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覺知解脫的心與未解脫的心

最後一組應觀的心,是vimutta-citta(解脫的心)和avimutta-citta(未解脫的心)。身為禪修中心的禪修者,你離開家人與朋友(kāya-viveka,身遠離)。但是,如果你一直想著世俗的欲樂,[107]你便仍未做到心遠離(citta-viveka)。所以,你應該盡最大的能力,觀察當下顯著的所緣,以便獲得身遠離與心遠離。心遠離煩惱的時候,稱為解脫的心(vimutta-citta),必須要如實覺察它。心有煩惱相隨時,稱為未解脫的心(avimutta-citta),這也要如實加以覺察。這是心隨觀。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切莫誤解佛教〈福慧 隨身書〉 No.010 ◎印順導師 著

貳、由於「佛教制度」而來的誤解~15-26







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制度方面有一點不同我國舊有的地方,例如出家與素食,不明了,不習慣的人,對此引起許許多多的誤會。






一、出家






〈一〉學佛不一定要出家






出家為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國社會,特別是儒家,對他的誤解最大。在國內,每聽見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出家了。沒有夫婦兒女,還成什麼社會?






這是嚴重的誤會,我常比喻說:如教師們教學生,難道教人人當教員去,而成為教員的世界嗎?這點,在菲島,不大會誤會的,因為到處看得到的神父、修女,他們也是出家,但這只是天主教徒中的少部分,並非信天主教的人人要當神父、修女。






學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學佛,在家也可以學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樣可以修行了生死,並不是學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決不會大家學佛,就會毀滅人類社會。






〈二〉發大心,為專心一意弘揚佛法而出家






不過出家與在家,既都可以修行了生死,為什麼還要出家呢?因為要弘揚佛教,推動佛教,必須有少數人主持佛教。主持的頂好是出家人,既沒有家庭負擔,又不做其他種種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揚佛法。佛教要存在這個世界,一定要有這種人來推動他,所以從來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出家功德大嗎?當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強,勉強出家有時不能如法,還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留心,墮落得更厲害,要能真切發心,勤苦修行,為佛教犧牲自己,努力弘揚佛法,才不愧出家。






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動佛教的主體。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這種制度。有許多科學哲學家,為了學業,守獨身主義,不為家庭瑣事所累,而去為科學哲學努力。佛教的出家制,也就是擺脫世間欲累,而專心一意的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事,要特別地勤苦。如隨便出家,出家而不為出家事,那非但沒有利益,反而有礙佛教。






有的人,一學佛就想出家,似乎學佛非出家不可,不但自己誤會了,也把其他的人都嚇住而不敢來學佛。這種思想──學佛就要出家,要不得!應認識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的在家居士,為法修學,自利利他。如真能發大心,修出家行,獻身佛教,再來出家,這樣自己既穩當,對社會也不會發生不良影響。






〈三〉對「出家人」的兩大誤解






1、出家人精進修持,也要對信眾說法,並非清閒享福與出家有關,附帶說到兩點:






有的人看到佛寺廣大莊嚴,清淨幽美,於是羨慕出家人,以為出家人住在裡面,有施主來供養,無須做工,坐享清福。如流傳的「日高三丈猶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閑」之類,就是此種謬說。






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進。自己修行時,「初夜後夜,精勤佛道」;對信徒說法,應該四處遊化,出去宣揚真理。過著清苦的生活,為眾生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難得,所以稱為僧寶,那裡是什麼事都不做,坐享現成,坐等施主們來供養?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盡出家責任者少,所以社會有此誤會吧!






2、出家人是廣義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並非寄生社會的消費者






有些反對佛教的人,說出家人什麼都不做,為寄生社會的消費者,好像一點用處都沒有。






不知人不一定要從事農工商的工作,當教員,新聞記者,以及其他自由職業,也能說是消費的嗎?出家人不是沒有事情做,過著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進,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導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眾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說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






出家人是宗教師,可說是廣義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說,出家人清閒,或說出家人寄生消費,都不對。真正出家,並不如此,應該並不清閒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報施主之恩。






二、吃素






〈一〉學佛不只是學吃素,應先多聞正法、淨化身心






我們中國佛教徒,特別重視素食,所以學佛的人,每以為學佛就要吃素。還不能斷肉食的,就誤會為自己還不能學佛。看看日本、錫蘭、緬甸、暹羅,或者我國的西藏、蒙古的佛教徒,不要說在家信徒,連出家人也都是肉食的,你能說他們不學佛,不是佛教徒嗎?






