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讀書會心得分享01-劉鳳蓮


 
一、主題:因果讀書會於11/19週六早上九點至十一點在福嚴推廣班,由 心聖法師帶領和參與學員五人作雙向互動學習。                       
 (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1、首先 法師談到萬法唯心所造,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夜摩宮中偈讚品〉
    中覺林菩薩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們的心透過感官與外境(人、事、物、山河、大地…等)相互交涉、相互影響,因執著五蘊實有,繼而染著、纏綿,心境相互肯定之下,創造了宇宙萬象。
2、 法師又提到《解深密經》卷3偈頌:
識所緣唯識所現
夢幻泡影的外境是心(識)所變現的;心(識)亦是過去世夢幻泡影的大倉庫。
換言之:心與境是互相影響的。
所以說:「習以成性」
同理反推:「依性成習」也可以成立。
3心淨國土淨
清淨心現清淨境,染污心現染污境。
心的染淨差別,大致有三類:
1  夫:依感官緣取自所現境,再依習性反應外境,造作身口意業。
2修行人:雖依感官緣取外境,但隨理性反應外境,逐漸減少有漏業的造作。
3  人:清淨心了知外境如幻,以慈悲與智慧利益眾生,造清淨無漏善業。
    同時 法師也舉例說明:譬如有一隻小狗從幼稚園外面走進來,小朋友會有哪幾類的反應呢?第一類的小朋友搶著過去摸摸小狗的頭,表示親善;第二類的小朋友從小狗進來到離開都視若無睹;另外,還有幾位小朋友卻在地上找石頭,準備丟小狗。
    從這個例子中,面對同樣的境(小狗),幼稚園的小朋友至少有三類不同的反應,顯示了眾生心各各差別不同,習性與煩惱也各自不相同。想想覺得好像是哦!我們也可檢視一下自己那一類的煩惱較重啊!人往往隨順自己的習性而行,瞭解了心與境的互動機制就有可能修正它了,所謂「覺照力」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吧?!

二、三世因果
(一)開導依[1]:(等無間緣
開導依指的是:「前一念心消失時,能牽引下一念心現起
《瑜伽論》等[2]說:「人即便在深度睡眠(無夢)、休克、重度昏迷或在無想定等狀態下,心念只是暫時停止活動,它依然潛藏在記憶深處,也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中。」
(二)前念後念剎那生滅相續無常變異的世間萬象宛然顯現。
前念後念剎那生滅相續貫通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世間萬象如夢似幻的假有非真,但卻有它的作用力!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永無止盡的分段生死,六道輪迴就如此的開展出來。
(三)《大寶積經》卷57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明白了以上這些原理,理解一切的順逆境皆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讓我們非常震撼,記
    憶深刻。當外境(業報境)現前時,也就是命運考驗我們的時候。接受過佛法洗禮的佛弟
    子們當下即當面臨抉擇---是要1、任由因果相續永無止盡地輪轉下去。或是2、隨緣消舊業
    莫再造新殃。還是3、轉現前業緣(或順或逆)為法緣。當然,前兩種我們大多有能力藉由
    智慧與忍力作出正確的決行;第三種則非俱備智慧、福德的真實菩薩莫能成辦。
三、如何解脫六道輪迴的枷鎖?
    佛在阿含經中處處說到:眾生執著五蘊實有故造無量業,招感六道輪迴的苦果。 這個道理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要如何深入般若智慧、降伏無始劫來薰染所成的習氣,這個大問題卻非福薄慧淺的我們三言兩語說得清楚,至於如何落實淨治身心,更是需要親近善知識精進聞思修學。不過末學知道,所有的學習都應該由這個問題作為引導,才不至於浪費生命或是面臨入寶山最後卻空手而回的窘境。
◎依目前所知的修行方針應該是:
1. 持戒 收攝身口意,防非止惡。
2. 懺悔 淨除以往的身口意業。
3. 修學佛菩薩的般若智慧 才能達到究竟的斷惡修善,乃至止於至善的境地。

