就是,四念處。」[90]為了淨化自心,必須修習四念處:身隨觀、受隨觀、心隨觀和法隨觀。總之,為了淨化自心,所需要做的就是觀察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如之前提到的,透過三學,或說,透過持續準確精進的觀照,你的心將淨除貪瞋等的煩惱。念處禪修能保證這種心的清淨。如果一秒的正念即是一秒的清淨,那麼一分鐘的正念將有六十秒的清淨,一小時的正念則有三十六百秒的清淨。

如果你真的重視、珍惜正念修行的利益,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不管是走路、站立、坐下、彎曲或伸展手足,你皆應該隨時保持正念。觀照必須持續無間斷。例如,木頭地板是由許多小木板所組成的,小木版彼此之間緊連無空隙,連塵土也無法滲透。同樣地,當正念非常連貫,沒有任何空隙時,煩惱便無法侵入心中。所以,謹慎且持續地觀察,你能夠進步得更快。

滋養毗婆舍那的五種方式
之前,我依據《增支部》談到五種方法可以滋養內觀幼苗,令其成長、茁壯並結果實。我舉了園丁以種種方法照顧芒果種子的例子[91],說明禪修者應當如何滋養內觀幼苗。在此,讓我再說一次。

如同在四周建立圍籬以保護植物一樣,禪修者需要持戒以保護內觀幼苗(sīlānuggahita)。如同提供植物適當的水份一樣,禪修者需要透過聽聞教導、指引,學習正確的練習方法(sutānuggahita)。如同清除植物旁的雜草一樣,禪修者必須和老師討論如何澄清困惑(sākacchā- nuggahita)。如同防止寵物踐踏植物一樣,禪修者需要進入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去除內觀禪修帶來的疲累、不安。這是奢摩他的保護(samathānuggahita)。沒有奢摩他禪那的人,必須培養能專注於當下現象的強大定力。如同清除蜘蛛網,禪修者需要透過觀照使觀智變強。在某些觀智,如生滅智,禪修者會體驗強大的定力與念力,以及一種獨特、永不厭足的快樂。禪修者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執著這種狀態。要避免執著,禪修者必須努力對準當下的現象,強化他的毗婆舍那。這是毗婆舍那的保護(vipassanānuggahita)。如此滋養內觀幼苗時,內觀將逐漸茁壯,直到結成道智、果智的果實。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花語──供花


今晨,運動完後回家開門時,哇!看見大門口前,七里香及茉莉花、玫瑰花正盛開中,花香瀰漫遍滿空氣中,多隻蜜蜂也爭先恐後來採花蜜。

最近自己曾經動過念頭,想用簡單素雅的花材來供佛。當下隨興剪取花材,七里香、茉莉皆是白色系;葉片有火鶴葉、黃金葛、斑草蘭葉…等。以上花材皆是自己種的,其中七里香還是天然生長出來的呢!

作品插好之後,心中滿懷歡喜心,作品名為〈清淨無染〉,拿去佛堂供佛。有人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今日可以滿自己小小的心願了。

如果您的花圃中有自種的當令鮮花,插上一盆供佛,這跟用「買來的鮮花」相比較,似乎多了一點誠意。您要不要也試一試呢?香花供佛,享受這種歡喜心是很簡單的喔。


花器:陶盤

花材:七里香、茉莉花、火鶴葉、黃金葛葉、斑草蘭葉 。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佛教的財富觀 《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三、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15-21

什麼是如法〈依法、合法〉,什麼是非法呢?一般人以為從辛勞職業得來的財物,便是合法的,其實未必盡然。從非法職業得來的財富,是種下苦因的,這又有兩類:

〈一〉非國法所許:如從事的職業,沒有違犯國家──或是居留地國家禁令的,便是正業。如國法所不許的──或不許民營的,不許外僑經營的,不許種植〈如鴉片〉或出賣的,就不可以作。國家的法令,不論國民或僑民,都應該遵守。雖然國家的法令,未必都是對的。如不同意國家的法令,認為不合理,也得依正當的辦法來求補救,求改變,切不可陽奉陰違,觸犯禁令。

〈二〉非佛法所許:有些職業,不一定是國法所禁的,但依據佛法,卻是一種不正當的職業,這就是以殺、盜、淫、妄、酒等,解決生活的職業。如屠宰,漁獵,或被雇負責殺人,或製造殺生的器具等,便是與殺有關的非法職業。又如專門偷盜─ ─小偷,土匪;或開設淫窟,出賣淫畫、春藥為生的;或東欺西騙,以說謊為職業的;或釀酒,開設酒館等,便是與盜、淫、妄、酒有關的職業。這些,凡是良好的佛弟子,是要避免的。

這一點,不論在家或出家眾,都要互相勸勉,不但自己不作,還得勸教内善信,共同避免觸犯。我們中國佛教徒,對職業問題,每不夠注意。有的是不知道,有的明知道自己的職業是不合佛法的,但或為了是祖先的遺業,或為了生計改變的不容易,還是做下去。