不要誤會學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學佛;學佛與吃素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人看到有些學佛的,沒有學到什麼,只學會吃素,家庭裡的父母兄弟兒女感覺討厭,以為素食太麻煩;其實學佛的人,應該這樣:學佛後,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會,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裡清淨。






使家庭中其他的人,覺到你在沒學佛以前貪心大,瞋恨重,缺乏責任心與慈愛心,學佛後一切都變了,貪心淡,瞋恚薄,對人慈愛,做事更負責。使人覺到學佛在家庭社會上的好處,那時候要素食,家裡的人不但不反對,反而生起同情心,漸漸跟你學。如一學佛就只學吃素,不學別的,一定會發生障礙,引起譏嫌。






〈二〉為減少殺業、長養慈悲心而吃素






雖然學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確是中國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說素食可以養慈悲心;不忍殺害眾生的命,不忍吃動物的血肉,不但減少殺業,而且對人類苦痛的同情心會增長。






大乘佛法特別提倡素食,說素食對長養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吃素而不能長養慈悲心,只是消極的戒殺,那還近於小乘呢!






以世間法來說,素食的利益極大,較經濟,營養價值也高,可以減少病痛。現在世界上,有國際素食會的組織,無論何人,凡是喜歡素食都可以參加,可見素食是件好事,學佛的人更應該提倡。






但必須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學佛的標準提得太高,認為學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學佛的人,就會問:有吃素嗎?為什麼學佛這麼久,還不吃素呢?這樣把學佛與素食合一,對於弘揚佛法是有礙的!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1

為了自悟悟他,非學智慧不可。對於經論的義理,非要理解個透徹。但是慧學的閱讀經論,聽聞開示,只是慧學的資糧。主要是於佛法起正知見,了解佛法的真了義,依著進一步的思惟修習,引發甚深的智慧。

《佛在人間》﹝頁124~125﹞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花語─ ─竹筒文人花








竹屬禾本科,多年生常綠植物。中空質硬,可做成各種用具。竹自古以來皆為文人所喜愛。用竹器插花,更能表現出文人花的雅麗。


竹,象徵;高風亮節、虛心、積極向上;大白菊,潔白高雅,象徵;長壽、高貴、堅貞、晚榮。


花器:竹筒


花材:洛神葵、大紅菊、大白菊、百合、斑草蘭葉、小黃菊、茶花葉。

導師在解釋《大乘起信論》的〈造論因緣〉時,有兩處以「竹子」來舉譬說明。其一,善根如「竹筍」,有向上生長的動力;其二,善根種子剛剛發芽時,「念佛」如「竹」,能呵護這細小的根苗。


參考《大乘起信論講記》p.39:


在「善根未成熟」的眾生中,﹝論主﹞又為了兩種特殊人,而開示二種特殊的法門:即﹝1﹞消惡業障,﹝2﹞專念方便。


﹝1﹞消惡業障


如:肥大的竹笋,有巨石壓在上面,笋即不能自由的生長。


這如:眾生雖久習善根﹝如竹筍﹞,然因現生中業障太重﹝如巨石﹞,不能進修。所以論主為示「消滅惡業障」的方便;如將﹝惡業的﹞巨石移去,﹝善根的﹞笋即能迅速的長成。


﹝2﹞專念方便


如:一粒不健全的種子,生長力異常薄弱,雖已生芽抽葉,然經不起風吹雨打。這可用竹、木﹝如念佛﹞來扶持它、覆蓋它。種子雖劣,但經過細心的培植,也可以逐漸的茁壯起來。


這如:一類眾生,惡業雖不厚,還能心向佛道。然因初學,善根太微薄,也不易成就。所以,特為開示「專念方便」。


《論》中說:此類眾生為「初學」,初學的根機極劣,而大乘的法門極妙,所以心情確易於怯弱。今教他念佛,藉佛的功德來扶持他。


小結


這二種方便,一為「有惡業而曾習善根」,可用「消惡業障」的方法治;一為「無惡業障而善根微薄」,應以「念佛法門」治。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覺知寧靜的心、覺知不安的心