四、結語
   我們有此讀書會,實屬因緣難得,更應好好把握珍惜,才不辜負學院的用心。透過 心聖法師的引導與學員們的相互發問、討論學習,末學十分榮幸能成為讀書會的一員,也無比感激 法師用心的開示,並不辭辛勞為我們深入淺出的解說,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為我們開演,讓我們在浩瀚法海中建立正知正見。雖然要寫心得報告就有壓力,但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祈願大家都能精進學習,也歡迎更多有興趣的學員加入我們的讀書會,在此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1] 《成唯識論》卷4(大正T3121b12-14) 云:「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為主,能作等無間緣。此於後生心、心所
   法開路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
  演培法師 《八識規矩頌講記》,正聞出版社,19955月七刷:「等無間緣,是約前後念說的,即要前念滅
  了,才能引出後念,如果前念不滅,後念絕不能生…所以又名開導依。」(p222)
[2] 《唯識三十論頌》卷1(大正3160c7-8)云:「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瑜伽師地論》卷13(大正30345a9-16)云: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何等為六?謂無
  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無心地。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在家眾的德行《福慧 隨身書 》 No.011◎ 印順導師 著

 二、六念 ~19-22

 在家的信眾,於五法而外,對心情怯弱的,每修三念:念佛,念法,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寶與戒。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共為六念,這都見於《雜阿含經》。這主要是為在家信眾說的,如:
(一)摩訶男長者聽說佛與僧眾要到別處去,心中非常難過 (《雜阿含》卷三三. 九三二、九三三經);

還有難提長者(《雜阿含》卷三○.八五七、八五八經),
梨師達多弟兄(《雜阿含》卷三○.八五九、八六○經)也如此。

 (二)訶梨聚落主身遭重病(《雜阿含》卷二○.五五四經);須達多長者 (《雜阿含》卷三七.一○三○經等),八城長者(《雜阿含》卷二○.五五五經),達摩提離長者(《雜阿含》卷三七.一○三三經)也身患病苦。

 (三)賈客們有旅行曠野的恐怖(《雜阿含》卷三五.九八○經)。

 (四)比丘們有空閒獨宿的恐怖(《雜阿含》卷三五.九八一經)。

  這因為信眾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為生死別離,荒涼淒寂的陰影所惱亂,所以教他們念——觀想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與布施的功德,念必會生天而得到安慰。這在佛法的流行中,特別是「念佛」,有著非常的發展。

  傳說佛為韋提希夫人說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還是為了韋提希遭到了悲慘的境遇。所以龍樹《十住毘婆沙論》說:這是為心情怯弱者所作的方便說。這種依賴想念而自慰,本為一般宗教所共同的;神教者都依賴超自然的大力者,從信仰、祈禱中得到寄託與安慰。

念佛等的原理,與神教的他力——其實還是自力,並沒有什麼差別。經中也舉神教他力說來說明,如說:「天帝釋告諸天眾,汝等與阿須輪共鬥戰之時生恐怖者,當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時恐怖得除。......如是諸商人!汝等於曠野中有恐怖者,當念如來事、法事、僧事」(《雜阿含》卷三五.九八○經;又參《增壹阿含.高幢品》)。

他力的寄託安慰,對於怯弱有情,確有相對作用的。但這是一般神教所共有的,如以此為能得解脫,能成正覺,怕不是釋尊的本意吧!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100







如瀑流從山谷中流去,經過某處,如水少時,水從石罅中流出,發出濺濺的水鳴,小小的水花。或水中夾著草木流下,到此就擱著不動。如水大時,水急而為亂石所阻,便會湧起波浪,或成為急流中的漩渦。如水極大時,水反而汪洋一片,平坦而無波了。流水的型態是繁多的,只是由於水源流來的大小,或者夾著雜物。生命在三世的流轉中,也是這樣:有時極快樂,有時極痛苦;有時極聰敏,有時極愚癡;有時壽命短促,有時壽長多少劫。這種種差別,也只是前生所積集的因業不同。