其實有真切的信仰,真實的信解善惡因果,就應該拿出勇氣來改革,不惜犧牲,忍受痛苦來改革!信佛就應依法而行,希望作佛弟子的,應特別重視這點。

有的,雖從事正常的職業,但在職業上,或與朋友往來上,非法得財。廣義的說,這都等於是竊取的。因為非自己所應分得的,而現在取得了;是應該付給人的,而現在卻逃避了。這種財物不應有而有,一切屬於非法。其中有是一般性的,也就是任何人都可能違犯的。問題很複雜,例子也多,現在略舉經典上常說的幾點。

1、「竊取他物」:這不是以偷盜為職業,而是偶然的。對於別人的財物,起貪染心,設法竊取,或順手牽羊的取為己有。又如別人遺失的東西,拾到了應該歸還原主,不但佛法如此,現代的國法也如此。如拾得而私藏起來,也就等於竊取。還有,對國家都有納稅義務,如故意延不繳納,如營業稅、所得稅、土地稅等。或是偷漏捐稅,走私,以多報少等。這是減少國家收入,增益自己財富,屬於非法得財。

2、「抵賴債務」:借債應該歸還,如抵賴而故意不還,是非法的。不過,有的不幸而事業失敗,破產了。依因果律說,來生也是要償還的。但他確是事業失敗,無款可還,即不能說是非法。可是有的事實上有能力歸還,藉口失敗,而不肯清還債務,這已是非法了。還有故意倒閉他人的貨款、存款,而自己是愈倒愈富,這不但國法所不許,佛法上也是惡中之惡!

3、「吞沒寄存」:有把現款存放到別人的名下;或是金寶財物,為了外出等原因,寄存在親戚朋友家裡。但日子一久,受人寄存的,便抵賴說並無此事,說那些是他自己所有的。還有把金錢和一些重要的手續,委託知己,寄存在友好處。等到寄託人死了,受託人便吞沒寄存的一切,欺負他的後輩,這都屬於非法之例。

4、「欺罔共財」:幾個人共同投資,組成一個公司;公司的財產,便是股東的共財。如某一股東,負責在公司辦事,拿出偷天換日手段,偽造賬目,欺弄股東,把共有財富,轉移到自己的腰包去。又如弟兄的共有財產,未分家時,有的先於中竊取,化公為私,這都是欺罔共財的非法事項。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80

釋尊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遺教經)。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踐而定。有精勤的實行者,就有現覺法性者,有能見佛陀的所以為佛陀者,法身也就因此而實現在人間。佛法的不斷流行,有不斷的勤行者,法身這才常在人間而不滅。

《佛法概論》﹝頁16﹞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福嚴推廣班第二十一期期末聯誼活動記錄

福嚴佛學推廣班第二十一期於6月11日結業,因循前例,在結業之後皆有舉辦聚餐聯誼活動,唯本次應學員的建議,改以戶外參訪活動,地點選定苗栗幾個熱門的旅遊景點,作為踏青及參訪活動,於7月3日上午9點出發。整個一日遊行程如下:三義木雕博物館→卓也小屋(午餐) →勝興火車站→龍騰斷橋→三義大興善寺→歸程。

本次聯誼活動共有43位同學報名參加,包括傳妙法師、長叡法師及堅壬法師等3人參與,當天全體於推廣班前集合,並由傳妙法師及張鳳妹會長擔任領隊。9時一到,大夥魚貫進入遊覽車,隨著遊覽車隆隆地引擎聲,徐徐駛向目的地,展開今日一日遊。

每到一個景點大家都抱著好奇及出遊的心情來欣賞,縱然在酷熱太陽下,大家仍玩得很盡興並且處處拍照留念,整個活動最後於下午6點多結束,返回新竹。此次美中不足乃厚觀院長因故未能成行,但行前院長仍來遊覽車上以故事譬喻為大家說開示,使我們備感法喜。

翠英合十 記錄於100.7.8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阿旃多石窟



一、《佛光大辭典(四)》p.3654.2 ~ p.3655.3:
阿旃多,梵名名Ajantā。
為西印度與奧蘭迦巴(Aurangābād)之東北及阿旃多村之因德亞里丘陵(indhyādri)所發掘出來之窟院群,大小共二十九窟,其中可辨認者有二十七窟,包括四個塔院(梵caitya,第九、十、十九、二十六窟)與二十三個僧院(梵vihāra)。
塔院為僧眾禮拜集會之所,其構造,天井為穹狀,樑為木造建築,入口處由二柱三分,上方設有馬蹄形之窗,內部有木柱數十,沿著壁面每隔約一公尺設一柱。
院中有佛塔,中央雕刻釋尊像。
僧院為僧眾止息之處,其構造,入口處有方形空間,四周開鑿甚多小僧房。
柱頭、欄楯、諸壁間除佛像雕刻外,尚有人物、動物等雕刻,頗為美觀。
此等諸窟並非完成於一時一代,其最早者可追溯至西元前二至前一世紀(第九、第十窟),大多數屬於西元五至七世紀之產物,約集中於第一、第二、第十六、第十七窟。

