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6







緣起法唯是假名,所以是畢竟空;但畢竟空不礙緣起如幻,才是空有無礙的中道。



《寶積經講記》﹝頁123﹞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請好好修習、珍貴的禮物

請好好修習




看到有些禪修者的修習正確,我感到很高興。但是,我也看有些禪修者未能好好修習,在行禪時東張西望,手在口袋找東西。看到他們,我便感到難過。


雖然你可能在密集禪修營待一個月或兩個月,但是若不好好練習,你不會獲得任何利益或智慧。如果你浪費時間在分析「那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會、是色法還是名法」,而不是觀照當下的目標,你的心將無法遠離煩惱。


只有當你修法正確且獲得利益,你對這個修法、佛陀、與你修習同樣方法的聖弟子的信心才會增強。如此的信將激起你強烈的意欲,想要勇猛精進,培養更強的念力、定力與觀智。時時觀照目標,心將時時從煩惱解脫。不久,解脫會愈來愈持久且愈強。舉例而言,堅固的繩子是由許多細纖維所組成。每條纖維[111]都很脆弱、易斷,但是當這些纖維纏繞在一起時,繩子便變得出奇的堅固。同樣地,一個觀照,一個解脫並不堅固,但是,許多的解脫持續不斷時將出奇的堅固。


珍貴的禮物


在世間,親戚、朋友間會彼此贈送禮物表示敬愛之意。當你收到貴重的禮物時,你應當會全心全意地接受,而不是愛理不理,如此,送禮者才會高興滿意。接受禮物後,你不該只是將禮物放在角落,而是要好好使用。只有當收禮者善用禮物時,不枉費他人送他禮物。不同的禮物有不同的用法。例如,有些禮物需要立即使用,有的要經常使用,有的則需要置放在客廳當紀念品。不過,法的禮物與上述的禮物不同。如果你收到法的禮物,你應該立刻使用、經常使用。世俗的禮物用久了會損壞。但是,法的禮物則是愈用愈新,愈用愈珍貴。


禪師要確定你們確實使用了被給與的禮物。有時,我們會鼓勵你。當你的禪修得到動能時,你便不需要人家的鼓勵。你將能夠輕易地持續修行。如果你善用我們給的法的禮物,你將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一輩子深刻的印象。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在家眾的德行 《福慧 隨身書 No.011》◎印順導師 著

三、合理的社會生活~08-11


人在社會中,與人有相互的關係。要和樂生存於社會,社會能合理的維持秩序,應照著彼此的關係,各盡應盡的義務。佛曾為善生長者子說六方禮,略近儒家的五倫說。善生長者子遵循遺傳的宗教,禮拜天地四方,佛因教他倫理的六方禮。

   六方禮,即以自己為中心,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長,西方為妻,北方為友,下方為僕役,上方為宗教師。這六方與自己,為父子、師弟、夫妻、親友、主僕、信徒與宗教師的關係。彼此間有相互應盡的義務,不是片面的,如《長阿含》、《中阿含》的《善生經》詳說。

   六方中的夫婦,應彼此互相的保持貞操。沒有君臣,兄弟、可攝於親友中。親友,原文含有上下的意味,近於長官與部屬的關係。
  對於自己的友屬,應以四攝事來統攝。「布施」,以財物或知識,提高友屬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愛語」,以和悅的語言來共同談論。「利行」,即顧到友屬的福利事業。「同事」,即共同擔任事務,與友屬一體同甘苦。這四攝是社團,尤其是領導者必備的條件,所以說:「以此攝世間,猶車因工(御工)運。‧‧‧‧‧‧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雜阿含》卷二六.六六九經) 。菩薩以四攝來化導有情,負起人類導者的責任,也只是這一德行的擴展。
  主人對於僕役,除了給以適宜的工作而外,應給以衣食醫藥,還要隨時以「盛饌」款待他,給以按時的休假。這在古代社會,是夠寬和體貼的了!
  六方中,特別揭示師弟、宗教師與信徒的關係,看出釋尊對於文化學術的重視。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5