覺知寧靜的心




擁有定蘊的三個心所,你的心會變得平靜、安定。心安住在禪修目標,令你對這個練習感到滿意。這時,你會體驗到喜(pīti)與樂(sukha)。這是何以佛陀說以下這句話的原因:sukhaṃ viharati pavivitto pāpakehi akusalehi dhammehi,「離惡不善法故,得喜樂」。這種喜、樂稱為「遠離樂」(paviveka-sukha)。這種平靜、安定的心,稱為samāhita-citta(等持的心),也必須加以如實覺察。


覺知不安的心


缺少念、精進、定這三個心所 你的心會變得不安、不穩定。有時候,你可能非常興奮想要獲得練習的利益,於是運用過度的精進。這時候,觀照的心會分散,從禪修目標旁邊跑走。這便是說策勵太過而導致掉舉的緣故(atipaggahitaṃ cittaṃ uddhaccānupatitaṃ)。這樣的心,稱為asamāhita-citta(未等持的心)。如實覺察這種心,便是隨順佛教的心隨觀。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切莫誤解佛教〈福慧 隨身書〉 No.010 ◎印順導師 著

二、出世 ~08-14






〈一〉何謂「世間」






佛法說有世間,出世間,可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世間就是我們住的那樣世界,出世間就是到另外什麼地方去。






這是錯了,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這個世界。成了阿羅漢、菩薩、佛,都是出世間的聖人,但都是在這個世界救度我們。可見出世間的意思,並不是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那麼佛教所說的「世間」與「出世間」是什麼意思呢?






依中國向來所說,「世」有時間性的意思,如三十年為一世;西洋也有這個意思,叫一百年為一世紀。所以「世」的意思,就是有時間性的,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在這一時間之內的叫世間。佛法也如此:可變化的叫世,在時間之中,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有到沒有,好到壞,都是一直在變化,變化中的一切,都叫世間。






還有,世是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要怎樣做人,死了要到那裡去,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宇宙的本性,糊糊塗塗在這三世因果當中,這叫做世間。






〈二〉何謂「出世」






怎樣才叫出世呢?出是超過或勝過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心裡清淨,沒有煩惱,體驗永恆的真理,就叫出世。佛菩薩都是在這個世界,但他們都是以無比智慧通達真理,心裡清淨,不像普通人一樣。






所以出世間這個名辭,是要我們修學佛法的,進一步能做到人上之人,從凡夫做到聖人,並不是叫我們跑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義,誤會佛教是逃避現實,而引起不正當的批評。






三、一切皆空






〈一〉空的真義:因緣和合,沒有不變的實體






佛說一切皆空,有些人誤會了,以為這樣也空,那樣也空,什麼都空,什麼都沒有,橫豎是沒有,無意義,這才壞事不幹,好事也不做,糊糊塗塗地看破一點,生活下去就好了。






其實佛法之中空的意義,是有著最高深的哲理,諸佛菩薩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樣樣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樂是樂,一切都是現成的。






佛法之中,明顯地說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惡,有因有果;要棄邪歸正,離惡向善,作善得善果,修行成佛,如果說什麼都沒有,那我們何必要學佛呢?既然因果、善惡、凡夫聖人樣樣都有,佛為什麼說一切皆空?空是什麼意義呢?






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實在的不變體,叫空。邪正善惡人生,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實在的東西,皆是依因緣的關係才有的,因為是從因緣所產生,所以依因緣的轉化而轉化,沒有實體所以叫空。






舉一個事實來說吧,譬如一個人對著一面鏡子,就會有一個影子在鏡裡。怎會有那個影子呢?有鏡、有人,還要借太陽或燈光才能看出影子,缺少一樣便不成,所以影子是種種條件產生的,不是一件實在的物體;雖然不是實體,但所看到的影子,是清清楚楚並非沒有。一切皆空,就是依這個因緣所生的意義而說的。






〈二〉佛說「一切皆空」,同時說「有善惡,有因果」






所以佛說一切皆空,同時即說一切因緣皆有;不但要體悟一切皆空,還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惡。學佛的,要從離惡行善,轉迷啟悟的學程中去證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諦圓融。一般人以為佛法說空,等於什麼都沒有,是消極,是悲觀,這都是由於不了解佛法所引起的誤會,非徹底糾正過來不可。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0