圖片

內容以佛傳圖、本生圖(佛陀前生圖)為主。
壁間、天井、樑柱等處,則利用水溶性媒劑以技法加以描繪成圖。
印度之壁畫保存至今者不獨阿旃多,然若論規模之宏大、筆致之精妙、保存之完整,則為其餘他處不可匹敵者。
其廊下之壁面、精緻之天井均有壁畫,諸窟之中,剝落較少者為第一、第二、第十六、第十七等四窟。
此石窟最早見於玄奘之大唐西域記卷十一。
玄奘遊學印度,於貞觀十二年(638)到南印度摩訶剌侘國,曾概括敘述此一石窟之全貌。
西元一八一九年,馬德拉斯(Madras)師團之數名士官發現阿旃多石窟。
一八二八年,葛雷斯禮上尉(Gresley)、拉爾呼(Ralph),及帕德博士(Dr. J. Bird)第三人深入作精細的學術研究,拉爾呼並就內部之壁畫發表論文於亞細亞學會誌。
一八三九年,普雷克中尉(Black)亦刊行「印度窟院」(Rockcut Temples in India)一書,引起世界學者之注意。
一八九六年,葛瑞福斯(Griffiths)出版「阿旃多佛教窟院之繪圖」(The Paintings inthe Buddhist Cave-temples of Ajanta)後,阿旃多於佛教史及美術史上之地位更加確立。
〔解說西域記、印度佛蹟實寫解說〕

二、陳聿東,Azhantuo Shiku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

印度佛教石窟群。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溫迪亞山的懸崖上,西距奧蘭加巴德106公里。
傳為公元前2世紀左右動工開鑿,前後歷經1000年之久。
中國唐代僧人玄奘遊學印度,於638年(唐貞觀十二年)到達南印度摩訶剌陀國。
他關於這個石窟的敘述,為最早的記載。
英國人於1819年重新發現。
隨後,各國有關學者開始對石窟進行研究整理。

分期

阿旃陀石窟現存29窟,環布在100餘米高的馬蹄形山峰之腰間。
石窟分支提與毗訶羅兩大類,以後者較多。
按印度佛教石窟發展階段劃分,屬於早期佛教石窟的,計有第4、5、8、9、10、12、13等窟,尤以第13號窟為最古,其開鑿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2世紀,其餘諸窟,大約在前1世紀便已動工,但整體工程,可能延續到3世紀才完成;中期佛教石窟有第6、7、11及14至19諸窟,年代從4世紀到6世紀中葉;屬於晚期的石窟,基本排列在兩端,即第1、2、3和第20至29等窟,其建造年代大約自6世紀中葉到8世紀。

★第19窟內部

阿旃陀石窟藝術,可分為建築、雕刻和壁畫 3部分。

建築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基本為支提與毗訶羅兩類。
第9、10、19和26窟為支提,其餘25座皆為毗訶羅。
支提窟當中置窣堵波,天然岩鑿,內殿四周,建造列柱。
早期如第9、10兩窟的建築,模仿竹木構造的痕跡非常顯著,裝飾簡樸。
到中、晚期,石窟建築裝飾更趨精美,如第19、26兩窟。
毗訶羅內部陳設簡單,有石床、石枕和佛龕。

雕刻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品,可分為佛教造像與裝飾藝術。
早期作品,由於風化殘損,已很難辨認,到了中期,雕刻藝術更趨成熟,晚期則達到十分精美的程度,創造出許多優秀作品。
屬於中期的毗訶羅諸窟,內設佛龕,存有佛陀及脅侍雕像。
第16窟中說法佛的造像,雕刻技法純熟,人物力量充沛,足為阿旃陀石雕佛像的傑出代表。
其他內容的雕刻,尚有第19窟精雕的華美列柱和板框上採花女子像,以及外廳的蛇王像等。
晚期的雕刻,遺物更多,其中著名的如第26窟佛陀降魔和涅槃的場面,第1窟3米高的釋迦牟尼雕像,都說明此時期造像的規模更加擴大,人物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確為笈多古典風格藝術的典範。
此外,一些石窟四壁布滿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的浮雕,石柱上雕有活潑的飛天和女神像。

★第1窟正面

壁畫

阿旃陀石窟的壁畫,更為世界所矚目,是印度古代壁畫的主要代表。
根據時代風格區別,亦分為早、中、晚3期。
早期的壁畫最古,第9窟前壁殘跡中,繪有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第10窟的右壁繪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禮拜菩提樹等佛教題材的壁畫,推測約作於公元前1世紀。
兩窟畫風不同,而能各盡其妙,前者使用的線條,柔和純樸;後者大膽運筆,風格豪放。
此期壁畫的構圖,大多為橫幅長條形,所表現的人物和生活場面,與約公元前 2世紀的帕魯德、桑奇大塔等石刻佛教遺蹟相似,可證其距佛教美術史的初期作品為時不遠,但造型能力、表現技法,已有長足的進步。