世間是不平等的,醜惡的,苦痛的,如何化濁惡的世界為清淨,轉苦痛的人生為解脫,這是菩薩的唯一事業。



《般若經講記》﹝頁67﹞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念的現起、念的近因

念的現起




念的現起是面對所緣境界(visayābhimukhībhāva- paccupaṭṭhānā)。舉例而言,若你想看佛像,你應該面對著佛像。你的注意力應該與佛像面對面才能見到佛像。同樣地,念會面對目標。就內觀修行而言,觀照的心應該與觀照的目標面對面,如此才能與目標同步。正念也顯現為保護心不受煩惱侵擾(ārakkha-paccupaṭṭhānā)。如果你能夠觀照當下顯著的目標,念會現前不讓煩惱有機可趁。如此,念能保護心(rakkha),阻止煩惱生起(āvarana),抵禦煩惱(gutti)。這是念在實踐中顯現的方式。

念的近因


念的近因是準確認知所緣目標(thirasaññā- padaṭṭhānā)。記錄文件總能增長我們的知識,同樣地,精確的認知總能增長正念。當你觀照禪修目標時,你應當精確地觀照,如此正念將得增長。


就念的現起而言,念能抵禦煩惱。這稱為心的防禦(gutti)。有防禦之處,便有解脫(mutti)。每次正念生起時,解脫便生起。這種解脫稱為「彼分解脫」(tadaṅgavimutti)。培養正念一秒,就獲得一秒的解脫。[110]你能培養愈多的正念,便能體驗愈久的解脫。


舉例來說,一個國家入侵另一個國家時,不可能一下子便佔領整個國家。他們必須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佔領。再舉另一個例子,當空瓶子一點一滴裝滿水時,每一滴水取代瓶內相同份量的空氣。同樣地,每一秒的正念將取代同份量的煩惱。如此,煩惱會一點一點減少,直到完全被根除。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在家眾的德行 《福慧 隨身書 No.011》◎ 印順導師 著


二、正常的經濟生活 ~ 05-08

在家眾,首先應顧慮到經濟生活的正常,因為有關於自己、家庭的和樂,更有關於社會。釋尊曾為少年鬱闍迦說:「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雜阿含》卷四.九一經)。

  一、方便具足:是「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如沒有知識、技能,從事正當的職業,寄生生活是會遭受悲慘結局的。《善生經》也說:「先當習技藝,然後獲財業」。正當的職業。如「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雜阿含》卷四八.一二八三經) ;「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雜阿含》卷四.九一經)。 一切正當的職業,都可以取得生活。

  如有關淫、殺、酒,以及占卜、厭禁、大稱小斗等,都是不正當的。特別是像陀然梵志那樣的,「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阿含.梵志陀然經》)。 他為了女人,而假借政府的力量來欺壓民眾,利用民眾的力量來欺壓政府,從中貪污、敲詐、剝削、非法取財,這是不能以家庭負擔或祭祀、慈善等理由而減輕罪惡的。

二、守護具足:即財物的妥善保存,不致損失。

三、善知識具足:即結交善友,不可與欺誑、凶險、放逸的惡人來往,因為這是財物消耗的原因之一。《善生經》說:財產的損耗,有六種原因,即酗酒、賭博、放蕩─ ─非時行、伎樂、惡友與懈怠。

四、正命具足:即經濟的量入為出,避免濫費與慳吝。濫費,無論用於那一方面,都是沒有好結果的。慳吝,被譏為餓死狗,不知自己受用,不知供給家屬,不知供施作福,一味慳吝得盧至長者那樣,不但無益於後世,現生家庭與社會中也不會安樂。釋尊提示的正常經濟生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可說是非常適當的辦法。

2011.10.14竹北文化局花藝展作品




















Posted by Picasa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3-94







如大乘法中的文殊、善財、常啼等,都是現青年身,發廣大心,勇猛精進,學不厭,教不倦。他們自身現青年相,也歡喜攝引青年學佛;這不是菩薩偏心,而是青年人具足了適宜於修學大乘的條件。
                                        《佛在人間》 ﹝頁115﹞

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的悲行中去淨化自心的,這不能專於說教一途,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