大乘菩薩道的偉大,全從入世精神中表達出來。菩薩為大悲願力所激發,抱著跳火坑、入地獄、救濟眾生的堅強志願。與人天的戀世不同,與小乘的出世也不相同。

《佛在人間》﹝頁117﹞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懶惰的人

佛陀教導我們,努力修行而不懶惰(atandito)。在此,tandi是昏沉與懶惰的同義詞。對禪修者而言,懶惰是能毀壞修行且距離最近的一個內在敵人。要戰勝、驅除這個敵人,你應該盡最大努力,準確且精進地觀察懶惰或任何在當下變得明顯的目標。將心瞄準目標(vitakka)可以打開萎縮的心,令它有活力,保持警覺。佛陀曾說:līnaṃ cittaṃ kosajjānupatitaṃ,「不積極的心導致懶惰」。懶惰的人稱為kusīta,因為他的行為是令人厭惡的。他也被界定為是應受責罵的人,因為懶惰的人毫無用處。懶惰或者懶惰者的行為,皆稱為kosajja。


佛陀說懶惰的人必定過悲慘的生活(kusīto bhikkhave dukkhaṃ viharati),因為他被不善的心理狀態所纏繞(vokinno pāpakehi akusalehi dhammehi)。懶惰無正念的人,在生活裡鮮少會感受到知足與安詳,因為懷有想要看好看、聽好聽等等的欲想(kāmavitakka)。若人懷有瞋意、嫉妒,有殺想(byāpāda-vitakka)、或害想(vihiṃsa-vitakka),也很難得到快樂。如此,懶惰的人必定過悲慘的生活,[105]最終可能產生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佛陀說:懶惰的人喪失很大的利益(mahantañca sadatthaṃ parihāpeti)。


精進的三個階段


念處禪修的真正利益是身、語、意的清淨。要去除不淨,你需要在三學戒定慧的修行中,付出三階段的努力,即初始的努力、強化的努力,與終極的努力。懶惰的人通常會抱怨練習過於密集,在禪修時間結束之前便想要離開。他們將因此喪失密集禪修的利益。如果你不修習念處禪修,你不會真正了解對自己和別人而言,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什麼是合適的,什麼是不合適的。如果你了解,你將不會犯錯,或者犯較少的錯誤


因為你決意要提升生命的品質,所以你來到這禪修中心。因此,你應該付出三種精進:發勤精進(āraddha- vīriya)、策勵精進(paggahita-vīriya)和圓滿精進(paripunna-vīriya),或者說初發界(ārambha-dhātu)、出離界(nikkamma-dhātu)與勇猛界(parakkama-dhātu)。就像發射衛星將它一路推進到無重力的軌道一樣,你應該一路運用這些精進,直到你能夠免除煩惱的重力。


在實修方面,你應該做的,是盡最大的努力覺察當下生起的顯著目標。你的基本目標,在坐禪時是腹部上下,行禪時是腳部的移動。舉例而言,當你觀察腹部上升時,你應該盡最大努力,去覺知腹部整個上升過程所包含的種種現象。[106]行禪時觀照腳部,也是如此。透過發勤精進,你可以培養正念與剎那定。精進、念與定,稱為定蘊,能使你見到實相,並能淨除你心中的煩惱。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切莫誤解佛教〈福慧 隨身書〉 No.010 ◎印順導師 著



前言~01-08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所以佛教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中國的文化,習俗,影響佛教,佛教也影響了中國文化,佛教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佛教。


但佛教是來於印度的,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國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國習俗的影響,有些是不合佛教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國,信佛法的與不相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教,每每有些誤會。不明佛教本來的意義,發生錯誤的見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確地信仰;批評佛教的人,也不會批評到佛教本身。


我覺得信仰佛教或者懷疑評論佛教的人,對於佛教的誤解應該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認識佛教。現在先提出幾種重要一點的來說,希望在會的聽眾,生起正確的見解。






壹、由於「佛教教義」而來的誤解






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義,只懂得表面文章。隨便聽了幾個名詞,就這麼講那麼講,結果不合佛教本來的意思。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間」、「一切皆空」等名詞,這些當然是佛說的,而且是佛教重要的理論,但一般人很少能正確了解它。現在分別來解說:






一、人生是苦






〈一〉從無常變化說「人生是苦」






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義,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






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到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不能說人生都是苦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






聽到不悅耳的聲音固然討厭,可是聽了美妙的音調,不就是歡喜嗎?身體有病,家境困苦,親人別離,當然是痛苦,然而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合家團圓,不是很快樂了嗎?無論什麼事,苦樂都是相對的;假使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說人生是苦,豈非偏見了。






那麼,佛說人生是苦,這苦是什麼意義呢?經上說:「無常故苦」,一切都無常,都會變化,佛就以無常變化的意思說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體的健康並不永久,會慢慢衰老病死;有錢的也不能永遠保有,有時侯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也不會持久,最後還是會失掉。






以變化無定的情況看來,雖有喜樂,但不永久,沒有徹底,當變化的,苦痛就來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沒有徹底的意思。






〈二〉知道苦因並加以消除,才能得究竟安樂






學佛的人,如不了解真義,以為人生既不圓滿徹底,就引起消極悲觀的態度;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說人生是苦這句話,是要我們知道現在這人生是不徹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後才可以造就一個永久圓滿的人生。等於病人,必須先知道有病,才肯請醫生診治,病才會除去,身體就恢復健康一樣。






為什麼人生不徹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會盡力把苦因消除,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所以佛不單單說人生是苦,還說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樂。學佛的應該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學,把這不徹底不圓滿的人生改變過來,成為一個究竟圓滿的人生。這個境界,佛法叫做常樂我淨。






常是永久,樂是安樂,我是自由自在,淨是純潔清淨。四個字合起來,就是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純潔。佛教最大的目標,不單說破人生是苦,而主要的在乎將這苦的人生,可以改變過來〈佛法名為「轉依」〉,造成為永久安樂自由自在純潔清淨的人生。指示我們苦的原因在那裡,怎樣向這目標努力去修持。常樂我淨的境地,即是絕對的理想界,最有希望的,是我們人人都可達到的。這怎能說佛教是消極悲觀呢!






雖然,學佛的不一定能夠人人都得到這頂點的境界,但知道了這個道理,真是好處無邊。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時候,還知努力為善,等到富有起來,一切都忘記,只顧自己享福,糊糊塗塗走向錯路。






學佛的,不只在困苦時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樂時也隨時留心,因為快樂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會墮落失敗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覺我們不至於專門講究享受而走向錯誤的路,這也是佛說人生是苦的一項重要意義。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 中秋節的祝福 ~

~ 中秋節的祝福 ~




花語: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心地光明清涼,猶如秋月。






功德善法具足,猶如滿月。






一切眾生樂見,猶如明月。






日日增長善法,猶如初月。






觀一切法如幻,如水中月。






自性清淨無垢,如無翳月。






花器:鼎






花材:茶花葉、葉片、牡丹菊、小黃菊、靈芝

印順導師法語~89

「了生死」,青年人是不大容易領會的,青年的血氣旺,意志強,意欲如海浪般奔騰澎湃,不大能警覺到生死這回事。所以如專以「了生死」為教,是不容易獲得青年的信受。可是學菩薩法,著重於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發心普利一切眾生,就與青年的心境相近。

《佛在人間》﹝頁114﹞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覺察萎縮的心、覺察散亂的心

覺察萎縮的心



佛陀發現並教導我們這個修心、修智的方法。我們只是代表佛陀將他的教導與你們分享。禪修者應該相信這個修法與其它將帶來的心清淨等利益。對佛陀與其教導的信心,將使你對禪修更具熱忱。這時,你將有勇氣面對身體的疼痛,忍耐較少的睡眠,並無時無刻觀察當下的目標。否則,心將變得萎縮、缺乏活力。這時,你可能會想退出練習。這是昏沉(thina)與懶惰(middha)。這種懶散的心理狀態,稱為saṅkhitta-citta萎縮的心或懶惰的心。初學者常會碰到這種心。一旦覺察,必須立刻觀察它。