《學佛三要》﹝頁26﹞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為何觀照腹部的起伏&過人的快樂

為何觀照腹部的起伏
念處禪修有四種觀察的所緣:身體、感受、心念,以及見、聽、聞等現象。在這四種禪修目標當中,無論哪一種目標變得明顯,禪修者皆應當如實觀察(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然而,就初學者而言,身體現象是四者之中最顯著的。而在身體現象之中,風界又是最明顯的。依據內觀的公式:「內觀專注顯著的目標」(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 bhiniveso),我們應當在開始練習時觀照風界,因為它比其他現象更為顯著。這便是我們教導大家,將充滿風界的腹部上下當作基本目標的原因。[116]你們可以經驗到腹部上下所含的風界之特質,諸如僵挺、繃緊、壓力和移動等等。
過人的快樂
不僅凡夫(putthujana),煩惱深重的動物(tiricchāna)也喜歡欲樂。這種欲樂,因為與煩惱相應,也稱為非聖之樂(anariya-sukha),沒有長久的保證,且經常讓人身陷危險乃至喪命。要獲得有保證的快樂,你需要捨棄這種危險的欲樂。參加密集禪修,放棄世俗欲樂,離開家人朋友,並讓心遠離煩惱,你便能夠享有「遠離樂」(paviveka-sukha)、「寂止樂」(upasama-sukha)。你可以在第四觀智:生滅智(udayabbaya- ñāṇa)時,便開始體驗這種法樂。你將發現這種樂勝過人間欲樂好幾倍。這是法樂被敬稱為過人之樂(amānussī rati)的原因,它是獨一無二、無可壓制的樂,能夠引導我們到更高層的法樂,稱為「無受樂」(avedayita-sukha)、寂靜樂(santi- sukha),也就是指究竟的涅槃寂靜。佛陀鼓勵禪修者(yogī)不應辜負他們的名稱,當慇勤培育心、智,以便獲得殊勝有保證的快樂。
在高科技的工業國家,人們總是追求更新更先進的發明,很容易對舊的時尚產品感到厭煩。甚至婚姻關係,人們很容易對舊伴侶感到厭煩[117],經常尋找新的伴侶。然而,從內觀禪修所獲得的快樂是長久的,絕不會讓你感到厭煩。科技幫你獲得世俗的舒適,念處禪修則帶給你更勝的快樂:出離樂、遠離樂、寂止樂與正覺樂。
現在,我要從實修面與理論面,仔細地解釋念處修行。我知道你們之中很多人聽過這個主題。但是,重複聽法將能提升你的了解,並且澄清你先前的疑惑。念處禪修保證會帶給你下列七種利益:
「諸比丘!這是能夠淨化眾生(之煩惱)、克服憂愁與悲泣、令身苦與心苦滅除,證得智慧、體證涅槃的穩健之道——也就是四念住。」

『妙雲蘭若』大殿落成、佛像開光典禮 參訪~1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貳、特殊的信眾行

一、五法具足~15-19 

  優婆塞與優婆夷,以在家的身分來修學佛法。關於家庭、社會的生活,雖大體
如上面所說,但另有獨特的行持,這才能超過一般的人間正行而向於解脫。修行的項目,主要為五種具足(《雜阿含》卷三三.九二七經等)。

  一 、信具足:於如來生正信,因佛為法本,佛為僧伽上首,對如來應有堅定正確的信仰。信心是「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即深刻信解而又願求實現的淨心——這等於八正道的正見、正志。

  二、戒具足:即是五戒。五戒不僅是止惡的,更是行善的,如不殺生又能愛護生命。在家信徒於五戒以外,有加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的:於五戒外,「離高廣大床」;「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娼妓及往觀聽」;「離非時食」;淫戒也離夫妻間的正淫。有的徹底離絕男女的淫欲,稱為「淨行優婆塞」。這八關齋戒與淨行,是在家信眾而效法少分的出家行,過著比較嚴肅的生活,以克制自心的情欲。

  三、施具足:如說:「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施」。「心住非家」,即不作家庭私產想,在家信眾必須心住非家,才能成出離心而向解脫。供施父母、師長、三寶,出於尊敬心;布施孤苦貧病,出於悲憫心。也有施捨而謀公共福利的,如說:「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渡,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雜阿含》卷三六.九九七經)。

  上二種,等於八正道的正語到正精進。

四、聞具足:施與戒,重於培植福德。要得佛法的正知見,進求正覺的解脫,非聞法不可。這包括「往詣塔寺」,「專心聽法」,「聞則能持」,「觀察甚深微妙義」等。

五、慧具足:即「法隨法行」而體悟真諦——這等於八正道的從精進到正定。

  佛為鬱闍迦說四種具足,將聞併入慧中,因為聞即是聞慧。
  這樣,才算是「滿足一切種優婆塞事」。以信心為根本,以施、戒為立身社會的事行,以聞、慧為趨向解脫的理證。名符其實的優婆塞、優婆夷,真不容易!