《佛法概論》﹝頁250~251﹞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念的特質、念的作用

念的特質




應該知道念的相(特質)、味(作用)、現起(顯現)、足處(近因)。念的特質是不漂浮(在目標的表面上)(apilāpana- lakkhaṇā)。這是指念能夠穿透並深入到目標。如果丟一塊軟木到水裡,它會漂浮在水面上。但是,扔出的石頭會沉入到水裡。同樣地,正念會沉入到所緣裡。從實修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準確精進地觀照目標,心會沉入到目標,經驗其中所含的種種現象。你必須讓你的覺知力夠深入,能夠經驗到禪修目標所含的種種現象。這是念的特質。


念的作用


念的作用是不忘失、不失去目標(asammosa-rasā)。每一剎那都有不同的現象生起,因此,念應該持續覺察這些現象。持續覺察一個接一個的目標,念便能持續,你將不會忘失目標。如果你在做研究,你應盡全力不讓自己跟丟所觀察的事物。同樣地,你應該觀照一個接一個的目標,如此你將不會忘失目標。這是念的作用。[109]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新竹縣中華花藝 ── 插花藝術展

各位會員道鑑:
『新竹縣中華花藝插花藝術展』謹訂於  2011年10月14日~10月
23日假 『新竹縣政府 文化局』美術館A5展覽室舉辦“紅芳綠
意樂迎禧”並於10月15日〈週六〉下午二點舉行開幕茶會。
『智廣學佛會』因多位會員參加此次花藝展,並敬邀其他會員親朋好友,蒞臨參觀指導!

智廣學佛會  學自合十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在家眾的德行 《福慧 隨身書》 No.011 ◎印順導師 著

目錄   Contents 
壹、一般的世間行  01

一、人天行  01
二、正常的經濟生活 05
三、合理的社會生活 08
四、德化的政治生活 11

貳、特殊的信眾行  14

一、五法具足 14
二、六念 19
三、在家信眾的模範人物  23


壹、一般的世間行~01-05

一、人天行  出世的德行,是一般德行的勝進,是以一般人的德行為基礎而更進一步的。佛法為了普及大眾,漸向解脫,所以有依人生正行而向解脫的人天行。佛弟子未能解脫以前,常流轉於人間天上;而佛法以外的常人,如有合理的德行,也能生於人天,所以佛法的世間正行,是大體同於世間德行的。釋尊為新來的聽眾說法,總是,「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
(如《中阿含.教化病經》)。

我們知道,生死是相續的,業力的善惡會決定我們的前途。在沒有解脫以前,應怎樣使現生及來生能進步安樂,這當然是佛弟子關切的問題。佛法不但為了「究竟樂」,也為了「現法樂」與「後法樂」。怎樣使現生與未來,能生活得更有意義,更為安樂,是「增上生」的人天心行。也即是修學某些德行,能使現實的人生更美滿,未來能生於天上人間。釋尊的時代,一般人或要求人間的美滿,或盼望天宮的富樂自由。依佛法真義說,天上不如人間;但隨俗方便,也說生天的修行。印度宗教的人天法,充滿了宗教的迷信生活─ ─祭祀、祈禱、咒術等;而佛說的人天法,即純為自他和樂的德行─ ─施與戒,及淨化自心的禪定,主要為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布施不如持戒,持戒不如慈悲等定,這是佛為須達多長者所說的(《增壹阿含.等趣四諦品》)。

布施是實際利他的善行,但一般常含有不純正的動機。如:「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哀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大智度論》),這都不是佛陀所讚嘆的。即使是善心淨心的布施,究竟是身外物的犧牲,不及持戒的功德。

持戒是節制自己的煩惱,使自己的行為能合於人間和樂善生的目標。然一般的說,持戒還偏重身語的行為,如慈悲喜捨等定,降伏自心的煩惱,擴充對於一切有情的同情,這種道德心的淨化、長養,更是難得的。即使還不能正覺解脫,也能成為解脫的方便。