覺察散亂的心


有些禪修者對這修法有信心,強烈地想要獲得修行的利益。[104]他們可能會過於急切,付出過多的精進力。這時候,觀照心會偏離所緣,心變得散亂。如此散亂不安的心,稱為vikkhitta。這時候,你需要稍作調整,讓觀照心與目標同步。如此,精進與定這些心所才會平衡,觀察的心將會落在目標上。如果心變得散亂、不安,應該立刻加以觀照。這是心隨觀。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談修學佛法 〈福慧 隨身書 〉No.003 ◎印順導師 著

                      

三、初學者從三門入~31-37



學佛法的人,可分作三種類型。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由於什麼而學佛的動機不同,所入的方便門,即約有三種。聲聞乘說有二種行;大乘也說有二種行,如《智度論》的合起來說,即有三種行人,從三門入不同 : 
 聲聞乘二種行人 ┤ ┌隨信行───從信〈精進〉門 入
 └隨法行 ┐
                                     ├ 從智門入
                        ┌智增上 ┘
  大乘二種行人 ┤
                        └悲增上───從慈悲門入

法行人,就是智增上的。有一種人,重在信心,不能自己去深究、決定,只要有人向他說了,就可以照著行去,毫無懷疑。這樣的人,碰到了明師就好,否則可就糟了!重智慧的即不然,什麼都要經自己的研究觀察,不願意人云亦云的隨著做去。這無論是聽講或自己閱讀,都要問個為什麼,非經過熟思審慮,認為可信,不輕易盲從他人與古人。前一類是重信的,這一類是重智的。

信行與法行〈智增〉,僅是側重於信心與智力,並非有信無智或有智無信的。一個健全的學佛者,信與智都是必須的。大乘的智增上菩薩,即是重智的,發心重在研尋諸法的實相,也即是先重自己悟證的。另一類悲增上的,對於為人服務,犧牲利他的精神特別強,有慈悲心,多作慈善及政治事業等。然智增與悲增,也只是說他先著重而已,決非有智無悲,或有悲無智的。

據實說來,健全而完善的學佛,信心,智慧,慈悲──這三樣,都要具足;如缺了其中那一項,這就不是健全而容易發生流弊的。所以,如《大毘婆沙論》、《大般涅槃經》,都說:「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長邪見」。

重在信心而缺乏智力的,修學佛法時,又增長愚癡心,即不能分別邪正好壞,聽說什麼就信什麼行什麼。用現代的話來說:「有信無智長迷信」。你們看:多少不是佛法的,都搬到佛法裡來了,這不是專重信心,缺乏智慧,不能分辨邪正好壞的結果嗎?專講信佛、信菩薩、信感應、信神通,久而久之,學佛而增長愚癡,也就和一般外道差不多了。

如專重智慧而缺乏信心,那就是有智無信長邪見。因為沒有信心,雖整年整月的研究佛法,而結果只能增加邪知邪見,到頭來,佛也不信,法也不信,簡直就沒有再可信仰的了。這在近代的青年學佛者,說起來也太多了。

大乘所說的智增與悲增,也是這樣。智增上的,如過於缺乏悲心,專為自己的生死打算,那怕他口口聲聲說:我是學習大乘的,實際的行為,卻是缺乏大乘氣息的。即使信智具足,急求自證,結果也勢必墮於小乘。至於悲增上的,如過於忽略佛法的智慧,專門講利人,有時,自己站不住,或是環境惡劣,就容易灰心,成了佛法中所說的「敗壞菩薩」了。敗壞菩薩,就是學菩薩而中途退心的。學佛的根機不同,不能一律;信、智、悲,初學者不免畸輕畸重。但如專重一端,就注定的要失壞,不會成就的。依中國佛教的情況說,重信的人多,不肯多作利人事。超神的佛教、慈悲的佛教,在中國的迷信中,變質得近於多神教,甚至巫教了!其實,信仰三寶,佛菩薩只是指導我們的善知識而已。了生死,證解脫;積福德,證菩提;一切非自己努力不可。