  但這在佛法中,還是重於自利的。如能自己這樣行,又教人這樣行,「能自安慰,亦安慰他人」,這才是「於諸眾中,威德顯曜」的「世間難得」者(《雜阿含》卷三三.九二九經)!五法而外,如修習禪定,在家眾多加修四無量心。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9









如何聽聞學習的方法,聖典禮開列甚多,如諦聽、問疑,惑自己閱讀、背誦、書寫等,這些都是進求聞慧應修的事項。一般地說,聞慧總由聽聞師說,或自研讀經論而來,可是最主要的一著,是必須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



《學佛三要》﹝頁183﹞

參訪『妙雲蘭若』大殿落成、佛像開光典禮 2011.11.20























Posted by Picasa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斷因非斷果

事實上,我們必須斷除的不是苦本身,而是苦的根源。生命裡事與願違,的確是非常痛苦的事。想永遠年輕,但卻逐漸老去;想永遠健康,卻仍會生病;想長生不死,卻不免一死。有時候,我們還會憂傷、苦惱、哭泣,遭逢身苦。事實上,出生這一事必然會有衰老、生病與死亡跟隨而來。什麼原因導致出生?因為愚痴與對生命的貪愛而造作的種種善業、惡業。不知道生命的過患,即是無明、愚痴,令我們執著生命,並為了生命造作善惡業。所以,生的根本原因是以無明、貪愛為首的煩惱染污。[114]我們無法透過愚痴來見到真諦,它就像是眼裡的白內障,讓我們無法看清事物。見不到真相,我們便不可能去除煩惱——一切苦的根源。念處禪修是能夠讓我們見到真相的可靠方法。
念處禪修好比是駕駛著一部配有優良方向盤與剎車系統的車子。沒有好的方向盤與剎車,駕駛人便無法控制車子,遲早會衝出馬路。這時候,駕駛人一定會發生嚴重的意外。同樣地,正念是我們生命中的方向盤與剎車系統,能夠保護我們,使我們不會傷害到自己與他人。
如我之前說的,任何實踐佛陀教導(即念處禪修)的人,皆可被視為是bhikkhu或yogi。因此,bhikkhu和yogi雖然字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現在,我想依據佛陀的教導來解釋yogi這個字。
Yogi的定義
修習念住的必備要件之一是精進(vīriya),這也稱為yoga 。具備yoga的人,即稱為yogī,字面義是指:為了培養(bhāvanāya)心、智而在修行上付出極大努力者。
佛陀說念處禪修不僅為佛教徒而說,而是為了每一個人。身而為人,我們有責任節制應節制之事,以保護自己與他人免受身、心之傷害。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去履行所當履行之事,以便為他人與自己帶來利益。要履行這樣的責任,[115]「正念」(sati),亦稱為「不放逸」(appamāda)是必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具備正念和不放逸,以便能夠止惡行善。
高階的正念是念住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動作(kāyānupassanā身隨觀)、自己感受的一切受(vedanā- nupassanā受隨觀)、自己所有的一切心念(cittā- nupassanā心隨觀),以及一切所見、所聽等(dhammā- nupassanā法隨觀)。在此,要能止惡行善,精進(vīriya)或說努力(yoga)是必要的。如果你有這種精進或努力,你便被視為yogī(bhāvanāya yuttapayuttatāya yogī)。你應該檢視自己是否配得上佛典所謂的yogī這個稱謂。自我檢視時,你必須誠實,不誇大自己的實踐,也不忽視自己的缺點。從實修而言,你應該做的,只是覺知基本目標即腹部上下,以及當下發生的其他顯著目標。


  5.Yoga作精進、努力之意時,在古漢譯佛典中常譯作「軛」,例如「不捨善軛」、「不捨軛」。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