所以釋尊常說:布施、持戒,能生人天;要生色界天以上,非修離欲的禪定不可。不過,禪定是傾向於獨善的,偏重於內心的,如修慈悲、欣厭等禪定而取著,即會生於天國。從正覺的佛法說,還不如持戒而生於人間的穩當。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如何去煩惱,得心安?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如何去煩惱,得心安?
快速便利的現代生活,改變了人們與環境、與自我的關係。
    現代人就好像騎在老虎背上,越往前走,越是危疑不安。
    如何才能免除煩惱、求得平安?
    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代人長,一天走的路,看的書、寫的文章,一天的任何生產都比過去增加很多,不過還是覺得時間不夠分配,不夠使用。
    現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樣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卻快得讓人非常緊張,不僅為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也為周遭的環境及相關的人帶來困擾。
    現代人的空間感與古人也不一樣。過去的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很不容易的事,現代人搭乘飛機,幾千里路、幾萬里路,一下子就到了。
雖然個人的伸展空間比過去寬廣,生活、生存的範圍也比過去大,壓迫感卻比過去沈重許多。
    採菊東籬卻不見南山
    過去的人種種田,抬頭一望,遠山含笑、心曠神怡,故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幾朵籬笆邊的花、抬頭看看南山,非常地優閒、自在、愉快。現代人即使在家裡種滿了花,卻少了那分對自然的認知,和從自然環境中體驗到的自在與樂趣。
人類的智慧創造了文明的社會,改善了飲食的習慣,也改善了醫療的環境。但是這些科技、醫療設備所帶來的便利,真的能讓現代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幸福嗎?
    過去的災害大都是天然的,現在的災害則有很多是人為的。過去的氣溫、風和雨,跟人為無關,現在的冷、熱,卻都跟人為的干擾有很大的關係,像臭氧層的破壞就是人為的。現代人對生活環境的寧靜感和安全感越來越少,很容易就覺得煩悶、困擾,隨時隨地都承受著壓力。
現代人終日忙碌、缺乏安全感,原因何在?不是沒有飯吃、沒有警察,沒有制度,更不是沒有法令,而是失去身心的平衡。我們應該用制度、用科技來幫助我們改善環境,結果卻讓我們好像騎在老虎背上,越往前走,危險越多,安全感越少。危險越多,非得冒險不可;安全感越少,非得拼命追求安全不可。越追求安全,安全的程度越低,這不是悲觀,是事實。
    許多人過得很不快樂、過得茫茫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就是煩惱。如何在現代這個社會,讓自己心理平衡,減少一些煩惱,生活得輕鬆自在?首先要「安心」。
    會失去的就安心讓它失去
    要如何安心?
    第一,要能知足常樂。知足常樂,雖是古人說的,如今還是很有用處。事實上,人需要的東西不多,但想要的東西太多,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緊張,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迫感。如果我們能夠盡自己的力,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能夠得多少就得多少。這不是說應該得到的不要,而是不應該得到的,或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就不要執著一定要擁有;或明明知道非要採取這樣的態度來生活,就會快樂一點。
知足並不等於放棄生存的權利,也不等於放棄工作的責任,更不等於放棄努力進步的機會,而是順應自然、適應社會,因應所處的環境,那麼,生活大概不會有太多無奈和痛苦。
    第二,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有安全感,因為心外沒有安全的空間,也沒有安全的時間,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保障。譬如,要出門時,為了交通安全,買個保險,是安全還是不安全?明明知道不安全,才需要有各種的保險,顧慮一旦遭遇意外,可以得到醫療的補償;萬一不幸死亡,家屬也能得到保險金,不至於立即陷入窘境。
安住當下的心
    其實,生活要踏實,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心中隨時預備著,不安全的事會發生是正常的事。當然不發生最好,一旦發生了,也不至於手足無措。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也不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時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
    第三,心中要有所寄託。這個寄託不是金錢、地位、名望等向外追求的東西,而是由自己內心創造出來的,如興趣或信仰。有興趣、信仰時,不管任何時候,心比較不會浮動,不會覺得無奈、無助。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例如:文學、藝術、運動等,選擇自己比較契合的項目來培養。任何一種興趣都可能被培養起來。興趣可讓自己在無聊的時候、在無助的時候,過得舒適踏實。萬一真的一無所有,自己的興趣還在。
    蒐集骨董、郵票、硬幣、銀幣等,雖也被稱為興趣,但這種興趣是佔有的滿足。擁有的時候,覺得很快樂;擁有之後,又想要更多。內心貪得無厭,永遠無法滿足,也不能從中獲得安定的喜悅。
奉獻也是一種興趣
    興趣不一定是有形的東西,譬如,利用閒暇時間當義工或志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洗洗衣服,打掃廁所、清理環境等。這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奉獻自己來尋求內心的滿足及充實。像這種助人的興趣培養起來,對自己的安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一種寄託是信仰,是思想的,尤其是宗教的信仰。不管信什麼宗教都一樣,有一個宗教的信仰,是我們最終、最實際的歸屬。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死亡、對危險,不會有莫名其妙的恐懼。譬如,信神的人,認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輪到我倒楣時,任憑我如何擔心也沒有用。如果信佛,則認為這是因果報應,因果沒有輪到我,不需要擔心,因為根本沒有事;如果輪到我,擔心也沒有用,我又何必擔心?對於死亡,信神的人說很好,可回歸天國;信佛的人也說很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於危險、恐懼、不安這種情緒,可以減少很多。在中國人的環境裡,因為儒家背景的關係,對於宗教信仰比較淡漠一點。但是,能培養出像孔子那樣偉大的思想修養,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關係,他本身就是一個宗教。如果尚未到達那種層次,人還是需要宗教信仰,讓我們能夠減少一點煩惱。
原載《天下雜誌》一七八期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五種解脫、一心或遠離的心