阿旃陀中期的壁畫,更為輝煌壯觀、精美絕倫。
當時正值笈多王朝古典主義文化的黃金時代,佛教美術也達到了鼎盛期,創造了大量笈多式的雕刻、繪畫。
阿旃陀當時即在與笈多王朝有著姻親關係的伐卡塔卡小王朝治下,政治、經濟和文化無不受其影響,故一般將此時期阿旃陀藝術歸於笈多美術的範疇之內。
隨著古風藝術逐步發展到古典風格藝術,畫面構圖更為壯闊,往往一面牆壁被一個場景所佔滿,布局緊湊和諧,第17窟右側的獅子國登陸圖和佛說法圖為此時期的代表作。
在後一幅圖中,聽眾雲集,貴人命婦,張蓋騎乘,紛至沓來,構圖非常繁密,令人驚嘆。
此外,第16窟中佛傳故事中的難陀皈依、捨衛城顯大神通和善生施捨等,也都十分精彩。
笈多時代的古典風格壁畫,較之早期的作品,作風沉著洗練,設色典麗,並帶有抒情趣味,注重於人物的形神兼備和意境的表達,每一場面,不僅描繪精細,且變化多姿。
例如第16窟《難陀皈依》中難陀與妻子孫德麗別離的部分,充分反映了藝術家對於人物內心刻畫的成功。
第17窟前廊後壁殘存的奏樂圖,表現飛天乘雲而至、饒有生趣。
內部的美人臨鏡理妝圖,侍女傍立,一捧脂粉,一執飛拂,可以看出當時人體描寫的進步,構圖自然,人物配置頗為諧和。
又第17窟太子與嬪妃勸酒圖,極盡燕婉之情狀,臨窗窺視的侍女和門外眾多的美女,都風姿綽約,艷麗動人。
此時期各窟的前廊、天井和列柱,所存的裝飾壁畫,也都設計奇妙,想像豐富,色澤鮮艷,對比強烈,如捲雲、蔓草、蓮花和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

★第17窟壁畫(局部)

阿旃陀晚期的壁畫,基本屬於7世紀前後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2兩窟保留比較完整,為阿旃陀壁畫藝術最盛期的遺作。
約成於600~650年,即遮盧迦王朝的全盛時代。
該王朝的藝術,仍遵循著笈多王朝的古典藝術的美學準則,進一步發揚光大。
第1窟內壁畫場面的幅度皆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蓮菩薩像,妙相莊嚴,頭戴寶冠,肌肉勻稱。
窟內前壁的波斯使節來朝圖,則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問通好的場面,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繪畫風格也受到伊朗美術的影響。
此外,該窟中的灌頂圖、尸毗王本生圖和降魔圖,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
第2窟時代最晚,其前廊壁上與藻井等處都有壁畫。
洞內左右的小佛龕壁畫尤可注意,右龕以山嶽為背景,塑造了婦人和兒童的形像,左龕的重層室內,奴婢們簇圍一貴婦人,人物頗為寫實。
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夢等佛教故事,情節曲折,內容更為廣泛。
總之,晚期的壁畫藝術,較之前期更臻完善,構圖宏大莊重,整體感強,線條穩健,色調典麗,遠近透視和立體感加強,人物裝飾華美,達到了印度古典繪畫藝術的極致。

★第1窟壁畫(局部)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與繪畫雖然為宗教服務,但都是以當時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其中有山村景象、田舍風光,也有戰爭場面、風俗小景,特別是關於古代人民的狩獵、畜牧、生產的壁畫,反映出當時印度社會的經濟狀況。
壁畫和雕刻中的人物如王、後、太子、宮女、武士、平民所表現的不同生活,以及佛、菩薩、天女、比丘所表現的不同神態,在造型上頗能傳出內心的情感,刻畫生動。
在表現女性形像時,充分發揮著自孔雀王朝以來藥叉女的優雅典範和笈多式的古典美學思想,人物體態豐滿,形像高貴典雅,膚色富於質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阿旃陀壁畫的工藝過程是,先用牛糞、礱糠混合黏土並塗上石灰作底,在上直接打草稿,將畫稿摹拓於壁上,草圖輪廓線多用褐、黑兩色,然後再罩一層薄灰粉,便進行細部繪製,以加工後的礦物、植物粉末作顏料,白、紅、褐為主,其次為深綠和藍色。

阿旃陀壁畫和雕刻的優秀藝術,不僅對後來印度的美術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對於東方佛教所曾傳布的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中國莫高窟的壁畫,日本法隆寺的壁畫,還有斯里蘭卡錫吉里耶的壁畫都與之遙相呼應。

參考書目A.Ghosh(ed.),Ajanta Murals,New Delhi,1967.