跟壓力說再見
我們做事情要有效率,但並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對工作的態度是「要趕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時間之內,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這種心情來處理事情,就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因為著急沒有用,憂慮、擔心、恐懼不僅無濟於事,反而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壓力。

    趕時間時,常會使我們的肌肉和心情緊張,要練習放鬆心情,學習「把生活當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當做趣味的生活」,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覺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會比較放鬆,就不會緊張,也就沒有壓力了。

    此外,對自我設定的標準太高,也會讓自己感受到壓力,但要學習如何放鬆地面對,踏實地完成。例如,也常常有人要求我在期限內完成某項工作,但我不會覺得那是壓力,而視為對自我的期許,所以什麼時候做、如何完成,都是我個人的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也不擔心是不是做不完,因為擔心是多餘的。就像火車沿著軌道前進,如果以一定的速度前進,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如果突然有輛卡車誤闖平交道,撞上了火車,那麼這是意外,是沒辦法的事。所以事先擔心也沒有用,就因為不擔心,也就能夠事事安心了。

如何紓解工作的壓力,重要的是,事前要有計畫,對自我的能力,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夠,知識學養不足,卻有過高的自我期許,承接無法完成的工作,這就自討苦吃了。譬如說,我很希望做個一百分的法師,但是自己的能力只有六十分,即使盡心盡力去做,結果可能還是不及格,那也沒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我做不到。所以,適宜的自我期許是一件好事,這種壓力會促使我們有更好的表現,但是假使能力不夠,完成不了,也不要強求或自責。

    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就應該會減少很多壓力。可是人性本來就容易患得患失,就怕失敗、怕趕不上進度、怕明天會發生不可預知的事情,因此沒有安全感,心也無法安定。事實上,在世間,我們不能操控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例如,命運往往是無法掌控的,連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明天了。所以,不要為未知的事情擔心,放下妄想和憂心,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只要盡力而為,試著把事情做好,相信一定可以減輕壓力。如果壓力產生了又該如何呢?這時候應該先把事情擺在一旁,放鬆頭腦及身體,休息一下,否則愈急、愈忙,壓力就愈重。如果碰到事情是沒辦法等、無法放下的,就應該試著改變想法,譬如說,忙得天翻地覆時,可以試著逆向思考:「我從來沒有這麼忙過呢!這倒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僅僅是觀念的改變,有時就可以使心情煥然一新,用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工作中的忙碌,其實就可以跟壓力說再見。

    工作自在語
    忙得天翻地覆時,可以試著逆向思考:「我從來沒有這麼忙過呢!這倒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印順導師法語~98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菩薩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寶積經講記》﹝頁269﹞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掃廁所法門」

諸位大德,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末學報告的主題是:「掃廁所法門」。在短短廿五分鐘之內,要把所準備的卅張投影片講解完畢!不過,在看投影片之前,我們還是先讀一下有關的剪報﹙投影打出附件一﹚。

這是聯合報記者黃仁謙先生的報導,題目是〈把廁所當果嶺 企業主管掃廁所〉。大意是~「統一企業」成立了〈台灣清掃學習會〉,除了統一集團各公司的總經理外,還有不少其他大企業的老闆們,也都來共襄盛舉。﹙記者說﹚「掃廁所」變成企業高階經理人的「另類交流場所」。

統一公司成立這個〈清掃學習會〉目的是:讓員工體驗「凡事徹底、心懷感謝」的精神。這次,邀請了77位的日本顧問「自掏腰包」搭飛機來這裡,教台灣人如何掃廁所。

這個〈清掃學習會〉起源於日本,是 鍵山秀三郎 成立的。目前,〈清掃學習會〉在全日本共有八十幾個分會,每年全日本有超過10萬人參加他們的清掃活動,還把他們的理念,推廣到國外。

末學認為,這條新聞的重點是:「掃廁所」變成世界新潮流,並得到各大企業界老闆們的認同與重視!在座諸位大德,如果有心想要「度化」這些企業主管,可能需要好好研究:為什麼平時高高在上的大老闆們,對這麼低下的「掃廁所」,會這麼有興趣!﹚