現在,我們來研究佛法,這是從智門而入的路徑。但也要培養信心和悲心。時刻的記住:三寶的功德難思議,眾生多苦,要發心荷擔正法,救度眾生,並非單是知識邊事。

〈《教制教典與教學》頁一六五─一八三〉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88

學佛不是別的,只是從外表清淨而到內心清淨,從內心淨化而使外表的行為,更完美,更圓滿,學佛實只是道德的實踐。

《佛在人間》﹝頁322﹞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阿毘達磨」式的資源回收


碩一 釋長叡

法鼓山非常講究「環保」,這是學僧自七月入學迄今,最大的感想。

暫且不說「禮儀環保」、「心靈環保」等重要觀念。那天,學僧第一次要到資源回收區倒垃圾,站在琳瑯滿目的各種分類選項之前,發呆了好一陣子。說實在的,以前我也曾做過環保義工(雖然,唯一專長是「踩寶特瓶」),但這麼詳細的分類,還是「生平僅見」。

有關「紙類」,分為「白紙、碎紙、紙板、紙箱、紙袋、報紙、紙餐具」;有關「塑膠類」分為「塑膠瓶、寶特瓶、塑膠容器、塑膠(料)類、乾淨完整塑膠袋、乾淨破損塑膠袋」…。這還只是其中的兩大項,其他項目不在此贅述。彼時,真是「歎為觀止」。

然後,開始一項一項分類做回收,有幾次,丟進去又再揀出來,因為看了看別人先前放進去的東西,又重新做選擇。

最後,讓我猶豫躊躇、陷入長考的是:手中這張“畫滿了不同顏色天城體符號”的白色影印回收紙,到底是要歸到「白紙」還是「碎紙」?想了很久,我猜,保守一點,歸類於「碎紙」可能安全些……(也不知道有沒有“誤判”)。

所以,在法鼓山丟垃圾也是一項「頭腦體操」,是「正念正知」的考驗。

後來想到,這樣詳細的分類法,正是印度佛教中,「阿毘達磨論師」的特色--把一一法做明確區分,不容混淆。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一冊》p. 184:「凡是有一種特性,能使我們了解“是什麼”的,叫做“法”。如《成唯識論》說﹝“法”的定義是﹞:『能持自性,軌生他解』。就是有他的特性,使我們依之而有特殊的認識,不會與其他混亂。」

法鼓山連資源回收都要依“法”的特性作詳細區分,這裡果然是很有學問的地方,連“丟垃圾”都丟得很“阿毘達磨”。

所以,學僧暑假中在法鼓山初逢「部派論師」、對「論師精神」的緬懷,還不是在正式的課堂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資源回收區」!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工作與心安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有些人在平常時候,心還可以比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作場所,心就開始不安了。在工作環境裡之所以心不安,可能是你根本不喜歡那份工作,也可能工作太繁重,或同事帶給你困擾、你那天心情不好,也可能早上起來有點感冒受涼,到辦公室後昏昏沉沉的,可能的原因很多,若能找出癥結,問題就比較好處理。


如果是上班前剛跟先生吵了架,這就很容易解決,只要想:既然現在先生不在這裡,不需要把家裡的壓力帶到辦公室來。如果是感冒引起心浮氣躁,頭腦、胃都不舒服,眼澀背疼,整體表現很差,這時候更不必難過,要知道身體不好時本來就是會這樣,不必勉強,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來安定身心,或是心平氣和地告訴自己:我現在感冒不舒服,只要盡心盡力就好,接受身體不舒服的現況,心情也就不會那麼不安了。


如果原因是跟同事發生不愉快,你就想:他大概身體不舒服吧!也許今天跟家人發生了不愉快,或是他有心事,也可能是工作得不很順利,所以給我臉色看;或是這個人性格一向如此,只要碰到他,就令人不舒服。明白這是客觀環境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心裡還會不安嗎?


其實,工作裡很多的壓力主要來自對彼此的「要求」,我們要求別人,給別人造成壓力,別人也要求我們,對我們構成壓力。另一個原因就是「比較」的心態,同事之間的比較以及企業之間的競爭。如果團隊不能表現得特別好,在激烈的競爭裡就可能會落敗。我們經常看到景氣不好時,很多企業面臨生存的掙扎,競爭壓力非常大。


在這樣的工作場域,如何追求心安呢?一個是盡其在我,自己努力成長,要非常用心瞭解、熟悉整個工作環境和內容,然後才能熟能生巧。與他人相處也一樣,別人不瞭解你,你就去瞭解對方。若自己是老闆,更要明白商場就像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接受商場中的無常。