五種解脫




在佛典中,解脫分為五類:「彼分解脫」(tadaṅga- vimutti)、「鎮伏解脫」(vikkhambhana-vimutti)、「正斷解脫」(samuccheda-vimutti)、「止息解脫」(paṭipassaddhi- vimutti)、「出離解脫」(nissāraṇa-vimutti)。在心隨觀的修習中,你只能觀察前兩種解脫,因為第三種解脫指道智,第四種解脫指果智,第五種解脫指涅槃。


當你以精進、正念與定,觀照禪修目標,心因而暫時解脫煩惱的時候,「彼分解脫」便生起。當你的修行獲得充分的動能時,你的心會長時間遠離較粗的煩惱。即使停止修行一段時間,心仍然不會受煩惱干擾。如此持續較久的解脫,稱為vikkhambhana-vimutti,「鎮伏煩惱」。缺乏這兩種解脫的心,稱為avimutta-citta,「未解脫的心」。


一心或遠離的心


佛陀說,若要時時覺察當下的目標,需要有「一心」(eka-citta)。什麼是一心?這是受正念保護的心(satārakkhena cetasā samannāgato)。[108]對任何變明顯的目標保持覺察,可以培養出能保護心不受妄想侵擾的正念。這種心稱為「一心」或遠離的心。在實修上,你需要做的,只是觀察當下顯著的目標,無論是見物、聞聲、嗅香、嚐味、身觸、腹部上下、眨眼、張眼、閤眼等等。如此,正念現前能保護心不受諸蓋侵擾。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職場的進退智慧
在人際關係和個人修養方面,很多人都以為「圓融」是和「正直」對立的,其實不是如此。「圓融」是非常不容易達到的境界,而且「圓融」應該是要從「正直」出發。「圓融」要是覆蓋了「正直」,就不能算是圓融,而變成「圓滑」、「鄉愿」了。
    人一定要「正」、「方」,才能「圓」。要是連「正」、「方」的基礎都沒有,所講的「圓融」一定會變成「沒有原則」。「沒有原則」的人,多半對於他人有害的。真正的圓融一定先講「正直」,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時又能有一種包容性,即使自己受到些許損害,也能包容;更不會動輒「得理不饒人」,擴大別人的不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
所以「圓融」就是不去計較「小瑕小疵」。當然,假如是很大的問題,就還是要處理。例如,今天有一個人來找我,他說自己很掙扎,有一件事不曉得該不該做?要是做了,會覺得自己「不慈悲」,不做,又覺得自己會蒙受損失,於是遲遲下不了決斷。我對他說:「阿彌陀佛。我們講慈悲,自己損失一點沒有關係,但要是損失的程度讓自己都不能生存了,還要講慈悲嗎?那是害人,不是真正的慈悲。」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你要是不設法讓他停止,他還會傷害到更多的人。真正的「慈悲」應該是減低別人做壞事的機會,也同時幫助更多的人免於受害。
    「節制」與「成長」
同樣地,「節制」與「成長」一般也以為是互相衝突的,其實不會,它們必定是互為一體,並不矛盾的。「節制」的意思是說:不要發展得太快,因為發展得太快,可能會後繼無力。而且一味地往前衝,也很容易忽略了前後左右發生了什麼問題。我們必須「步步為營」,不管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假如一直都是「腳不點地」往前衝,只要是碰到一顆小石子,就可能會跌得很慘。如果能夠把四面八方看得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地走,你還是可以走得很快、很穩。
    所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就是「節制」。但是為了兼顧「成長」,你還是必須努力地往前走,路面平坦的時候,你可以走得快一點,路況危險的時候,就要知道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並不是完全不走,只是走得小心一些。這就好比下過雪的山,隨時會有雪崩,走在山裡連呼吸都不能大聲,否則雪就往下塌了。這時候就一定要「節制」,否則莽莽撞撞、肆無忌憚地往前衝,只會葬送自己的生命。
人生的過程經常是在「節制」之中努力往前走,人就是因為懂得「節制」,才能往前走。要是不知節制,就會發生危險,也許才跨出第一步就被絆倒,反而走不出去了。
    (蕭蔓、馬世芳採訪;馬世芳整理)
    *人生自在語 *
    真正的圓融一定先講「正直」,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時又能有一種包容性,即使自己受到些許損害,也能包容。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切莫誤解佛教〈福慧 隨身書〉 No.010 ◎印順導師 著