二、同一天,同一位記者,發表在經濟日報的文章,題目是:掃馬路~掃到一棟大樓。介紹〈清掃學習會〉的創辦人鍵先生的親身經歷──

先生在28歲時,開設第一家公司,他租了一間辦公室在東京的鬧區。每天他都把公司掃得乾乾淨淨,甚至連公司外面的馬路也毫不放過,天天都徹底打掃。沒有想到,他這樣做,讓屋主老夫婦非常感動,覺得他是很誠實的人,堅持要把房子賣給他,交給他管理。﹙還好,不是「堅持把女兒嫁給他、給他照顧」﹚

當時年輕的鍵山知道東京的房價很貴,他根本買不起,就拒絕了,沒想到老夫婦乾脆直接問他有多少錢,最後,以不到市價十分之一的超低價,硬是把房子賣給他。現在,鍵山當了大老闆,還是天天去打掃這棟房子。就算他不在家,也會叫他的兒子和媳婦去掃。這就是「掃馬路~掃到一棟大樓」的真人真事。

﹙所以,這條新聞以〈清掃學習會〉創辦人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認真打掃的功德跟果報有多麼大!﹚

第三篇也是黃記者所寫,介紹〈清掃學習會〉怎麼打掃廁所。他說〈清掃學習會〉十分有制度﹙限於時間,不能詳細介紹他的制度﹚重點是:他們在掃廁所的過程中,要大家突破心理障礙,例如:直接把手伸進馬桶底層刷洗、把頭探進馬桶內檢查有沒有刷乾淨。﹙據說還有報導說--打掃後,為了證明他掃得很乾淨,示範打掃的日本講師當場舀了一杯馬桶水起來,「乾杯!」喝下去!現場很多人看了,下巴差點掉下來!﹚。

有一位受訓的學員課後心得分享,說原本以為掃廁所是很簡單的事,做了以後才知道一點都不簡單,這件事,「大大地改變了」他對人和對事的看法。

希望今天在末學報告之後,至少要能「小小地改變」諸位大德對「掃廁所」的看法。
請看投影片!

第二張投影片
聖嚴長老說:「天天掃廁所可以成為祖師,而且古德有好幾位就是這樣成就的。」可見末學今天介紹的法門是多麼殊勝、靈感!聖嚴長老說掃廁所的祖師有好幾位,但他只有舉憨山大師為例。這一點,引起末學的好奇:歷代祖師,還有誰,也是掃廁所掃出來的?

第三、四張
google查,除了憨山大師,還查到~雪竇重顯禪師。可以證明,聖嚴長老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第五張
簡單介紹重顯禪師。重顯禪師在得了「雲門宗」的真傳之後,他的師父交待他要將禪法帶回南方,他想去靈隱寺,當時的太守「曾會」就寫了一封推薦信,請重顯禪師交給靈隱寺住持,曾太守認為:看了這封信,住持大概會請重顯禪師當「首座」。

時光匆匆,三年之後,「曾會」奉旨南巡,來到靈隱寺,想拜訪重顯禪師,沒想到清查全寺一千二百五十個僧眾,竟找不到有一位名叫「重顯」的人,上上下下找了很久,最後才在廁所裡找到,那個化名為「盧公」的淨頭,竟然就是重顯禪師!原來,當年重顯抵達靈隱寺的時候,沒有把「曾會」寫的信拿給住持,而是在廁所內做淨頭、掏大糞,這一掏,就是三年!

後來,重顯禪師大演宗風,歷史上稱他是「雲門中興之祖!至於重顯禪師當年為什麼要到廁所去當淨頭、而不把介紹信拿出來?這個公案就請大家參一參了。

第六張
「廁所」麼說?各位出國時,這一點很重要哦。
~「衛生間」(中國大陸)。大陸的「衛生間」有多「衛生」,去過的人都知道,末學不必太形容。但是,「衛生間衛不衛生,有那麼重要嗎?」《雪洞》的作者丹津葩末講了一個親身經驗的故事:她說~幾年前,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仁波切在尼泊爾舉行一星期的弘法,當時有廿個台灣人去參加,隔天,上師沒有看到這些台灣人,就問翻譯:台灣人去哪裡了?翻譯說,都離開了。上師又問:「為什麼?」翻譯回答:「因為他們說廁所很髒。」上師說:「喔,很可惜,佛法是好的,廁所是不好的。」﹙重點是﹚第二年,那位仁波切就過世了!﹙那些嫌廁所髒的台灣人,想後悔也來不及了﹚。出處~《雪洞出紅蓮》.頁十八。