三、葉光庭,阿旃陀Ajanta

印度古代佛教文化遺址。
在中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東北75公里的阿旃陀山中。
石窟鑿於該山的一處新月形暗色岩陡崖上,共30窟。
其中陡崖中部的5窟最早,鑿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
此後沿兩邊伸展,工程一直延續到公元7世紀,歷800~900年鑿成。
公元640年前後玄奘曾到過此地,並描寫這裡的伽藍“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岩面壑”。
但以後隨著佛教在印度的失勢,其地亦棄,石窟遂不為世人所知,直至1819年才重新發現。
石窟自西至東依次編號,4號窟為支提(佛殿),餘皆為毗訶羅(僧房),其中一窟(30號)為泥土所埋,至1956年才發掘出來。
阿旃陀石窟熔建築、雕刻、繪畫於一爐,是印度古典文化藝術保留至今最完好的範例。
石窟前部有陽台、門窗和列柱,雕刻工緻,富麗典雅,鐫有菩薩、仙女、象、鹿等裝飾。
入門便是殿堂,內設列柱、佛龕和佛塔等,毗訶羅內沿石壁還鑿有石床。
窟內石壁,各種壁畫琳琅滿目,有的以《本生經》為題材,有的以王公貴族和宮廷生活為題材,其中1號窟中遮盧加王補羅稽舍接見波斯來使圖,尤有重要歷史意義。
此外還有許多反映印度古代人民生活和花草鳥獸的壁畫。
後期作品多係笈多風格。

四、崔連仲,Azhantuo Shiku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

印度佛教石窟寺。
位於孟買市東北約 300公里處。
開鑿約始於公元前 2世紀,7世紀後終止。
8世紀後荒廢。
19世紀初被發現並開始研究整理,為名揚世界的印度重要古蹟。

阿旃陀是溫迪亞山脈中的一個馬蹄形山崖,現存石窟共29座,以中央諸窟年代最早。
石窟分佛殿、僧房兩大類,以後者為多。
按印度佛教石窟發展階段劃分,屬於早期佛教石窟的有9號、10號、12號等窟;屬於笈多王朝時期者則有 1號、16號、17號、19號等窟。
其中19號窟屬佛殿式,門面以中央蓮花瓣形卷窗和雙柱門廊組成,牆面遍施佛像及花紋雕飾。
殿堂進深14米,高寬均為7.3米,兩邊的列柱、正中佛塔和檐部等皆有佛像和各類浮雕,建築與雕刻之精美,都屬印度佛教石窟之冠。

阿旃陀石窟的壁畫,是印度古代壁畫的主要代表。
早期石窟壁畫之一是10號窟中的《六牙象本生故事圖》,約作於前1世紀,現已嚴重殘損。
其中較完整部分表現六牙象和象群生活於林莽中的畫面,舉凡水沐、歇息、覓食、窺伺獵人等,神態皆栩栩如生,反映了印度藝術善於表現熱帶叢林生態的特色。
笈多王朝時期的壁畫主要見於 1號及16號、17號等窟。
16號窟的《王子出家圖》和17號窟的《王后梳妝圖》約作於5世紀,1號窟的《蓮花手菩薩像》(見彩圖★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阿旃陀石窟1號窟笈多王朝菩薩像)則作於6世紀末或7世紀初,均屬上乘之作。
17號窟的壁畫遺存最豐富,除《王后梳妝圖》外,還有許多生動有趣的小幅圖畫,表現諸天神像、仕女集會、飛天翔空等情景。
笈多王朝是印度古典文化繁榮鼎盛之時,這時期的阿旃陀壁畫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點,人物神態端莊優雅,色彩絢麗豐富,堪稱為世界藝術的瑰寶。

★《六牙象本生故事圖》中王后見象牙昏厥時的情景

五、丁義忠,Azhantuo Shiku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

印度佛教石窟寺。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西距奧蘭加巴德 100公里。
為公元前273~前232年阿育王時代開鑿(一說為公元前2世紀或前1世紀)。
石窟開鑿前後歷經1000年之久,7世紀後逐漸荒廢。
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於貞觀12年(638)曾到此。
1819年英國人重新發現。

整個石窟開鑿在一個新月形的懸崖上,長達 550米。
石窟包括未建成的共30窟,其中以中央諸窟年代最早,石窟分佛殿、僧房兩大類。
公元前 100年前後開鑿的第10窟最早,第 8、9、12、13、15A諸窟均係公元前後開鑿。
到了 5世紀末葉,又開鑿了第16、17、19諸窟。
其中第19窟為佛殿式,門面以中央蓮花瓣形券窗和雙柱門廊組成,牆面遍飾佛像及花紋雕飾。
殿堂進深14米,高寬均為 7.3米,兩邊的列柱、正中佛塔和檐部皆有佛像和各類浮雕,建築與雕刻之美,都屬印度佛教石窟之冠。