參、由於「佛教儀式」而來誤解~26-43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功課等等的儀式,不明白其中的真義,就說這些都是迷信。這裡面問題很多,現在簡單的說到下面幾種:






一、禮佛






〈一〉禮拜佛菩薩的意義






入寺拜佛,拿香、花、燈燭來供佛。西洋神教徒,說我們是拜偶像,是迷信。






其實,佛是我們的教主,是人而進達究竟圓滿的聖者;大菩薩們也是快要成佛的人。這是我們的皈依處,是我們的領導者。尊重佛菩薩,當然要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須有禮貌一樣。






佛在世的時候,沒有問題,可以直接對他表示恭敬,可是現在釋迦佛已入涅槃了;還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薩,都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不得不用紙畫、泥塑、木頭石塊來雕刻他們的形象,作為恭敬禮拜的對象。因為這是表示佛菩薩的形象,我們才要恭敬禮拜他,並不因為他是紙土木石。






如我們敬愛我們的國家,要怎樣表示尊敬呢?用顏色的布做成國旗,當升旗的時候,恭恭敬敬向國旗行禮,我們能否說這是迷信的行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雖沒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為敬念的對象,有的還跪下禱告,這與拜佛有何差別呢?說佛教禮佛為拜偶像,只是西洋神教徒對我們惡意的破壞。






〈二〉供養香花燈燭,表示虔敬,亦表示學習佛的清淨光明






至於香花燈燭呢?佛在世時,在印度是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的,「燈燭」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禮佛,一方面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淨。






並不是獻花燒香,使佛得聞香味,點燈點燭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還不是用這些東西嗎?這本來是一般宗教的共同儀式。






禮佛要恭敬虔誠;禮佛的時候,要觀想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東想西,或者講話,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禮佛的意義。






二、禮懺






佛教徒每禮懺誦經,異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誤以為迷信。






不知道,「懺」,印度話叫「懺摩」,是自己作錯了以後,承認自己錯誤的意思。因為一個人,在過去世以及現生中,誰都做過種種錯事,犯有種種罪惡,留下招引苦難,障礙修道解脫的業力。為了減輕及消除障礙苦難的業力,所以在佛菩薩前,眾僧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消除自己的業障。