對這個故事,末學有兩點心得:
一、「求法」與「廁所乾不乾淨」,哪一個比較重要,我們可能要自己想一想。
二、將來道場辦活動時,如果我們把廁所掃乾淨,或許會鼓勵更多人留下來聽法。
第七張 介紹掃廁所的功德
掃得很乾淨、很歡喜。學院功課壓力大,怎麼辦?據說,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有歡喜心,日子會比較好過。用掃廁所來培養歡喜心,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
~﹙第二點﹚用心掃廁所,得「有乾淨廁所可用」的果報﹙這點不用多解釋﹚;
有機會 遇到 憨山大師 (善知識) 這點後面再講;
有機會 成為 重顯大師 (祖師)

以上是「拉的力量」;接下來講「推的力量」,請看下一張:不(用心)掃廁所的過患
一、被學長「貼符仔」~這間都沒有掃乾淨,請同學多用心
上學期有掃過西單二樓廁所的人,相信都有看過廁所裡這一張字條吧。一大早去打掃,就看到這種「符仔」,壓力很大。

二、「蝴蝶效應」──
廁所不乾淨沒有靈感上得不順利四大不調生理影響心理容易對人、對事不滿意,起衝突的機會大增!
所以說,要落實僧團的「六和敬」,請從「掃廁所」開始做起!


掃廁所的方法打掃重點
現在大家掃廁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品質可能會不一樣。末學出家前是工廠員工,工廠裡都有制定「標準作業流程」,同一件事,雖然由不同的人做,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品質水準。或可建議學院:制定「掃廁所標準作業流程?

個人打掃廁所的小撇步
﹙請看相片﹚帶上口罩,並同時使用兩把刷子。這樣,刷的面積大,比較快速。另外,便桶裡的水比較不會亂噴萬一真的噴到臉,因為有口罩保護,比較不會造成「心靈上的創傷」。

打掃後の圓滿
濕地板不衛生、也不安全,地板沖水過後,最好以拖把拖乾、風扇吹乾。

濕的拖鞋~拜託請豎立起來
打掃時沖水,很容易把公用的拖鞋弄濕,如果您穿襪子套進這種濕濕的拖鞋,可能額頭上立刻出現「三條黑線」!所以,是否我們建立默契,拖鞋如果弄濕了,就把它立起來﹙像照片這樣﹚,不要設下地雷,讓別人去踩。

拖鞋 ──請排好
今天沒有帶獎品,不能有獎徵答。長謙法師貼在每一個廁所門口的(靜思語)標語~「把拖鞋排列整齊,就是□□」,有人記得嗎?


比較一下這兩張排列拖鞋的照片~第一張好像不太理想;第二張就好很多。末學當初來考轉學考之前,先來福嚴看環境,就是因為看到「第二張」的拖鞋,就覺得很好沒想到實際上,竟然有不同版本。「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把拖鞋排整齊吧。


以上是打掃廁所的技術層面,接下來報告「精神層面」。

聖嚴長老講這句:「天天掃廁所可以成為祖師」並舉憨山大師為例,他只有說是出於《夢遊集》,因為他老人家是「祖師級」的長老,沒有人敢去問他:「出處在第幾頁」。教務長說:要引用原文,最好自己先看過,才不會人家「一問就倒」。那我們就自己找找看囉

﹙照片﹚夢遊集一套四大本,合計 3100
看到這四大本書,末學腦海中浮現唐詩的句子:「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末學一開始是跟它「拼硬的」:一頁一頁翻,才翻完第一本,就覺得「很喘」,被迫運用想像力、查目錄,才在〈自傳傳記〉裡找到。還好沒有「硬拼」從頭翻到尾,因為它在二千八百多頁。