石窟保存了大量佛教題材的壁畫。
公元前後營建的諸窟,結構簡單,幾乎無雕刻。
到了笈多王朝以後的諸窟,建築、裝飾、雕刻均較華美。
約有一半的石窟繪有壁畫,其中最早的屬公元前後的第 9、10兩窟,保存最豐富的是第1、2、16、17諸窟。
第10窟中的《六牙象本生故事圖》(已嚴重殘損,但其中較完整部分表現了六牙象和象群生活於林莽中的情景)第16窟的《王子出家圖》和第17窟的《王后梳妝圖》(約作於公元5世紀)以及第 1窟的《蓮花手菩薩像》(作於6世紀末或7世紀初),均屬上乘之作。
這些繪畫描繪了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宮廷生活,亦反映了勞動人民生產勞動的情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阿旃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網路天使分享 ‧ 長恆法師提供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前分道支

現在,我要說明前分道的八個構成要素。(pubba- bhāga-maggaṅga)。觀察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時,包含了精進、念和定。這三支稱為定蘊(samādhi-kkhandha)、定學(samādhi-sikkhā)或定之教(samādhi-sāsana)。定蘊若現前,煩惱便無機可趁。如此心會變得清淨。一再培養這種清淨的心,便稱為「心性的培養」(bhāvanā,禪修),因為這個訓練培養清淨心,使之從小變大,從幼稚變成熟,從少變多。這個訓練的其他必備要件是將注意力瞄準禪修目標(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以及如實了知目標(正見sammādiṭṭḥi)。這兩個道支屬於慧蘊(paññākkhanda)。

如此培養定蘊與慧蘊之時[89],你的戒行自然清淨。換句話說,由正語、正業與正命構成的戒蘊自然生起。這種戒並不完全等同不殺生、不偷盜等的戒行。事實上,它是思戒(cetanā-sīla)。修得此戒、定、慧三蘊時,你便成就戒、定、慧三學。

所以,毗婆舍那的訓練共有八個前分道支,分成三組,各自能對治不同的煩惱:戒蘊對治違犯煩惱;定蘊對治纏縛煩惱;慧蘊對治隨眠煩惱。如此,你將變得無過失、清淨、可愛且安詳。

再者,你可以藉由精進避免怠惰的出現。如此,向善之道是敞開的。藉由正念,你可以保護心不受煩惱。如此,你將遠離煩惱並獲得安全(gutti)與解脫(vimutti)。這是暫時的寂靜(santi)。暫時的寂靜的累積將引領你到達最終的寂靜與快樂。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福嚴推廣教育班暨智廣學佛會期末聯誼--苗栗三義一日遊心得分享


相片提供:杜清標、王建鎮師兄、何若芸師姊
(釋長叡)
日期∕時間:2011年7月3日上午九點到下午七點
地點:苗栗三義
行程:福嚴推廣班門口→三義木雕博物館→三義雙潭 卓也小屋(用餐)→勝興車站→龍騰斷橋→九華山大興善寺→返程

今天有43位學佛道上的同學一同參加。出家眾有學務長傳妙法師等三位法師;在家眾則有四十位居士。

據學自會長說,今天的活動很殊勝,訊息才公佈沒幾天就報名額滿,後來雖有少數幾位臨時不克參加,但也立刻有人報名遞補。可見福嚴推廣班∕智廣學佛會的號召力--有不少人只知道今天要坐遊覽車外出聯誼,還「搞不清楚要去哪裡」,就來參加了,會員彼此之間的感情應該很棒,才會這樣。

原先敬邀 上厚下觀院長一同外出,院長卻在出發前一天似有中暑症狀,被迫在院內休息調養。不過,出發之前,院長也親臨車上,講故事為大家打氣,共結法緣。

行車中,學務長致詞,提示了幾個參加活動∕帶隊的重點,並說開示,法師舉譬喻:舌頭柔軟而能長存;牙齒堅硬反而容易掉落--鼓勵我們「調柔、忍辱」的力量遠勝過「強勢、威嚇」,而且能長久。

筆者則分享自己在緬甸禪林吃「鐵盒裝優格」的經驗,說明有時我們要接受業力;有時要兼用智慧,不能全部推給業力。

堅壬法師則提醒大家珍惜親近佛法的因緣。

接著每一位出席者傳麥克風,輪流作自我介紹。今天參加者男女老少皆有,車窗外艷陽高照,車內一派溫馨。

首先抵達木雕博物館,一問之下,很多人是第一次來此博物館,都有新鮮感。

從博物館回到停車場的路上,大家路過兩旁的土產店,免不了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大包小包買了不少土產。值得讚歎的是,大家雖然買東西,竟都還能依約定時間,準時回到車上,可見在購物過程中,每個人都「具足正念」,沒有買得「渾然忘我」。

十一點半不到,就抵達用餐處--卓也小屋,出乎意料,餐廳一樓已經高朋滿座(還好學自會長有先預約二樓的桌位,早上在車上還打電話給餐廳確認,否則,看到我們這批大隊人馬湧進餐廳,沒有心理準備的老闆大概會昏倒)。
卓也小屋是一家「淺山」中的蔬食餐廳,人氣這麼好,令人驚訝,也讓人歡喜:吃素人口不斷增加,增長慈悲,可以消弭世上的刀兵劫難。這大概跟慈濟最近積極推動素食有關聯吧。