佛法中有禮懺的法門,這等於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進修上,是非常重要的。懺悔要自己懺,內心真切的懺,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會懺悔,要怎麼辦呢?古代祖師就編集懺悔的儀規,教我們一句一句念誦,口誦心思,也就知道裡面的意義,懺悔自己的罪業了。懺儀中教我們怎樣禮佛,求佛菩薩慈悲加護,承認自己的錯誤,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等的不是,一心發願悔往修來。這些都是過去祖師們,教我們懺悔的儀軌〈耶教也有耶穌示範的禱告文〉,但主要還是要從心裡發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連現成的儀軌也不會念誦,就請出家人領導著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懺悔,專門請出家人來為自己禮懺了。有的父母眷屬去世了,為要藉三寶的恩威,來消除父母眷屬的罪業,也請出家人來禮懺,以求亡者的超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為了舖排門面,為了民間風俗,只是費幾個錢,請幾位出家人來禮懺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無懺悔懇切的誠意,那是失掉禮懺的意義了。






佛教到了後來,懺悔的意義模糊了。學佛的自己不懺,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弄得出家人為佛事忙,今天為這家禮懺,明天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為唯一事業,出家的主要事業,放棄不管,這難怪佛教要衰敗了。






所以,懺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懺悔,甚至是一小時的懺悔,也是超過請了許多人,作幾天佛事的功德。了解這個道理,如對父母要盡兒女的孝心,那麼自己為父母禮懺的功德很大,因為血緣相通,關係密切的緣故。不要把禮懺,做功德,當作出家人的職業,這不但毫無好處,只有增加世俗的毀謗與誤會。






三、課誦






學佛的人,在早晚誦經念佛,在佛教裡面叫課誦。基督教早晚及飯食的時候有禱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誦經,這種宗教行儀,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不過為了這件事情,有好幾位問我: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問題就大了。我的母親,早上晚上一做功課,就要一兩個鐘點,如學佛的都這樣,家裡的事情簡直沒有辦法推動了。






在一部份的居士間,確有這種情形,使人誤會佛教為老年有閒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學。其實,早晚課誦,並不一定誦什麼經,念什麼佛,也不一定誦持多久,可以隨心所欲,依實際情形而定時間。主要的須稱念三皈依;十願也是重要的。






日本從中國傳去的佛教,淨土宗、天臺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的佛教情況。我們中國近代的課誦,〈一〉是叢林所用的;叢林住了幾百人,集合一次,就須費好長時間,為適應這特殊環境,所以課誦較長。〈二〉元、明以來佛教趨向混合;於是編集的課誦儀規,具備各種內容,適合不同宗派的修學。其實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






從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時間短些不要緊,次數不妨增多。總之學佛,不只是念誦儀規;在家學佛,決不可因功課繁長而影響家庭的工作。






四、燒紙






古代中國祭祖時有焚帛風俗,燒一點綢緞,給祖先享用。後來為了簡省,就改用紙來代替;到後代做成錢、元寶、鈔票,甚至紮成房子、汽車來焚化。這些都是古代傳來的風俗習慣,演變而成,不是佛教裡面所有的。






這些事情,也有一點好處,就是做兒女的對父母表示一點孝意。自己飲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穿衣住屋,想到祖先,不忘記父祖的恩德,有慎終追遠的意義。






佛教傳來中國,適應中國,方便的與念經禮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為大事」及「厚葬」的風氣下,不免舖張浪費,燒得越多越好,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評,而佛教也被認為迷信浪費了。






佛教徒明白這個意義,最好不要燒紙箔等,佛法裡並沒有這些,如果為了要紀念先人,象徵的少燒一點,不要拿到寺廟裡去燒,免得佛教為我們受罪。






五、抽籤問卜扶乩






有些佛寺中,有抽籤,打苕,甚至有扶乩等舉動,引起社會的譏嫌,指為迷信。其實,純正的佛教,不容許此種行為〈有沒有效驗,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學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過去及現生作有惡業,決不能用趨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






修善得善果,作惡將來避不了惡報,要得到好果報,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決不使用投機取巧的下劣作風。這幾樣都與佛教無關,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應絕對的避免這些低級的宗教行為。






肆、由於「佛教現況」而來的誤解






一般中國人,不明瞭佛教,不明瞭佛教國際的情形,專以中國佛教的現況,隨便批評佛教,下面便是常聽到的兩種。






一、信仰佛教,國家就會衰亡?