下一張﹙照片﹚
這句話的「出處」就是在憨山老人的〈自傳〉裡。另外,老人圓寂後,門人弟子為他寫傳記,文章才寫了八行,就寫到這件事,可見它有多重要。我們來看這個故事:

予年廿一聽法華經於天界寺,因志遠遊,每察方僧﹙遊方僧﹚,求可以為侶者。久之,竟未得。一日,見後架精潔,思:淨頭必非常人,乃訪之,特一黃腫病僧。每早起,事已悉辦,不知何時灑掃也。予故不寐,竊經行廊下偵之。當眾方放參時,即已收拾畢已

把這段文章翻成白話:年輕時的憨山大師想要找同伴一起外出參學,找伴找了很久,竟然都沒有找到,最後是看到天界寺的廁所掃得很乾淨,立刻判斷:掃廁所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物!奇怪的是:每天廁所都掃得很乾淨,卻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掃的,為了查出真相,憨山老人--不,當時還是只有廿一歲的憨山「小朋友」,故意晚上不睡覺,還假裝是在「經行」~在走廊下走來、走去,進行秘密調查這個故事很有傳奇色彩,其他細節請自己看書吧。如果您覺得四大冊的《夢遊集》有壓力,末學在此推銷我們圖書館的藏書~佛光版《憨山大師傳》,只有兩百多頁,這本很有趣的書,它也會告訴您:「憨山」為什麼叫做「憨山」。

該誰去掃廁所?

~清潔組﹙這是~學院規定的﹚
~全班第一名﹙這是~王邦雄教授說的﹚
這有點敏感,要有確切的證據~出處:《香光雜誌》四十七期:王邦雄教授﹙演講摘要﹚:「太聰明會得罪人、同學反感,所以成績好的,都很孤單。所以考第一名的,要跟全班道歉~因為老師出的題目都跟我有緣,一不小心,都有讀到教授認為:光是口頭上道歉還不夠,還要有「具體行動」才有誠意,所以他還建議:老師要保護成績好的學生,最好讓他們去掃廁所,才能回饋、才能放下身段、才能圓融!

這大概是講世間一般學校的啦,圓悟法師不要緊張,末學並沒有提議老師派您去掃廁所,不過,花蓮慈濟小學真的是第一名在掃廁所,他的名字還要貼在廁所門上,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也把照片貼上去。

最後,要講結論了。有兩點:
結論一、「掃廁所法門」不只有對古代的祖師大德有用,在現代世俗的企業裡,大老闆們也很重視掃廁所,目的是要體驗「凡事徹底、心懷感恩」。所以我們掃廁所只要多多用心,用「凡事徹底、心懷感恩」來打掃廁所,也許會掃出意想不到的大因緣、大功德!

結論二、這裡引用《禪苑清規》的一段話。
先解釋一下《禪院清規》的由來~百丈禪師創立的《古清規》成立於第九世紀,歷經三百年後,社會、政治環境、禪門中一切人事,都有很大的變遷,所以慈覺大師,為了復興百丈清規,以五年時間,遍訪十方叢林,網羅各種規範,寫出《禪苑清規》。把禪門三百年間的變化都記載在其中,此書一出,大受天下叢林歡迎

《禪苑清規》第四卷這樣說到:「
淨頭者,行人之所甚難當、人之所甚惡。可謂無罪不滅、無罪不愈、無福不生。同袍拱手上廁,寧無慚愧之心?

「同袍」就是我們沒有掃廁所的人啦,我們天天使用乾淨的廁所,是否有生起慚愧心、感恩心?再進一步推想:我們對於學院所提供的一切、對於每位同學每天的服務,套用《禪苑清規》的話:「同袍拱手使用,寧無慚愧之心更進一步,寧無報恩之心?

夏日午後聽演講,很辛苦,最後,以憨山大師的詩偈供養諸位法師同學,希望為各位帶來一絲絲清涼~~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見冰清澗底,不知春上花枝。


感恩有此機會做報告,也感恩同學聽講沒有打瞌睡。祝福大家往後掃廁所,都能掃得很歡喜,並以此掃廁所的歡喜因緣,將來成佛做祖!阿彌陀佛!

          ~長叡法師提供~
~*