用餐是今日活動的強項之一。餐廳供應五道主菜,外加養生藥膳鍋,都是有機的蔬菜。食物好吃又好看--其實整個卓也小屋的建築、裝修都很有濃濃的文雅氣息,碧波中有鴨鵝自在划水,廊房曲折有致…,很值得推薦到此一遊。

大家細細品味,邊吃邊聊(有學員對我說《福嚴會訊》、《福嚴佛學研究》打從第一期開始,他每一期都仔細閱讀,還說最近這一期《福嚴會訊》中,開仁法師的〈三善根〉論文寫得很棒…。看起來,學員當中,真是「臥虎藏龍」)。這一頓午餐吃到將近兩點。鼓腹而出,順便走走,參觀附近的店家,幫助消化。此處有一染坊,做美美的染布,遊客並可報名參加DIY,只是今天時間不夠,就「留惑潤生」--下次可以再來圓滿。堅壬法師特別去參觀了他們的菜園,說很美,還有菜園旁的山泉水池,令他印象很深刻。

然後轉往勝興車站。遊覽車停好,我們走路過去。順著標示,看到有一隧道,腳程快的,一溜煙就走進隧道了,後面有人提出安全考量的疑問,但有不少人已經走進去,所以大家也只好跟上。隧道兩邊洞口有明亮光線,中間一段則頗為黑暗,腳下又是高高低低的石頭,並不好走(有人邊走邊說:今天要是穿高跟鞋來的,鐵定會很慘)。

後來詢問當地人,對方說:「不推薦走隧道!」雖然這段路的觀光火車假日只開兩班,不一定會在隧道中遇到火車,但因隧道中較為涼爽,可能有其他生物躲藏,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最好不要走此捷徑。筆者把這段因緣寫出來,希望讓大家有參考價值,日後可避開類似狀況。

事後有人說這段隧道步行「很恐怖」;也可能有人覺得「驚險、刺激」可媲美迪斯尼樂園中的(印地安那瓊斯)遊戲…,每個人的反應不一。筆者卻有個「可能不太一樣」的感想--覺得三界輪迴、人生長夜,有如在此隧道中摸黑行走,腳下又崎嶇不平,不知道下一步會踩到什麼危險。如果有學佛的,如同看到遠方洞口的光線,繫念著那光明,可以不害怕一時的黑暗,一步一步安穩向前行,終究能夠「波羅蜜多(到彼岸)」。所以,筆者當時走在隧道中,作意前方洞口的光明,覺得它有象徵意味,好像在提醒我們「人生中,只要有佛法就有辦法」,心中自然生起安慰與希望,這樣就沒有太緊張。

最後一站來到大興善寺。雖然智廣學佛會看起來是偏重於聽經聞法「法行人」的修行,有機會也可以參訪「信行人」的法門(例如,懺悔法門),或許也可以「均衡營養」(如同「平衡五根」可以得禪定)。

從大興善寺出來就要直接回新竹了,有「內行」的學員提議去買「九華山的花生」,很多人附議,所以遊覽車轉往附近的土產販售區,很多人買得興高采烈,為三義的地方經濟「作出更鉅大的貢獻」!

感恩智廣學佛會今日精心的安排,感恩大家有緣一同外出參學。 ~*~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佛教的財富觀 《福慧 隨身書》 No.004 ◎印順導師 著


二 、 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07-15

由福業而非神賜:說到財富,簡單的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因的感果得來。我們所有的財富,無論小至粒米,大至全世界,都是從我們的福業而來,而不是什麼神所賜予的。

神教的信仰者,把他們的一切財物享受,都看作神造而賜予享受的。他們對日常的飲食,都當作神賜而在感謝他的恩典。這原是「靠天吃飯」的幼稚想法!但是佛說:這是依我們自己所積的福德得來的。在過去世中,如造作了很多福業,那麼現在就有富有的享受。反之,便只有小小的福報,甚至窮困到無以為生。所以過去世的福業,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財富與享受。

一切是神所賜予的,理論上決不能使人滿意。例如嬰孩出生,他們所處的家庭,為什麼大有平貧富的差別。這不能說是他們對神的信仰有所不同。如厚彼薄此,神也就太任性而不平等了。再說,有多少人,對神的信仰是虔誠的,但一直過著窮困的生活,這又怎樣解釋呢?佛弟子不能信任神的恩賜,認為一切要依自己,自己的業力,才決定自己的福報如何。

從眾緣而非定命:財富由布施福業得來,雖是絕對的定律,但其中還有許多問題。

(一) 有宿因或更待現緣:如說過去積有福業,現在享有福報,那麼現在的我們,不是就可以坐享福樂嗎?一切可以不勞而穫的定命論,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知道,雖有布施業因,而福報現前,大抵還是要有現緣的。