他們以為印度是因為信佛才亡國,他們要求中國富強,於是武斷的認為不能信仰佛教。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研究過佛教歷史的,都知道過去印度最強盛時代,便是佛教最興盛時代。那時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印度,把佛教傳播到全世界。後來婆羅門教復興,摧殘佛教,印度也就日見紛亂。當印度為回教及大英帝國滅亡時,佛教已經衰敗甚至沒有了。






中國歷史上,也有這種實例。現在稱華僑為唐人,中國為唐山,就可見到中國唐朝國勢的強盛。那個時候,恰是佛教最興盛時代;唐武宗破壞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唐以後,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就是宋朝興盛的時期;明太祖本身是出過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不都是政治修明,國力隆盛的時代嗎?






日本現在雖然失敗了,但在明治維新之後,躋入世界強國之列,他們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信佛誰說能使國家衰弱?所以從歷史上看來,國勢強盛的時代正是佛教興盛的時代。為什麼希望現代的中國富強,而反對提倡佛教呢?






二、佛教對社會沒有益處?






近代中國人士,看到天主教、基督教等辦有學校醫院等,而佛教少有舉辦,就以為佛教是消極,不做有利社會的事業,與社會無益。






這是錯誤的論調!最多只能說:近代中國佛教徒不努力,不盡責,決不是佛教要我們不做。






過去中國佛教,也大抵辦有慈善事業。現代的日本佛教徒,辦大學、中學等很多,出家人也多有任大學與中學的校長與教授。慈善事業,也每由寺院僧眾來主辦。特別在錫蘭、緬甸、暹羅的佛教徒,都能與教育保持密切的關係,兼辦慈善事業。所以不能說佛教不能給與社會以實利,而只能說中國佛教徒應該自己覺得沒有盡了佛弟子的責任,應該多從這方面努力,才會更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發達起來。






中國一般人士,對於佛教的誤解還多得很,今天所說的,是比較更普遍的。希望大家知道了這些意義,做一有純正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夠清除一下對佛教的誤會,使純正佛教的本來意義發揚出來。否則,看來信仰佛教極其虔誠,而實包含了種種錯誤,信得似是而非,這也難怪社會的譏嫌了!〈明道記〉




〈在菲律賓宿務華僑中學講,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頁二八五─三0五〉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2

了生死,當然還是佛法的一大事,但修學大乘,要以「利他為先」。適應廣大的青年羣,人菩薩為本的大乘法,是唯一契機的了!

《佛在人間》﹝頁115﹞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消業&正見

Q:此生或過去生造作了重的惡業,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保住人身並能生生世世學習佛法,直至成佛?

A

一、「消業/重罪輕受,念佛,誦經等」,如《華雨集第四冊》/二、中國佛教瑣談/一四 帶業往生,p.180 ~ p.181

◎說到「業」,佛弟子都認為,眾生無始以來,積集了無邊能感生死(總報)的業力,這一生又造了不少。
造作了善業、惡業,就有業力(潛能)存在,在沒有受果報以前,那怕是千生萬劫,業是永不會消失的。

◎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智慧[般若]現證,截斷生死根源的煩惱;根本煩惱一斷,那無邊的惡業、善業,乾枯而不再受生死報了。
如種子放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失去了發芽的能力,那種子也就不成其為種子了。
這是徹底辦法,但是深了一點。

◎大乘佛法的方便道,是以強有力的功德,如念佛,誦經等,壓制罪業,使罪業的功能減弱,惡消善長,轉重為輕,罪業還是罪業,但功能減弱,因緣不具,不能再感生死苦報,那就是「消業」了。
如種子放在石板上,種子無法生芽,生芽也長不下去(重罪輕受)。

二、學習「正見」,如《出曜經》卷64 無放逸品〉:

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更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

正見增上道者,諸有分別邪見根原永捨離之,正使前人化作佛形其人前立,演說顛倒謂為正法,持心堅固終不承受。
何以故爾?
以其正見難沮壞故,正使弊魔波旬及諸幻士,化若干變來恐善男子,不能移動其心,倍修正見意不移易,此是世俗正見第一義,是故說曰,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也。
於百千生者,如佛所說,吾未曾見行正見人,於百千生墮惡趣者,吾未聞也。
所生之處賢聖相遇,亦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中。
是故說曰,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

◎ 印順導師 著

長恆法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