我們心裡隨時準備迎接挑戰也迎接挫折,並且隨時迎接成長。挫折和成長是相輔相成的,挑戰不一定是壞事,挫折也不一定不好,即使連連受到挫折,也不要認為是負面的事,它換取了經驗,也等於是繳了學費。如果汲取經驗之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好接受自己的因緣福德不足的事實。


看到別人有機會,但是當自己跟上去的時候,機會就沒有了;跟人家打球時,還在想這個球我要不要接?結果球一下子就被別人接走了。面對這種情形,有的人就怪自己笨,手腳、頭腦反應慢。若是先天如此,那就考慮改行,改行就是找新的路走,嘗試換一個位置、崗位。然而有的人卻不管青紅皂白,只顧一頭闖進去,闖得頭破血流、拚得你死我活,到最後不成功便成仁,這種只進不退的魯莽脾氣,真是愚癡。


所以,我們要瞭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因緣、時間、環境,是不是我應該做、能夠做的?能夠清楚自己、瞭解自己,也就是瞭解因緣,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 工作自在語 瞭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因緣、時間、環境,是不是我應該做、能夠做的?能夠清楚自己、瞭解自己,也就是瞭解因緣,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人間淨土 」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兩種我

印度教的典籍提到兩種我(atta):「命我」 (jīva-atta)與「究竟我」(parama-atta)。[101]兩種我中,人們以為究竟我可以創造、主宰、控制整個世界,能知每件事。它也被說為是無形、無相、無苦、無樂。命我則存在於每個個體生命,各有不同的尺寸。例如,螞蟻的我非常小,大象的我則很大。據說這種「我」能控制我們的感官以及見、聞、嗅、嚐、觸、彎、伸、轉身等動作。當眾生死亡時,身體滅亡,但是「我」會轉移到另一個身體。由於貪,人們設法讓「我」快樂。如此的邪見伴隨著愚痴的心。

注釋書說,有八種有貪心,兩種有瞋心,十二種愚痴心。但是,一次只能觀照一個心,不能同時觀照兩、三種心。這種觀照是心隨觀。

三種智
智可分三種:聞所成智(sutamaya-ñāṇa)、思所成智(cintāmaya-ñāṇa)、修所成智(bhāvanā-maya-ñāṇa)。前兩種智與心隨觀無關。要擁有修所成智,你必須修習毗婆舍那,在心識變得顯著時,加以觀察。這時,你才能覺察心識的真實本質。這是心隨觀(cittānupassanā)。

修所成智
禪修者應該了解abhiññāta的意思,[102]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構成:abhi(殊勝的智)和ñāta(所知的事)。在此,ñāta指究竟法,即屬世間法的身心現象,abhi指修所成智。例如,觀照腹部上下,你將了知其中身體現象的本質,如僵挺、緊、移動。這是殊勝智。如果你觀照站姿轉成坐姿,你會了知一連串想坐的動機(心),以及實際坐下的動作(身)。之後,你會了知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修以及共同的性質(sāmañña-lakkhaṇa)(即無常、苦、無我)。如此,你一步一步地修習毗婆舍那,直到證得道、果。所有這些觀智皆是親證的殊勝智,勝過聞所成智、思所成智,甚至禪那智。

覺察有痴心、無痴心
當你發現、察覺心有貪或瞋時,立刻如實觀照。如果你未觀照生起的現象,你將不了解現象的真實本質。那時,你的心便與痴相應(sammohacitta)。當你能夠觀照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緣時,你會了解它們的的真實本質。這時,你的心便遠離愚痴(vītamohacitta)。巴利佛典說:yasmiṃ yasmiṃ khaṇe yaṃ yaṃ cittaṃ pavattati taṃ taṃ sallakkhanto…,「無論何時,無論任何心生起,加以觀察」。[103]

修行成就的要素
如果你能夠觀照當下的目標,心將淨除貪、瞋、痴等不淨煩惱。這時,法雖然深奧,也會對你顯露.因為你的心已沒有敵對法(paṭipakkhavigamanena)。因此,為了擁有心的清淨,你必須正確地修行(sammā- paṭipatti),時時觀察當下的身心現象。要有正確的修行,你必須聆聽法談、指導(saddhammasavanādhīnā),然後懷著對佛陀與其教法的信心(satthari dhamme ca pasādāyattaṃ),將所學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