有一笑話,可以助明這個道理。有人生下來後,被很多算命的,算定為命運好,大福大壽。此人因此而驕傲懶惰,不肯工作,坐享幸福。他的妻子,遇到這麼一位丈夫,也只有終日嘔氣。

一次,她準備回娘家去住幾天,想到那位懶丈夫,沒有人烹飪,送到面前,他是不會去動手的,可能會餓死。於是便替他製了夠半個月吃的大米糕,中間留一圓孔,掛在他的頸項上,讓他餓了好吃。

她去了近十天,忙著回家來,那知一進家們,便見那位懶丈夫餓死在一邊。原來他懶得要命,只吃到低頭吃得到的部分,連把大米糕轉動一下也不肯動手。這當然是笑話,正說明了偏信前生福業是不成的。

前生的福業,有的能自然感報,不需要功力,如嬰孩的生在富貴人家。但更多是,除了宿世的福業而外,還要依自己現生的功力──現緣。用一分的力量,有一分的收穫。

如農夫種田,播下種子〈如宿世施業〉,還得勤勞的灌水,下肥,除草〈如現生功力〉,才會豐收。不然,坐等收穫,那是沒有把握的。除非少數的田土肥,雨量足,但雖有收成,而產量不會多〈如宿生的福業,自然感報〉。

種田是這樣,種福田而得福報也是這樣。所以不能專依宿生的福業,還得靠現生的功力。如專依宿業,成為定命論,那就像懶人一樣,結果可悲慘了!佛法不是定命論,請大家注意!

(二) 得福果或造成惡因:關於福報,我想說幾句話,大家不要驚慌!財富從布施的福業得來,那麼現在辛苦的做生意,或從政,或勞動而得的財富,是由福業而來嗎?是的。盜匪劫掠所得的,或貪污欺詐所得的財物,也都是福報嗎?是的。

這似乎太危險!有財物就是有福報,這不等於獎勵作惡嗎?不會的。依佛法說,這些非法得來的財富,從往因說,雖從福業而來;但從現緣──得財的方法說,卻是種下惡因了!用不合法的手段得財,甚至這分福報不能受用,反而受到罪惡的苦報了。

為善有善果,布施必得福報,但要依因果的正常法則去實現。如種田的,下種以後,得老老實實的下一番功力──灌水,下肥,除草等,秧苗自會逐漸的長大,開花結實,為我們所受用。

傳說:有一愚癡農夫,插秧以後,天天去田裡觀望,而每次都非常失望,因為苗生長太慢了。一天,到田裡去,把所有的秧,都給拔得高一些,他才滿意的回去。可是第二天再去看時,所有的秧都枯死了。愚蠢的農夫,不讓秧苗正常的生發長大,卻以不合理的手段,去促成秧苗的成長。苗是長了,而苗也就死了。

秧苗所以能生長,因為有部分潛在土裡;如土裡沒有,那拔也是不會長的。福報也如此,如沒有前生的福業,用非法的手段,也還是不能得到。但即使有宿生福業,不以正法而得應得的財富,福報得到時 ,惡報也就在眼前了!

財富都由福業而來,這是徹底的道理。但有了福業,還要用正常的方法去得到。用非法的手段得財,種下惡因,真是把自己的福報糟蹋了。所以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79

如實與方便,有佛法自身的開展,也受到外來──神教思想,不同地區,政治情況……的影響。把握佛法特質,理解發展中的重要關鍵,多方面的種種影響,才能完整的表達出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真相。

《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頁7﹞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五、正常道與方便道

從發起正信而修學成就,是正信的最初修學,這又有兩類的進修法:一、正常道的修習信心:正信(正信必有正願),聲聞法中是「出離心」,大乘法中是「菩提心」。修學大乘信心的一般方法,如《起信論》說的信佛、信法、信僧,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去助成。這可見,自利利他的大乘信願,要從事行與理行的修習中來完成。換言之,信心並非孤立的,而是與種種功德相應的,依種種功德的進修而助成的。然經論所說的菩提心,般若道中有三階:初是願菩提心,其次是行菩提心,後是證(智)菩提心。前二者,也名世俗菩提心;後一也名勝義菩提心。如說菩提心是離言絕相的,是約勝義菩提心說。如說菩提心為慈悲所成就,那是約行菩提心說。初學大乘信願,是約願菩提心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信願。初學者,對於佛(菩薩)的無邊功德,一切眾生的無邊苦迫,佛法濟世的真實利益,發菩提心的種種功德,應該多多聽聞,多多思維。這對於大乘信願的策發,最為有力。如大乘的信願勃發,應受菩薩戒,這就是願菩提心,為法身種子。菩提心,是菩薩的唯一根本大戒。受戒就是立願;依戒修學,就能漸次進修,達到大乘正信的成就。

二、方便道的修習信心:這是信增上菩薩的修學法。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仰信,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卽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卽是念佛三昧。(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卽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這與上帝愛世人,所以我也要愛人的理論相近,這是偏重於仰信的緣故。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增長,心地調柔。……信諸佛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智行而已。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9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